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勝算 (十) 三種槓桿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槓桿」在經濟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

當一個人拼命努力,不管是為了改善現狀,還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他都必須得應用「槓桿」。

舉例來說,當你在上班時,其實是把自己的時間出售給了公司,你跟公司之間是某種時間買賣的「合約關係」。

在這種「合約關係」下,你的「時間單價」有可能跟別人不同,不管你是做什麼職業,其實買賣的都是一種最基本的資源,或者說其實你唯一可以買賣的最基本的資源就是你的「專業」。

實現「財務自由」,在單位時間內稍微做點工作就能賺很多錢,這是很多人的夢想。

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三個方面的槓桿:

1. 專業;

在專業性方面有所積累,提升「個體價值」,成為所在領域最優秀的人。

當同一件事,你比別人做得好,就有把握開出較高的條件;人一旦有了專業性的槓桿後,就可以讓單價比別人高,但它有一個限制,每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

一個人一天可能工作 8 個小時或 16 個小時,但是不能工作 24 個小時。

很多年輕人會想,今年公司付我多少錢,付我這個錢我做這個工作,付我那個錢我就做那個工作。

但其實你應該把公司付你的錢只當成一個額外的贈送,當成一個福利,你真正獲得的「價值」是讓你的專業性槓桿獲得極大的提升。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才有走向「財務自由」的資本。


2. 管理;

管理能力的積累,提升「群體價值」,一個人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別人的時間,也就是說,要利用團隊來工作。

你一旦擁有真正管人的能力,你的槓桿就被無限地放大了。


3. 資本;

資本的積累,提升「資產價值」,要擁有對「商業」和「人」的判斷力,把資本用在合適的專案上。

當你積累了大量的人脈,從 25 歲工作到 45 歲之後呢?

這個時候你想要獲得「財富」,你的時間乘以槓桿,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專業性,也不再是團隊的人數了,而是你的資本。

資本是終極的槓桿,把錢投在合適的專案上、投在合適的人身上,是很多人走到最後的那一步要做的事情。

但這又需要你有對商業的「洞察」, 以及你在管理期間積累的「經驗」,用這些東西,再加上你積累的「人脈」,你才有機會讓錢生錢,資本才會產生它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