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五)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用「海濱國小」來形容本章所描述的偏鄉學校。

若只考慮地理距離,海濱國小其實算不上偏鄉學校,開車的臺北人毋須費太多時間就可以抵達這裡;它的環境更接近所謂「不山不市」的學校,也不在偏遠山區,也不鄰近市區。

由於該地不在客運或快速火車的節點上,財力拮据、沒有汽車的當地居民,不但鮮少去台北,就連宜蘭都會區都很陌生。

所謂「城鄉距離」關鍵其實不在里程數,而是交通科技與經濟資源限制了當地居民的移動能力,以至於無法衍生地理學家所說的「空間壓縮」的效果。

海濱國小的孩子多數沒有參加組織性的課外活動,家庭教養偏向「順其自然造化」的模式。

由於青壯人口外流嚴重,海濱國小生員人數有限,每個年級僅一班;家長的組成八成是漁民 (漁工或船主),其他在工地做臨時工、在鄰近鄉鎮從事餐飲服務業,或是移居臺北工作。

本章研究的二年級,全班僅八個人;這八名學生的家庭型態多為教育部所界定的「高風險家庭」,包括以下三類:跨國婚姻家庭、城鄉分離家庭 (父母在城市工作,孩子交給阿嬤帶),及離婚單親家庭 (父親在離婚後攜子返鄉與阿嬤同住)。

「非典型家庭」比例偏高的現象,讓作者意識到,不能用量化研究的思維把「城鄉差異」當成一個獨立於社會階級外的變項,因為,誰能移居到城市中心,誰會留在鄉下居住,這些居住地點的分布往往源於人們先存的階級、族群或家庭型態的弱勢。


地理區域在資源與機會上的不平等,可能再度強化社會背景的不平等;因此,我們該問的是:

什麼樣的非典型家庭容易被「擠壓」到鄉鎮地區? 他們的階級與城鄉流動經驗形塑了怎麼樣的親職敘事?

階級與地區交織構成的雙重弱勢,對於這些家庭的教養實作與童年生活有什麼影響?

在這樣的社區與家庭生活裡,學校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 家長與老師之間呈現怎麼樣的關係?

不像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父親,可以透過電話、網路等媒介來履行「遠距父職」,勞工階級父親,由於語言溝通、情感表達等技巧較為有限,傾向強調身教、陪伴等教養方式,但這又和親子分離的現實生活有所矛盾。

當他們認知到自己做為父母的限制,進而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為了避免社會指責,轉而強調小孩的未來未必與家長教養有絕對關聯,自己的成長經驗也沒有得到父母的教導。


作者在都市裡觀察到祖父母,多半傾向疼愛孫子,這是因為祖父母退居為間接照顧者,對於孩子的發展後果不需要直接負責,教養觀因而產生轉變。

鄉下的祖父母因為還是擔負主要的管教責任,從而傾向嚴格管教,以免孩子學壞,難以向兒子交代。

雖然漁村步調緩慢自在,當地人卻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有何浪漫之處;「發展主義」、「競爭力」等主流思維也廣為鄉鎮地區所接受。

由於學校老師對家長無法期待,所以很少安排學習單或課後學習,校外教學也多以輕鬆休閒為主,很少像其他學校兼顧教育功能;老師預期多數的孩子只會完成高中職教育,課堂講授也以基礎或實用知識為目標。

在鄉下長大、由祖父母照顧的孩子,雖然所能觸及與體制教育相關的學習資源較為有限,但他們在日常生活方面展現了比其他學校孩子更豐沛的知識,例如拜拜要如何燒金紙、掃墓要怎樣拔草等,這是他們從長輩身上學到的在地知識。

與山林、大自然接觸是他們生活中的有機組成,而非家長刻意安排的週末旅行;相對於都市小孩,海濱國小的孩子對於每天的活動與遊戲有高度的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由地到戶外跟兄弟姐妹或鄰居同伴嬉戲。

雖然家裡很少有流行的商品玩具,但他們會充滿創意、隨興地把手邊可及的東西變成玩具。

在沒有大人指導、沒有外包學習的情況下,海濱國小的孩子展現了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創造力與獨立自主。

然而,我們也不宜過度浪漫化野放式自然成長,因為自由的反面便是風險可能擴大;即便他們的生活空間侷限在漁村,無遠弗屆的網路科技、電視媒體,也打造了一個生產欲望的虛擬世界。

網路為他們開啟了更大的世界,但同時也蘊含了不可知的社交風險,尤其在進入青少年階段後會更為明顯。


以城市生活為原型而刺激消費的電視廣告、電視節目,也不斷讓孩子們產生對城市的嚮往。

對孩子來說,城鄉差異只是模糊的階級排序想像,隨著他們邁入成年,尤其經歷城鄉移動的工作或婚配經驗後,可以會烙印更為明顯的情緒傷痕。

人們經常將城鄉不平等掛在嘴上,但究竟包含哪些具體的資源與機會差異?

討論者也經常把地理的邊緣化與社經地位的弱勢混為一談,這都有可能造成政策的不彰或資源的錯置。

透過城市邊緣與鄉下的勞工階級家庭處境的比較,作者指出以下三個面向的重要城鄉差異:

1. 父母的經濟機會與情緒安全。

2. 學校與市場提供的教育資源。

3. 社區空間與鄰里網絡。  

在某些生活面向上,都會區固然優於非都會區,但在某些方面,非都會區反而提供了孩子較為安全、自由的成長空間。

住在都市邊緣的工人父親,普遍有過「黑手變頭家」的夢想,在創業失敗後留下債務負擔,近年來的經濟狀況進一步威脅他們的經濟安全與男性自尊。

在下一代的教育資源上確實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城市提供安親班等市場教育資源,讓一些勞工階級家庭得以採取「外包培育流動力」的教育策略。

在非都會區,由於市場教育資源不可及,家長不得不傾向「順其自然造化」的教養方式,他們更加依賴學校扮演多重的功能,提供課後輔導、課外活動等學習資源。

相對於城市邊緣的學校,偏鄉學校的硬體資源其實更豐富,但由於教學人力的限制與不穩定,多僅能提供學童基本的教育。

在居住空間與社區網絡上,城市反而為勞工階級孩子帶來較大的風險與不安全;由於缺乏安全玩耍的公共空間、可信並互助的鄰里關係,都市孩子的活動多被侷限在室內。

中產階級小孩還可以在社區保全看顧下的庭園裡嬉戲,住在公寓裡的勞工階級孩子大多被限制在室內活動,並經常仰賴「電視保姆」與「電腦玩伴」來打發時間,語言溝通的能力發展較有限。

鄉下孩子的課外活動與肢體語言則不同,他們在小班教學中踴躍發言,下課後在戶外空間中自由活動。

對於被進城經驗烙印情緒傷痕的家長來說,城市生活的資源競爭、地位競逐本身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來源,在鄉下撫養孩子便是他們的保安策略。

鄉下地區的新移民家庭,由於市場教育資源的侷限,也傾向「順其自然造化」;在人際關係單純、鄰里連帶緊密的社區裡,孩子得以野放式的自然成長,這是都市小孩也享受不到的自由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五)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用「海濱國小」來形容本章所描述的偏鄉學校。 若只考慮地理距離,海濱國小其實算不上偏鄉學校,開車的臺北人毋須費太多時間就可以抵達這裡;它的環境更接近所謂「不山不市」的學校,也不在偏遠山區,也不鄰近市區。 由於該地不在客運或快速火車的節點上,財力拮据、沒有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