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我的投資筆記 (十六) 「長期買進」只是一句口號嗎?

前幾週到誠品看書時,偶然發現「長期買進」這本書,要知道現在的投資理財的書一堆,幾乎每天都有新書上架,但我近幾年幾乎從來沒買過,不過這次我破戒了,直接選擇帶走這本書。

台灣的書其實不貴,但無法讓我下手買單的原因是,書的內容沒有重複閱讀的價值,如果看完一次就能抓到重點,那其實從圖書館借來看或是在書局現場看完即可,這類書就算硬買回來,也只是待在書架上終老的命運而已。

「長期買進」這本書會吸引我的原因是,它是周冠男教授所撰寫的;雖然他是財金系的教授,但也不見得會投資理財阿,那麼我是基於什麼原因買書的呢?

首先,周教授很誠實的說,他擅長的是研究跟理論工具,而不是具體的交易行為,雖然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藉口,但人家至少是在說實話;再來,我查了一下,他到目前為止的學術表現都很亮眼,我好像還沒看過學術表現這麼好的現任教授,跑來出投資理財書籍的,即便他是財金專業的教授。

不管是在理工科系、還是在商管科系,多數的教授其實都不擅長該專業的實務操作,因為教授的本職本來就不是操作行為阿! 要知道專注力在哪,成就就在哪,所以這件事一點都不奇怪,覺得它奇怪的人才很奇怪。

而周教授寫理財書,很巧妙地避開了自己不擅長的一面,而是從自己擅長的那一個方向下手,那就是科普相關的學術理論。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跟封面設計的不太符合書中的內容,硬是要把它包裝成投資理財的工具書,但事實上我覺得不是;這本書更接近非本專業的人了解理性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科普書,然後再用學術研究的觀點去支持周教授自身的投資策略。

「長期買進」這本書的前半段,我覺得寫得非常好,畢竟是他的強項,重點性的介紹跟投資有關的經濟學理論,這部份深入淺出,比我自己當初去硬嗑「不當行為」這類行為經濟學的書,更容易入門。

但書的後半段開始提到他自己的投資策略,然後又舉了很多學術研究的結果來支持他的想法,這部份我不能說錯,因為講的很有道理,但就投資層面來說,我個人還是覺得太主觀了。

投資理財是很個人化的行為,因為每個人的收入、家庭背景、實際需求都不一樣,對我來說適合的投資方式,不見得適用在另一個人身上。

周教授基於理論分析的內容都是很有道理的、也非常理性,但落實到實際的投資理財行為上,就會有很多問號。

舉例來說,他覺得配股利這件事不利於資產價值的累積,因為稅制的關係交易成本會加重;沒錯,以他的分析架構來說完全正確,但他在書中的論述我其實並不完全認同。

首先,他強調他自己只投資追蹤大盤指數的原型 ETF,在台灣就是 0050、在美國就是 SPY;被動式指數型投資,是被很多人稱許的無腦投資,不用花太多時間在研究投資這塊,也能獲得一定的報酬,連巴菲特都認同投資標普 500 的指數型 ETF

回過頭來想,既然直接投資大盤指數這麼好,為什麼大家不照做就好呢?周教授在書中是說多數人注重眼前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的利益。

這就是我提到個人化的因素,周教授長期擔任教職、每個月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雖然我心中也有疑惑,教授初期的收入並不高,即便他後來當上特聘教授,年薪也不比現在科技業的工程師高,但是月收入高且穩定。

在這個所得背景下,要養家又要投入沒什麼配息的大盤指數型 ETF,能忍受持續投資 20 年不賣股,來累積自己的資產,這怎麼想都有點怪。

想了想,有三種可能性:1. 他老婆很會賺;2. 他家本來就很有錢;3. 他還有本職以外的收入。

我其實很擔心有些作者出了投資理財的書,但無法敘述本金是怎麼一步一步累積而來的情況;到底是因為本業很賺,所以每年存了很多錢? 還是一開始是靠投機賺到本金,然後才轉為長期投資? 又或是自己存了三十萬,但家裡給了兩千萬之類的。

人的財富累積有其脈絡可依循,絕不是一步就變成今天這個模樣,肯定是慢慢地變成如今的狀態;那在這個過程中,是一直秉持著現在的投資策略,還是中間其實經歷過好幾次轉變,這些其實都有影響。

多數人想要投資理財,並非像周教授想的一樣,是為了存退休金,更多的是想為現在的自己加薪,所以會很渴望股利的發放,傾向高股息的個股或是 ETF

至於那些現金流很充沛的族群,例如半導體相關工程師、醫師、包租公等,他們本來每個月的現金結餘就不少,不需要特別去投資高股息的產品來增加自己的現金流,自然而然地就會從節稅跟增加資產的角度去做投資。

如果目標讀者是上述這群人的話,那真的就該專注本業,增加每月的現金流,存錢投入追蹤大盤指數的 ETF 即可,讓時間來幫你們賺錢,無腦投資賺更多。

而本來薪水就不高的族群,或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靠提升本業加薪無望的人,就會期望透過投資來增加自己當前的現金流,而不是二十年後的資產累積。

對於短期內有生存危機的人,要求他們有長期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古話說的好:「生吃都不夠了,還想曬乾!」

當然,到底要不要犧牲短期內的生活品質,來提高未來過上好生活的機率,我覺得這點見仁見智,畢竟每個人對於財富的定義不同,它可以是資產的價值、也可以是無價的體驗。

要知道,二十歲做一件事的體驗與回憶,跟你三十歲或四十歲去做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會不會有可能我們省下了金錢,卻失去了回憶與體驗,等到自己終於有錢了之後,卻買不回時間呢?

但反過來想,提早透支未來的可能性去追求當前的回憶與體驗,好像也是件滿悲慘的事,因為未來就只剩悲哀而已。

這中間的平衡就需要用我們的智慧去協調,因此我覺得投資理財除了是個人化的行為外,還會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不過,我還是從這本書中收穫了不少想法,其實只要把周教授的建議加上一個必要條件就好 → 不管是本業、副業或投資,先求得穩定的現金流,然後就可以開始追求資產的增長。

白話來說,就是本業薪資高的族群,可能是因為先前有「投資自己」,再加上選對產業,就可以跳過以投資來累積現金流的階段,直接目標就是最大化自己資產增長的速度,專注本業、無腦投資,請直接閱讀周教授的書籍。

本業薪資低的族群,要嘛就「投資自己」的力道不足,不然就是選錯產業,這時就要思考什麼方式才能增加自己的現金流;說不定專注本業也無助於現金流的增長,發展副業或透過投資/投機反而有機會。

科斯托蘭尼說過:「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上面這句話就隱含了不同族群的投資策略完全不同,連可不可以投機的建議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看投資理財的書籍時,要先搞清楚作者這套投資策略的假設或背景為何,然後再更進一步萃取適合自己的觀念或方法,這樣才是最理想的。

或許你會問,何時要從「累積現金流」轉變成「專注在資產增長」呢? 

這又跟每個人的消費習慣有關係,所以才說投資前要先理財,先徹底了解自己的費用支出結構,然後才能進一步規劃不同階段的投資方式。

以我自己為例,不管是美股投資或是台股投資,我都是先以穩定的現金流為主,不追求資產成長,因為我希望在本業停滯或不穩定的時候,還是能夠穩定過生活跟投資。

如果目前的現金流已經穩定下來,而且還有餘裕時,就要開始追求周教授所說的資產增長,外加無腦投資大法,讓資產伴隨著時間一起成長。

如同上面的論述,如果本身是軍公教人員,或是任何一種薪資收入穩定的族群,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消費,就能跳過累積現金流的階段;不過嘛,在台灣穩定的薪資收入族群,除了醫生之外,收入普遍都不夠高,要同時有回憶與體驗、又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投資,其實難度不小。

以醫生跟大學教授這兩個職業來說,他們前期的投入成本也非常高,比大多數人還要晚出社會,或是在住院醫生階段的薪資也偏低;總之,要「投資自己」換取高收入,其實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而那個代價就是「時間」與「專注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衝全場的感覺真美妙

上週因為感冒的關係,身體還沒完全復原就跑去打球,跑不動也跳不起來,感覺真的很糟,還是要身體健康才能享受打球的樂趣。 這週我已經慢慢恢復正常的每天運動,雖然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偷懶了幾天,但整體的精氣神比上週好上太多,因此就再來挑戰一次全場的比賽。 早上起床我就覺得今天狀況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