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商管課程(十七) 模組四「商業模式再創新與領導力 2」

因為我的頭從一開始就不太舒服,但個案分析就是要不斷的討論,這也是種另類的煎熬,間接影響到今天的學習狀態。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從上午的個案討論中體驗到不同老師帶個案的差異性,這也是很大的收穫。

上午個案老師帶個案的節奏,讓我有重返進修 MBA 的感覺,似乎管院老師帶個案分析的風格都很像。

幸好今天上午的授課節奏比較緩慢,再加上這次中午休息時間比較長,稍微緩和了我頭部不適的狀況,不然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撐下去。

我滿喜歡個案老師的「監軍」說法,透過個案分析來鍛鍊自身思維的廣度,不斷地深挖每個決策背後的相關資訊,以期未來能提供給決策者不同的視角或思考方式。

但我對於最後白板上分組討論時,「合資公司」的提議有很深的疑慮,這個點子並非只有優點,它也有相對應的風險,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常發生;我自己就看過兩個實際案例,最後都是規模小的公司吃大虧。

在發想可能的點子時,可以天馬行空的先發散,但到了慢慢凝聚共識或是說準備做決策時,應該就要反覆思考其優缺點,最適方案有時並非是「最大收益」的決策思維。

當然,以上只是我最直接的感想,或許個案老師後來有帶到,但我忽略了。

其實還有一點內心話想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的「偏好」,這是很正常的;但在個案分析及討論時,如果引導者的傾向太明顯,無形中會干擾或影響小組的想法,這點當然有好有壞。

我自己在小組討論時也有自己的偏好,每個決策都有優缺點,背後也都有其成因;開放性問題沒有正確答案,這才有思辨的機會。

講白話,那就是先別預設立場,然後隱性地迫使大家往那個方向去,這是領導組織時在做的事 (有共識、行動才有效率),而不是引導個案討論時該做的事 (討論的過程或許比結果更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