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超額儲蓄率飆高,台灣錢真的又淹腳目了嗎?

上週運動時看到阮慕驊的影片「台灣超額儲蓄再破3兆元 錢為什麼這麼多?」,下面這個畫面讓我非常疑惑,台灣人已經有錢到這種程度了嗎?


連續五年的超額儲蓄超過 3 兆,這錢應該都滿出來了吧,但卻跟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有很大落差,這讓我想進一步去了解「超額儲蓄」的定義是甚麼,「高超額儲蓄率」到底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乍看之下,我心想那是因為華人特別愛儲蓄吧,所以儲蓄率特別高,但當我看到遠見雜誌這篇文章「全球儲蓄率最大戶不是兩岸華人,而是這一國!」後完全改觀,因為根據文中的數字,台灣人的儲蓄率並沒有超出臨近國家太多,如中國、韓國以及日本。

以下擷錄各國的儲蓄率數字:「中國大陸 2021 年的儲蓄率高達 46.2%、台灣 2021 年儲蓄率為 42.91% 、新加坡(49.1%)、南韓(33.9%)、印尼(37.9%),乃至於中東的卡達(68.71%)。」

就數據看來,台灣的儲蓄率高,但也並非一枝獨秀,但對比其他國家的超額儲蓄率時,就明顯看出不同:「根據 IMF 統計,台灣 2022 年的超額儲蓄達 14.8%,而與台灣儲蓄率相近、近 46% 的中國大陸,超額儲蓄僅為 2.3%,因為投資率也高達 43.9%;其他南韓、日本等儲蓄率高的國家皆然。」

看完上面這些數據比較後,就大致了解我們是因為「投資」不夠,所以才會讓「超額儲蓄」這麼高;但內心總覺得哪裡怪怪地,台灣人其實也很愛投資,不管是買房地產或是投資股票等,不久前兩檔 ETF 募集時,短短幾天就破兩千億元,這難道不算投資嗎?

再仔細一看所謂「投資」的定義:「計算超額儲蓄的投資是指實體投資,例如,造橋鋪路、買設備建廠房等等,並不包括房市、股市這些金融市場。

原來定義中的「投資」跟我們一般講的「投資」不是同一個概念,這也難怪文中會提出警告:「台灣這些閒錢雖然沒有反映在實體投資,但他們最後都流進了金融市場,炒房炒股下,房價高漲、金融市場泡沫風險更高。

了解越多,對「超額儲蓄」這議題越有興趣,因為印象中 90 年代的「台灣錢淹腳目」是指全民都有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但現今的「超額儲蓄」,卻並非全民得利。

以前有提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狀況,細節請參考「1990 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其中有解釋為何民眾對經濟發展無感的原因:「經濟成長但人民無感的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在落在分配不均上面;現在經濟成長大多是由中大型公司所貢獻,也因此果實只會分配到少數人手上。」。

現在腦中似乎對於「超額儲蓄」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接著,這篇文章「超額儲蓄進房市 年輕人又更望屋興嘆」更直接點明原因:「企業有錢不投資、家庭有錢不消費。

這篇文章中再次剖析鄰國的狀況:「台灣的超額儲蓄率在 2022 年達 14.8%,在亞洲高居第一,反觀南韓僅 1.8%、日本 2.1%、中國大陸 2.3%。」

其中,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說:「台灣超額儲蓄成長的真正推手是來自占了 7 成的企業儲蓄,和出口對手國南韓相比,南韓去年儲蓄率 34.9%,但投資率高達 33.1%,超額儲蓄率僅 1.8%,台灣儲蓄率 42.6%,投資率只有 27.8%,更有極大落差。」

近年來國內企業「未分配盈餘」越來越多,卻沒有同步投資廠房和設備,企業資金閒置嚴重,專家分析政府若沒有積極作為,將其導引到投資產業和公共建設,勢必流入股市和房市等金融性投資,可能引發「泡沫化風險」。

但在「全民搶購 ETF 反映台灣閒置資金過多」一文中,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廠商投資目的是擴充產能,現在全球需求還沒真正回暖,廠商基於務實考量,會傾向再觀望一段時間,直到確定未來展望樂觀,才會開始啟動投資;企業保守投資有其現實考量,但國人不敢消費,反而積極投入金融投資,隱含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台灣企業在「產業投資」這部份一向偏保守,這其實是雙面刃,這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這樣可以維持公司營運的穩定性,這也是台灣公司比較不會動不動就裁員的底氣之一;但反過來說,沒有投資也可能造成公司在成長或轉型時所累積的動能不足。

其實,政府最擔心的應該是企業賺到錢不投資在產業上,反而跑去炒房跟炒股,這才是最危險的,日本經濟泡沫後失落的二十年就是前車之鑑。

在「超額儲蓄創高的後遺症不一而足」一文中,也指出類似的看法 → 超額儲蓄太多,會衍生不少後遺症:「這麼龐大的閒置資金未用在實體投資,必然會流向金融性投資,如股市及房市,可能會帶來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倘儲蓄一直大於投資,造成消費成長緩慢,投資乏力,將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

先前有提到這幾年超額儲蓄的推手是「企業儲蓄」,剛好在上文中有提及:「當貿易順差發生時,即出口超過進口,意謂該國賺取了更多的外匯。這些外匯通常會轉化為國內貨幣,若無好的投資機會,這些貨幣泰半成為儲蓄毛額,一旦超過投資需求時,就是超額儲蓄。

台灣幾乎是年年順差,自然累積不少超額儲蓄;其次,儲蓄包括家庭儲蓄及企業儲蓄;長期而言,台灣的家庭儲蓄變化不大,但企業趨向資本密集發展,而且資本規模愈來愈大,未分配盈餘 (企業儲蓄) 跟著水漲船高」

整體看來,台灣「超額儲蓄」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錢賺太多,然後不投資產業,而資本密集的結果就是用錢賺錢,讓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看到現在,我很好奇過去這麼多年來,台灣家庭儲蓄跟企業儲蓄的比例是怎麼變化的,是不是跟「1990 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這邊提到的產業發展狀況能對照得上。

終於,我在這篇文章「超額儲蓄再創新高未必好事」找到了答案:「依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1970 年代之前,台灣的儲蓄是極端不足,超額儲蓄經常呈現負值。

不過,1990 年代之後,隨著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投資卻未與時俱進,造成超額儲蓄開始上升,從 2009 年突破 1 兆元快速上升至 2020 3 兆元以上。雖此意味著台灣錢淹腳目榮景,卻又無法掩飾其背後所反映的國內投資不足困境。

但在整體超額儲蓄中,家庭儲蓄與企業儲蓄占比之消長;回顧 1990 年之前,家庭儲蓄佔超額儲蓄的 成,雖之後家庭儲蓄金額有所成長,但占比則是逐年下降至最近 10 年的不及 成。如果將儲蓄作為分配經濟成長的果實,顯然近 10 年來企業在分配經濟成長果實上大幅超過家庭。

從上述家庭儲蓄占比的下降,其實是反映近 10 年來,台灣受僱勞工薪資所得沒有成長甚至陷入停滯的事實;亦即近年以來,台灣在超額儲蓄急劇飆高的背後,卻又逐漸呈現貧窮暈染所延伸的社會隱憂。」

要知道在 2009 年,台灣的「超額儲蓄」才剛超過 1 兆元,但 2024 年都快接近 4 兆元了;就算現在家庭儲蓄佔超額儲蓄已經不到 3 成,那也是有 1 兆元的鉅資,這都已經跟 2009 年整體的「超額儲蓄」一樣多了。

因此,即使「企業」在經濟成長上所分配到的利益遠高過「家庭」,但「家庭儲蓄」還是有了顯著地成長,但其比例跟「企業儲蓄」的成長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經過這一連串的數據分析及解讀,我已經大致了解到台灣「超額儲蓄」的來龍去脈,也搞清楚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當我們注意到「家庭有錢不消費」、「企業儲蓄增長比例遠高過家庭儲蓄」這些現象時,它是否也反映了台灣社會保障不足、貧富差距擴大等社會問題,這才更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及解決的。

即便我已經理解台灣「超額儲蓄」的原由,但似乎還是無法解釋為何日本等國的「超額儲蓄率」比台灣低這麼多;依上面所提到的儲蓄率來看,它們也是很會存錢,況且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日本人更愛存錢、不愛消費,而經歷過泡沫經濟後的日本企業也比台灣企業更加保守。

那麼,日本政府肯定用了什麼辦法來提高它們家庭跟企業的「投資率」,如果能借鑒他國的成功經驗,或許就能撬動台灣累積多年的龐大資金,進而促進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

找了很久,終於在專業的文章中看到日本是如何做到的,「投資臺灣新思維之對策與建議」一文中提到:「日本採用財政投融資制度成功支援政府推動產業政策之中期資金需求;財政投制度主要係以受益者付費之公共服務項目做為計畫之現金流,並以超額儲蓄作為相關資本投資之主要資金基礎。

主要以商業銀行購入財投債模式,將家計部門個人儲蓄有效導入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社會住宅、政策性銀行等。

部分公共服務如長照、育兒機構及社會住宅,須要求受益者付費而非完全無償提供或使用;當受益者須負擔部分費用時,即可產生計畫實施後之現金流,金融機構即可將該等現金流設計為投資商品,銷售於金融市場。」


真相大白,原來日本政府也是透過一些方式來提高「投資率」,引導「超額儲蓄」的資本進入公共建設或服務,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但為什麼台灣政府不做呢? 

這中間肯定有什麼原因是我沒想到的,下次有機會再來仔細一探究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