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富足 (九) 先動腦還是先動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多數人來講,在「動腦」和「動手」上總是一方面稍微強一點,另一方面稍微弱一點。

要根據自己的特長決定做什麼工作、成為什麼樣的人;會動腦的人可能會成為理論家、哲學家、智囊,世界少不了他們的貢獻。

會動手的人可能會成為工程師、醫師、企業家,他們為世界的貢獻同樣很大。

每一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未必是相同的;大部份人會按照學校和家長設計好的方式按部就班地學習,這通常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學校裡教授的知識通常只是完整知識的輪廓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裡面很多細節是沒有時間講到的;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就必須想辦法把全部細節補上。

對一些人來講,動手拆東西、做東西,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再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去找答案,就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

現在的人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學的知識太少,而是學知識的時候貪多嚼不爛,看似學了一大堆課程,到了工作中都派不上用場。

只經過了大腦、沒經過手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只不過是擺設而已;很多人擔心,凡事都要動手試一試,會不會學得太慢,但是慢總比停要好得多。

還有人擔心,如果必須自己動手才能學到知識,是否就無法借鑒前人的經驗了,其實自己動手和借鑒別人經驗並不矛盾。

舉例來說,作者的女兒跟著教授做科研,接到的任務是把市面上所有的口罩找來拆了,然後弄清楚哪種好、為什麼好;於是他們拆掉大量的口罩、然後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最後發現布面纖維越細的口罩,過濾病毒的效果越好。

這和多數人的直覺是相違背的,因為人們總覺得粗的纖維能夠擋住更多的病毒;為了證實他們的發現,他們又進行了實驗,並且找到了原因 → 口罩之所以能夠過濾病毒,主要是口罩上的纖維有靜電,把病毒和粉塵吸附在纖維上,讓它們無法通過口罩的過濾層。

越細的纖維靜電吸附能力越強,因為靜電場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直徑越小的纖維,表面的靜電場就越強。

因此,他們得出兩個重要結論:

1. 用一種很細的奈米材料做口罩,效果最好。

2. 潮濕是導致靜電場消失的主要原因,所以任何口罩一旦潮濕就不能再使用了。

這些發現後來發表在一個材料學的期刊上,並被很多論文引用。

作者認為,很多新的發現可能就是從親手拆東西的過程中獲得的;是否有人會先想到越細的纖維靜電場越強,奈米纖維比普通纖維要細,因此要用奈米纖維做口罩? 

或許有這樣的人,但作者不認為他女兒是屬於這種具有超級「抽象思維」的人。

作者的女兒後來又參加另一個研究主題,去研究電池的電解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池的能量密度翻了一番,但電解液在幾十年裡的改進很有限。

這一次,他們的研究方法還是「拆」,只不過他們不是去拆現有的電池,而是前人已經在電解液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就是所發表的論文。

他們用「機器學習」的辦法得出可能有效的電解液配方,最後交給一位研究人員做實驗確認;最終他們發現一種配方能有效提高充電池的能量密度,並且將研究成果投到一份頂級的學術期刊上。

作者認為,他女兒小時候沒事就拆筆、拆家電,反倒讓她掌握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任何時候知道怎樣學習,都比學到的那點東西更有價值。

在上述的案例說明中,手比腦更重要,或者更準確地說,「手先於腦」。

對大多數人來講,應該是手先於腦;在歷史上,大多數文明也是按照這個次序獲得文明成果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不會動手,但頭腦的思維卻異常發達,他們能夠用純粹的理性發現生活中的問題,甚至演繹出很多無法通過動手獲得的知識。

腦先於手,理性思考。

在歷史上,古希臘人和古印度人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他們具有其他早期文明的民族所沒有的一個特長,那就是「邏輯思維」或者說是「思辨的能力」。

在古代世界,所有的數學知識,一大半是古希臘人貢獻的,這不是因為他們人口眾多,甚至不是因為他們技術發達或者經濟總量高,而是因為他們的學者關注的焦點和他們做事的方法與其他文明不同。

古希臘人喜歡使用邏輯而不是情感來思考,他們喜歡尋找和證明定理、定律這樣規律性的結論。

在幾何學中有兩類問題,一類是證明一個定理,另一類是證明一個一般性的結論;解決它們的方法都相同,但是一個定理被證明後,可以得到一大堆新的結論,而一個一般性結論被證明後,增加的知識只是它本身。

如果我們把一個知識體系比作一棵大樹,定理就是枝幹,具體問題就是葉子。

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古代民族像古希臘人那樣喜歡解決枝幹上的問題,其他民族通常更喜歡關注具體的問題、關注看得見摸得著,對自己有好處的問題。

當你喜歡理性思考、喜歡追本溯源,並善於學習成體系的知識,然後去尋找能夠用得上這些知識的問題,把它們解決了,那就是「腦先於手」。

「腦先於手」的人不多,但是很多重大的發明和發現都是這些人做出來的。

「手先於腦」的人,好比發現了釘子之後去尋找鎚子;「腦先於手」的人則相反,他們先有鎚子在手,然後去尋找釘子。

是腦先於手,還是手先於腦,這件事其實和文化有很大的相關性;中華文化更講究「手先於腦」,因為大家都喜歡做馬上能夠看到結果的事情,不喜歡去研究那些完全不知道有什麼用的學問。

對於任何問題,要有一致性答案的前提是有「共識」存在;對於那些所謂無解的哲學問題,並不是因為大家給出的答案不好,而是因為大家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不一樣,無法取得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強求給出答案。

對於生活中那些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不需要糾結,先「行動」起來就好。

一個人理解了知識的標誌,並不是能夠背誦這些知識、也不是能夠把這些知識說給別人聽,而是能夠用好這些知識。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透過知道答案來解決,而是通過「行動」來解決的。

作者在很多場合都提過,對於成功創業者的經驗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為什麼呢? 因為那些人最大的價值是他們「行動」的能力,而不是一開始就對各種複雜問題有了明確答案,然後按照答案去行動。

這些人的經驗,大部分是事後對當時的行動給予一個合理解釋罷了。

作者在向創業者投資時,對於他們的商業計劃書其實沒那麼感興趣,真正感興趣的除了對方的誠信、勤奮外,主要是這個人的「執行力」以及做事情的「決心」。

創業者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以前沒有答案的問題,否則就不需要創業了;而他們商業計劃書給出的答案,是無法反映他們當時對一些問題的見解的。

投資的回報,從本質上講,不是對考試分數的回報,而是對「行動力」的回報。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我們是無法直接應用他人的理論、經驗或者想法來解決的,很多事情也不是我們動腦筋想清楚就能夠做好;只有當我們真正開始做的時候,這些事情才能被慢慢解決。

並非學習那些理論或者動腦筋不重要,只是因為世界上單純靠動腦筋能解決的問題其實很有限,大部分事情都太複雜,需要動手之後才知道如何解決;而且這些問題佔我們日常遇到問題的大多數。

對於先動手還是先動腦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這要看那個人在做什麼事情、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不管是先動手還是先動腦,要想獲得真知、獲得理論,都需要經過純粹的理性思考,而不能簡單地靠經驗的積累。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並不存在所謂的「本質」,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對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先做起來」再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