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五)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用「海濱國小」來形容本章所描述的偏鄉學校。

若只考慮地理距離,海濱國小其實算不上偏鄉學校,開車的臺北人毋須費太多時間就可以抵達這裡;它的環境更接近所謂「不山不市」的學校,也不在偏遠山區,也不鄰近市區。

由於該地不在客運或快速火車的節點上,財力拮据、沒有汽車的當地居民,不但鮮少去台北,就連宜蘭都會區都很陌生。

所謂「城鄉距離」關鍵其實不在里程數,而是交通科技與經濟資源限制了當地居民的移動能力,以至於無法衍生地理學家所說的「空間壓縮」的效果。

海濱國小的孩子多數沒有參加組織性的課外活動,家庭教養偏向「順其自然造化」的模式。

由於青壯人口外流嚴重,海濱國小生員人數有限,每個年級僅一班;家長的組成八成是漁民 (漁工或船主),其他在工地做臨時工、在鄰近鄉鎮從事餐飲服務業,或是移居臺北工作。

本章研究的二年級,全班僅八個人;這八名學生的家庭型態多為教育部所界定的「高風險家庭」,包括以下三類:跨國婚姻家庭、城鄉分離家庭 (父母在城市工作,孩子交給阿嬤帶),及離婚單親家庭 (父親在離婚後攜子返鄉與阿嬤同住)。

「非典型家庭」比例偏高的現象,讓作者意識到,不能用量化研究的思維把「城鄉差異」當成一個獨立於社會階級外的變項,因為,誰能移居到城市中心,誰會留在鄉下居住,這些居住地點的分布往往源於人們先存的階級、族群或家庭型態的弱勢。


地理區域在資源與機會上的不平等,可能再度強化社會背景的不平等;因此,我們該問的是:

什麼樣的非典型家庭容易被「擠壓」到鄉鎮地區? 他們的階級與城鄉流動經驗形塑了怎麼樣的親職敘事?

階級與地區交織構成的雙重弱勢,對於這些家庭的教養實作與童年生活有什麼影響?

在這樣的社區與家庭生活裡,學校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 家長與老師之間呈現怎麼樣的關係?

不像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父親,可以透過電話、網路等媒介來履行「遠距父職」,勞工階級父親,由於語言溝通、情感表達等技巧較為有限,傾向強調身教、陪伴等教養方式,但這又和親子分離的現實生活有所矛盾。

當他們認知到自己做為父母的限制,進而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為了避免社會指責,轉而強調小孩的未來未必與家長教養有絕對關聯,自己的成長經驗也沒有得到父母的教導。


作者在都市裡觀察到祖父母,多半傾向疼愛孫子,這是因為祖父母退居為間接照顧者,對於孩子的發展後果不需要直接負責,教養觀因而產生轉變。

鄉下的祖父母因為還是擔負主要的管教責任,從而傾向嚴格管教,以免孩子學壞,難以向兒子交代。

雖然漁村步調緩慢自在,當地人卻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有何浪漫之處;「發展主義」、「競爭力」等主流思維也廣為鄉鎮地區所接受。

由於學校老師對家長無法期待,所以很少安排學習單或課後學習,校外教學也多以輕鬆休閒為主,很少像其他學校兼顧教育功能;老師預期多數的孩子只會完成高中職教育,課堂講授也以基礎或實用知識為目標。

在鄉下長大、由祖父母照顧的孩子,雖然所能觸及與體制教育相關的學習資源較為有限,但他們在日常生活方面展現了比其他學校孩子更豐沛的知識,例如拜拜要如何燒金紙、掃墓要怎樣拔草等,這是他們從長輩身上學到的在地知識。

與山林、大自然接觸是他們生活中的有機組成,而非家長刻意安排的週末旅行;相對於都市小孩,海濱國小的孩子對於每天的活動與遊戲有高度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地到戶外跟兄弟姐妹或鄰居同伴嬉戲。

雖然家裡很少有流行的商品玩具,但他們會充滿創意、隨興地把手邊可及的東西變成玩具。

在沒有大人指導、沒有外包學習的情況下,海濱國小的孩子展現了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創造力與獨立自主。

然而,我們也不宜過度浪漫化野放式自然成長,因為自由的反面便是風險可能擴大;即便他們的生活空間侷限在漁村,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電視媒體,也打造了一個生產欲望的虛擬世界。

網路為他們開啟了更大的世界,但同時也蘊含了不可知的社交風險,尤其在進入青少年階段後會更為明顯。


以城市生活為原型而刺激消費的電視廣告、電視節目,也不斷讓孩子們產生對城市的嚮往。

對孩子來說,城鄉差異只是模糊的階級排序想像,隨著他們邁入成年,尤其經歷城鄉移動的工作或婚配經驗後,可以會烙印更為明顯的情緒傷痕。

人們經常將城鄉不平等掛在嘴上,但究竟包含哪些具體的資源與機會差異?

討論者也經常把地理的邊緣化與社經地位的弱勢混為一談,這都有可能造成政策的不彰或資源的錯置。

透過城市邊緣與鄉下的勞工階級家庭處境的比較,作者指出以下三個面向的重要城鄉差異:

1. 父母的經濟機會與情緒安全。

2. 學校與市場提供的教育資源。

3. 社區空間與鄰里網絡。  

在某些生活面向上,都會區固然優於非都會區,但在某些方面,非都會區反而提供了孩子較為安全、自由的成長空間。

住在都市邊緣的工人父親,普遍有過「黑手變頭家」的夢想,在創業失敗後留下債務負擔,近年來的經濟狀況進一步威脅他們的經濟安全與男性自尊。

在下一代的教育資源上確實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城市提供安親班等市場教育資源,讓一些勞工階級家庭得以採取「外包培育流動力」的教育策略。

在非都會區,由於市場教育資源不可及,家長不得不傾向「順其自然造化」的教養方式,他們更加依賴學校扮演多重的功能,提供課後輔導、課外活動等學習資源。

相對於城市邊緣的學校,偏鄉學校的硬體資源其實更豐富,但由於教學人力的限制與不穩定,多僅能提供學童基本的教育。

在居住空間與社區網絡上,城市反而為勞工階級孩子帶來較大的風險與不安全;由於缺乏安全玩耍的公共空間、可信並互助的鄰里關係,都市孩子的活動多被侷限在室內。

中產階級小孩還可以在社區保全看顧下的庭園裡嬉戲,住在公寓裡的勞工階級孩子大多被限制在室內活動,並經常仰賴「電視保姆」與「電腦玩伴」來打發時間,語言溝通的能力發展較有限。

鄉下孩子的課外活動與肢體語言則不同,他們在小班教學中踴躍發言,下課後在戶外空間中自由活動。

對於被進城經驗烙印情緒傷痕的家長來說,城市生活的資源競爭、地位競逐本身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來源,在鄉下撫養孩子便是他們的保安策略。

鄉下地區的新移民家庭,由於市場教育資源的侷限,也傾向「順其自然造化」;在人際關係單純、鄰里連帶緊密的社區裡,孩子得以野放式的自然成長,這是都市小孩也享受不到的自由空間。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三) 不要把幻象當作現實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人類的活動是以對世界的「感知」為基礎的;當一個人感覺到冷時,他會加一件衣服,感覺到熱時,他會脫一件衣服,但是如果感覺錯了,他接下來的行為也會發生錯誤。

人總是希望自己活得明白,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做到,這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們感知不到真實的世界,久而久之會把幻象當作現實。

在現實中,認清幻象和現實有時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難得多。


為什麼人類總是難以分清幻象和現實呢? 

這裡面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1. 從客觀上來說,我們真的很難看清世界的全貌,更難了解他人真實的想法;為什麼我們要「行萬里路」呢? 就是要盡可能地多了解外部的世界、多接觸不同的人。

2. 從主觀上來說,我們的感官、甚至我們的大腦都會欺騙我們;舉例來說,你把左手放到冷水中,右手放到熱水中,然後兩隻手再同時放到同一盆溫水中,兩隻手的感覺就會是一個熱一個冷。
 
到了近代,人們提出了通過實驗「證實」和「證偽」的方式把更多的幻象識別出來,讓我們能夠了解世界的真實性。

舉例來說,拉瓦錫提出氧化說,否定過去的燃素說,就是通過測量燃燒後殘留物的質量「證偽」了燃素說的理論。

我們個人要想避免被幻象欺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幻象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越想越覺得有理。

不管是幻象還是現實,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難判斷,所以我們才要隨時有警惕之心;人通常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看別人時看得清清楚楚,輪到自己時就犯糊塗。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評論別人時,喜歡把他們放到真實的世界中去評判,而在評判自己時卻虛構出一個虛幻的世界。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四) 城市邊緣家庭:自然造化或翻轉階級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本章所探討的家庭有些租屋,也有不少自力購屋或承接家族的老房子,他們的經濟資源並不寬裕,雖然有些積欠小筆債務,但皆未低於官方的貧窮線,屬於在低薪工作與家庭開銷間勉強打平的「窮忙族」(working poor)。

基於他們的階級經驗,這些教養者認為孩子的生活與未來面對的關鍵益品與風險是什麼? 從而發展出怎麼樣的教育方式與保安策略?

隨著勞動市場環境、主流教育理念、升學遊戲規則的改變,「教育」是否仍被父母親視為是有效幫助下一代脫貧流動的途徑?

文中以「天龍國小」代表中產階級以上的小孩所就讀的學校、「河岸國小」代表城市邊緣小孩所就讀的學校。

天龍國小與河岸國小的學校文化與課堂氛圍,與該校家長的階級背景與家庭管教模式有一定延續性。

「天龍國小」較為遵循新興中產階級教養腳本,以溝通說理、鼓勵自我展現、給孩子選擇為典範,學習上也較重視多元的課外活動。

「河岸國小」則以學業成績、行為管教為主要目標,強調孩子的獨立與負責,也重視對老師或家長權威的服從。

不同風格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孩子身上培養出階級化的習性差異。

天龍國小的孩子與成人互動明顯較自在;河岸國小的孩子則傾向避開跟不熟悉的成人進行眼神接觸。

不同於天龍國小的老師害怕中產階級家長申訴,小心翼翼避免處罰學生,勞工階級家長由於「文化資本」的侷限,很少有家長直接跟校長或教育單位舉報老師的不是;具有相對權威的老師也在與學生或家長互動時,明示或暗示「告老師」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


本章以三個河岸國小家庭、一個在天龍國小附近租屋的家庭為例,呈現勞工階級父母保安策略的內部差異。

在光譜的一端,養育者採取「順其自然造化」的態度,期待小孩可以完成基本學歷,將繼續升學視為個人資質的自然發展,不需要特別強求或培養。

對於這些自身經歷教育挫敗的父母來說,他們希望年紀仍小的孩子可以避免過度的學業壓力,也因為自身經濟與文化資源的限制,順其自然長大是不得不然的策略。

然而,在現今學校期待家長積極參與的教養腳本下,這樣的態度常被視為父母的消極或失職。


光譜另一端的保安策略,稱之為「培育階級流動力」,養育者希望透過升學讓孩子達成代間向上流動,希望孩子不要複製藍領勞工的階級地位。

由於財力與學歷上的限制,父母必須仰賴外包補習,或中產階級背景的親戚、老師的協助;然而,這樣的翻轉階級策略,卻也可能導致非預期的矛盾後果。

在文憑主義高掛的臺灣社會,勞工階級文化難以建立象徵正當性,從事體力勞動的父母反而多是「怕做工」,視讀書為下一代逃離階級複製、翻轉命運的主要路途。

因此,勞工階級的父母對教育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功課、學歷,以及將來可轉換的就業市場上的價值。


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難以瞭解「全人學習」在後教改體制中成為重要的學習目標,他們幾乎沒有人聽過大學推甄的制度改變,遑論替孩子規劃有利的相關學習活動、培養不用功課、學歷測量的「隱形能力」。

相對於安親班或補習班,他們認為課外活動或才藝班是昂貴且不必要的支出,也缺乏足夠的資訊或知識來評估課外活動的多樣內容。

勞工階級母親的另一個保安策略是透過跨階級的「社會資本」,來轉換為孩子的「文化資本」或「人力資本」,以促成下一代的階級流動。

例如,受過高等教育的親戚可以提供與教育相關的資訊與建議,或協助孩子把戶口遷到比較好的學區。

勞工階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也經常透過和老師「打好關係」,來進行跨階級的社會資本積累。

基於從自身的階級經驗認知到的風險與不安全,臺灣勞工階級家庭採取不同的保安策略來促成下一代的安康,也由於家庭生活處境與主流教養腳本的評價衝突,形成「勞工階級的教養文化矛盾」。


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多數勞工階級家庭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學習,許多勞工階級母親甚至比中產階級更強調孩童的學業成績;對他們來說,升學是幫助孩子達成社會流動、遠離體力勞動、確保經濟安全的最重要途徑。

缺乏「文化資本」的父母,需要透過市場外包、跨階級協力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

相對於其他東亞社會,臺灣民眾更有機會建立跨階級的人際網,透過非組織性、非正式的連帶,來幫助自己進行「社會資本」的積累。

勞工階級父母為了教育外包,面臨陪伴與賺錢的兩難;因為家庭收入有限,需要雙親更長時間的加班工作、犧牲更多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同時,面對老師或社工等權威,他們更缺乏「文化資本」來證明自己已努力克盡親職。


當勞工階級出身的孩子取得高等教育、階級流動的入場券後,由於習得與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但孝道等親族規範仍賦予父母一定的教養權力,經常形成非預期的親子關係緊張,以及子女內在的情緒拉扯與不安全。

過度強調課業成績未必能達成階級流動,反而使家庭資源更加拮据,在孩子身上也可能造成學習挫折的隱性階級傷痕。

由於學校文化與老師習性傾向與中產階級價值、白領工作文化對齊,中產階級父母與子女容易動用制度認可的文化資本與行為模式,善於爭取老師的注意力與協助。

相對而言,課業成績不佳的孩子,常在課堂上感覺受到忽略、被放棄、不受尊重,彷彿像是「襯托中產階級孩子發光發亮的匿名背景」。


上個世代的臺灣家庭,不分階級,更趨近於當今勞工階級的教養方式,在學業上「順其自然造化」,視教養者的主要責任為管教子女;如今,這樣的教養方式之所以逐漸被認為有問題,關鍵在於「評價框架」的改變。

由於當代教養腳本將課業教育視為父母的責任,學校也期待家長積極參與、甚至外包相當部分的孩子的學習指導給家庭;相較於此,「順其自然造化」被等同於父母的消極、甚至失職,即便許多家庭是不得不然。

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八) 認清趨勢重要嗎?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認清趨勢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抓住時機。

趨勢只有在它尚未開始的時候才具有意義,過早地看到趨勢毫無幫助,太晚看到則可能錯過許多機會。

許多聰明人無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趨勢還未成熟之前就看到了它,但當時還不具備實施條件,就可能會感到巨大的挫敗,最終失去機會;然而,等到風口來臨時,你可能已經錯過了機會。

如果趨勢已經發展到大多數人都看到的程度,那麼趨勢的意義也就不大了,因為當事情變得眾所周知時,它就不再具有「競爭優勢」。

預測時機非常重要,如果你能提前看到,並在人們尚未發現之前行動,那麼你可能會擁有先發優勢。


成功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是否在正確的時機採取行動。

熱愛嘗試的人可能更有機會成功,未來的創業往往取決於試錯的次數和成本,尤其是當趨勢的時間窗口變得越來越狹小時。

大趨勢來臨時會具有顛覆性;在一個大趨勢崛起時,往往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就能輕鬆擊敗傳統規則體系中的領先者。


趨勢的來臨充滿了隨機性和偶然性,在追隨趨勢賺錢的人中,可以分為三類:

1. 引領者;他們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深刻理解市場,執行力強,且具備冒險精神。

2. 跟隨者;他們能夠識別引領者,堅定跟隨,不怕失敗,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持久的戰鬥力。

3. 亂入者;他們的成功通常是出乎意料的,並不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偶然的結果,跟隨社會趨勢。

是能力決定一切嗎? 答案或許不盡然,有時候運氣比能力更為關鍵,這正是大勢對個體的壓倒性影響。

當我們擁有「引領者」的能力時,應該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對於那些具備專業技能的人來說,則應該主動尋找站在時代前沿的「引領者」,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全力參與。

如果我們目前一無所有,那就應該全力培養自己的技能,或者希望運氣能夠眷顧我們。

在趨勢中工作就像順水行舟,是累積財富的重要途徑;世界上的富人通常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機會而崛起的,時代的趨勢對他們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人說:「我們明白順勢而為的道理,但我們不知道趨勢在哪裡? 沒有具備那麼高的洞察力,無法預見未來的趨勢;當我們終於看到時,市場已經競爭激烈,此時參與可能只會被淘汰,更別提賺錢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如何順勢而為呢?

1. 趨勢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所處的產業發展中,不一定要關注全球經濟的大趨勢,只需要關注自己的產業,觀察稍微遠一些的消費需求和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工具,就能看到趨勢。

2. 如果覺得自己的視野有限,難以準確預測未來的商業趨勢,那麼也可以參考同產業的大企業家是如何行動的,因為他們的「選擇」通常代表一種趨勢。

3. 如果無法跟隨大趨勢,那麼可以在自己現有的產業內積極累積經驗,等待小趨勢的到來。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三) 勞工階級的生存策略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多數勞工階級來說,全球化創造的流動機會或文化刺激有限,反而剝奪了他們的穩定工作、帶來更多的經濟風險。

儘管面對資源的短缺,勞工階級家庭並不像中產階級容易「放大」生活裡潛在的風險、並竭盡所能去預防避免;相反的,他們傾向「看輕」生活裡的種種不安全,否則他們很難活下去。

相較於中產階級家長,勞工階級父母對於什麼構成「益品」與「風險」的看法也相當不同;他們在教育目標上看重學業成績,相信考試是下一代脫離做工生涯的有效捷徑。

中產階級家長相對重視課外活動與全人發展,以因應變動中的升學制度與勞動市場。

對於品行的養成,勞工階級家長重視孩子的乖、聽話、服從,認為「學壞」是最大的風險;中產階級家長所追求的「創造力」與「自主性」,可能是勞工階級家長眼中的「調皮」、「不聽話」。

新興教養腳本反而成為弱勢家庭養育孩子時不安全感的主要來源;相對於偏重說理、陪伴的理想教養腳本,使用體罰、忙於工作的父母擔心被體制視為「不當管教」、「疏忽」。

學校強調父母有責任協助孩童學習,也讓缺乏足夠文化資源的父母容易被貼上「不適任」的標籤。

國家介入親職教育,若未能反思其中的階級偏誤,未必能成為助力,反而強化壓力。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二) 人生的演算法能夠改變嗎?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什麼是「人生的演算法」呢? 

讓我們先來討論電腦的演算法;電腦要做一件事,就需要按照某一種方法,遵循步驟一步一步地來進行。

相同的電腦,做同一件事,有些效率很高,有些則非常慢,這不是硬體本身的差異,而是所採用的演算法不同。

人也是如此;人天生不會做事情,後來學會了做事情的方法,但是不同的人學的方法不同,於是我們就能看到一個現象:

生下來沒有太大差異的人,後來做同一件事情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這就是人生的演算法對人的支配作用。


那麼人生的演算法是如何形成的呢?

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布魯思‧哈羅德‧利普頓認為:一個人的成敗和他的生物學特征,也就是長相、身高、智力等,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反而是和觀念、信仰以及身心健康等非生物特徵關係很大。

很多人一生最基本的行事方式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利普頓把這種個人的「基本行為模式」比喻為「人生演算法」。

他認為:「人的一生都會按照自己的人生演算法運行,從而形成人生軌跡,而這個演算法的基本框架在每個人很小的時候就大致形成了。」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學校時,有些人各方面的資質和成績都差不多,但進入社會後,發展情況卻天差地別,而這種差別的形成往往與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做事習慣」有關。


為什麼資質相近的人會形成如此不同的習慣呢? 

利普頓所提出的人生演算法理論,就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

人生的演算法對人的支配作用通常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而人生活中的大部分行為並不受「理性意識」的作用,而是受到「潛意識」的支配。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到人說:「這個道理我也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前半句話是反映他的「理性意識」沒有問題,後半句話則說明,他的行為其實並不受他的理性意識支配。

人們每時每刻要處理非常多的資訊,在成長的過程中,大腦會逐漸形成一套類似於電腦自動處理系統的「行為模式」。

這種「行為模式」的特徵就是讓我們不假思索行動,通常這樣的行動可以給我們帶來想要的結果,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有意識的行動,這就是平時所說的「行為傾向」。

例如早上起床,有的人鬧鐘響了就醒了,很自然就起來,而有的人則非要賴 20 分鐘床才起得來;再比如有的人遇到問題,潛意識裡就是想迴避,而有的人遇到難題就興奮。

這就是潛意識控制的不同的「行為傾向」,而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人生的軌跡也就隨之變化了。


以上的討論引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這些潛意識中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形成,以及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按照利普頓的說法,大約就是在 7 歲之前;人在出生之後的幾年,大腦就像一個沒有裝作業系統的電腦,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一個人接受教育,其實就是不斷地在往大腦裡安裝各種各樣的軟體,尤其是 7 歲之前接受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是在為這台電腦安裝基本的「作業系統」。

利普頓的這個觀點有點像古人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作者提醒大家,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在學界有一些人反對這個觀點,反對者主要有兩種人:

1. 基因決定論者;他們認為人類生物學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切。

今天的研究表明,基因確實會影響人的發展,但是不同的人在基因上的差異其實並不是很大。

另外,來自同一家庭的孩子,甚至雙胞胎,日後的表現也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基因至少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

2. 認為人在任何時間都是可教育的;這分成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用自己的觀點可以左右他人的看法,另一種則是完全相信理性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不管怎麼說,利普頓的觀點至少是被學術界認可的主要觀點之一,而且他有大量的實驗結果支持自己的觀點。

利普頓經過觀察和實驗發現,小孩在 7 歲之前的成長階段,心智發育並沒有成熟,他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單向的「觀察」,而不是像大人一樣互相交流。

小孩其實並不清楚在這種觀察中,會往大腦裡裝什麼應用程式,但是這些程式輸入進去後,就會逐漸起作用。

例如,一個小孩如果小時候經常看到父親酗酒,然後打自己的母親,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會伴隨他很久。

再例如,如果他經常看到父母愁眉苦臉,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總是說這件事做不成、那件事做不成,就會形成一種對生活的觀念 → 做事情很難。

後一種觀察結果和「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觀察結果是一致的:所謂的富爸爸常常在不經意間讓小孩感受到,什麼困難都能解決,而窮爸爸則通過「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讓小孩覺得窮人就要不斷地放棄自己的想法。


了解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大家自然會有第二個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演算法在 7 歲前就已經形成了,那在此之後這個「演算法」還有可能改變嗎?

利普頓說:它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有一定難度;具體來說有兩種方法可以改變:

1. 求助於心理醫生;通過包括催眠在內的各種心理疏導方式慢慢調整。

2. 通過練習形成新的習慣。 


假如你一開始在畫布上沒有把畫畫好,想要修改那幅畫,就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用新的油彩覆蓋舊的。

利普頓認為「一萬個小時定律」雖然是通過統計方法得到的,但其實在生理學上也能得到支持。

練習的一個作用就是讓某種行為從「有意識」的變成「潛意識」的;例如學腳踏車,學會了就忘不掉了;開車也是這樣,最開始學的時候是大腦要想怎麼開,後來更多地其實是通過肌肉記憶開車,身體會本能地做出正確的反應。

同樣道理,你打籃球打得熟了,投籃的時候不會進行一大堆有意識的計算,要用多大力氣,要以什麼角度出手,而是靠所謂的手感來控制球,這就是不斷重複練習形成的結果。

不僅身體技能是這樣,腦力技能也是這樣;舉例來說,東亞小孩的基礎數學通常比較好,那是因為他們經過大量練習形成了解決初等數學問題的感覺。

換句話說,一個人僅僅在「理性」上懂得某個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它付諸行動,當行動的次數足夠多時,便形成了「潛意識」的習慣,就等於把過去的「演算法」覆蓋掉了。

舉例來說,一個愛睡懶覺的人,到軍隊服役了兩年,睡懶覺的毛病通常就改掉了,這相當於他們接受了一種類似一萬小時的訓練。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絕大部分人一開始就沒有設置好自己的人生演算法,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充斥著漏洞的演算法控制。

因此,他們雖然努力,卻沒有什麼結果,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自然也不會知道要刻意改變人生的演算法。

今天有很多學者在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思想、行為和習慣,發現人們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多讀一些這方面的書,學習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就不至於有了問題還不自知,最後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什麼效果。


作者說:「創業是對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一個人的所有問題都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暴露出來。」

當然,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會創業,但是他們的問題會逐漸地,而不是一下子被暴露出來。

舉例來說,很多人做事搞錯了方向而不自知;很多人很努力,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演算法一開始就設置錯了,他們每天按照自己的「習慣」做事情,從來沒有覺得它是問題。

還有一些人把自己束縛在過去的成功中,卻不知道過去的成功經驗其實並不能讓他們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人要活得明明白白,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明白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是否支持自己實現目標,然後努力才有意義。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一)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心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用圖論中的兩個概念「最短路徑」和「最大帶寬」來說明什麼是「大智慧」。

所謂的「最短路徑」,就是兩者間最短的距離的路徑;「最大帶寬」是指不見得最近、但寬度最大的路徑。

假設「最短路徑」和「最大帶寬」兩者的路面同樣平整,那我們該選擇哪條呢?

對於這個問題,得看是什麼人來選;如果是一個步行的或騎車的,他選擇最短的道路 (最短路徑) 就好了,但如果是一支由 500 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他們最好選擇寬度最大 (最大帶寬) 的道路,因此路徑最短的小路擠不下那麼多車,大家都快不了。

類似的問題,我們常在工作中遇到;比如大公司在採購時,未必每一次採購的價格都比精明的小公司低,因為它們只能用那些供貨量和出貨時間都有保障的供應商。

而小公司反正採購量小,哪家便宜找哪家,即便出貨時間拖了兩天,看著省錢的份上,也就不在乎了。

這說明「做大事」和「做小事」其實心態會很不同;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持著做小事的心態,尋貨時眼裡只有價格,那麼可能就做不成大事。

在「窮人思維」中,一個大問題是因為自己沒有錢,所以眼前每一點省錢的機會都不願意放過;這樣時間一長,眼光就被侷限在眼前那一點點利益上了。

很多企業在成長初期,節省每一分錢是應該的,而且因為它們規模小,只要花功夫,找到便宜貨的可能性總是有的;但當這些企業成長起來後,如果管理層還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做事情,那就可能永遠停留在小公司的規模上,發展不起來。

能不能找到一條帶寬更寬的路,而不僅僅是最短的路,是它們能不能做大事的標誌。

有些人會想,企業大了、議價能力強了,不是能夠讓那些大供貨商降價嗎? 事實上,買得多了、價格反而上漲了,因為「供需關係」被改變了。

當「供需關係」劇烈變化時,企業家的想法不能再是通過談判或壓價想辦法讓對方降價,而是通過對沖和保險的方式,讓自己以穩定的價格獲得長期的供應。

作者接觸過很多在不同階段成功的企業家,有些人很擅長把一件很難的事情做成,但是卻難以把事業做大;有些人並不善於起步,但是只要別人搭建起一個平台,他們就能把它做大做強。

據作者的觀察,那些難以把事業做大的人喜歡親力親為,很善於精打細算,會不厭其煩地過問每一個細節,但他們不習慣於放權。

過於親力親為,選擇的就是一條有效率的「最短路徑」,但這條路窄的只有一個人能走,大家無法一起走,事業自然也就做不大。

一家已經有規模的公司,走一條稍微遠一點、卻很寬的路,比走一條只能一個人通行的路更重要。

在職場上,很多人包括公司創辦人其實都做不到能力隨著事業同步增長,他們習慣了走只能一個人通行的小路,無法接受和眾多人一起走一條遠一點的寬闊大路;最終,他們自己成為事業發展的瓶頸。

作者過去在提拔業務骨幹擔任基層管理者時,對每一個人都會強調一件事,就是要盡可能避免看下屬做事情不順眼,不要自己擼起袖子親自上。

作者常和被提拔的人說,既然我提拔了你而不是其他同事,就說明你比同組的同事更善於找到別人找不到的近路,這是你的優點;但是那些近路不是大路,不可能全組每個人都走,擔任管理者後,要善於找到大家都能走的大路,這樣才能一同前進。

有些人在經過這樣的培養後,能夠從一個單打獨鬥的「技術專家」,成為帶領大家一同進步的管理者;但有部份人的想法還是做不到隨職級、年齡一同提升,很快他們就會遇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有些人的想法會隨著成長而不斷提升,有些人則停留在一個水平不再提高;這兩者的主要差別是因為前者不斷學習和進步,後者成年後就不願意再學習。

以作者的經驗,他認為有些人成年後就中斷了學習是有原因的,即使他們後來參加了各種成人教育,包括名牌大學的 MBA 班,很多習慣還是改不過來。

作者對比政府機關裡面不同層級的學生,他認為那些只能承擔處長職務的人,在專注於做好一件事上、在求知欲方面、在對他人的尊重方面,要比同齡的部級幹部差很多。

那些年齡很大、辦事能力卻很有限,以及長期努力卻難以得到提拔的人,在年輕時「人生算法」就沒有設計好,以後做事一定是事倍功半,再怎麼努力都難以突破天花板。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二) 勞工階級的教養難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臺灣當前的勞動條件持續惡化,產業已進入所謂「後工業時代」,服務業的產值與僱用人數均高於製造業,但服務業工作普遍低薪、工時長,與家庭生活更難配合。

勞動市場也出現高度彈性化的趨勢;派遣、臨時僱用、部分工時等「非典型僱用」模式持續擴大,工作穩定性與相關福利更無保障。

過去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產業市場,提供勞工階級男性以「創業」來追求階級流動的途徑;然而,在今日的產業結構中,「黑手變頭家」恐怕已成昨日神話。

根據中研院社會所林宗弘的分析,由於資本高度集中,創業利基不再,勇敢創業者中大約有一半以上面臨歇業的處境。

本研究中,有幾位父親因為曾懷抱「頭家」夢想而借錢創業,不論在臺灣開超商、或是去東南亞做生意,歇業後欠下一屁股債,幸福的還能變賣祖產田地還債,不幸的只留下畢生難以償還的債務。

不同於中產階級家庭,透過父母構築童話世界,保護孩子免於過早進入「子女代激烈競爭」的現實,勞工階級父母面對的殘酷現實,主要來自「父母代的經濟局限」。

這些家長同樣珍惜孩子的「純真童年」,但視其為一個自然狀態,父母的責任在於避免強加的外部壓力。

有些父母,有意告知或無意透露自己的工作困境或金錢短缺,好讓孩子瞭解家庭資源有限,所以無法負擔額外的課外活動或新玩具。

這些勞工階級父母採取「現實童年」的敘事觀點,將兒童與成人的生活狀態視為連續的生命階段,希望藉此激勵孩子努力,以成就代間的社會流動。

相對中產階級家庭日益強調「陪伴性父職」的角色,勞工階級父職的核心定義仍以「養家 (bread-winning)」 為主。

當作者詢問受訪父親有關孩子教養的父母分工時,他們多對此問題感到困惑、或者回答:「我的工作就是賺錢養家阿!」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一) 關鍵路徑和替代方案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關鍵路徑」這個概念來自圖論;它的本義是指,在一張連通的圖上 (比如一張地圖上),即便兩個點之間有很多條通路,如果某一段道路是所有路線都繞不過去的,那麼這段道路就是「關鍵路徑」。

如果某一段道路有可替代的路徑,那麼它就不是「關鍵路徑」,而那條替代它的道路就是「替代路徑」;替代路徑在商業上也被稱為「替代方案」。

舉例來說,在「個人電腦產業」,每當 CPU 性能提升後,作業系統和其他軟體就會吃掉 CPU 性能的提升,讓你不得不去買新的電腦,於是整個電腦產業就這樣被推動著不停地往前發展。

在個人電腦時代,CPU 和作業系統是兩個繞不過去的「關鍵路徑」,這個時代也被稱為 WinTel 時代,即「Windows 作業系統」加上 Intel CPU」的時代。

在這個時期,只有上述兩家公司長期賺大錢,其他成千上萬的企業只是「打醬油」的。


那為什麼其他企業無法形成這種優勢呢? 

事實上,當時世界上生產記憶體的公司只有三、四家,生產硬碟的主要企業也只有三家,但它們畢竟都有「可替代方案」,因此它們定義不了這個產業的技術規範。

同理,在「手機產業」,排除自成一格的 APPLE 手機,在整個 Android 手機上,佔主導地位的只有提供 Android 作業系統的 Google,以及設計 CPU ARM

Google ARM 處在「關鍵路徑」上,剩下的企業都有可替代方案;但凡某個環節有利潤,上下游廠商就會找到「替代方案」,讓那家有利潤的企業讓利。

既然處於「關鍵路徑」上的企業如此吃香,就自然有人會想著取代它們,這種努力從 WinTel 時代就已經有人在考慮了;但結果是,除非整個產業消失了,否則這種努力就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取代「關鍵路徑」等於推翻整個產業。


為什麼說取代「關鍵路徑」等於推翻整個產業呢? 

從技術上來說,開發一款新的作業系統取代 Android 是可行的,但從商業上來看是不可能的。

今天全世界有 265 萬個 App Android 作業系統上運行,上百萬名工程師和軟體開發者在這個生態環境中生存。

哪怕你能夠開發出一款更好的手機作業系統取代 Android,也很難說服幾百萬名從業者跟著你走,更難說服幾十億使用者放棄已有的使用習慣。

此外,Android 作業系統已經和 CPU 以及主要手機廠商深度結合了,CPU 和手機的最佳化都會考慮 Android 的特點,

一個新的競爭者想要擠進去手機市場,其實比個人電腦時代要難得多。


世界上處於「關鍵路徑」的企業其實有很多,不僅有 MicrosoftIntelGoogle ARM 這幾家;比如,全球電子支付系統 SWIFT、在美國為大學申請者提供標準化考試的 College Board、申請美國大學時使用的網站 Common App,都處在關鍵路徑上。

還有一些企業或機構,雖然它們的產品和服務存在一定的「替代方案」,但是替代方案非常少,這些企業可以講也處在半關鍵路徑上;比如,生產飛機引擎的 Rolls-RoyceGE Pratt & Whitney,幾乎所有飛機引擎用的都是這三家中的一家。

很多人會把「關鍵路徑」和「壟斷」相提並論,它們之間雖然有很強的關聯性,但並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當一家企業處於「關鍵路徑」,它通常會希望獲得「壟斷性利潤」和「市場地位」,但也可能為了維持自己的主導地位而放棄壟斷利潤,比如 Android。

反過來說,「壟斷」不一定需要處於「關鍵路徑」,比如一個對併購沒有監管的市場,完全可以通過併購和商業默契形成壟斷。

壟斷通常不能持久,這不僅是因為當今各國政府都在限制壟斷;當壟斷的一方想獲得超額利潤,而它又不是靠獲得「關鍵路徑」發展起來的,市場的有效性就會讓新的企業進入市場。

獲得「關鍵路徑」主導權的企業則不同,整個產業都是它的同盟軍,只要它不損害上下游的利益,上下游企業就樂見這樣的企業存在;從做 App 的廠商對 Android 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那為什麼會有「關鍵路徑」的存在呢? 

其實這是「大眾市場」不斷標準化和模組化的結果;如果每一個市場都是「利基市場」,那麼對於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從頭做到尾,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關鍵路徑」可言。

什麼都從頭做到尾的經濟形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效率一定是最低的;於是,相似的利基需求就合併成為大眾需求。

既然是滿足大眾需求,就免不了分工,有了分工,為了大家更好地相互配合,就需要把各種產品和服務做成模組化的標準件。


怎麼樣才能培養出「關鍵路徑」上的企業呢?

首先,需要存在一個開發的、模組化的大眾市場;如果一個市場上大家都各自為戰,所有的路徑都是可替代的,就不會有「關鍵路徑」。

其次,這個市場需要充分競爭,處於「關鍵路徑」上的企業都是在競爭中誕生的;如果競爭不充分,市場就會被分割成碎片,就難以產生贏家通吃的結果,自然也就不會有「關鍵路徑」的出現。


不僅企業有「關鍵路徑」和「替代方案」之分,人也是如此;在一個企業中,絕大部分職缺上的人都能找到替代方案,因此絕大部分的人能夠拿到的薪水只有全產業的平均值。

很多人指望找到一份既輕鬆、收入又高的工作,這其實是一種妄念;假如真存在這樣的工作,那麼大家一定會趨之若鶩,而當企業發現有了很多替代方案後,就不再需要提供高薪酬了,或者會對這個職缺提出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過了 35 歲後會陷入「中年危機」,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發現能替代自己的人太多了,生怕被年輕人取代掉。

隨著全社會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今天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簡單,能勝任的人也越來越多,過去要靠十年經驗才能做好的工作,今天有個三、五年的經驗就足以勝任了。

因此,年輕人挑戰中年人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趨勢中,唯一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就是設法讓自己守住一個依賴信任、經驗的「關鍵路徑」。

很多年輕人工作幾年就想轉管理職,其實那些趨之若鶩的管理職缺都有可替代的人選,反而那些需要大量經驗的技術專家是不可替代的。

凡是大家擠破頭都想去做的事情,就不再值得做了,因為即便是好事,也未必輪得到自己;就算輪到了自己,因為可替代性也會讓自己的飯碗朝不保夕。

一個人如果能夠通過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佔據一個「關鍵路徑」,便不再會有丟掉飯碗的危機感。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多元的收入來源

最近聽到老婆在協助的兩間公司,都陸續完成上半年的階段性目標,讓人不禁嘴角上揚,內心愉悅。

先前有提過其中一間進出口的公司,正在引入日資,走過前期的盡職調查後,終於來到注資的階段,既然已經走到這個步驟,完成後續的公司變更應該不成問題。

健身工作室從五月中試營運、五月底正式開業後,到現在六月中已經漸入佳境;甚至因為地點的人潮多,前期的新客合約數量遠超預期,很多時候事前的規劃就決定了它的結果。

雖說是無心插柳,但老婆確實也慢慢建立起她自己的事業版圖,不是那種大開大闔的創新創業,也談不上是有什麼改變世界的理想或目標,但她確實是在應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經驗,協助中小企業做「數位轉型」。

在協助別人的過程中,她也體驗到很多先前從未碰過的狀況,藉此了解該如何從無到有地協助一間公司建置資訊流及金流的過程;另外,還順道熟悉了海外投資的流程,該怎麼跟投審會溝通等事宜。

就我的角度來看,這些經驗比到手的金錢更有價值,因為它是可以被累積起來的,這些都是未來更上一層樓的養分。

除此之外,就薪資的層面來看,擁有多間公司的收入來源,不管是在「成長的爆發力」或是「抗風險的穩定性」來說,都絕對比單收入來源更好。

抗風險的穩定性很好理解,總不可能同一時間所有公司都掛點吧! 但成長的爆發力又該怎麼說呢?

舉例來說,以調薪的角度來看,是一間公司一次調兩萬比較困難,還是四間公司同時調五千比較難呢? 我個人覺得是前者的難度相對比較高。

雖然多數人都覺得「基本工資」沒什麼意義,但從老闆的視角來看,它具有錨定效應;要知道用人薪資的高低感受是相對值,而非看絕對值,因此基本工資就是一個標準的度量尺。

用接近、但低於基本工資的價格當作顧問費的基準,對公司來說負擔不大、對老闆來說心裡感受又很划算;這是一個有效的定價方法,並且它會隨著基本工資的調整而有調升的空間。

在創業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單一客戶的比重過高時,公司會有營運上的潛在風險,因此要擴大客戶的基數,降低單一客戶對公司營收的影響;但在當受僱者 (上班族) 時,又把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單押在一間公司上面,完全不考慮自己職涯上的潛在風險,這點確實很矛盾。

或許在現有的機制下,要創造多元的薪資收入是很困難的,因此大多數人會考慮用不同的方式為自己創造收入來源。

在「財富哪裡來」一書中有提到類似的概念,讓自己在主業外,增加其它的收入來源,其目的就是在降低單一收入的風險,以及提高成長的可能性。

但說真的,很多觀念都是知易行難,不管是副業或是投資,都是要花時間投入、累積相關經驗後,才有持續收入的可能性。

人一天的可用時間是有限的,要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幫自己創造多元的收入來源,並讓它持續有穩定地產出,就需要積極規劃以及行動才有可能達成,空想只會讓自己在原地停滯不前。

學習新知的衝突

這個月的文章寫的比較少,是我懈怠了! 

端午連假期間,我看了好幾本小馬宋的書,包含「顧客價值行銷 (營銷筆記)」、「賣貨真相」以及「朋友圈的尖子生」,連我老婆都很疑惑我幹嘛一直看中國人寫的書。

不得不說,看完以上的書後,讓我反思以前唸「行銷管理」以及「策略管理」的內容,自己似乎只單純停留在表面文字上的理解,並沒有真正懂怎麼將它們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這個對我的衝擊其實非常大,依照書中提到的幾本經典商管書籍,我又重新把它們翻出來閱讀,包含「行銷 4.0」、「好策略,壞策略」等,結果越看越迷糊。

因此,這週除了日常的工作內容外,我連開車都在想 「行銷 4P」以及「何謂策略」這兩個困惑我的問題。

看了實際案例,覺得自己好像懂了,但再回頭看抽象的理論框架,又感覺還是不懂;反覆對照下,讓自己陷入混亂。

再加上「好策略,壞策略」這本書的內容,跟我以前上「策略管理」的教科書內容有所衝突,一時間我竟無法理解它們各自的差別。

這時,我反而回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個人發展的策略與行銷語言」,裡面提到業師跟我們分享的一段話:

行銷 → 關注發展路徑,精準定位;策略 → 關注差異化。

或許從本質出發,能幫助我更深刻的理解所讀過的內容。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 學會跳出問題看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世界上總有一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或者所知甚少;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好方法來解決它們,我們動手嘗試著去摸索,卻發現除了消耗時間、浪費金錢,一無所得。

飛行的問題困擾了人類上千年,直到 19 世紀初,人類都沒有找對方向;從表面上看,鳥和昆蟲有翅膀,振翅就能飛行,因此只要給人或者機械裝一個能夠像鳥一樣振動的翅膀就好了。

17 世紀,義大利的科學家博雷利才通過研究動物肌肉、骨骼和飛行的關係,指出人類的肌肉力量不足以像鳥類那樣振動翅膀飛行,宣告了人類各種模仿鳥類的飛行努力都不可能成功。

19 世紀,英國科學家喬治‧凱利終於搞清楚了飛行背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於是人們才知道其實根本不需要振動翅膀也能飛行。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就是利用了凱利的空氣動力學原理。


人類在如何讓機器具有智能方面也走了很多的彎路;一開始,人們總想著讓電腦模仿人,這條路走了 30 年,幾乎毫無成就可言,學術界把持這種觀點的學者稱為「鳥飛派」,因為他們就如同當年試圖通過模仿鳥飛行造出飛行器的人。

當然還有少量的學者堅持要搞清楚智能的原理,他們被稱為「空氣動力學派」;顯然,空氣動力學派似乎走的是正確的道路。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智能形式:

1. 以人類為代表;個體智能水準很高,而且具有所謂的多任務智能,可以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個體可以單獨做決策,而且決策水準和群體決策的水準相當,甚至還更高。

2. 以螞蟻、蜜蜂為代表;它們的個體智能水準很低,只擁有完成單一任務的智能,獨立的個體無法做出決策;但它們在一起時,群體的智能水準卻很高。

鳥群和魚群也有類似的特點,這些物種每一個個體掌握的資訊極為有限,但卻有一種有效傳遞資訊和綜合資訊的能力,讓群體在做決策時用的是它們所獲得的全部資訊;這一點,人類反而做不到。

人類現在在「人工智慧 AI」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在很多領域人工智慧能做得比人都好了,靠的就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數學模型」;它們是今天全世界人工智慧的三大基石。

這三大基石對於人工智慧的作用,好比空氣動力學對於飛行的意義;事實上,今天的人工智慧和人類的思維方式幾乎沒有共同之處,它們更像是蟻群和蜂群的智慧。

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城市被管理得井井有條;比如在社會安全方面,各種監控設備能夠防範各種隱患,這一點在過去靠人類的智慧是做不到的。

這樣一個智慧城市會有無數的攝影機、感測器以及運行人工智慧的電腦;把上述任何一個設備單獨拿出來,都不是很智慧,但是當它們構成一個整體時,就形成了一種超人類的智慧。

從「飛行」到「人工智慧」,這兩個問題都很容易被描述清楚,即便是外行也能理解問題是什麼,因此大家會產生一種天然的反應,就是它們都很容易解決;但是,人類一開始都找錯了方向。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不在人們當時認知的世界裡,或者說,當時全人類的知識儲備都不足以解決它們;因此,無論是做「理論研究」還是「動手嘗試」,都不會有任何結果 → 不僅獲得不了成功的經驗,也得不到失敗的教訓。

解決這兩個問題,都需要理解它們各自的「空氣動力學」原理,而這些原理隱藏在更高的維度,而且是常人想不到的方向。

製造飛行器,不是要想辦法快速振動翅膀,而是通過翅膀的形狀獲得上升力;人工智慧不是模仿人的智慧,而是從數據和計算能力入手解決問題。

我們看到的問題是 A,其實它的答案在 B;而 B 要嘛之前還不存在、要嘛大家沒有將它和 A 聯繫起來。

解決這些問題的人,要嘛是另一個領域的學者、要嘛是反傳統的人。

喬治‧凱利在當時被人認為是瘋子,以至於他的助手都辭職了;最終發現可以用大數據解決人工智慧問題的人,是一群研究通訊和數學的學者,而不是傳統的電腦科學家,他們從一開始就不認為人工智慧要模仿人,而是站在電腦的角度看如何獲得另類智慧,用另類智慧解決過去需要靠人類智慧才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限於傳統的思維模式,這些難題是解決不了的。


對於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的大部分人,可能不需要去考慮如何解決上述難題,但人的一生也都會遇到一些對自己來說天大的問題。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和學生就發現「升學」和「就業」的問題是無解的。

其實,解決教育和就業問題的方法,不在教育本身;這和幾十年前不一樣,過去的矛盾是社會發展水平不高,教育資源實在太少,而且教育資源在數量和品質上提升的空間也很大,因此解決上述問題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增加教育資源。

今天的情況卻是,教育資源是足夠的,只是所謂的優質教育資源少;那麼有沒有可能讓所有的教育資源都變成優質的呢? 從提高絕對水準來說,這件事已經做到了。

但如果從相對水準來看,頂尖學校永遠是那 5%;從就業來說,好工作也永遠只是那 5%

5% 的機會是不可能滿足 100% 的需求的,這就是教育問題無解的原因。

在解決「教育公平性」的問題上,哈佛大學的第一位黑人博士杜波‧伊斯所建議的辦法倒是能根本性地解決問題;他是社會學家和民權運動家,從另一個層面,而且是更高的層面來看待教育不公平問題的。

要做到教育的公平,大部分工作其實要花在教育之外,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社會分工的公平,也就是職業的平等。

我們的社會總是有分工,會有人從事科技產業、金融服務,也會有人在餐廳裡當服務生、做廚師;會有人在商業大樓裡上班,也會有人在大樓裡做清潔工作,還會有人在戶外冒著嚴寒酷暑從事工作;如果沒有分工,社會就運轉不起來。

但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理解,不同的分工不意味著人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恰恰從事不同工作的人,在維持社會運作和發展上都是有貢獻的,都是平等的。

在教育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天才與學霸,但還有大量的人並不是學霸,這些人也許上不了最好的大學、有的人甚至上不了大學;但重要的是,不論是什麼學歷、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

如果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能獲得公平的待遇和尊重,上好大學這件事就不是一件「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了。

一個社會只有變得公平,只有社會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尊嚴,「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決。

在日本或西歐生活過的人都有一種體會,職級最高的和最低的人,其實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相差不算太大;這樣的社會會更關注「職業平等」,而非「教育平等」。

世界上還有一些問題雖然有答案,但是卻在當前大眾認知所無法觸及的維度上;對此,我們要嘛等待、要嘛必須超越問題的本身,到更高的維度中去尋找答案。

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七) 博傻理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荷蘭在 17 世紀的「鬱金香泡沫」是一場明顯的投機泡沫;人們當時普遍認為鬱金香的價格會一直上漲,因此紛紛投入市場,希望通過價格瘋漲賺取暴利。

為什麼人們會犯這樣的錯誤呢?

凱恩斯是 20 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西方經濟學家之一,他曾用自己的經歷來總結這種現象;在 1919 8 月,凱恩斯透過外匯投機,在四個月內賺取了相當於十年講課收入的利潤。

投機者常經歷這樣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會有驚無險地賺取利潤,但很快就可能陷入困境。

凱恩斯就是這樣,他在獲取暴利的三個月後,將賺到的利潤和借來的本金全部虧光了;這種「賭徒心理」,也就是想從賭桌上贏回輸掉的錢,相當常見。

凱恩斯後來又進入棉花期貨交易市場,並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成。隨後,他又將投資範圍擴展到其他期貨和股票市場,累積了巨額財富。

凱恩斯對自己這段成功的投機旅程,留下了極具啟發性的投機理論 → 博傻理論 (Greater Fool Theory),這是他投機活動的副產品。

凱恩斯曾舉一個「選美大賽」的例子來說明這一理論:在大賽中,參與者需要從 100 張照片中選出最漂亮的臉,而最終的結果是由大家投票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策略並不是選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臉,而是猜測大多數人會選誰,並對那個人投票,即使那張臉在你看來並不吸引人;這種行為基於對大眾心理的猜測,而非個人的真實喜號。

當投票者的目標是猜測其他人的想法,這就是「博傻理論」的核心。

這個理論認為,人們購買某物並不是因為其真實價值,而是因為他們相信將來會有人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是在「投資」,而是在「賭博」,希望自己不是最後那個傻瓜。

博傻理論告訴人們最重要的一個道理是: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

博傻理論透露了「投機行為」的本質:關鍵在於判斷是否還有比自己更大的傻瓜存在;只要自己不是最傻的,就有可能能為贏家。

一旦沒有更傻的傻瓜出現,你就會成為最終的輸家。

因此,對於投機者來說,真正的挑戰是在遊戲結束前找到下一個「更傻的傻瓜」。


人們為什麼會在「投機泡沫」中認為自己不會是最傻的那個傻瓜呢?

這是因為人的心理和意識中存在某種特質 → 貪婪,使人們不願意接受泡沫的真相;大多數人在參與投資熱潮前,通常缺乏對相關領域深入瞭解。

鬱金香熱潮就是這種盲目行為的典型案例。

當時的買賣者明白自己在「賭博」,但仍難以抗拒賺取巨額利潤的誘惑;這種跟風現象,也就是隨波逐流的盲目行為。

這種現象在現今仍然屢見不鮮,不管是什麼商品,一旦價格開始上漲,人們就是會開始瘋狂購買;特別是在與實際商品關聯不大的情況下,人們最容易出現瘋狂購買現象。

投機泡沫是指:當市場上沒有買家願意出更高的價格時,就會出現「恐慌性拋售」,價格隨之暴跌。

在期貨與股票市場上,人們遵循的也是這種策略;人們之所以願意高價購買某物,是因為他們預期將來會有一個更傻的傻瓜以更高的價格購買。

這種現象是對大眾心理的判斷,並基於投資大眾對未來的不同步和不一致的判斷。


博傻行為分為兩種:

1. 感性博傻;在行動時並不清楚自己已經進入博傻遊戲。

2. 理性博傻;清楚遊戲的規則,只是相信還會有更傻的投資者介入,理性博傻的前提是有更多的傻子來接盤,這是對大眾心理的判斷。

當投資大眾普遍感覺到當前價位偏高,市場的真正高點也就隨之到來。

在股市中,投機氛圍總是存在,尤其在「業餘投資者」中,這種行為往往更像是盲目的賭博;但對於「職業投資者」來說,他們會利用這種市場氛圍,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進行理性的博傻。

在股票市場中,判斷是否還有「更傻的傻瓜」並不容易,一個不小心,參與博傻的人就可能成為最終的輸家。

股市中「博傻行為」往往會因為市場消息的推動而變得更加激烈;例如,某股票價格持續上漲,吸引了許多投資者跟進,市場上的消息也隨著股價趨勢而產生變化,利多消息可能會隨著股價的上漲而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主要關注點不是股票的基本面,而是股價的趨勢和成交量。

博傻理論的核心在於順應市場趨勢;然而,市場往往不會按照簡單的「價值理論」運作,當人心狂熱時,理性的價格評估往往失效。

人性的貪婪就是構成博傻理論的重要基礎。

適度保持理性的博傻可以作為一種「投資策略」,但在貪婪面前,很多人難以守住底線。


博傻理論在龐式騙局和直銷中同樣適用,受害者可能知道風險,卻仍抱著「我們後面還有人會買單」的心態參與其中。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成為最後一個賠錢的人,仍然義無反顧地投入其中,期待最後一個賠錢的人來接手;但最終,因為貪婪而失去理性的人,往往成為最後的輸家。

現實生活中,那些成為最傻的人,除了習慣性跟風投機炒作外,往往都是被人性中的貪婪所害,為了獲得最大化的利益,總是期待最後一個傻子的出現,結果越貪婪就越失去理性,一不小心成了最後加入的那個笨蛋。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富足 (九) 先動腦還是先動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多數人來講,在「動腦」和「動手」上總是一方面稍微強一點,另一方面稍微弱一點。

要根據自己的特長決定做什麼工作、成為什麼樣的人;會動腦的人可能會成為理論家、哲學家、智囊,世界少不了他們的貢獻。

會動手的人可能會成為工程師、醫師、企業家,他們為世界的貢獻同樣很大。

每一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未必是相同的;大部份人會按照學校和家長設計好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學習,這通常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學校裡教授的知識通常只是完整知識的輪廓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裡面很多細節是沒有時間講到的;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就必須想辦法把全部細節補上。

對一些人來講,動手拆東西、做東西,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再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去找答案,就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

現在的人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學的知識太少,而是學知識的時候貪多嚼不爛,看似學了一大堆課程,到了工作中都派不上用場。

只經過了大腦、沒經過手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只不過是擺設而已;很多人擔心,凡事都要動手試一試,會不會學得太慢,但是慢總比停要好得多。

還有人擔心,如果必須自己動手才能學到知識,是否就無法借鑒前人的經驗了,其實自己動手和借鑒別人經驗並不矛盾。

舉例來說,作者的女兒跟著教授做科研,接到的任務是把市面上所有的口罩找來拆了,然後弄清楚哪種好、為什麼好;於是他們拆掉大量的口罩、然後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最後發現布面纖維越細的口罩,過濾病毒的效果越好。

這和多數人的直覺是相違背的,因為人們總覺得粗的纖維能夠擋住更多的病毒;為了證實他們的發現,他們又進行了實驗,並且找到了原因 → 口罩之所以能夠過濾病毒,主要是口罩上的纖維有靜電,把病毒和粉塵吸附在纖維上,讓它們無法通過口罩的過濾層。

越細的纖維靜電吸附能力越強,因為靜電場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直徑越小的纖維,表面的靜電場就越強。

因此,他們得出兩個重要結論:

1. 用一種很細的奈米材料做口罩,效果最好。

2. 潮濕是導致靜電場消失的主要原因,所以任何口罩一旦潮濕就不能再使用了。

這些發現後來發表在一個材料學的期刊上,並被很多論文引用。

作者認為,很多新的發現可能就是從親手拆東西的過程中獲得的;是否有人會先想到越細的纖維靜電場越強,奈米纖維比普通纖維要細,因此要用奈米纖維做口罩? 

或許有這樣的人,但作者不認為他女兒是屬於這種具有超級「抽象思維」的人。

作者的女兒後來又參加另一個研究主題,去研究電池的電解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池的能量密度翻了一番,但電解液在幾十年裡的改進很有限。

這一次,他們的研究方法還是「拆」,只不過他們不是去拆現有的電池,而是前人已經在電解液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就是所發表的論文。

他們用「機器學習」的辦法得出可能有效的電解液配方,最後交給一位研究人員做實驗確認;最終他們發現一種配方能有效提高充電池的能量密度,並且將研究成果投到一份頂級的學術期刊上。

作者認為,他女兒小時候沒事就拆筆、拆家電,反倒讓她掌握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任何時候知道怎樣學習,都比學到的那點東西更有價值。

在上述的案例說明中,手比腦更重要,或者更準確地說,「手先於腦」。

對大多數人來講,應該是手先於腦;在歷史上,大多數文明也是按照這個次序獲得文明成果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不會動手,但頭腦的思維卻異常發達,他們能夠用純粹的理性發現生活中的問題,甚至演繹出很多無法通過動手獲得的知識。

腦先於手,理性思考。

在歷史上,古希臘人和古印度人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他們具有其他早期文明的民族所沒有的一個特長,那就是「邏輯思維」或者說是「思辨的能力」。

在古代世界,所有的數學知識,一大半是古希臘人貢獻的,這不是因為他們人口眾多,甚至不是因為他們技術發達或者經濟總量高,而是因為他們的學者關注的焦點和他們做事的方法與其他文明不同。

古希臘人喜歡使用邏輯而不是情感來思考,他們喜歡尋找和證明定理、定律這樣規律性的結論。

在幾何學中有兩類問題,一類是證明一個定理,另一類是證明一個一般性的結論;解決它們的方法都相同,但是一個定理被證明後,可以得到一大堆新的結論,而一個一般性結論被證明後,增加的知識只是它本身。

如果我們把一個知識體系比作一棵大樹,定理就是枝幹,具體問題就是葉子。

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古代民族像古希臘人那樣喜歡解決枝幹上的問題,其他民族通常更喜歡關注具體的問題、關注看得見摸得著,對自己有好處的問題。

當你喜歡理性思考、喜歡追本溯源,並善於學習成體系的知識,然後去尋找能夠用得上這些知識的問題,把它們解決了,那就是「腦先於手」。

「腦先於手」的人不多,但是很多重大的發明和發現都是這些人做出來的。

「手先於腦」的人,好比發現了釘子之後去尋找鎚子;「腦先於手」的人則相反,他們先有鎚子在手,然後去尋找釘子。

是腦先於手,還是手先於腦,這件事其實和文化有很大的相關性;中華文化更講究「手先於腦」,因為大家都喜歡做馬上能夠看到結果的事情,不喜歡去研究那些完全不知道有什麼用的學問。

對於任何問題,要有一致性答案的前提是有「共識」存在;對於那些所謂無解的哲學問題,並不是因為大家給出的答案不好,而是因為大家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不一樣,無法取得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強求給出答案。

對於生活中那些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不需要糾結,先「行動」起來就好。

一個人理解了知識的標誌,並不是能夠背誦這些知識、也不是能夠把這些知識說給別人聽,而是能夠用好這些知識。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透過知道答案來解決,而是通過「行動」來解決的。

作者在很多場合都提過,對於成功創業者的經驗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為什麼呢? 因為那些人最大的價值是他們「行動」的能力,而不是一開始就對各種複雜問題有了明確答案,然後按照答案去行動。

這些人的經驗,大部分是事後對當時的行動給予一個合理解釋罷了。

作者在向創業者投資時,對於他們的商業計劃書其實沒那麼感興趣,真正感興趣的除了對方的誠信、勤奮外,主要是這個人的「執行力」以及做事情的「決心」。

創業者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以前沒有答案的問題,否則就不需要創業了;而他們商業計劃書給出的答案,是無法反映他們當時對一些問題的見解的。

投資的回報,從本質上講,不是對考試分數的回報,而是對「行動力」的回報。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我們是無法直接應用他人的理論、經驗或者想法來解決的,很多事情也不是我們動腦筋想清楚就能夠做好;只有當我們真正開始做的時候,這些事情才能被慢慢解決。

並非學習那些理論或者動腦筋不重要,只是因為世界上單純靠動腦筋能解決的問題其實很有限,大部分事情都太複雜,需要動手之後才知道如何解決;而且這些問題佔我們日常遇到問題的大多數。

對於先動手還是先動腦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這要看那個人在做什麼事情、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不管是先動手還是先動腦,要想獲得真知、獲得理論,都需要經過純粹的理性思考,而不能簡單地靠經驗的積累。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並不存在所謂的「本質」,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對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先做起來」再說。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最近這幾天真的很奇怪,雖然說該跑的行程、該做的工作都有做,但總覺得自己心不在焉,跟行屍走肉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前幾個月那種天天期望會發生什麼新鮮事的心態完全消失,只想趕快把事做完、早點休息。

不知道是不是重感冒過後,身體還在復原期,但這也過太久了吧!

這也可能是從「多巴胺」峰值回落後的現象,當人不斷地對新事物有所預期時,就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那段時間一直維持在多巴胺峰值的狀態。

可是一旦目標完成後,反而會造成多巴胺濃度的下滑,這時就要重新適應低濃度多巴胺的狀態,導致整天都提不起勁,一直想放空。

一旦陷入這種心理上的低谷,我得先想辦法把自己拉上來,最近要逼自己多看點書或影片,設法讓自己重新燃起對事物的好奇心,然後才有機會擺脫行屍走肉的狀態。

所以說人真的不能生病,好不容易步入正軌,然後步調又全被打亂,我非常不滿意當前的狀態,但當自己坐在電腦前就只想放空時,似乎又很難集中精神去做任何有意義的事。

當然,或許這也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前段時間可能讓自己處在多巴胺濃度過高的狀態,所以現在才會啟動安全模式。

總之,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進行調節,讓自己重新適應當前的狀態,然後再面對下半年的新挑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藉口;每天安穩地過生活並沒有不好,但這並非我這個階段想要的。

我常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1. 新的生活體驗。

2. 新的學習、新的自我成長。

3. 創造新的東西。

以上的這些「想要」,都需要不斷地鞭策自己往前進,不要偷懶;碰到自己心理上的低谷時,只能不斷地鼓勵自己、找事給自己做,就像寫這篇文章一樣,提醒自己別忘記想要做到的事、別懈怠。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一) 時間貧窮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中產階級其實是一個具有高度異質性的群體,基於階級與職場經驗的差異,衍生對特定教養目標或益品的重視。

舉例來說,當父母職涯發展與學歷或證照有直接相關者,如公教人員、法律醫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員,較重視下一代成就學歷等制度性的「文化資本」;從事商業的父母,更強調溝通等軟性能力,或是培養人脈等「社會資本」。

當父母的工作與全球化經貿緊密扣連時,他們更傾向用國際競爭的尺度來衡量下一代的機會與風險;職業與文化創業相關的父母,相對容易視僵化的體制教育本身為風險來源。

讓孩子就讀公立學校的中產階級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來安排孩子的課後活動,透過自行規劃、組裝資源,來實現他們對「全人學習」的嚮往。

父母企圖透過才藝學習,幫助孩子「摸索」找到自己的潛能與興趣,想像未來更多元的職涯發展。

對於課業不那麼理想的孩子,父母也希望透過才藝的學習,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或是在多元入學的管道中透過術科表現找到一條生路。

父母的「協作勞動」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雙薪的中產階級家庭雖然得以享有較充裕的經濟資源,卻不得不成為時間的窮人。

在高工時的職場與多面向的教養協作之間,緊湊的時間節奏是當代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普遍節奏;但如果只是訓練孩子學習的效率與自律,我們可能壓縮了他們自主思考與自由創意的空間,造成「時間貧窮」的代間生產。

健身工作室的大進擊

時間接近五月底,因為我自己身體上的因素,再加上工作以及演講上的安排,讓我沒有太多心力關注健身工作室的開業狀況,只能從老婆的描述中,得知他們已經準備好要出擊了,期望能夠來個開門紅。

緊趕慢趕,終於趕在六月前正式開幕營運;如大家所願,簽約的狀況非常好,甚至可以說出乎意料外的理想。

但其實我更關注的是整體的流程是否順利,因為很多設計都是第一次嘗試,事前並沒有驗證的機會;但就這幾天金流跟資訊流的運作看來,整體電子化的系統流程也很順利,從體驗課到簽合約、上系統簽單、財務結算,然後再到開立發票以及銷課的流程都符合事先預期。

等到月結報表出來後,大致上就可以跑完一次完整的流程;如果一切順利,那就是非常成功的第一步。

在沒有加入連鎖體系的情況下,能夠順順利利地走到這步,也不枉費當初提前兩個多月的準備;但接下來能否步入正軌,還有待時間的驗證,或許再過幾個月後回頭看才知道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雖然取得第一步的階段性成功,但他們似乎也沒有鬆懈的本錢,接下來要更戰戰兢兢地簽約與銷課,並做好顧客服務,希望今年度能夠做到損益兩平 (真的有難度)。

如果能夠再取得下一階段的成功,或許就可以慢慢思考籌備第二間分店的事了;等到這時我想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久違的國中同學會

要不是幾週前的那通電話,我都快忘記自己上次跟國中同學碰面是什麼時候了。

我是你國中同學啦!」當我接起電話、聽到這句話的當下,還以為是詐騙集團打的,因此我又一本正經的回答「請問你找誰?」

當對方說起九年前我們最後一次碰面的場景時,才喚醒我的記憶,確認電話的那頭真的是我的國中同學、不是詐騙集團。

電話中亂聊了一通,主要是找我出席國中同學會,我心想也接近十年沒跟國中同學碰面了,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欣然答應前往赴會。

忙碌的幾週工作後,時間快轉到昨天晚上,怎麼一瞬間就到國中同學會了?但要說我有什麼期待、其實也沒有,就是單純地見見老同學,聽大家繼續幹古、聊天、話從前。

到餐廳時,其實我愣了一下,因為我以為會出席的人大多不在場,反而是以前沒印象有碰過面的人來了好幾個。

國中畢業後都過了快 25 年,有些同學我確實路上碰到應該認不出來,外形跟氣質都有很大的改變,但也有些人幾乎都沒怎麼變。

讓我比較驚訝的是,竟然有同學的小孩已經當完兵、在工作了,我的天阿! 趕進度都沒趕這麼快的吧!

還有就是以前印象中話不太多的同學,這次同學會中就跟跳針似地、話講不停,雖然我都不知道她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總之,還能看到多年的老同學,心裡還是很高興地,雖然說彼此的生活圈跟同溫層已經大不相同,但能偶爾出來交流一下,也未嘗不是另一種的生活體驗。

挖竹筍的新體驗

夏天時,我常吃到自家種的竹筍,但從來沒有親身去挖過;因此竹筍在我的想像中,永遠都是那個已經被洗好、整理好的形象,跟在菜市場中買到的竹筍沒有兩樣。

就在昨天,我終於親身體驗挖竹筍的樂趣,拿著工具跟桶子挖了十幾根新鮮的竹筍:


輪到我上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我爸媽出國去玩了,剛好最近適逢竹筍大出,他們覺得不挖可惜,所以在出國前就抓著我去學怎麼挖竹筍。

小試身手後,我覺得挖竹筍本身不難,比較難的是如何辨識剛冒出土的竹筍頭,這種是最嫩、最好吃的,但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不容易找;如果是很明顯看到冒頭的竹筍,通常都比較老了,但相對就容易找。

最近的天氣,真的太適合竹筍生長了,又濕又熱;我爸媽出國前才剛巡過一次竹林,誰知道才過沒幾天又冒出十幾根新的竹筍頭,真心傻眼。

老婆聽到我說要去挖竹筍,興高采烈說她也要跟去看怎麼挖的;於是我們兩個就把工具帶上,一前一後的往竹林出發。

當我看到最近的竹子堆時,心想不妙,已經有好幾根的頭冒得老高,這下還能吃嗎? 只好趕緊把土鬆開,先挖再說。

在我鬆土的同時,老婆就先去看哪邊還有冒頭,等我挖好這邊就趕緊過去處理;前面邊挖邊流汗,要知道竹林裡面是很悶熱的,再加上又一直彎腰鬆土跟挖竹筍,才挖沒幾根就開始滿身大汗。

挖竹筍事實上還是需要一點技巧,在我手生的情況下,前面挖得很慢、手也被震到有點麻掉;記得上次我爸教我的時候,明明就很輕鬆,但自己來因為下刀斬斷的部位抓得不好,因此格外吃力又不討好。

而且竹筍又長得奇形怪狀,我比較喜歡橫躺著長的、斬斷比較省力,直立的反而不好抓要砍的部位。

說到底,還是經驗不足;當我挖到後面幾根的時候,才慢慢地抓到該砍哪個部位比較適合,這個辨識經驗真的只能身教、不能言傳。

如果把挖竹筍當成是工作,那樣的環境確實是不太舒服;但如果像我們兩個菜鳥一樣當成是一種新的體驗,就還滿好玩的。

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體驗,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也告訴我們,面當臨一個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時、先不要排斥它,而是想辦法用讓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體驗它、接納它,最後再下結論。

開放的心態、積極的行動,才是能夠促使自己不斷往前進的「底層邏輯」。

我的創業筆記 (九) 產學合作要怎麼做才算成功?

這是我創業夢想的起點,一直很佩服德國的某家公司,他們的創辦人都來自慕尼黑工大的團隊,甚至主要創辦人就是在攻讀博士班的時候創業,公司的主要產品當然也就跟他的論文有所相關。 後來這間公司逐漸成為世界級的公司,台灣主要的設備大廠也都採用他們的產品;就算他們已經是這麼成功了,但主要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