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代表了生活中的「放大效應」。
假定一家企業在資金充足的條件下,資本的報酬率是 10%;如果它有 1 億元的資金,一年可以賺 1,000 萬元,如果它能夠以 5% 的利率再借 1 億元,就能賺到 2,000 萬元,扣除利息後依然有 1,500 萬元的獲利,這就是「做乘法」帶來的好處。
上述的做法在經濟學中叫作「槓桿效應 (Leverage)」,如果這家企業有本事借到 2 億元,它在支付利息之前就能賺到 3,000 萬元,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那為什麼不能把槓桿加得很大,甚至無限加下去呢? 因為在真正的經濟活動中,無法保證資本一定是正報酬,也有可能是負的。
當一家企業生產的東西太多,打亂了供需平衡,價格就會下降,利潤就沒了,甚至虧損。
同時,當借貸太多,市場上無錢可借,借貸的成本就會上升,利率可能就不是 5%,可能是 10% 甚至更高。
以上兩種作用力,都從客觀上限制了在經濟活動中的槓桿不能加得太大。
有經驗並尊重經濟規律的管理者,都會嚴格控制債務的規模;反倒是一些突然暴發的企業或初入商場無知無畏的經營者,為了追求高速度,常把槓桿加到滿。
高槓桿的經營方式,在經濟形勢比較好、資本比較寬鬆的時候,會看似發展得很好,可是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它們實際上就是用很大的槓桿乘以了一個負數,迅速爆雷。
「做乘法」是把雙刃劍,並非永遠都會帶來好處。
人要想一輩子做別人幾輩子的事情,多多少少要學會「做乘法」、「加槓桿」,但要怎麼加就需要深思熟慮。
假如你開了一家工廠,如果每一個產品都是特殊客製化,做第一個產品和第二個沒有關係,那麼你是無法「做乘法」的,只能「做加法」。
做加法時,要想多一份收入,就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多花一倍的成本。
但如果每一個產品都能很容易地被複製,比如數位產品的複製或自動化產線的產品生產,那麼就獲得了「乘法」的效應。
傳統工業產品的複製成本是很高的,可能佔到產品售價的一半,因此傳統工業並不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的全球壟斷。
但資訊技術產品、生物製藥產品則不同,它們一但研制成功,複製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也因此就形成了「壟斷」。
對個人來說,不管是工匠還是科學家,只要能把一個本領練到極致,在一個領域做得出類拔萃,就會有很多人請他用自己的專長來做事情。
當他們解決一個問題的努力,就可以重複地用來解決類似的問題,而不需要從頭再來,這就是在發揮「槓桿」的作用。
善用「槓桿」的人,能夠把一個技能反覆使用;不善於用「槓桿」的人,每做一件事都要從頭開始,每一件事都是在做加法,加法自然沒有乘法做得快。
能否用好「槓桿」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事情本身、另一個是人本身。
有些事情容易「加槓桿」增加報酬或者擴大影響力,而有些事則不具備「加槓桿」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如果你大學學的是數學或是理論物理學,那麼研究所階段就可以選擇幾乎所有理工科的專業,只要再補幾門專業課就夠了。
打好數學或者理論物理學的基礎,將來就有可能做很多事情,因位這兩個學科教給人的都是最底層的邏輯;相比之下,如果在大學學習的是某一個專業特定的技能,換一個專業幾乎就要從頭做起。
作者一再強調,如果有條件,在打基礎階段要做好「通識教育」,因為「通識教育」所獲得的知識適用的範圍特別廣。
即使在一個特定的專業內,有些知識也具有可重複使用的價值,有些則屬於很窄領域的特定知識,對其他領域的幫助不大。
作者以資訊產業為例,所有課程或知識都屬於下面三種中的一種:
1. 和系統有關的。
2. 和演算法有關的。
3. 和應用有關的。
前兩種學起來比較難,但具有「槓桿效應」,學好了後一通百通;最後一種知識最實用,學會了馬上就能工作賺錢。
很多人改行學程式設計,為了盡快看到效果,都會去學最後一種與應用相關的知識,但這些知識的可重複性比較差;一個沒有演算法和系統基礎的人,會發現自己那點「應用知識」過時得特別快。
在資訊領域,當你掌握的知識不具有「槓桿效應」時,其價值每三五年就衰減一半;而受過科班訓練、基礎紮實的從業者就沒有這個問題。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熱衷於解決具體的問題,另一種人熱衷於發明一種解決同類問題的機器,然後讓機器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第一種人做事情基本上是「加法思維」、後一種人則是「乘法思維」。
遇事該「做加法」還是「做乘法」,其實反映出人的兩種不同思維方式;有些人一定要強調每件事的特殊性,他們就習慣於「做加法;有些人則能看到事物之間的共性,他們就會通過「做乘法」極大地提高效率。
很多事情是無法「做乘法」的,比如你要做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就無法使用「槓桿」。
因此,我們不妨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把那些和其他事情相關性小的、重要性差的事情通通刪掉,集中精力把那些能夠做出「乘法效應」的事情做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