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身、他們比較喜歡雇用擁有腳踏實地慣習的領導人才。」

但通常在越大的組織中,就會越看重出身背景,我覺得可能是決定你能否升遷的那群人,平常跟你直接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因此要透過很多客觀條件與數據來進行判斷。

能力強不強、態度好不好有時是很主觀的事,客觀的數據也可能有主觀的解讀,要說服眾人你很好,在客觀條件都表現很好的情況下,才會水到渠成。

換句話說,好的出身背景幾乎等同於好的客觀條件,這是有機關或組織在幫忙背書,無形中會降低信任所需的成本,提高溝通的效率。

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是中層主管,想要提拔底下的一位員工升為基層主管,雖然你有舉薦權,但決定權卻是在你的上級或上上級;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員工如果只有高中畢業、跟如果他是台大的畢業生,說服上級的成功機率哪個更高?

你的上級或上上級可能根本沒跟這位員工接觸過,而你為了他的客觀條件不滿足,就要多花費幾倍的力氣去說服上級,來證明這位員工是適合的;這無形中也是你在幫他背書,未來如果不適任你就得承擔最大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你真的想當這位員工的貴人,不然誰會賭上自己的信譽幫一個客觀條件不滿足的人背書呢?

曾任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說:「沒學歷不會完蛋,但人生會變困難模式。

所謂的困難模式,就是要不斷地主動證明自己,然後還要一路上有貴人支持,才能克服客觀條件上面的不滿足。

再分享一個小故事跟「頭銜」有關的,我在唸研究所的時候,曾聽到指導教授跟他同學間的對話,他同學身為上市櫃公司的高層,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刻,但卻對我教授說:「你當年讀博班是對的,我身上的頭銜不是永遠的,一旦離開這份工作,不管我是總經理還是董事長,都直接歸零,但你的博士頭銜卻跟著你一輩子。」

有些人說是因為華人特別崇拜學歷,所以才有學位迷思,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博士可以在姓名前面冠以 Dr. 是從歐洲開始的,尤其德國更是重視這個頭銜,在官方文件上都可以直接用 Dr. + 姓名來稱呼。

當年我在英國唸書,有次進海關的時候,檢查護照的人員跟我閒聊,當得知我是來攻讀博士班的時候,我覺得她整個態度大轉變,所謂變臉也不過如此。

所以說頭銜這個東西,要說只有華人重視,那是騙人的,我甚至覺得只要還有王室或貴族存在的地方,都無比重視頭銜這玩意兒。

但如果只有頭銜,卻沒有變現的能力,那就跟沒落貴族一樣;我先前也曾聽過美國有很多博士跑去開計程車的案例,這就是當地市場對你頭銜背後的知識或技能不買單的結果。

台灣的社群媒體中也有些文章在探討類似的問題,先前我曾寫過一篇心得「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其中有一部份就是在討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

其實在台灣要取得「知識資本」的代價,比在英美等發達國家要低很多;東亞地區的高等教育比較像是社會福利的一部份,靠著自身的努力都還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知識資本的定義是→

1. 學位頭銜、學歷及證書;知識的基本價值,是由市場對所學知識的需求來決定。

2. 一個人所擁有、並能藉此獲利的知識與技能。
 
二十一世紀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從知識中創造「經濟價值」:活用知識,對已知進行批判性思考,嘗試連結各種知識,並公開分享,化繁為簡,或轉化成高超的技能。

對個人而言,知識也是資本,儘管它並不是總是對應到某個職稱頭銜,沒有明確的實踐能力,也無法直接變現;但知識能給予一個人優越感、創造力及表現能力,擁有越多知識,「慣習」散發出來的氣質也越加從容自在。

放在名字前後的各種頭銜縮寫:博士 (Dr.)、教授 (Prof.)、法律碩士 (LL.M.)、企管碩士 (MBA)、理科碩士 (M.Sc.)、文學碩士 (M.A.)、放在電子郵件簽名檔的職稱、網頁上的獲獎清單等,都能使人刮目相看。

各種頭銜縮寫是一種「象徵資本」,無須大肆宣傳就能說明一切;頭銜的意義是如此重大,可以低調顯示出自身的價值。

學位與頭銜的分量不只存在於名片及名牌上,就像手機遊戲裡增強玩家競爭力的道具一樣,學位頭銜這東西可幫助人在現實生活中更容易上手,且更快向上攀升。

對沒有特權背景的人來說,想提高社會地位,最好的契機就是接受良好教育;上一代的社會地位越低,下一代的收入及展望就越受學位及學識的影響。

當學位頭銜因數量暴增而貶值,對個人來說就更難脫穎而出了;理由很簡單,當社會上每兩人就有一名學士或碩士時,單單學位頭銜本身並沒有什麼地位優勢,「母校名稱」所代表的聲望與優勢也就更為重要。

追逐文憑及學位之路並沒有其他替代的可能性;就算出身上流階層,一樣得擠進大學之門;沒有大學學歷,再好的出身及人際關係,效果都得打對折。

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跟世上所有父母都一樣,希望孩子至少跟自己一樣好,因此沒有學士或碩士學歷是無法想像的。

在德國國會中,五分之四具有學士或碩士學位,五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高等學位幾乎可說是職涯發展的保障;不僅如此,它還會增加文化及社會資本。

高等學位不僅可以從未來的收入裡得到回報,還能改善慣習,提高生活水準,帶來更有意思的人際關係。

缺乏這些正式的資格證明,想躋身於大企業的菁英管理階層,無異是天方夜譚;除非自己創立公司,就無須受限他人。

唯有努力不斷擴展自身能力,才可能內化習得的知識,將專業慣習變成個人慣習。

能夠從各種細節推導出大局,準確抓到最佳化的契機,才能在專業領域中創造新局面,並在精神及時間上仍有「餘裕」贏得除了知識以外的所有重要資源:人際關係、自我展現、辦公室政治。

晉升至較高階層並在其中如魚得水,必須經歷一段至為痛苦的適應期;另一種可能是,避開像商業界這樣注意出身慣習,挑選一個較不注重個人慣習,憑恃「知識資本」便足以獲得豐厚回報的社會場域發展。

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身、他們比較喜歡雇用擁有腳踏實地慣習的領導人才;在中小企業的環境中,一個人愛喝啤酒還是香檳,對他的晉升之道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若自身的慣習與場域相匹配,就會產生如魚得水的自在感,工作起來也更為得心應手。

若想按照自己的慣習工作,無論在哪,都比不上自己創立的公司;與其拼命想改變自己,適應陌生的體系,不如根據自己的標準及價值觀創立公司,從事個人覺得合理且有意義的工作。

自由職業者及創業者致富的比例相當低,十家新創公司中,成功存活的只有一家;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

最成功的新創公司老闆能運用及調動的資金額度,是許多大型企業董事會或大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望塵莫及的。

身為公司老闆,受到慣習的約束,不會像受雇的高階經理人那麼嚴格;誰能進入董事會是公司股東決定的,而老闆或投資者能否致富,則由市場決定。

太專業及職業取向的分化教育,雖然能夠為業界提供可立即上手的畢業生,但卻同時縮小了個人發展機會,並導致目光狹隘。

擁有專業過於精細的高等學位,很難晉升至頂級聯盟。

比起擁有知識,上層社會的人更注意一個人處理知識的方式:是否有能力跟上討論、獨立思考,並對一切陌生的人事物抱持開放的態度。

同時擴展知識深度與廣度的能力,是上層階級養成的慣習,能使每個人更上一層樓。

不斷擴展個人知識庫會有雙重回報:擁有資格證照,不僅提高個人的職場行情,還能增加個人的專業自信。

若個人知識資本表現太過片面,別人看你的眼光也會不同;若僅有泛泛知識,很容易被歸類為「樣樣通、樣樣鬆」;而陷在特定領域裡的專家,遇到非核心領域的問題只會迴避,又會給人單調貧乏、無法掌握全局的印象。

知識資本的重點首先在足夠的深度,專業知識越深厚,職場裝備也越充實,做起事情也因此更加得心應手,贏得的尊重也就更多。

成為某專業領域的明星雖然是件好事,但要小心,不要陷入專業領域的泥沼,變成目光狹隘的技術宅。

要提升「知識資本的報酬率」,除了足夠的專業知識深度之外,開闊的知識廣度也是必備;想發展橫向知識,就要對不同領域抱持開放的心態,閱讀、旅行、提問,還有培養宏觀的視野,留意專業職責以外的發展趨勢。

多了解與行業相關的其他專業學科,並對陌生的領域抱持開放學習的心態;知識廣度夠了,便能跟上許多討論議題,很快就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

廣泛的橫向知識能幫助你跨界思考,承擔管理職責,超越一般標準,找出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所謂創造力,就是將你想做的事付諸行動,從已知的事物中創造出新的東西,將想法化成產品。

若一個人生長的環境並不把成就視作辛勤或壓力,而是自由思考、創造價值,以及勇於承擔問題,就比較容易發展創造力,創造出從前不存在的東西;就算最終結果顯示市場無法接受你的產品,也算是學到一個經驗。

但若家境不夠富裕,就無法這樣輕鬆看待失敗;當維持或改善社會地位仍是努力追求的重點時,太過出奇的想法就很容易被當成空想,試驗則是浪費時間;生長在物質條件有限的家庭裡,想發揮創造力,經常要抵抗周遭的壓力。

擁有豐富創造力的人,要將好主意變現,不能只是具備很快就想出好點子的能力而已;同樣重要的是,要懂得觀察市場趨勢,能判斷好點子是否具有潛力,且能說服他人接受,並承受質疑,力抗所有可能破壞計畫進行的阻力。

身為孩子最重要的榜樣,雙親對業界判斷的視角是從多人共用的大辦公室,還是從主管高層的角度,也是非常不同的;幸運的人在家耳濡目染便知道成功與權力的遊戲規則,至於了解有多深入,端視雙親的職業地位。

有人知道如何做出成績,但有人更知道如何呈現績效。

除了良好的教育,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還擁有一種自身常未察覺,但早已內化的知識優勢,那就是職場平步青雲之道;這種職場知識再搭配上專業資格,成效加乘而成為一張不容小覷的王牌。

職場上的成就與選擇的專業、耐力與毅力,以及個人抗壓性有關,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貴人提攜。

職場新鮮人通常缺乏對現實情況的認知;若家中又沒有長輩身處上位,等到自己體會到公司不只是才能展現,而是辦公室政治的競技場時,通常為時已晚。

每家公司都有極為複雜的組織結構,其中的權力關係與非正式升遷系統,想摸透需要很久時間,而且也藏有風險。

你的專業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在這種系統上,只能透過敏銳的觀察慢慢熟悉,特別是那些未曾說出口的種種言外之意:

誰握有實權、老闆注重什麼、誰與誰接觸密切、市場走向如何、哪些員工是非官方的意見領袖、有什麼專案在進行、合作單位是誰、哪一類的員工會被當成救世主且晉升特別快。

請於各個層面拓展個人知識:

1. 盡可能爭取最高學歷、最被看好的實習機會,以及最佳的在職訓練機會;

這麼做可以提高你的專業及技能優勢, 學校、培訓及在職訓練機構的聲望都會直接加諸在你身上。

學位及頭銜這樣的資本,就算在不景氣的危機時期也不會消失不見;廣泛且大量的知識,就像禦寒大衣一樣,可以幫助你抵抗社交嚴寒;最優秀的教育機構及最熱門的公司也能擴展你的視野,豐富你的慣習。

2. 無論是接受訓練或就讀大學,千萬不要只是為了考試臨時抱佛腳;

把握機會擴展你的社會、文化及知識視野,並設法參加必修課之外所有可能選擇的活動,像是實習、語言學習課程、個人成長課程、國外遊學,以及外賓講座等。

想提升慣習,就不能只局限在專業與實用知識,以及職業技能而已;出身富裕家庭的子女從小就明白這個道理,而靠著教育晉升上層社會的人,卻常常要面對出身慣習中強調有用的思考方式:「學這個要幹嘛? 能賺錢嗎?」

要有堅毅的信念,才能避免被這樣的想法禁錮。

3. 考慮一下你的知識資本運用在何處可得到最高的獲利率;

大部分人在尋找發展領域時都會受到個人慣習影響,這可能是最好的路,但未必一定是。

先確認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一個你覺得如魚得水,可以輕鬆發揮所長的職場環境;或是一個你想融入,但剛開始並不是那麼適應的慣習環境,充滿挑戰的環境更能激發你發揮潛能。

4. 留意不要落入半桶水的狂妄;

許多人缺乏正確評斷自身知識水準的能力,特別是職場新手,常會在首度成功後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在尚未熟練到例行公事的狀態,但已不再那麼謹慎小心的時候,最容易失誤。

5. 知識不能只單靠閱讀獲得,還必須花腦筋思考,要能運用、連結並落實為行動。

6. 全方位擴展個人知識;

與行業相關的知識要廣泛了解,並留意培養工作以外的各種關注話題;也要發展社交技能,將生活中的各式挑戰化為廣泛的知識,例如教養小孩、挫折、疾病、照護他人的經驗,並強化個人性格。

7. 晉升者的警鐘:假裝自己比別人厲害或自認天才的人,不可能升到頂尖位置;

你要用好點子、解決方案,以及創新的知識說服他人;對自己的專業優勢最好不要太過張揚,要有自信、但不要咄咄逼人。

社會地位越高,展現成功就越不是透過功績,而是透過慣習,因此強調自己的能力與成就也就越不得體。

在頂級聯盟裡,汲汲營營並不被欣賞,重要的是沉穩自信;太過講求細節及處處挑毛病,會顯得小氣且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8. 若想在現在的公司發展事業,就算你再有實力,也千萬不要表現得讓你的上司顯得落伍過時;

將批評包裝成建議,訣竅是談論未來與改善的可能,並且以對方可接受的方式,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語氣提出。

我的投資筆記 (二十四) 股價短期波動時,到底要不要搶進?

去年 (2024) 讓所有等待美債價格反彈的持有者集體傻眼,經濟狀況從年初的「軟著陸」變成「不著陸」直接起飛,美國聯準會釋出暫緩降息的訊號,讓美債價格又回到跌跌不休的狀態。

說起去年真的是很詭異的一年,行情就在不安的情緒中出現了,年初美國區域型銀行的倒閉潮,讓美國金融股一度被看空,結果最近去年整年的財報發布後,才發現獲利創新高。

一直在等經濟衰退、手上債券價格回升的債蛙們,就這樣浪費了一整年資產價格爆漲的時間,手頭上唯一拿到的是每季或每半年配發的債息,聊勝於無。

跟「利率」直接相關的還不只是美債,REITs 也是高度相關,甚至可以說波動更為劇烈;當去年聯準會開始降息的時候,REITs 的價格就開始築底反彈,短期內上漲了 10% ~ 20%,看著以為它們就要重返榮耀。

誰知道去年底公布的經濟數據太好、核心通膨數字下降太慢,這都導致美國聯準會決議暫緩降息的步調;停止降息的決定,就直接影響到 REITs 的價格,在兩個月內風雲變色,價格又殺回了起漲點。

我自己是從疫情後開始買進 REITs 的,在低利率的時代,REITs 的股價表現是優於其他產業類股,相關性非常高;但自從升息循環開始後,REITs 就迎來了一波賣壓,持續了接近兩年之久。

也就是說,我觀察 REITs 的波動也有一段時間了,它的股價受「利率」的影響很大,非常敏感,當有預期性降息的心態時,就會狂飆;反之,預期不會降息時,就會狂跌。

但從基本面來看,就算現在停止降息,也從原本的最高利率降了四碼,再怎麼說融資成本也降低了不少,那反應為什麼這麼劇烈呢?

我個人認為是原先預期太過樂觀,投資人搶進卡位,導致股價超漲了;有超漲就有超跌,市場情緒的影響下,放大了停止降息的作用,導致股價被打回高利率時的水準。

因此,我將去年在高利率下的平均股價當作底部,跌破時我就當成超跌,搶進幾檔 REITs,並同時賣出賣權;這代表我預期未來 REITs 會從超跌回到正常的評價,應該會是小漲格局,所以全力做多操作。

這個操作是基於我自己對於「利率」走勢的判斷,最大風險在於美國通膨再起、聯準會又重啟升息;如果未來一年有升息的可能,那麼當前的股價應該會再跌 10% ~ 20%,屆時我就必須將 REITs 的現貨都吃下來。

要說沒風險就有高報酬,這點我是不信的;但既然我知道最大的風險是這個狀況,也有能力可以承擔,那就可以放手進場操作,這就是我的「風險管控」。

我心中的盤算是,就算最壞的狀況發生了,我也只是換股操作,把 REITs 的現股都吃下來,繼續等待降息,而且在等待時間的過程中,繼續領著還不錯的股利,不至於會發生「永久性的本金損失」。

投資最害怕的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本金損失,只要事前做好準備,把最壞的狀況都列出來,就算最壞狀況真的發生了,對自己也不會有永久性損失的話,那就勇敢出手吧!

既然有風險,就會有相對應的報酬,只要不繼續升息,不管是維持現有利率或是繼續降息, REITs 的股價就會是持平、小漲或大漲;在這個假設前提下,目前做多的操作都會迎來豐厚的報酬,大約能提高我們的美股總資產報酬率 5% 左右。

因為這是我長期觀察的類股,算是了解它的特性,才有勇氣在短期波動時搶進;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把最壞的狀況分析完畢,可以大膽出手。

但如果是我不了解的個股,平常也沒有在關注,那麼就算它跌破年線了,我也分不清楚是超跌又或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不了解跌價的原因,就很難評估搶進的風險,一個不好可能抄的滿手血、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本金損失。

話說回來,具體分析我的美股投資策略,其實隱含著現金流投資與指數投資的概念,但偶爾又會透過短期的波動來加速資產累積的速度。

每個人的投資策略或風格都不太一樣,這跟自身的財務條件與投資期望有很大的關係;舉例來說,如果是本業現金收入很穩定的醫生,他可能就不需要做現金流的投資,直接做指數投資就好,因為他有錢也有時間,可以慢慢累積資產。

如果沒什麼耐心、外加本業現金流不穩定,但又有短期的財務壓力,那可能就得進行「短線操作」,想辦法在合法賭場上去贏別人的籌碼。

雖說「長期投資」是目前朗朗上口的口號之一,但礙於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其實還是要仔細分析及思考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人至中年,工作心態真的會有所差異嗎?

昨天聽到一個令我驚訝的消息,有家客戶的廠長竟然要離職了! 這位廠長跟我們配合了很久,我們從他還是課長時就開始合作開發產品、從陌生到熟悉;這麼多年下來,眼看著一起打拼都要出戰果了,他卻突然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

我當下聽到這個消息,一時間沒辦法接受,反倒是他一直跟我們說:「時候到了,想好好休息一下。」

經詢問得知他不過才 50 歲左右,要是今天已經 55 歲或 60 歲,那可能我還比較能接受一點,才 50 歲就退休也太早了吧!

旁敲側擊下,他同事說他對外的說法是已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他很早就進公司工作,一晃也過了 30 年,真的想卸下重擔了。

其實我離 50 大關也不遠了,所以我很難想像 50 歲就退休,這並不是說人一定要工作到死為止,但現代人 50 歲還跟一尾活龍一樣,過早離開職場其實也很可惜。

這幾年我也不斷地在修正自己的工作內容跟狀態,盡可能維持「續航力」,現在也不可能去拼爆發力了;如果讓我選,我寧願把工作強度跟時間減一半、然後可以工作到老,也不想工作強度拉滿,結果早早就只能退休養身體。

年輕時別太忙、年老時別太閒,現在反倒是變成我的核心主軸;當我的年紀越大、資歷越深,再加上看到許多人到中年時,面對工作的選擇或被選擇,自己的觀念也慢慢地被影響及改變。

特別是這種合作多年的戰友、提早退出戰場,更是令我反思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工作比較適當。

等我想清楚以後,再來寫篇文章記錄一下,這不是一個能簡單回答的題目阿!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新的一年,重返球場

自從上一次打球受傷後,已經一個多月沒到球場報到了,一方面是因為傷勢、另一方面是因為時間剛好錯過,中間經歷了大學同學會、老爸急診、再外加出國旅遊,連想規律打個球都不容易。

今天終於排除其他所有事,又可以到球場上奔馳了,但這次我比以往更小心,畢竟上次的極限負荷讓我的臀大肌都爆了,我可不想像上次一樣的悲劇,跟老人似地慢慢走路都還不舒服。

傷過才知道痛,這次就很小心,第一場只能用散步來形容,天氣冷更怕受傷,雖然室內球場已經算溫暖、都可以穿短袖了,但暖身不夠應該還是會受傷。

打到第二場才慢慢跑跳起來,至少快攻跟回防都有跟上,沒扯隊友太多後腿,但一個多月沒打狀態真的差很多,連投籃都覺得沒什麼力,明明每天都有在運動,但跟打全場籃球這種激烈運動比起來,還是有差。

我上半身的肌力確實不太夠,日常生活主要也都是鍛鍊下半身跟心肺功能,上半身包括肩膀跟背就放給它爛。

進行到第三場,當我體力開始下滑、注意力不太集中時,果然馬上就受傷;在一球快攻回防時,我近身貼著持球者,因為想給他防守上的壓力,一不小心靠太近,當他護球時我反應不過來,就一肘打到我的眼窩,雖說不是很痛,但我還是趕緊下場休息。

現在的原則就是,受傷就不打了,不勉強自己的身體,因為現在傷勢復原的速度很慢,想要下週繼續打球,現在就只能先下場休息。

當我回家時,才發現這個受傷不打的決定無比正確,因為太久沒打,其實我的身體衝三場全場就已經很疲憊了;下午因為背部跟肩膀急性肌肉發炎,而引起頭部不舒服的症狀,讓我整整貼了四小片撒隆巴斯才緩解掉。

身體的反應很誠實、完全不會說謊,一個多月沒打真的沒辦法衝兩個小時,這點我必須得承認。

希望接下來這段時間,可以穩定地每個月打二至三次球,讓自己的身體維持在一個狀態,不然應該很難打的盡興。

不管怎麼說,今天打完球後真的有放鬆的感覺,而且是全身心的放鬆,真的爽;唯一期望的是未來別再受傷啦!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一) 慣習如何決定我們的生活、機會及社會地位

其實我很早以前就有在書局看到這本書,當時就覺得標題很有趣;我先前也看過一本書「拼教養」,跟這本書想要探討的內容相似,因此我馬上就跟圖書館預約,誰知道因為太熱門的關係,一等就等了半年多才拿到書。

我最早看到「慣習」這個詞,是在「拼教養」這本書中,當時看到還以為是翻譯有問題,把習慣翻成了慣習,後來才知道這是另外一個名詞。

跟「拼教養」比較起來,這本書把慣習的資本形式成分的更細了,在「階級如何影響家庭生活?」這個章節中,主要提到三個資本,分別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跟社會資本,但這本書提到了七個資本。

事實上,我先前在讀「拼教養」的時候,就覺得有些部份僅用三個資本來討論,不容易解釋某些現象;反倒是這本書所提出的七個資本,我覺得比較能夠反應實際狀況。

舉例來說,把知識資本跟文化資本切開來,我覺得是適當的,因為當前的教育模式可以讓一個人有專業知識,卻不見得有多高的文化水準,這是兩碼子事。

另外,本書的作者直接點破一些赤裸裸的情況,乍看之下會覺得怎麼這麼現實,但深思後又覺得這個分析是有其道理的。

先劇透一下,我對於作者在討論「社會資本」時,特別有感觸,裡面的一些對話引起了我的共鳴;想不到德國人寫這種書,竟然會讓一個台灣人認同,這點我還覺得滿神奇的。

看來因為「慣習」而衍生出的種種行為與反應、是不分國界的,在德國跟法國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歸納出來的模式,也可以套用在台灣的家庭與社會上。

對比「拼教養」的寫法,本書更偏向於主觀的見解與討論,我們需要帶著批判性的思維來看它,不要認為作者所說的觀念就都是對的。

雖然我個人比較喜歡「拼教養」那種個案分析的寫法、但略顯冗長,而且僅應用三個資本形式來解釋一些現象、略有不足;我先前寫「拼教養」的心得時,也補充了很多我自己的看法,但也是偏主觀的意見,無法形成泛用的見解或理論。

「慣習 Habitus」填補了我在看「拼教養」一書時的缺漏,也讓我思考自己在這七種資本中的組合形式為何;要先充分了解自己哪裡不足,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根據一個人出生在上層、下層或中間階級,一個成功因子是多或寡的慣習也就形成了;這也造成一個人在行為、生活方式、社會地位、語言、資源、成功機會及生活期望等各方面前進的推力或阻力。

慣習源自於拉丁文動詞 habere,意思是「擁有、持有、隨身攜帶」。

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偏好、品味判斷、行為準則及習慣,都是從慣習衍生出來的。

出身環境及所受教育帶給我們的經驗,形塑了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態度,決定了我們如何定義人生,以及生活追求的目標。

身處一個跟我們想法類似、生活習慣相近,且有相同行為舉止的群體中,「慣習」更是如魚得水,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們也最自在。

身處其他的社會環境,我們就會覺得陌生,缺乏熟悉感;這一點,無論身處哪個社會階層,每個人都一樣。

光是有錢並不代表什麼;對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或者要稱得上偉大、有影響力,以及自我實現,除了財富之外,還有其他資源也同樣重要。

一個人是否有辦法完全發展自身的潛能,需要靠不同範疇的資本:經濟資本、知識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語言資本、身體資本和心理資本。

所有資本都會匯集到慣習上,當然融會貫通越多這些資本於一身,就能在這個社會爬得更高。

以下這七種資本在一個人身上就像一張資本清單,每個人擁有的資本結構都不一樣:

1. 經濟資本;所有物質財產,從收入、金融資產、不動產、企業價值、到退休金額及保險金額計算,以及預期繼承的遺產。

2. 知識資本;畢業證書、頭銜,以及再進修、專業知識、職場知識、學術和職務上的頭銜,還有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個人知識和技術的能力。

3. 社會資本;認識什麼人,以及與人或團體打交道的能力;一個能讓人知道各種可能性的榜樣;能帶來助益的人際關係;充滿幹勁的人生導師;能直接接觸決策者;彼此鼓勵的同伴;影響力、權力與能見度。

4. 文化資本;熟悉能增加聲望並製造區隔的語言及品味偏好。

5. 語言資本;像是口才辨給、與人溝通的能力,知道如何針對主題提出創見、能分辨事理,且能從各方角度切入談論問題;最重要的是→知道在什麼場合該用什麼方式說話。

6. 身體資本;指的是讓人覺得有魅力、有健康,以及是否充滿活力;對陌生人來說,外表展現的是一個人社會地位、韌性及內在價值的判斷依據。

7. 心理資本;樂觀、熱忱、有創意且能堅持不懈;一個人能否發揮潛能,實現自我,或者一生平庸,取決於他的心理狀態是否平穩健康。
      

有些人很有錢,也有充沛的社會關係;有些人則因為良好的能力及教養大放異彩;還有些人在其他同齡人已準備退休之際,卻仍幹勁十足。

上層階級的父母看法認為:「下一代的責任感與合宜的應對進退必須及早訓練,才能從小就學會用來標示階級差異及展現優越的慣習。」

中產階級家庭比較著重培養的品格,則是企圖心、自律,以及控制衝動。

更進一步分析,中間上層階級的父母帶給下一代的是批判能力、生態及環保意識,以及文化修養,像是語言、音樂、社會參與等;中間下層階級的家庭傳給下一代的核心態度是積極進取、腳踏實地,以及遵守規格。

追求成就與地位的「慣習」,是所有中產階級的典型特徵。

一個人的抱負,會以其他處在同樣環境中的人所取得的成就為依歸;因此窮人家的父母,比較希望兒女接受商管職業教育,而不是到頂尖大學的商管科系研究全球經濟產業。

在低薪資且工作不穩定的環境裡,求生技能的慣習發展,會遠比在上層環境來得強勁。

目標必須實際,人們才會努力達成目標;眼前沒有能夠效法的人生發展計畫榜樣時,人們就不會為自己或為小孩制定這樣的計畫。

每個人的慣習是七種資本形式的特殊混和,因此會出現混合形式,只要有某一項資本高於平均值,就可以產生自信與聲望;但若想致富、表現區隔,以及擁有權力,七種資本都要夠充沛才行。

舉例來說,托比亞斯,三十歲,是頂尖大學裡的新生代研究員;他的關鍵資料如下:頂尖的專業知識、具備國際交流關係、口才辨給、定期的工作契約、收入不穩定、自我意象遭受打擊;在專業、文化、溝通及社會資本上,他遙遙領先,但在物質及心理資本上,顯然還需要提升。

慣習是能改變的,人也是會蛻變的;能意識到慣習如何決定個人的世界觀、品味及抱負的人,最容易成功蛻變。

出身所帶來的慣習雖然是我們的一部分,但並不能阻止我們成長發展。

只有在新環境生活一段時間後,我們才會開始內化新的遊戲規則;到那時,我們也才會產生真正的歸屬感,不再費心思索,而是自然而然地發揮本能應對進退。

在剛進入新環境時,建議不要急著馬上參與所有活動,而是放慢速度,給自己時間適應;先觀察,從後面慢慢追上,並抱持信心。

只要培養時間夠長,合宜得體的慣習自然就會形成;一但成功形成,慣習的因循特性便會轉成優點,因為無論正向或反向,都會產生遲滯現象:從高層階級往下滑落,之前養成的慣習一樣會長久持續下去。

本書不是為了前 3% 的階層寫的,而是為了社會中等階層,認為教育很重要,能為社會貢獻較多,收入也夠生活的人寫的。

這些人大部分都具有成就導向的慣習,希望能實現夢想,在自己的領域裡更上一層樓,擺脫無法成大事的壓抑,找到管道進入更有意思的社交圈。

簡而言之:培養出一種慣習,能在金錢與能力之外,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所有能夠豐富慣習的資本形式,全都是可以精準描述的系統;看完這本書,你就會了解:

1. 出身成功、富裕的家庭,比別人多了什麼優勢。

2. 慣習中哪些因素會使人堅強,又對一個人的成就、機會及影響力有什麼意義。

3. 如何利用上層階級的秘密規則,發展出與眾不同的優秀慣習。

4. 如何找到融入新社交環境的管道→上、下、橫跨、過渡地帶→以及為什麼無法馬上在陌生環境裡找到歸屬感是很平常的事。

5. 如何為小孩創造出最佳的起始條件 (就算你付不起哈佛學費)。

6. 如何打破高人一等的談話對象及目標群體的心防,並與其平起平坐。    

提高你的慣習層次,不僅能使自己更接近目標,還能擴展視野,增加更多的可能。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第一次當學位考試委員的感想

所謂的學位考試委員,其實就是我們一般口頭說的口試委員啦! 我剛開始看到這個邀約時,還愣了一下,想說是不是寄錯人了,怎麼會找我當口試委員,再三確認後才知道真的是找我去口試。

說起這個淵源,要牽涉到去年上碩專班的課時,當時有位碩四的學生來修課,他表現是班上數一數二、非常認真;雖然期末報告時,他抱怨了一下,說他本來辭職是為了專心寫論文,結果整學期都在做這門課的作業跟期末專案。

抱怨的話聽聽就好,我也是一笑置之,反正已經結束,時間都花了、總不可能再找我要回去吧!

殊不知這位碩專班的學生在去年口試時,竟然詢問我能否當他的學位考試委員,來信中說他覺得我應該相對熟悉他論文的研究領域,但我自己是覺得很奇怪。

一般來說,學位考試的口試委員盡量還是會找專任教授會比較妥當,雖然我們有博士學位的人也可以去當,但說服力感覺上就沒這麼強。

經詢問後,確認我的資格沒有問題,是可以擔任口試委員的,因此我就直接回覆這位學生,把論文寄給我吧!

雖然我現在偶爾還會看一些碩博士論文或學術期刊,但就是看看而已,做學術研究對我來說已經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我自己都不確定還有沒有那個本事去評判論文內容。

況且,這又是我第一次當口試委員,完全沒經驗阿! 過往我只有被人家口試的份,要說論文口試我倒是有很多次經驗,但角色對調、真的是頭一遭。

本來以為口試時間會定在去年底的,誰知道一拖就拖到現在,不過這樣也好,讓我有多一些時間把論文讀過一遍。

說真的,我應該比學生還緊張,怕自己表現不好、沒有講到重點,所以這次是很認真的從學術論文該有的架構去分析這篇論文的優缺點。

這其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再加上中間又卡了學生這學期要做的期末專案,所以我有好幾天都專注在處理學校相關的事情上面,就連部落格的文章都沒有心情寫。

針對論文的批判我就不贅述了,總之就是研究的動機不清、實驗設計有些問題,導致在處理後續的資料分析時,無法解釋清楚;在職專班的執行力通常是足夠的,但分析問題跟文獻回顧的能力一般來說有待加強。

當然,在口試的過程中我算是洋洋灑灑把想問的問題都問了,只見該學生的指導教授也時不時的幫腔;過程中我一度在想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給面子,但事前我有把審查意見傳給指導教授,他也回說問題有到位,所以我應該是可以直接問才對。

這名學生也曾修過我的課,我對他這個人並無意見,只是想幫助他釐清論文中不足的地方,看是否能再做加強而已。

口試結束後,都會請學生出去會議室,讓口試委員們討論通過與否、並同時簽名打成績。

其實我最好奇的就是這個部份,因為其他的流程當學生時都有經歷過,就只有口試委員們「閉門會談」時,不清楚是在討論些什麼而已。

體驗過才發現,其實就很單純,就是主持人 (通常是指導教授) 問口試委員該學生是否通過,一般來說如果大家意見都一致的話,是不用額外討論,就直接各自寫自己的單子。

我有提出這位學生不足的地方,但另一名口委說碩專班這樣的表現算可以了,這算在搓湯圓嗎? 其實我心裡也知道肯定是會給過的,就只差在分數高低而已。

後面的流程有口試過的人應該都知道,指導教授會去跟學生握手說:「恭喜畢業」,然後學生也會來跟口試委員們道謝。

這不知道是從何而來的傳統,反正就是很自然的這樣做就對了;雖然我一直覺得這流程有點假,有時甚至在想論文口試是不是流於形式了,反正指導教授願意讓學生提口試,一般來說也都會通過才是。

經過這次的體驗,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是太認真了,可能因為我是首次參加口試,拿捏不好批判的程度,再加上新人特有的緊張與專注,最後表現出來的是老鳥們老神在在、問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結果我問了一堆讓學生下不了台的問題,有點像是把他釘在牆壁上了。

當我回到家中後,反思這個過程,突然覺得當口試委員並不是我想要做的事,內心深處其實沒辦法接受明明就不是做得很好、但還是礙於形式還是給過的那種感覺。

該怎麼說呢? 就是那種我認真給出建議、但要改不改都看學生自己,不過我卻已經簽下口試通過的文件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給不給出建議好像其實也沒差,真心不愛這種付出時間,但卻看不到任何改變的情況發生。

像這種自己努力卻不見得有所幫助或改變的無力感,就是我第一次當學位考試委員的感想;這個第一次說不定也是最後一次,坦白說未來就算還有邀約,我可能也不會答應了,體驗過一次就夠,再多也無法對我自己有所提升。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2024 健身工作室的創業全記錄

跨了個年,對很多人來說就是看完煙火秀後,隔天睡了個飽,接著就繼續跟往常一樣的工作;我則是花了點時間在回顧 2024 年,整理好就該告別 2024 年了。

去年完全在意料之外的事件,應該就是老婆去協助健身工作室的創業過程,為此我也寫了好多篇文章記錄中間發生的點點滴滴。

年度結算後他們已經上軌道了,我滿驚訝第一年就能實現獲利,畢竟一開始的資本支出很多,再加上剛開業的客源還不穩定,在我們原本的財務試算表中,去年應該會以小虧收場。

出乎意料外地,他們逆襲了原先的預測,原產業創業的優勢在此顯而易見,專業變現的流程可以直接照搬原本連鎖店的模式,省去摸索的時間,也間接省下不少成本。

就以這半年的營運資料來進行分析,可以預期 2025 年勢必能繳出更耀眼的成績單,這不僅鼓舞了創業團隊,也讓在旁邊看戲的我、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

像這種從無到有、然後再逐漸步上正軌的案例,只要有參與或接觸到,都會從中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這也是推著我們持續往前進的原動力。

就讓我從過往文章中的敘述,來回顧這個創業的旅程吧!

首先登場的是「健身教練的新創之旅」,對這天我印象很深刻,因為我們換了好幾個地點,最後才流浪到麥當勞去討論,而且一講就講到凌晨兩點多,我都快崩潰了,半睡半醒之間給這群年輕人建議,當時也不知道他們是玩真的、還是說說而已,心裡想著就與人為善、積福報吧!

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本來是兩人合夥的創業團隊,突然又找了個不介入經營的金主進來,這時就有股權上的考量;我們也努力地提供一些建議,盡可能形成雙贏的局面,這過程也被記錄在「創業需要資金,但又不想讓金主佔大股!」。

想不到這群人是玩真的、而且非常積極,兩週後就開始在跑設立公司的流程了,那段時間真的還滿混亂的,細節可以看「高效率的一天」,從中就可以看出這個創業團隊的執行力,拔腿狂奔阿! 而且他們那時都還沒離職,反而是要瘋狂的把課給上完,這真的是很考驗體力與耐心阿!

才隔了一天,在「要考慮的不只是眼前!」一文中,老婆拉著我反覆討論健身工作室的財務模型以及薪資方案,怎麼比我自己創業還認真阿! 其實我也很羨慕他們創業前就有人能協助,回想自己剛開始創業根本就是亂搞一通。

藉著這個協助的機會,我也趁機把以前學過的東西再重新整理一下,這算是我自己無形中的收穫,當時也很認真的把過程記錄在「協助健身房新創的額外收穫」。

現在回頭看,整個三月滿滿的都是健身工作室創業的文章,就知道當時是真正有花心思在上面的;時間快轉到五月試營運前,經過詢問我才知道前期籌備時預算嚴重超支,然後又發生了一些突發狀況,這在「健身工作室也不簡單」一文中都有提到。

剛開始正式營運的時候,大家都很緊張,而且老婆已經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健身工作室的電子化系統流程上面,只許成功阿! 可喜可賀的是成果符合原先預期,這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這心中的小劇場都有寫在「健身工作室的大進擊」中。

當時我還特別提及「健身工作室今年度要損益兩平是有難度的」,但事實告訴我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六月前後應該是一個分水嶺,前面是壓力鍋快爆炸了,當正式營業後,壓力反而慢慢地被釋放出來,我也針對老婆當下的事業現況寫了篇感想文「多元的收入來源」,這種組合式的收入來源,我覺得是種對職涯的風險控制策略,非常值得借鑒。

暑假期間我們兩個人瘋狂地出國旅遊,直到學期開始前我才收心,利用阿仔師講的評估方式,針對我們兩個的工作現況寫了篇文章「賺錢?賺名?還是要賺爽的?」,其中有部份的內容是在講健身工作室的情況,當時已經連續兩個月都實現盈餘,這時就已經超越我們原先做的財務預測。

直到去年底前,健身工作室都呈現很穩定的狀態,每個月都有盈餘,這對一間新開的店面來說相當成功,但創辦人的一句話「以前看前輩跳出去開店,都以為很好賺,換自己跳下來經營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瞬間把人拉回現實世界,其實開店做生意真的不簡單。

同時期我也有朋友展店失敗,我乾脆就把這些用血與淚換來的經驗,寫成一篇警示文「開店做生意會遇到什麼狀況?」,用以提醒大家開店該注意的事項。

想不到我這個旁觀者外加陪跑員,竟然寫了整整十篇文章來記錄這一個創業過程,現在回頭看還真的滿有趣的;想到當初在麥當勞熱血討論創業的一群人,真正地在社區紮下了根,把紙上討論的內容,一點一滴變成了現實,這確實令人感動。

連我這個局外人都想為他們喝采了,想必身在其中的老婆更有成就感吧;希望今年健身工作室能更上一層樓,讓我這個全記錄可以一直寫下去,創造屬於他們的歷史!

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

我的投資筆記 (二十三) 報酬率要跑贏大盤真的那麼難嗎?

終於度過上沖下洗的 2024 年,就如同游庭皓講的一樣,2024 年最大的風險就是抱不住,如果有聽從皓哥的建議從年頭抱到年尾,那不管是在台股或是美股應該都會有所斬獲才對 (前提是投資追蹤大盤指數的 ETF)。

如下圖所示,今年台灣股市的表現可以說是全球第二強,甚至說是全球第一也不為過,要知道大盤指數年漲幅超過 20% 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台股今年接近 30%,真是神一般的表現阿! 


既然大盤指數表現的這麼好,這時就該來檢視一下我們自己的操作績效,要是主動操作都沒跑贏大盤,那倒不如投降、直接投靠大盤比較快。

先前我曾經在「我的投資筆記 (四) 第一個難題」中討論過自己的美股投資績效,當時略高於標普 500 (S&P 500) 指數;現在又過了一季,剛好來分析一下主動投資的報酬率是否有機會跑贏大盤指數。

從圖中可得知,我們努力一整年的報酬率才 31%,不過就小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而已,可說是跟那斯達克指數以及台股大盤指數的報酬率差不多,更別提根本看不到 0050 的車尾燈。

但我們既然是投資美股,就應該參考美股大盤指數的報酬率會比較合理,把過去四年的績效攤開來看,以年化報酬率的方式來分析主動投資是否能跑贏大盤,下圖是年化報酬率的比較。


當我撰寫文章時,看到四年的年化報酬率僅跑贏標普 500 指數 3.5 % 左右,差點沒吐血;努力了這麼久,有好幾個夜晚心情跟坐雲霄飛車一樣,高風險但卻沒有迎來顯著的差異,這讓我一度懷疑自己主動投資是不是白費功夫。

這倒不是說我不滿足於現狀,而是如果被動投資標普 500 指數也能有如此亮麗的報酬率,其實真的不用再多花時間在投資標的或操作策略了,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

其實我開始寫投資筆記時就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也付諸行動去改變,陸續把一堆亂七八糟的 ETF 都換成追蹤標普 500 指數的 ETF (SPLG);最近更是陸續處置一些個股,同時連同股利一起投資 SPLG,希望未來有一半的資產部位都跟著大盤指數走,拼了命都快打不贏它、那就加入它吧!

當然,我們還是有一半的資產部位會持續佈置在個股上,畢竟還是有現金流的考量,而且個股選擇權也是我們這幾年常用的工具,在能夠承擔的風險下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重要。

回到本文的主題,主動投資要跑贏大盤是有可能的,只是重壓個股有其風險、波動也很大;但如果像我們一樣做分散投資,除了把自己搞得很累之外,長期看下來的年化報酬率也沒有顯著差異,理性來說倒不如直接投資大盤還比較快。

只不過投資標普 500 指數也是有一些方式可依循,例如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又或是皓哥常講的擇期投資、景氣循環底部建倉等,這平常就要關心總體經濟的指標,跟投資個股的產業趨勢有所不同。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瘋狂的跨年煙火快閃行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跨年煙火秀,細數我們過去幾年來奇特的觀賞經驗,包括在快速道路的高架橋上面把車停下來看的、在山上冷的要死用遠望的方式體驗的,以及我們測試過後相對成熟的快閃信義區煙火秀。

對比去年來說,今年不管是在天氣、煙火施放水準、交通費用以及時間的掌握上都出色很多,所以體驗真的很棒。

老婆跟我按慣例安排了一頓跨年大餐,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每年的最後一天都會吃頓好料的,帶著愉悅的心度過年末的時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由於去年的用餐體驗讓我頗為驚豔,所以今年我還是建議老婆選擇鐵板燒料理,一般來說我比較喜歡每年換一間不同的嘗鮮,但今年的最後一餐還是給了跟去年同樣的初魚鐵板燒。

由於是無菜單料理,雖然用餐地點一樣,但內容跟去年還是有所差異,給我們的用餐體驗依舊很棒,讓我相當推薦。


用完餐後,我們依舊是先返回家中等待快閃的行程,往年我們都會先稍做休息,可是今年比較悲催,老婆還有工作尚未完成,只好邊工作邊等時間,直到晚上十一點我們準時出發。

在快閃計劃中, YouBike 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就是靠著它跟捷運來幫助我們避開人潮、直搗黃龍。

首先,我們先把車子停到離捷運站有段距離、有免費路邊停車格,但旁邊同時有 YouBike 的位置,然後停好車後、直接換騎 YouBike 殺到最近的板南線站點, 接著換搭捷運到離市政府站最近的站下車,再去附近借 YouBike 騎進信義計畫區。

那為什麼不直接搭到市政府站呢? 因為臨近跨年時它附近的 YouBike 是不給借的,我們得事先查好哪邊還有車可以借才能達到快閃目的。

先借好車,是因為當煙火施放完畢才要從人群中殺出來去借車,那是借不到的,我們得事先借到車,然後把它臨停在觀看地點的附近才行;順帶一提,YouBike 2.0 的臨時上鎖功能比前一代好太多了,給它一個讚。

昨晚當我們鎖好車時,離跨年已經剩不到十分鐘了,這一路上明明都照計劃進行、非常順利,但時間還是有點趕;等我們擠到外圍的觀賞位置時,其實也快要進入倒數計時的時刻。


這次人雖然很多,但相比去年來說,就沒這麼瘋狂,記得去年有幾組人超級 High,看著是想在現場直接開趴了;而且我們周圍環繞著很多外國朋友,想不到台北的跨年竟然也會吸引觀光客來朝聖。

今年因為天氣太好了,我們這側又沒有被濃煙擋住,有看到相對完整的煙火效果,再加上比往年都長的施放時間,瞬間覺得有來現場跟大家一起看煙火的體驗真棒!

煙火結束後,老婆跟我直接往外衝,直奔我們鎖車的地方,一解鎖就猛踩踏板,趕緊離開這個人擠人的地方。

我們就這樣一路騎回停車的地方,連捷運也不搭了,就以前的經驗來說,捷運是上不去的,不如就直接騎回停車的地點。

幸好這段路我們平常就有在騎、非常熟悉,沿途的自行車專用道也還不賴,順順地我們就抵達停車的地點,接著開車返家。

從晚上十一點出發到凌晨一點前就到家,不到兩個小時的快閃行程,透過過往經驗的修正,讓我們有了最棒的跨年煙火體驗,也不至於太浪費時間與額外的體力。

比起在家看電視轉播,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快閃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現場的氣氛還是不太一樣,這是透過直播無法感受到的。

2024年回顧與感想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寫了篇文章「2023年回顧與感想」來回顧整年的所做所為;今年也不例外,我將從幾個方向來說明 2024 年到底做了哪些事、對我自己的人生有何貢獻及啟發。

首先上場的是「寫作」,在這一年中,我新寫了部落格文章 319 篇、獲得一萬七千多次的瀏覽量;同時,新轉載在方格子上 130 篇文章,卻只有兩千九百多次的瀏覽量。

說來也有趣,自從去年啟用方格子帳號後,迎來一波蜜月期,那時瀏覽量衝的很快,甚至還有篇文章曾經衝到 Top 5 的位置,但後來不知道是演算法改變、還是平台幫新作者引流的時間已過,方格子文章的自然流量突然低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反而是放在原本部落格的文章持續有穩定的瀏覽量。


我不是靠寫作為生的人,寫文章其實只是幫自己當下的情緒或思考留下記錄,跟未來的自己對話而已;即便如此,但還是對於平台的影響力感到驚訝,同樣的文章內容有沒有主動曝光,差異非常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能體會為什麼做網路銷售的人都要下廣告了,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曝光的管道,連被知道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是現代資訊過量的後遺症,所有人都在拼命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

不過我當初進行「寫作」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偶爾回去看幾年前寫的文章,還覺得挺有趣的,可以跟現在的想法相印證,據此了解當年自己是怎麼思考的、經過多年後自己還有沒有成長一些。

2024 年又更進一步把自己常有感想的主題給獨立出來,分別是「我的投資筆記」與「我的創業筆記」,慢慢形成自我的寫作風格;說起來這也要感謝「原子習慣」這本書給我的提示與靈感,一本好書確實可以幫助一個人有所精進。

除了養成「寫作」這個好習慣、讓自己可以跟自己對話外,另一個有堅持及延續下去的好習慣就是「運動」;自從 2021 年買進心肺交叉機後,我遵循「原子習慣」的做法,幫自己營造可以每天運動的環境,並以做實驗的心態觀察是否有效。

經過了三年多後,我現在可以大聲地說,它真的幫助我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有些事堅持去做久了,不做都覺得很奇怪、渾身不對勁。

但唯一的遺憾是第二波減重計劃失敗,我還是沒能在這一年中找到方法將體重降至大學時期的數字,現在僅能維持在剛畢業回國時的狀態,然後就處在高原期了,希望今年有機會能夠達成目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又開始打全場籃球了,感謝有室內場地及同學的邀約,讓我得已每個月都有機會打全場,雖然無法做到每週打球,但已經是一大進步;更開心的是,終於讓我找到每次激烈運動後頭會不舒服的主因,現在也算找到解方,這樣我就不會害怕打球的後遺症了。

既然講到了跟身心靈有關的「寫作」及「運動」,那就不能不提一下「旅遊」這個主題;老婆跟我在 2024 年出國旅遊了三次,比較特別的是暑假時的郵輪之旅,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新的體驗,坦白說我還滿愛這樣的旅遊方式。

另外兩次的海外旅遊經驗,因為我都有寫成部落格文章了,細節就不再贅述,只能說東南亞國家的初體驗,對我來說不算太好,因此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去;反倒是去九州的自駕遊,開啟了我們未來對於自駕遊日本的想法,我覺得也很有趣。

其實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對旅遊有興趣、還是對於新體驗有興趣,每當遇到那種下一刻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情況、就覺得很有意思,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新的挑戰與體會,這也是我比較喜歡自由行、不愛跟團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又把本來的自由行提升成自駕遊,更酷了!

國內旅遊也去了南部幾次,宜蘭因為很常去就不列入旅遊行程中,但其實我不會專程去南部旅遊,通常是有什麼事要做、然後才順帶旅遊;很多人會問說是因為國旅太貴才不去的嗎? 對我來說主因是沒有太多驚喜可以期待,去類似的地方、體驗差不多的食物,沒有太多額外的衝擊,就覺得很無聊。

我喜歡去宜蘭除了因為距離近、礁溪有溫泉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過雪隧後有明顯的放鬆感,簡單來說就是有渡假的感覺,但去中南部就沒有,我也不懂為什麼。

講完了跟身心靈比較有關的方向,再來說說跟世俗相關的進度,這分別是「投資」、「工作」以及「學術」。

「投資」的一些細節我也都有記錄在「我的投資筆記」中,整體來說 2024 年的投資算是穩定中求成長,沒有太大的動作,但也有著不輸給大盤的報酬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美股操作慢慢上軌道了,不僅達成了每月股利收入的階段性目標,也開始利用股利定期定額投資追蹤標普 500ETF,希望這個策略能持續累積美股的資產部位。

除了「投資」外,我們在財務上的一些調整也陸續到位,隨著時間過去,慢慢地形成當前的理財模式,這跟幾年前差異非常大,有時候並非刻意為之,而是碰到了一些狀況後進行調整,然後就變成現在的模樣。

在「工作」上也有所突破,雖然我偶爾會寫些感想文來記錄當下的心情,但似乎很少描述工作上的進度;2024 年迎來工作上的一大突破,新產品的落地應用緩解了我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緒,渡過了最難的關卡後,讓我更有信心邁向下一個里程。

單獨把「學術」列出來是有點奇怪,這應該也算我的工作內容,但方向又不太一致,其實也可以把它更名為「自我成長」;在 2024 年我踏出了原本的理工學院,偷渡到商管學院去協助授課當業師,這是我期待以久、並且主動追求的機會。

對於理工領域的授課或演講邀約,其實我相對被動,就是有人找就去,但也不會特意地去尋求額外的機會;但對於我完全沒教學經驗的商管領域,要是不積極一點,根本就沒有機會踏出第一步,幸好也在 2024 年達成預期的目標。

其實,我很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機會,畢竟這並非人人都能登台演出,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得要有人願意賞識才行;這幾年我也從中得到很多樂趣,每一次的努力準備總是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專注力在哪裡、成就就會在那裡。

另外,又獲得額外機會去當課程的諮詢委員以及碩士學位的口試委員,這對專任教授來說應該是日常工作,但對我來說就是嶄新的體驗,很感恩所有提供機會給我的貴人,無限感激。

經過了 2024 年的努力,讓我下定決心要開設一門新的進階課程,課程的大方向以及實作的內容也越來越清楚了,這也會反饋到我的「工作」中,算是一舉兩得。


從以上的六個面向切入,我可以很自豪地對自己說,這一年沒有白過,「前進」這個 2024 年的主軸有落實在每個方向上;當然,老婆在這一年的經歷更是場奇幻之旅,有同步分享在「我的創業筆記」中,當然也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更精彩。

2023 年的主軸是「適應」、2024 年的主軸是「前進」,那麼 2025 年的主軸應該就是「成長」。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