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馬來西亞七日遊:吉隆坡 (二) 熱門景點

昨天吃完椰漿飯後,我已經開始對於當地的餐點感到有點恐懼,再加上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身體開始起過敏反應,這讓我覺得非常地不舒服。

身體不舒服,但行程還是要繼續走,我們陸續逛了幾個著名的景點,說真的建築物還滿有特色的,從某個角度來說,吉隆坡拉遠看的整體市容是比台北市好的,畢竟台北老舊的公寓以及鮮紅色的鐵皮屋,真的很難會有美感。






其實我本來就沒有很愛逛景點,再加上天氣還滿熱的,雖然沒有像台灣這麼潮濕,身上不會濕濕黏黏地,但總歸邊走火氣就越來越大。

好不容易看到一個類似觀光的中央市場,趕緊進去吹冷氣,順便看看有什麼當地比較特別的東西。



老婆進到一間工藝品的店就黏住了,坦白說我對於這種人工的紀念品店興致缺缺;手機滑到一半,老婆拿了一件杜梅莎之眼的飾品要我跟老闆用英文解釋它的典故,最好我是會啦,這還不如叫老闆直接去查維基百科比較快。

這些生意人進貨時都不知道商品的典故嗎?我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尤其又是這種很有名的故事,說不定這也是唬弄觀光客的套路之一。

離中央市場不遠就是唐人街了,路上遇到幾間不同信仰的廟宇,關公廟跟印度廟當鄰居,真懷疑他們會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起來? 如果真打起來,關公可以匹敵這麼多印度神嗎?




早上走了一大段路後,汗流浹背的我已經受不了了,心裡想著是不是可以來去按摩了,我是想要來享樂的,不是要來吃苦的。

對於這種陌生的城市,我們又不敢隨便找一間路邊的店就進去,首選當然還是在購物商場中的連鎖泰式按摩,雖然價格貴一點,但勝在安全一點吧,不會按到一半就被綁走。

我查了一下,離這邊最近的連鎖店是在「武吉免登」,這裡可是觀光客必到的觀光景點之一,其實離我們昨天逛的雙子星大樓那一帶也不遠,反正就是一堆購物中心跟百貨公司,把它想成台北的信義計劃區就可以了。

於是,我們當機立斷,直接用 Grab 叫車,用雙腳走路哪有四個輪子快,在吉隆坡就是要叫車才爽嘛! 這邊叫車真的又便宜又快,我真心覺得叫車應該會叫上癮,超過一公里以上的路程就直接叫車就好,反正一趟下來可能連台灣計程車的起跳價都不到。




最有趣的是,我們竟然在吉隆坡看到誠品商場,這真是格外地有親切感阿! 但我們來這區目的不是購物,而且來體驗泰式按摩的;按摩的價格跟台北差不多,手法其實沒有太特殊,比我們在台灣常去按的還差很多,反正就體驗看看。


按摩完後,老婆提議都來到這區了,我們可以去吃當地很有名的「新峰肉骨茶」,我心裡想說台灣的肉骨茶還滿讚的,這裡道地的口味應該會更棒吧! 

誰曉得,我又錯了,吃完新峰肉骨茶後,我跟老婆說我快吐了,要趕快找間飲料店買杯飲料喝一下,才緩解那個想吐的感覺。

這個反胃的現象,一直到我返回飯店都沒消退,反正當時我是跟逃難似地用 Grab 叫車回飯店休息;但直到晚餐時間,我依然沒有胃口,因此老婆提議我們直接去走路就會到的四季酒店吃高檔粵菜,我可以吃點粥暖暖胃。

我心中想著,都已經被折磨成這樣了,就不再堅持要吃當地的食物,還是打個安全牌吧;當我們用完餐下樓後,才發現明天是他們的國慶日,在四季酒店附近有舉辦晚會,人越聚越多、超級熱鬧,跟我們去台北 101 跨年有點像。


在走回飯店的途中,雖然胃還是有點不舒服,但至少在視覺及體驗上,我覺得還是有滿多新鮮的感受。

這只是我們抵達吉隆坡的第二天,主要的觀光景點似乎也看的差不多了,再來就要規劃更深度的旅遊,希望我的胃能合作一點,不要再造反了。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我的投資筆記 (十四) 創業投資跟證券投資的差別在哪?

上次有朋友問我投資股票跟投資新創公司,差別在哪? 有什麼具體的指標可以參考嗎?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我其實也曾想過如果只有一筆資金,我該投資股票還是投資新創公司呢? 要從哪些層面來評估? 接下來就讓我來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

在台灣,除了生技產業外,都是要連續獲利三年並滿足資本額等一系列條件後,才能夠上市櫃;因此投資台灣的股票,最起碼它們上市櫃前的財務狀況是被檢視過後沒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投資的風險會比較低一些,至少不會動不動就宣布倒閉。

投資新創公司就不一樣了,據我了解台灣新創公司五年的存活率只有 5%,甚至有些統計數據更低只有 1%;在這麼低的存活率下,投資新創公司其實跟賭博沒太大差別。

投資上市櫃公司的股票我可能少賺一點或小賠一些,但投資新創公司有可能血本無歸;投資上市櫃公司雖然有股份,但也僅限於投票時有點用處,經營權跟所有權分開,當小股東基本上也沒啥責任,但如果投資新創公司,可能還得幫忙這間公司生存下去。

那這樣聽起來,專心做證券投資就好啦,幹嘛去投資新創公司呢? 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嘛,投資新創公司通常都是因為高回報的誘因。

那具體大概要怎麼評估呢? 我的看法是,要看你投資新創公司是在哪個階段,如果是在種子輪,就是一開始公司都還沒成立,幾個創辦人先掏自己口袋錢的情況下,這時候是屬於非理性的階段,任何財務工具都派不上用場,這就是賭人品的時候。

很多前輩說,投資新創公司就是投人,因為一開始什麼也沒有、什麼也看不清楚,主要就是投資你這個人,賭你能把公司帶上正軌。

在種子輪跟天使輪,我完全認同這個說法,在這個階段有時連產品或服務都還沒實際接觸市場,從財務的角度根本無從評估起,完全就是看創辦人以前的背景,以及投資人主觀的判斷來做決定。

但當公司實際有營收了,財務報表上不再只有費用支出,也能看到其他財務數據的時候,這輪的投資人就要仔細思考投資回報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沒有人有責任或義務要為別人的夢想買單,種子輪跟天使輪的投資人大多是跟創辦人之間有所交集,所以才奮不顧身的投資;所謂看好你的公司,指的是看好你這個人,但後續的投資人就要有實質財務上的回報才會有投資意向。

就跟我們自己在投資上市櫃股票一樣,我投資這間上市公司並不是說我多欽佩經營團隊的理想與信念,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獲得財務上的回報;只是因為投資上市櫃公司的風險,並沒有投資新創公司這麼高,所以財務上回報的期望值也不會過高。

通常來說,一間上市櫃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Return On Equity)15% 以上,經營效率就算很棒了,台股這麼多上市櫃公司中,要每年穩定保持 ROE 15% 以上的公司也不多。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講白話點就是我投資 100 萬元的資本額,公司每年可以穩定淨賺 15 萬元以上,這就算好公司了。

但要知道,就算股價淨值比為 1 好了,就等於我們是用淨值買到公司股份的情況下,ROE 15% 的投資效益也不過約等於每五年翻一倍的概念,這還必須要投資標的具有複利投資的可能性。

對很多人來說 ROE 15% 可能已經足夠,但對於某些投資者來說,他們或許會思考能否承擔更高的風險來換取更高的報酬,例如 ROE 25% ~ ROE 50% 之類的高成長。 

這種高度成長的狀態,通常比較容易發生在新創公司身上,它們可能填補了市場上的空白處或是取代了市場上原有的競爭者,在規模較小的時候,成長速度可以迅速推升。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財務上的報酬預期,來評估自己是要投資證券還是新創公司;舉例來說,如果我希望自己的投資本金一百萬可以在十年後翻十倍,試算後每年的 ROE 25% 以上,雖然很困難但這或許能透過投資組合的配置,真有機會在股票市場中達成。

但如果期望本金一百萬要在五年後翻十倍,那每年的 ROE 就要 50% 以上,除非你是股神,不然我看還是洗洗睡吧!

但創業投資確實就有機會在五年後翻十倍、高風險高報酬,但也有很大的機率是零報酬,投資直接歸零。

投資新創公司,在天使輪後的投資回報期望,大多是有年限以及報酬率的要求的,具體來說從五到七年、五到十倍的期望都很常見;但這對台灣新創公司來說也很不容易,因為市場容量的關係,就算千辛萬苦活下來了,要達到這個目標也相當困難。

但尷尬的是,就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我投資十年的回報率只有四倍不到,那其實還不如去投資大盤指數,像標普 500 近十年的年化報酬率都有 10%,無腦投資十年後都還有三倍的報酬。

撇開創新或產業相關的考量,單純就資金層面的運用效率來說,還真不一定要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因為它只有高風險,但卻沒有相對應的高報酬。

你問我,那投資新創公司應該要有多少回報? 假如說存活率如統計的數據一樣,就算我們積極篩選,也只能避免掉穩爆的地雷。

再假設我們的名單公司中存活率拉升到 25% 好了,投四間只成功一間,那這一間就必須補其他三間的損失;再加上跟證券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對比,十年的投資回報大概要十二至十五倍以上,才有投資的價值。

就連存活率拉到 25% 都需要這麼高的投資報酬率,才能勉強拉平我們資金的機會成本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就知道投資新創公司有多難。

所以也就別怪台灣很多創投,只投那些離上市櫃只差臨門一腳的公司了,寧願降低投資的報酬率,也要避免投資年限過長的不確定性,以及公司能否存活的考驗。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拓展認知邊界的重要性

昨晚老婆突然問了我一句話:「你年輕時有想過自己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或是身處的狀況嗎?」

聽到這句話,我愣了一下後回覆:「上大學前沒想到過,但在大學時接觸到的一些人事物,已經能讓我想像到目前的工作內容。」

雖然從大學畢業這麼多年了,但我仍然認為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這並非我從課堂上學到多少知識,這都唬爛的,大多時間都是在應付考試居多,那為何我覺得這段時間這麼重要呢?

在考上大學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應該會草草唸完專科學校,然後就早點出社會工作,對於未來其實沒有什麼期待,對工作的想像空間也僅侷限於很窄的一個範圍 → 那就是家人所從事的製造業。

當時對社會的認識其實很狹隘,也不太了解其他職業是在做些什麼的,反正小孩最熟悉的肯定是家長跟周遭親戚的職業,這就是我們所認知的邊界所在。

家庭教育的影響之所以會這麼深遠,就是因為小朋友從小就耳濡目染,家長的價值觀、工作內容以及對世界的認知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變成小孩的認知範圍。

然後,我們才從原生家庭所構築的這個認知範圍出發,在求學過程中透過同儕或師長的言教身教,一點一滴地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要是在求學的過程中,同質性太高,那認知的範圍可能就會提早固定下來;反之,如果受到截然不同的觀念衝擊,那可能會突然有眼界大開的感受。

我就是在大二加入實驗室時有所衝擊,雖然我的大學並非頂尖學校,科系也不算熱門科系,一開始我也對於課程內容愛上不上,但這都不影響當我碰到跟既有認知差異很大時,破釜沈舟跟它一搏的決心。

是的,當我懵懵懂懂跟著學長在做雜事時,恰好碰到了實驗室的指導教授在做產學合作的案子,因緣際會下我也參與其中,並從中獲得了極大地成就感,以及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自己的認知邊界。

當我看著教授幫廠商開發工業用的軟體,而且真的可以賣錢時,才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真的有可能把知識變現,當時心中真的是大大的驚嘆號:「哇靠! 這樣也行。」

現在看來覺得自己有點傻氣,但當時才大二阿! 資訊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種寫寫程式就可以賺錢的方式,離我原來的世界太遙遠了。

但也不可否認,有些人其實很早就開竅了,無奈我不是其中一個,我是一直等到眼前有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才確認真的可以這樣做。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眼界被打開了,而後續十年的努力,包含攻讀研究所、出國讀博班、產學合作,然後再到創業等過程,其實出發點都來自於大學時期的認知邊界拓展。

雖然說現在我覺得這個認知範圍還是有點狹隘了,事實上可以往創新、附加價值更高的層次走,而並非從降低成本的思維出發,但這也是出社會進一步思考後才有的成長,雖說慢了一點到,但總比不到好。

有些人可能在很年輕的時候,因為所在環境的刺激,讓他可以提早就達到我目前所觸及的認知邊界,光時間就提早了十幾二十年,那當然能選擇的路線就會比我多很多。

所以我滿認同底下這句話:「一個人能賺的錢,是從他的認知所變現而來的。」

爾後,我持續回到學校進修,提高自己的商業思維,這又再一次地衝擊了我的認知,認識到原來創業還可以這樣做,於是沒過多久後我們就進行了對外募資的行動。

在這個被投資的過程中,在很多層面都是被強迫提升,甚至我覺得它間接影響到老婆後來兼職成功的結果,這一前一後都有脈絡可循。

在疫情發生後,我們因故接觸到美股投資,這又讓我再一次有開了眼界的感覺:「哇靠! 這樣也能賺錢。」這句話又一次浮現在我心中。

說實話,老婆以前有上過選擇權的課,她以前的工作就是匯率選擇權的操作,但我們從來沒碰過個股選擇權,所以第一次上手美股選擇權還是心驚驚;還記得當時我連怎麼操作都不會,小心翼翼的模樣還真有趣。

轉眼間,又過了好幾年,我也從美股小白變成了有點經驗的投資者,經歷過幾次美股的大波動,僥倖全身而退,也透過選擇權賺了不少錢;這不禁又讓我回想起那句話:「你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不管是在工作、創業還是投資,只要讓我覺得「靠,這我以前怎麼不知道!」,通常就是我正在拓展認知邊界的時候,所以別把自己侷限住真的很重要阿!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我的創業筆記 (七) 人都會想鑽漏洞嗎?

很多人在創業的第一間店做的不錯,但續開分店或是連鎖店就會陷入無止盡的惡夢,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我覺得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人性使然;第一間店有老闆親自坐鎮,很多作業流程上不完善的地方,都可以用人去補位,因此很難看出破綻,但開新的店還會有人積極補位嗎?

開店做生意為什麼有人要尋求加盟,其原因就是想快速複製一套有系統的營運模式,這其中包含了供應鏈管理以及標準作業流程;其實說穿了就是在考量人性的情況下,怎麼合理分配人力資源的方式,並讓人願意遵守。

在系統層面的防弊或防漏,在人為層面的監督、預防與激勵,其實都在圍繞著人性去設計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就讓我們舉例來說明吧。

最近老婆碰到幾個健身工作室上面的個案,就說明了人真的很會鑽漏洞,來爭取對自己有利的事;像是跑去按摩床上偷睡覺、或是跟學生借課衝業績等狀況,在這個業界應該屢見不鮮。

反正不管你事前規範的有多好,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那也是白搭,因為人總是會找到對自己最舒服又可以獲得最大利益的路徑去走。

我之前還有聽過員工跑到倉庫去偷睡覺的勒,他覺得能在上班的時候偷到時間睡覺,就算自己賺到,這種工作態度是當下擔任管理者一開始就要考慮的事。

因此,創辦人在設計公司的制度及流程規範時,要先把自己抽離出來再去檢視設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畢竟自己不可能無所不在,當新開的店家越來越多時,沒有這麼多個自己到處去補位,只能仰賴標準化的系統及流程去完成每一天的營運。

當然,我還是必須誠實的說,只要是以人為生產要素的生意,人一多就會很考驗營運系統與流程的設計,人多就會有更多的方式來規避原先的監督機制,也會有更多人嘗試破解規範下的疏漏之處,只為爭取自己更多的利益。

自古以來,人性皆是如此,因此很多時候導致防弊勝於興利,至於會不會因為個案讓多數人更綁手綁腳,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我的投資筆記 (十三) 什麼是貨幣供給量 M2 跟 M1B?

最近好幾位財經網紅都在講經濟術語,如果我們連基本定義都沒弄清楚,就無法辨別他們說話內容的可信度有多少。

所以先透過這篇文章來幫自己上上課,順便補充一下過去這段時間的相關數據,以下就是貨幣供給量 M2 跟 M1B 的定義:

M1B M1A(通貨淨額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為人民手邊可隨時動用的資金。

M2 = M1B+準備貨幣(如定期存款、郵政儲金及外匯存款),流動性較 M1B 低,代表整體市場的資金。


講白話點,就是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有多大;先做一個基本的假設,如果商品供應量不變,但貨幣供給量大幅提升,就會造成價格的上揚 (通貨膨脹)。

上述的這個道理,疫情發生後這幾年已經演給我們看了,當 2020 年疫情發生後,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央行都採取貨幣量化寬鬆的方式救經濟,導致在短時間內貨幣供給量的大幅上升,這也埋下了後續的通膨地雷。

用形容詞來表達似乎無法呈現貨幣供給量成長的幅度,讓我們用量化的數據來看看這二十年來的貨幣供給量成長狀況,就能瞬間明白為何現在的資產價格上升的這麼誇張了。

以下是從財經 M 平方所查詢到的相關數據



台灣的 M2 貨幣供給量 (日平均) 從 2000 年到 2024 年增加了三倍,而同期的信義房屋指數也增加了三倍多;這也間接說明了貨幣供給量跟資產價格間的關聯性。

同樣從財經 M 平方查詢到 M1B 貨幣總計數,從 2000 年到 2024 年間,則是增加了五倍,從數據的比較來看,M1B 的增長速度比 M2 更快,因此我們再細部探究它們兩者間的變化


從上圖中可得知,M1B 在大多數時間中的成長率是跟 M2 保持一致的,但其中兩個顯著差距的時間點分別是 2010 2021 年,這兩個尖峰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美國開始貨幣量化寬鬆 (QE) 的時間點。

雖然是美國聯準會進行 QE 的決策,但由於美元是世界通用的主要流通貨幣,當美國一增加貨幣供給量,大量的美元供給就會透過貿易或投資外溢到台灣來,變成台灣的外匯儲蓄額;而台灣央行則要對外匯增加的部份增發新台幣,這就造成了短期內的 M1B 快速飆升。

當人民手邊可隨時動用的資金 (M1B) 快速飆升時會發生什麼事?那就是新聞報導常說的熱錢湧入、台灣錢淹腳目啦,這時又回到商品供應量不變、而貨幣供給量大增的邏輯,那就是造成通貨膨脹。

M1B 的資金也不見得會沈澱到 M2 去,更多的可能是轉往投資金融商品,如房地產、股票、基金等,甚至有可能再度匯出台灣尋求更好的投資標的;因此,M1B 的成長率才會跟 M2 有明顯的不同步現象發生。

我個人認為判斷當前貨幣供給量的狀態,還是要先觀察 M1B 比較能反應市場上最直接的情況;甚至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去推敲美國 QE 的時間與台灣 M1B 成長率狂飆之間的關聯性,說到底台灣的 M1B 成長率還是屬於落後指標,想要預判可以分析歷史數據來得出滯延時間。

如果商品的供應量可以隨著貨幣供給量線性成長,那就可以有效抑制住其價格;但要知道,並非所有商品都可以無限制的提高供給量,如果像土地跟房屋這種資源有限的資產,註定就會因為貨幣供給量的增加而上漲。

因此,未來我們如果擔心資產價格會不會再次大漲時,可以密切關注 M1B 的狀態,當貨幣供給量再次飆升時,就要注意那些具稀缺性的資產價格會不會再次爆漲了。

對於新學期的展望

這週是大學的開學週,今天也是第一次開始上課,跟前幾年不同,這次我倒是沒有對課程抱以太大的期待,只希望自己能順利授課,然後過程中有一些新收穫就好。

每次去學校上課或演講,都要花上很多時間備課,但只要有人邀約,我還是樂此不疲,因為在準備的過程中,總會讓自己有些收穫;其實光是能跳出既定的工作內容,就已經是一大亮點了。

當我們年齡稍長後,不管是工作或生活的型態會逐漸固定下來,講好聽的是穩定、說不好聽的就是一成不變。

年輕時,每天可能都有新的體驗,然後慢慢地就變成現在的兩點一線,一樣的時間卻感覺越過越快,不斷重複的背後,燃燒的是我們自己的青春歲月。

想要跳出這既定的循環,就得要幫自己找事情做,而這就會破壞原本穩定的狀態,讓自己失去掌控生活的感覺。

我有時覺得,但凡想要有點成長,都是要先從找自己麻煩開始,如果生活或工作上都沒什麼太大的改變,那想要改變自己就太難了。

只是說沒事幹嘛要改變自己? 真的是為了自我成長嗎? 這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不用講的做什麼事都要有很明確的目標才去做,單純地不想停留在原地,也是一個很好的動機吧!

好啦,講了這麼多,其實我還是對於今年的上課內容有所期許,希望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對工業用的異常偵測有所熟悉;這是近年來還熱門的主題之一,也是我覺得有機會將深度學習應用在工業檢測上的一個方向,這比先前一些不太合乎應用場景的想法好多了。

雖然我覺得自己離研究的領域越來越遙遠了,但偶爾還是想湊上去學點新東西,也盼望能對教學上或實務上都有所助益。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生病才會讓人停下腳步思考

工作忙碌的人,突然有個放假的機會就會生病;而我這次是去旅行後就開始重感冒,也不知道是不是境外病毒特別強悍,都已經發作好幾天了,還是持續感覺不舒服。

每次我生病或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特別想記錄當下的心情,這時的感受是最特別的,不會再去想要做什麼了不起的事,也不會想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好,唯一想的就是希望身體趕緊康復,不要繼續不舒服下去了。

這是感冒的症狀特別多,每天換一種新的狀況,害我疲於奔命,天天都要想著怎麼應付它比較好;再加上這幾天剛好比較忙碌,手頭上一些事無法暫停,於是就繼續撐著。

昨晚發現再撐下去也不是辦法,身體發出比較嚴重的警訊,無奈之下,只好暫時停止今天的活動,好好休息一下。

在生病的時候,就發覺本來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突然也沒那麼重要了,再怎麼緊急的事,也比不上眼前身體的痛感來得直接;這時總會有一種想法,有些事多我一個跟少我一個去做,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們總是會把「健康」掛在嘴巴上,但最重視它的時候通常都是已經生病的時候,付出代價後才明白它的重要性。

疫情發生後,我已經把身體健康的優先權設定到非常高了,但還是很難避免偶爾的小病小痛;這時就會想,連這些小病痛都這麼難過了,那些生重病的人要怎麼扛過去阿!

這也難怪一些重病患者久病後會厭世,這對抗的不單純是身體上的病痛,還要抵擋負面的情緒跟消極的心態。

只能說我每次感冒都會讓自己慢下腳步,而且基本上我不吃藥去減輕症狀,這只會讓我繼續忽略身體所發出的警訊,不見得是好事。

有些朋友就是生病就吃成藥、不舒服就喝咖啡,說是為了工作不得不,但結果卻引發更嚴重的後果;發出警訊你不聽,等到紅色警戒,就不是休息幾天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有時候在想,會不會健康也是個說嘴的理由,不想這麼拼就說是為了健康著想,這中間的平衡確實也很難拿捏。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我的創業筆記 (六) 賺錢?賺名?還是要賺爽的?

昨晚看到阿仔師新推出的影片「超認真少年底層生存EP2」,裡面有提到適不適合繼續從事現在的工作,有一個很好的評估方式,那就是看它能賺錢? 賺名?還是賺爽?

以上三點只要能滿足兩點,就是好工作;如果只能滿足一點,至少還可以勉強幹下去;但如果連一點都沒有,那就不用考慮了,可以直接考慮離職。

我嘗試著用阿仔師提供的方法,來分析老婆與我當前的工作內容,看哪些是部份是完全沒有的,乾脆就不要再做下去了。

首先講我自己,目前主要工作就三項,主業還是在經營公司,努力開發新產品並維持客戶關係,這部份我目前來看是賺名跟賺爽的,要說賺錢還真的談不上。

再來就是已經從事很久的副業,在大學兼課,這部份也是賺名跟賺爽的,說到賺錢嘛,鐘點費少的可憐。

最後是美股跟台股投資,這也是副業之一,主要是賺錢,談不上賺名跟賺爽;雖然說這項副業的時間花最少,但在賺錢這塊卻最有效率。

但說也奇怪,只要不是在我所屬的產業,每次出去人家主要介紹的稱呼都是以在大學兼課為主,明明我就只是個兼任的,但這個職稱比較有能見度,害我每次都要澄清我只是個兼課仔。

所以說去大學教書確實是個賺名的工作,當然它無形中也會串聯一些平常碰不到的人脈或機會,在有些書中稱為「弱連結」,只是想要把賺名轉變成賺錢,並不是個容易的過程。

那為什麼我會說主業是賺名跟賺爽的工作呢? 

畢竟還是自己創業嘛,在某些看問題的層次上還是有點差別,所以在某些人的眼中創業者跟上班族是不同的族群;至於說賺爽的,就是我能發揮自己的專業,並具體參與整個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包含商業模式的建立,這個成就感是很難被取代的。

至於股票投資嘛,主要就是賺錢,我最近也開始寫自己的投資筆記,但不管怎麼說,做投資最直接的回饋就是賺錢;當然你也可以說賺到錢很爽、很有成就感,但我覺得投資的主軸就是賺錢,想要在投資領域賺到名的人,通常都是想賣課程或是募資的吧!

當然,我也有想過可以把賺錢、賺名跟賺爽同時做到的可能性,這個領域應該是創業投資或是說股權投資之類的;在這個範疇就有機會整合我先前的工作內容,但現階段也只是想想而已。


分析完我自己,再來談談我老婆的工作,上半年寫了一堆跟她有關的文章,到了下半年都已經完成既定的目標了,這其中包含:

1. 進出口食品公司順利完成日本公司投資的流程,正式成為日本公司的子公司。

2. 健身房順利營運,並連續兩個月都實現盈餘。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進,這兩間公司又分別有了新的挑戰,但這次我不確定老婆能否勝任那些工作;有時並非是能力的問題,而是自己想不想花這麼多時間在這上面,它的成果會不會有所累積,跟以後想做的事有沒有關聯性等,這都是要深思的問題。

讓我們用阿仔師的評估方式加以分析,我覺得進出口食品公司主要是賺名,然後健身房是賺爽跟賺錢,只不過賺錢應該是未來式而非現在。

至於她的投資公司我覺得主要也是賺錢 (包括節稅規劃),賺名嘛,也不是沒機會,先前我們到大學去參與創業課程時,她是用投資公司的名義前往,只能說在某些場合還是需要的。

整體來看,老婆的工作內容基本上就是以賺錢跟賺爽為主,幾乎沒有在管賺名這種事。

從阿仔師其它影片的分享來說,他開立這個頻道初衷應該也是為了賺名跟賺爽,有了名氣後,就更有機會做他想做的事或是跟本業有所連結。

從上面的分析來說,我老婆屬於實務派,但賺名這件事到底跟未來的職涯發展有無相關,確實也很難說。

但幸好我加減有賺到點名,累積一些弱連結,當老婆如果有需要時,我就能設法從弱連結中找到可以幫到忙的人來協助,這也不失為一個輔助加分項。

人要不斷地為自己加值,才會越來越有價值;但想加值就需要額外投入時間、精力與金錢,這並不是坐在家中等就可以的。

其實,我覺得老婆最適合的工作也是創業投資或股權投資,但因為她的工作項目中沒有賺名的,而創業投資需要接觸案源跟人際網路,這或許可以跟我互補才對。

講了這麼多,這套分析法確實還不賴,賺錢跟賺爽的很好理解,但很多時候賺名的效果並非立竿見影,大概都是要等找到機會變現時,才會明白它的重要性吧。

我的投資筆記 (十二) 是該追求眼前的反彈,還是佈局未來的機會?

最近美股的必需性消費品以及 REITs 的類股反彈強勁,讓我的帳戶價值在大盤指數持續走跌時,還能繼續往上突破,不得不說前期在上述兩個類股的底部建倉慢慢看到效果了。

但要知道黎明前夕是一片黑暗,在去年底部佈局的時候,帳戶價值真的慘不忍睹,績效遠遠不及大盤指數;去年是科技股的天下,而我並沒有在 2022 年科技股底部的時候建倉,因此完全沒有跟上 2023 年的反彈。

不過去年有意識到科技股已經上不了車了,於是就果斷地轉往當時低基期的必需性消費品及 REITs 佈局,但低迷了一年後,真的會懷疑自己的選擇到底是不是錯了?

局勢來到今年的下半年後,大盤指數雖然沒有劇烈變動,但在每次的漲跌之間,類股慢慢產生輪動,資金開始流向去年躺了一整年的必需性消費品及 REITs,這波的反彈也讓我今年的績效超越大盤指數不少,底部建倉的效果慢慢浮現。

從結果來看,去年的暗淡無光與今年的輝煌形成強烈對比;因此,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操作手法,是否要繼續跟著當前反彈的類股建倉? 還是反而要佈局當前比較低迷的類股呢?

正常來說,我應該複製過往成功的經驗,賣出部分反彈已高的個股,買進當前低迷的類股;但這麼做有幾個風險存在:

1. 還不清楚當前低迷的股票還要走跌多久? 這有可能要等上一年甚至是兩年之久,過早進場反而會浪費時間。

2. 不確定當前反彈的股票,何時才是高點,過早進行轉換反而浪費了前期的等待時間。

3. 錯誤的決定,可能會讓帳戶價值停滯不前,如同 2023 年一樣;謹慎的判斷才能讓每年的帳戶價值持續上升。

在這個節骨眼上,就算我想複製成功的經驗都很難,因為賣出與買進的時機點非常難判斷;目前的原物料類股已經來到近年新低點,但是不是真的探到底部,看起來也不確定,只能說是近期的相對低點。

因此,目前我採取較為保守的操作,在已反彈的類股中,我會設定一個賣出的目標價,基本上會是超過當初買進庫存的最高價格,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相對高的獲利。

基本上我也不會全數賣出,會先將獲利的部份賣出,再伺機慢慢處置;會這樣做的原因是考量到股利收益,目前的持股提供豐厚的股利收入,因此要慢慢轉換,期望在過程中可以維持不變的股利進帳。

至於眼前低迷的原物料類股,我會持續用股利買進,在這段時間中持續建倉,並關注它到底何時會落底,讓我們有機會在底部附近大量買入,這樣才能在反彈時獲取最大的利益。

原物料類股跟必需性消費品及 REITs 不同,它的股利發放並不穩定,因此在低迷期很難靠著股利去支撐股價與投資的信心,這點是我比較在意部分。

2022 年時我沒有在科技股建倉,也是類似的想法,因為科技股普遍股利發放低、股價高低起伏劇烈;如果重倉壓注科技股,股價低迷期的心理壓力會很大,當帳戶價值縮水,又看不到股利的固定收益,會讓人覺得在浪費等待的時間。

雖然說每年都有類股在輪動,但依據不同的類股特性以及自己的投資習慣,並沒有一套可以完全複製的心法,只能見招拆招,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接下來的操作方式。

這也是我寫投資筆記的主要目的,把投資決策的前因後果寫清楚,然後再去做,等到明年再回頭來檢視當下想法的成果為何,自己是不是有哪些地方考量不周全的。

久而久之,應該會就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資風格,雖然無法避免犯錯,但至少出錯也能控制在可以承擔的範圍內。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我的創業筆記 (五) 創業思維是指什麼?

其實我從學生時期就常聽人說「思維」這兩個字,但這概念其實滿抽象的,那時一直也沒搞懂到底是用來幹嘛的;隨著年齡漸長,接觸了更多的人事物以及廣泛閱讀後,才慢慢理解思維的重要性。

當我看完看劉潤的「底層邏輯2」後,突然有許多的感想湧現,對他書中說的每一層思維,都能對照到我不同時期的想法,甚至可以說這已經跳脫創業這個主題了。


首先討論到書中的第零層 → 戰術思維,這個最好理解,說穿了就是專業的訓練,單點的突破;我們在學生時期的主修通常都是在建立專業技能,期望未來能夠靠專業吃飯,有一技之長。

某種程度上,戰術思維是一種匠人思維,把設定好的目標做到最好,這就是專業的展現。

如果只停留在這層的思考上,我覺得也沒什麼問題,現代社會的專業分工很細緻,能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就已經不怕沒飯吃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自己不斷打磨的專業技能,會不會有一天被科技進步給取代掉?

以前的計程車司機是有專業技能的,除了開車本身的技術外,就是記地圖的能力,厲害的司機大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規劃路徑,把乘客送至指定地點;但這個專業現在被導航系統取代掉了,現在不需要背地圖以及規劃路徑,只要把車開好就能當計程車司機,無形中降低了這個產業的進入門檻。

而現在 Uber Grab 這種叫車軟體的發展,更是讓只要會開車的人就可以加入營業,從客戶的招攬、分潤到導航都幫你搞定了;以前載觀光客可能還需要一些語言能力,才能溝通要去的地點,現在乘客還沒上車你就知道他們要去哪裡,系統甚至都幫你媒合好這單送完後的下一單,人變得不用思考,只要會開車就好。

當大家都習慣這個模式,等到哪一天自動駕駛成熟後,連司機的功能都會被取代掉;現實中有許多人的工作都慢慢地消失,這並不是需求消失了,而是被自動化給取代掉。

以前我們提到自動化,都會想到工廠的自動化,利用機器設備取代人力,但現在服務業的自動化也在不知不覺中頂替人工。

因此,當我們專注在戰術思維時,也得要思考自己的專業會不會有一天失去舞台?


戰術思維往上一層是「戰略思維」,這個名詞也很常聽到,不管是戰略還是策略,反正看字面的意思就是它比戰術還要再高一級。

以前讀了半天,也沒真的懂什麼叫戰略思維,我猜主要是因為自己還身處在戰術層次的演練中,要知道現代專業分工越細,鑽研的就越深,光是要發展專業能力就得花上許多時間。

我對戰略思維的理解,應該是創業後才體會到的;如果說戰術思維是一個點,那麼戰略思維就是把好幾個點連起來成一條線,這邊的意思是需要不同人的專業配合才能成事。

說到這,戰略思維就比較好理解了,要怎麼搭配不同人的戰術素養來完成目標,首先我們要先清楚了解這些人的特質;說穿了,戰略思維其實是管理/教練思維,這就像籃球隊中的教練,要怎麼搭配球員並設計戰術來贏的球賽。

一個好的中鋒不斷地磨練自己的球技,這是戰術思維的展現;而一個好的教練,該怎麼把手邊的球員組合搭配好,並設計戰術去面對應戰組合,這是戰略思維的呈現。

對創業者來說,戰略思維可以從兩個方向來思考:

1. 從手邊現有的資源 (戰術小組) 去設定要達成的戰略目標。

2. 先設定好戰略目標,再想辦法去湊資源。

多數人的開局可能都是從現有資源起步,要怎麼利用現有資源一步一步推進戰略目標,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目標設定不匹配手上所擁有的資源,就容易導致失敗;就像你有個強力中鋒,但卻設計一個跑轟戰術,而不是靠著陣地戰來發揮中鋒的優勢,這會讓贏球的機率下降。

新創公司一開始很難要求每個職缺上都配置最優秀的人才,要考量既有的人力水準,並設定可達成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戰略思維的起手式。

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到戰略思維時,已經不單純是在討論專業素養,而是在思考團隊分工與合作,以及更重要的目標設定。


其實能擁有戰略思維就很棒了,畢竟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在自己的專業上努力;但如果想再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那就要往「商業模式」的方向前進。

如果說戰略目標是把戰術素養連成一條線,那商業模式就是考慮整個面 → 利害關係人的交易結構。

講白話點,如果說戰術思維是球員的層次、戰略思維是教練的層次,那麼商業模式的思維就是球隊經營者的層次。

球隊經營者不單純要思考球場上的勝負,他還得同時考量觀眾、合作夥伴、股東以及球員與教練間的關係,簡單來說他就是要把精彩的球賽想辦法變現。

當利害關係人確認後,就要進一步思考它們間的交易結構,一場好球賽的背後,其商業價值就來自於關係人彼此間是怎麼進行交易的。

舉例來說,直接進場觀賽的門票收入、銷售周邊商品的收入、餐飲收入、廣告收入以及電視轉播的授權金分潤等。

同樣道理,一間新創公司要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得先確認是否有穩定的利害關係人,以及彼此之間的交易結構是長什麼模樣。

一般公司的利害關係人不外乎是股東、員工、供應商、客戶等,如果要更詳細的探討,可以參照「商業模式圖」。

不管創業者有沒有想過商業模式這個東西,當公司創立後有營收的那天開始,其實就已經成型了;我們反而是要透過「商業模式圖」這個工具來思考自己是否有沒考慮到的地方,並慢慢完善它。

我自己當初在創業時,對商業模式這個詞非常陌生,還是因為跑去讀在職的 MBA 後,才越來越熟悉這個思維層次。

這幾年下來,我比較深的感受是「穩定」的利害關係人很重要,而要穩定就要發展彼此間的「信任」關係;假設公司的利害關係人一天到晚變來變去或是爭吵,就很難往下發展穩定的交易結構。

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商業模式思維」就是「創業思維」,所謂的大局觀就是為了爭取穩定的利害關係人或交易結構,可以在某些戰略目標上做彈性調整。


商業模式思維之上的層次,就要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創新思維」;創新可以分為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或技術上的創新,但就近期的商業模式創新來說,幾乎都是因為科技的進步才有辦法突破舊有的交易結構。

技術上的創新,我個人認為必須要在成熟的商業模式上才有其意義,這個難度就非常高,等於你一開始就要挑戰大公司無法解決的難題。

但當你有大公司需要的技術創新時,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光發熱,雖然門檻很高、也很困難,不過成功後的果實也是相當甜美的。

雖然台灣常有教育機構在鼓吹創新創業,但我打從心底懷疑這樣做的成功率,做技術創新除了大環境的支持外,就要回到我們最初的戰術思維,到底夠不夠能量去做領先世界或台灣的技術研發,而不是單純只做 me too 的事。

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做創新創業的事,後來才發現並不是,我是在做 me too 的事,所以才會走的這麼艱難;但話又說回來,我似乎也沒有那個本事挑戰世界頂尖或台灣頂尖。

有時候經驗法則反而會帶偏自己的方向,從以前的產學合作到後來創業初期的想法,都是一直以低成本的角度去思考怎麼切入市場,並非從創新的角度來切入。

不過這要回到「商業模式」上面來探討,當公司或你沒有穩定的利害關係人交易結構時,也很難獲得創新的方向,就更別提怎麼突破了;所以說,想要有創新思維還是有許多限制條件的。

講這麼多,那我現在有創新思維了嗎? 我覺得還是沒有,甚至可以說都還沒走到挑戰的路上。


創新思維之上還有層次,那就是要考量到「時間」;我把這個思維看成是理解「景氣循環」的週期概念。

我是在做投資時才接觸到景氣循環的概念,在創業的前幾年,坦白說我並不明白為何有時生意變好、有時變差,這就是沒有「時間」的觀念。

但在疫情前後,我們完整地經歷了兩次的庫存循環,在景氣大好大壞的情況下,才慢慢地感受到時間軸的重要性。

做投資時一定要有「景氣循環」的思維,從這個角度來看,難怪一堆讀經濟的人最後都跑去做投資,畢竟他們在唸書時就接觸過「景氣循環」的概念,總體經濟學就是這個思維的基礎學科。

理工科的學生,在戰術思維、戰略思維及創新思維佔優勢,商科的學生則在商業模式思維佔優勢,攻讀經濟相關學科的學生則在時間的思維上佔優勢。


那在時間思維之上還有層次嗎? 還有一個那就是「機率思維」,正確的事反覆做,就會增加其成功的機率。

同樣的道理應用在投資、創業、創新、產品設計或商業模式上,其實都說得通;但我要補充一點,反覆做也要有其相對應的資源。

機率思維的背後,實踐的關鍵要素就是對風險及資源的管控,不要去承擔失敗就會垮掉的風險,每次嘗試都要先確認就算失敗也不會一蹶不振。

透過機率思維,把每次的失敗都當成是之後成功的必經之路,這不是阿Q 的想法,而是在不同領域中最務實的指導原則。


上面分享了六個不同層次的思維,但我不覺得領悟它們是有先後順序的,依據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學習與歷練,很可能會先啟發某個層次的思維。

透過劉潤的整理,我覺得可以更有系統地去思考這些不同思維的差異,也更能知道未來還有哪些方向可以精進。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馬來西亞七日遊:吉隆坡 (一) 具體感想

瞬間就過完七天,我的記憶彷彿還停留在七天前,忙到最後一刻才急急忙忙地找出別人的旅遊影片,惡補一下相關資訊,然後就跟著老婆一起收拾行李,準備迎接隔天一早就開始的旅程。

這次旅行,我們同樣是安排機場來回接送,以及環宇商務中心的尊榮通關;自從體驗過尊榮通關後就回不去了,反正是信用卡免費贈送的,不用白不用。


印象中我好像沒自己去過東南亞的國家,對於馬來西亞更是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台灣有很多馬來西亞來的僑生,它們是一個華人佔比很高的國家,其他部份都是透過食物才知道的資訊,例如肉骨茶以及台灣的馬來西亞餐廳「金爸爸」。

當然,會讓我突然想到要去馬來西亞的主要原因是,先前有看到一位 Youtuber 把小孩送到檳城讀國際學校,他們是用第二家園這個計畫過去的,看著他們分享的影片,感覺檳城是一個步調緩慢且悠閒的地方,因此我一直想找機會過去看看。

老婆說,既然都要去檳城了,那不如連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也一起去玩一下,本來還想要順道去一趟新加坡,但後來因為時間上的限制而作罷。

回到正題,出發前我姐一直跟我說要提早下載 Grab,跟 Uber 一樣的叫車軟體,在東南亞不能沒有它;我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想法先安裝起來,但還是自己找了些近期的吉隆坡旅遊影片來看。

對於吉隆坡,在腦海中唯一有記憶點的就是它的雙子星大樓 (當地叫國油雙峰塔),其它兩眼一摸黑,非常陌生;由於以前自由行的旅遊經驗都是搭火車或是地鐵,所以我也先參考一些人的經驗看怎麼坐車到飯店,而非直接用 Grab 叫車。

我們這次的旅程是搭乘星宇航空的班機,從吉隆坡進、檳城出;先前去日本時就想搭星宇試試看,但因為票價跟廉航差距太大而放棄,但前往馬來西亞的機票價格出乎意料外的低,剛好趁這次試試看。

星宇航空的飛機都是新的,搭乘起來的體驗很棒,如果有機會我可能還是會搭它們家的班機出遊 (這不是打廣告阿)。

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後,我們就直奔機場快捷 (Express),這個機場跟英國的設計很類似 (就被殖民過阿!),可以直接搭快速火車進到市區的中央車站,然後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唯一的缺點是超級貴 (以馬來西亞的物價進行比較)。




到達中央車站後,我們轉乘地鐵到 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KLCC) 站;坦白說,因為我事前都沒做功課,根本不知道這地方是什麼區,反正就搭到這站就對了。

這個搭車的過程,也不像網路上人家分享的那麼複雜,反而我覺得還滿簡單的,如果是台北人去搭車估計會覺得很熟悉。

另外,網路上有人分享說吉隆坡講中文也能通,這點我倒沒啥體會到,因為基本上都還是講英文為主體,大多數的資訊也都是英文,不然就是馬來文 (根本看不懂)。

拖行李前往旅館的過程中,才是最痛苦的事,雖然 KLCC 已經是吉隆坡首屈一指的中央商務區 (CBD) 了,但人行道還是規劃地很糟糕,甚至可以說是沒有規劃;要說台北是行人地獄的話,這邊應該是煉獄,這也是我們後續盡量都以 Grab 叫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行人的路權問題外,KLCC 也讓我大開眼界,瞬間覺得自己有點孤陋寡聞,不是說這邊的高樓大廈令我感到震撼,而是我太低估吉隆坡這個馬來西亞的首都了。



一直以來,我的目光都是放在先進國家,很少去注意到人均 GDP 輸給台灣的國家,但這個數字至上的思維模式,也讓我忽略了很多顯而易見的情況,那就是嚴重的貧富不均反而造就它們首都異常的繁榮。

在刻板印象中,馬來西亞已經掉進「中等收入陷阱」很久了,想不到吉隆坡的發展速度依舊強勁,這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阿!

比較可惜的是,我的胃似乎有點水土不服,接連吃了幾道當地的特色食物後,它就快罷工抗議了;再加上我其實不太敢吃路邊攤販的食物,但商場內的連鎖店似乎也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這點是比較可惜的。


其實我也很納悶,為何很多人都說馬來西亞的美食很多,但我卻無感,還吃到胃都在抗議,是因為我事先沒做功課,找不到對的地點吃嗎? 這個疑問一直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直到我們前往檳城後才放下。

今天先把對吉隆坡這個城市的感想寫下來,後續再把一些細節及照片給補上;總之,新的城市總是會帶來新的體驗,雖然我的胃不太合群,但我仍然覺得這是趟有價值的旅行。

馬來西亞七日遊:吉隆坡 (二) 熱門景點

昨天吃完椰漿飯後,我已經開始對於當地的餐點感到有點恐懼,再加上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身體開始起過敏反應,這讓我覺得非常地不舒服。 身體不舒服,但行程還是要繼續走,我們陸續逛了幾個著名的景點,說真的建築物還滿有特色的,從某個角度來說,吉隆坡拉遠看的整體市容是比台北市好的,畢竟台北老舊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