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活動是以對世界的「感知」為基礎的;當一個人感覺到冷時,他會加一件衣服,感覺到熱時,他會脫一件衣服,但是如果感覺錯了,他接下來的行為也會發生錯誤。
人總是希望自己活得明白,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做到,這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們感知不到真實的世界,久而久之會把幻象當作現實。
在現實中,認清幻象和現實有時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難得多。
為什麼人類總是難以分清幻象和現實呢?
這裡面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1. 從客觀上來說;
我們真的很難看清世界的全貌,更難了解他人真實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要「行萬里路」呢? 就是要盡可能地多了解外部的世界、多接觸不同的人。
2. 從主觀上來說;
我們的感官、甚至我們的大腦都會欺騙我們。
舉例來說,你把左手放到冷水中,右手放到熱水中,然後兩隻手再同時放到同一盆溫水中,兩隻手的感覺就會是一個熱一個冷。
到了近代,人們提出了通過實驗「證實」和「證偽」的方式把更多的幻象識別出來,讓我們能夠了解世界的真實性。
舉例來說,拉瓦錫提出氧化說,否定過去的燃素說,就是通過測量燃燒後殘留物的質量「證偽」了燃素說的理論。
我們個人要想避免被幻象欺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過於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幻象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越想越覺得有理。
不管是幻象還是現實,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難判斷,所以我們才要隨時有警惕之心。
人通常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看別人時看得清清楚楚,輪到自己時就犯糊塗。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評論別人時,喜歡把他們放到真實的世界中去評判,而在評判自己時卻虛構出一個虛幻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