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身、他們比較喜歡雇用擁有腳踏實地慣習的領導人才。」
但通常在越大的組織中,就會越看重出身背景,我覺得可能是決定你能否升遷的那群人,平常跟你直接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因此要透過很多客觀條件與數據來進行判斷。
能力強不強、態度好不好有時是很主觀的事,客觀的數據也可能有主觀的解讀,要說服眾人你很好,在客觀條件都表現很好的情況下,才會水到渠成。
換句話說,好的出身背景幾乎等同於好的客觀條件,這是有機關或組織在幫忙背書,無形中會降低信任所需的成本,提高溝通的效率。
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是中層主管,想要提拔底下的一位員工升為基層主管,雖然你有舉薦權,但決定權卻是在你的上級或上上級;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員工如果只有高中畢業、跟如果他是台大的畢業生,說服上級的成功機率哪個更高?
你的上級或上上級可能根本沒跟這位員工接觸過,而你為了他的客觀條件不滿足,就要多花費幾倍的力氣去說服上級,來證明這位員工是適合的;這無形中也是你在幫他背書,未來如果不適任你就得承擔最大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你真的想當這位員工的貴人,不然誰會賭上自己的信譽幫一個客觀條件不滿足的人背書呢?
曾任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說:「沒學歷不會完蛋,但人生會變困難模式。」
所謂的困難模式,就是要不斷地主動證明自己,然後還要一路上有貴人支持,才能克服客觀條件上面的不滿足。
再分享一個小故事跟「頭銜」有關的,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曾聽到指導教授跟他同學間的對話,他同學身為上市櫃公司的高層,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刻,但卻對我教授說:「你當年讀博班是對的,我身上的頭銜不是永遠的,一旦離開這份工作,不管我是總經理還是董事長,都直接歸零,但你的博士頭銜卻跟著你一輩子。」
有些人說是因為華人特別崇拜學歷,所以才有學位迷思,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博士可以在姓名前面冠以 Dr. 是從歐洲開始的,尤其德國更是重視這個頭銜,在官方文件上都可以直接用 Dr. + 姓名來稱呼。
當年我在英國唸書,有次進海關的時候,檢查護照的人員跟我閒聊,當得知我是來攻讀博士班的時候,我覺得她整個態度大轉變,所謂變臉也不過如此。
所以說頭銜這個東西,要說只有華人重視,那是騙人的,我甚至覺得只要還有王室或貴族存在的地方,都無比重視頭銜這玩意兒。
但如果只有頭銜,卻沒有變現的能力,那就跟沒落貴族一樣;我先前也曾聽過美國有很多博士跑去開計程車的案例,這就是當地市場對你頭銜背後的知識或技能不買單的結果。
台灣的社群媒體中也有些文章在探討類似的問題,先前我曾寫過一篇心得「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其中有一部份就是在討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
其實在台灣要取得「知識資本」的代價,比在英美等發達國家要低很多;東亞地區的高等教育比較像是社會福利的一部份,靠著自身的努力都還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知識資本的定義是→
1. 學位頭銜、學歷及證書;知識的基本價值,是由市場對所學知識的需求來決定。
2. 一個人所擁有、並能藉此獲利的知識與技能。
二十一世紀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從知識中創造「經濟價值」:活用知識,對已知進行批判性思考,嘗試連結各種知識,並公開分享,化繁為簡,或轉化成高超的技能。
對個人而言,知識也是資本,儘管它並不是總是對應到某個職稱頭銜,沒有明確的實踐能力,也無法直接變現;但知識能給予一個人優越感、創造力及表現能力,擁有越多知識,「慣習」散發出來的氣質也越加從容自在。
放在名字前後的各種頭銜縮寫:博士 (Dr.)、教授 (Prof.)、法律碩士 (LL.M.)、企管碩士 (MBA)、理科碩士 (M.Sc.)、文學碩士 (M.A.)、放在電子郵件簽名檔的職稱、網頁上的獲獎清單等,都能使人刮目相看。
各種頭銜縮寫是一種「象徵資本」,無須大肆宣傳就能說明一切;頭銜的意義是如此重大,可以低調顯示出自身的價值。
學位與頭銜的分量不只存在於名片及名牌上,就像手機遊戲裡增強玩家競爭力的道具一樣,學位頭銜這東西可幫助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容易上手,且更快向上攀升。
對沒有特權背景的人來說,想提高社會地位,最好的契機就是接受良好教育;上一代的社會地位越低,下一代的收入及展望就越受學位及學識的影響。
當學位頭銜因數量暴增而貶值,對個人來說就更難脫穎而出了;理由很簡單,當社會上每兩人就有一名學士或碩士時,單單學位頭銜本身並沒有什麼地位優勢,「母校名稱」所代表的聲望與優勢也就更為重要。
追逐文憑及學位之路並沒有其他替代的可能性;就算出身上流階層,一樣得擠進大學之門;沒有大學學歷,再好的出身及人際關係,效果都得打對折。
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跟世上所有父母都一樣,希望孩子至少跟自己一樣好,因此沒有學士或碩士學歷是無法想像的。
在德國國會中,五分之四具有學士或碩士學位,五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高等學位幾乎可說是職涯發展的保障;不僅如此,它還會增加文化及社會資本。
高等學位不僅可以從未來的收入裡得到回報,還能改善慣習,提高生活水準,帶來更有意思的人際關係。
缺乏這些正式的資格證明,想躋身於大企業的菁英管理階層,無異是天方夜譚;除非自己創立公司,就無須受限他人。
唯有努力不斷擴展自身能力,才可能內化習得的知識,將專業慣習變成個人慣習。
能夠從各種細節推導出大局,準確抓到最佳化的契機,才能在專業領域中創造新局面,並在精神及時間上仍有「餘裕」贏得除了知識以外的所有重要資源:人際關係、自我展現、辦公室政治。
晉升至較高階層並在其中如魚得水,必須經歷一段至為痛苦的適應期;另一種可能是,避開像商業界這樣注意出身慣習,挑選一個較不注重個人慣習,憑恃「知識資本」便足以獲得豐厚回報的社會場域發展。
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身、他們比較喜歡雇用擁有腳踏實地慣習的領導人才;在中小企業的環境中,一個人愛喝啤酒還是香檳,對他的晉升之道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若自身的慣習與場域相匹配,就會產生如魚得水的自在感,工作起來也更為得心應手。
若想按照自己的慣習工作,無論在哪,都比不上自己創立的公司;與其拼命想改變自己,適應陌生的體系,不如根據自己的標準及價值觀創立公司,從事個人覺得合理且有意義的工作。
自由職業者及創業者致富的比例相當低,十家新創公司中,成功存活的只有一家;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
最成功的新創公司老闆能運用及調動的資金額度,是許多大型企業董事會或大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望塵莫及的。
身為公司老闆,受到慣習的約束,不會像受雇的高階經理人那麼嚴格;誰能進入董事會是公司股東決定的,而老闆或投資者能否致富,則由市場決定。
太專業及職業取向的分化教育,雖然能夠為業界提供可立即上手的畢業生,但卻同時縮小了個人發展機會,並導致目光狹隘。
擁有專業過於精細的高等學位,很難晉升至頂級聯盟。
比起擁有知識,上層社會的人更注意一個人處理知識的方式:是否有能力跟上討論、獨立思考,並對一切陌生的人事物抱持開放的態度。
同時擴展知識深度與廣度的能力,是上層階級養成的慣習,能使每個人更上一層樓。
不斷擴展個人知識庫會有雙重回報:擁有資格證照,不僅提高個人的職場行情,還能增加個人的專業自信。
若個人知識資本表現太過片面,別人看你的眼光也會不同;若僅有泛泛知識,很容易被歸類為「樣樣通、樣樣鬆」;而陷在特定領域裡的專家,遇到非核心領域的問題只會迴避,又會給人單調貧乏、無法掌握全局的印象。
知識資本的重點首先在足夠的深度,專業知識越深厚,職場裝備也越充實,做起事情也因此更加得心應手,贏得的尊重也就更多。
成為某專業領域的明星雖然是件好事,但要小心,不要陷入專業領域的泥沼,變成目光狹隘的技術宅。
要提升「知識資本的報酬率」,除了足夠的專業知識深度之外,開闊的知識廣度也是必備;想發展橫向知識,就要對不同領域抱持開放的心態,閱讀、旅行、提問,還有培養宏觀的視野,留意專業職責以外的發展趨勢。
多了解與行業相關的其他專業學科,並對陌生的領域抱持開放學習的心態;知識廣度夠了,便能跟上許多討論議題,很快就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
廣泛的橫向知識能幫助你跨界思考,承擔管理職責,超越一般標準,找出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所謂創造力,就是將你想做的事付諸行動,從已知的事物中創造出新的東西,將想法化成產品。
若一個人生長的環境並不把成就視作辛勤或壓力,而是自由思考、創造價值,以及勇於承擔問題,就比較容易發展創造力,創造出從前不存在的東西;就算最終結果顯示市場無法接受你的產品,也算是學到一個經驗。
但若家境不夠富裕,就無法這樣輕鬆看待失敗;當維持或改善社會地位仍是努力追求的重點時,太過出奇的想法就很容易被當成空想,試驗則是浪費時間;生長在物質條件有限的家庭裡,想發揮創造力,經常要抵抗周遭的壓力。
擁有豐富創造力的人,要將好主意變現,不能只是具備很快就想出好點子的能力而已;同樣重要的是,要懂得觀察市場趨勢,能判斷好點子是否具有潛力,且能說服他人接受,並承受質疑,力抗所有可能破壞計畫進行的阻力。
身為孩子最重要的榜樣,雙親對業界判斷的視角是從多人共用的大辦公室,還是從主管高層的角度,也是非常不同的;幸運的人在家耳濡目染便知道成功與權力的遊戲規則,至於了解有多深入,端視雙親的職業地位。
有人知道如何做出成績,但有人更知道如何呈現績效。
除了良好的教育,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還擁有一種自身常未察覺,但早已內化的知識優勢,那就是職場平步青雲之道;這種職場知識再搭配上專業資格,成效加乘而成為一張不容小覷的王牌。
職場上的成就與選擇的專業、耐力與毅力,以及個人抗壓性有關,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貴人提攜。
職場新鮮人通常缺乏對現實情況的認知;若家中又沒有長輩身處上位,等到自己體會到公司不只是才能展現,而是辦公室政治的競技場時,通常為時已晚。
每家公司都有極為複雜的組織結構,其中的權力關係與非正式升遷系統,想摸透需要很久時間,而且也藏有風險。
你的專業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在這種系統上,只能透過敏銳的觀察慢慢熟悉,特別是那些未曾說出口的種種言外之意:
誰握有實權、老闆注重什麼、誰與誰接觸密切、市場走向如何、哪些員工是非官方的意見領袖、有什麼專案在進行、合作單位是誰、哪一類的員工會被當成救世主且晉升特別快。
請於各個層面拓展個人知識:
1. 盡可能爭取最高學歷、最被看好的實習機會,以及最佳的在職訓練機會;
這麼做可以提高你的專業及技能優勢, 學校、培訓及在職訓練機構的聲望都會直接加諸在你身上。
學位及頭銜這樣的資本,就算在不景氣的危機時期也不會消失不見;廣泛且大量的知識,就像禦寒大衣一樣,可以幫助你抵抗社交嚴寒;最優秀的教育機構及最熱門的公司也能擴展你的視野,豐富你的慣習。
2. 無論是接受訓練或就讀大學,千萬不要只是為了考試臨時抱佛腳;
把握機會擴展你的社會、文化及知識視野,並設法參加必修課之外所有可能選擇的活動,像是實習、語言學習課程、個人成長課程、國外遊學,以及外賓講座等。
想提升慣習,就不能只局限在專業與實用知識,以及職業技能而已;出身富裕家庭的子女從小就明白這個道理,而靠著教育晉升上層社會的人,卻常常要面對出身慣習中強調有用的思考方式:「學這個要幹嘛? 能賺錢嗎?」
要有堅毅的信念,才能避免被這樣的想法禁錮。
3. 考慮一下你的知識資本運用在何處可得到最高的獲利率;
大部分人在尋找發展領域時都會受到個人慣習影響,這可能是最好的路,但未必一定是。
先確認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一個你覺得如魚得水,可以輕鬆發揮所長的職場環境;或是一個你想融入,但剛開始並不是那麼適應的慣習環境,充滿挑戰的環境更能激發你發揮潛能。
4. 留意不要落入半桶水的狂妄;
許多人缺乏正確評斷自身知識水準的能力,特別是職場新手,常會在首度成功後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在尚未熟練到例行公事的狀態,但已不再那麼謹慎小心的時候,最容易失誤。
5. 知識不能只單靠閱讀獲得,還必須花腦筋思考,要能運用、連結並落實為行動。
6. 全方位擴展個人知識;
與行業相關的知識要廣泛了解,並留意培養工作以外的各種關注話題;也要發展社交技能,將生活中的各式挑戰化為廣泛的知識,例如教養小孩、挫折、疾病、照護他人的經驗,並強化個人性格。
7. 晉升者的警鐘:假裝自己比別人厲害或自認天才的人,不可能升到頂尖位置;
你要用好點子、解決方案,以及創新的知識說服他人;對自己的專業優勢最好不要太過張揚,要有自信、但不要咄咄逼人。
社會地位越高,展現成功就越不是透過功績,而是透過慣習,因此強調自己的能力與成就也就越不得體。
在頂級聯盟裡,汲汲營營並不被欣賞,重要的是沉穩自信;太過講求細節及處處挑毛病,會顯得小氣且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8. 若想在現在的公司發展事業,就算你再有實力,也千萬不要表現得讓你的上司顯得落伍過時;
將批評包裝成建議,訣竅是談論未來與改善的可能,並且以對方可接受的方式,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語氣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