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四) 城市邊緣家庭:自然造化或翻轉階級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本章所探討的家庭有些租屋,也有不少自力購屋或承接家族的老房子,他們的經濟資源並不寬裕,雖然有些積欠小筆債務,但皆未低於官方的貧窮線,屬於在低薪工作與家庭開銷間勉強打平的「窮忙族」(working poor)。

基於他們的階級經驗,這些教養者認為孩子的生活與未來面對的關鍵益品與風險是什麼? 從而發展出怎麼樣的教育方式與保安策略?

隨著勞動市場環境、主流教育理念、升學遊戲規則的改變,「教育」是否仍被父母親視為是有效幫助下一代脫貧流動的途徑?

文中以「天龍國小」代表中產階級以上的小孩所就讀的學校、「河岸國小」代表城市邊緣小孩所就讀的學校。

天龍國小與河岸國小的學校文化與課堂氛圍,與該校家長的階級背景與家庭管教模式有一定延續性。

「天龍國小」較為遵循新興中產階級教養腳本,以溝通說理、鼓勵自我展現、給孩子選擇為典範,學習上也較重視多元的課外活動。

「河岸國小」則以學業成績、行為管教為主要目標,強調孩子的獨立與負責,也重視對老師或家長權威的服從。

不同風格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孩子身上培養出階級化的習性差異。

天龍國小的孩子與成人互動明顯較自在;河岸國小的孩子則傾向避開跟不熟悉的成人進行眼神接觸。

不同於天龍國小的老師害怕中產階級家長申訴,小心翼翼避免處罰學生,勞工階級家長由於「文化資本」的侷限,很少有家長直接跟校長或教育單位舉報老師的不是;具有相對權威的老師也在與學生或家長互動時,明示或暗示「告老師」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


本章以三個河岸國小家庭、一個在天龍國小附近租屋的家庭為例,呈現勞工階級父母保安策略的內部差異。

在光譜的一端,養育者採取「順其自然造化」的態度,期待小孩可以完成基本學歷,將繼續升學視為個人資質的自然發展,不需要特別強求或培養。

對於這些自身經歷教育挫敗的父母來說,他們希望年紀仍小的孩子可以避免過度的學業壓力,也因為自身經濟與文化資源的限制,順其自然長大是不得不然的策略。

然而,在現今學校期待家長積極參與的教養腳本下,這樣的態度常被視為父母的消極或失職。


光譜另一端的保安策略,稱之為「培育階級流動力」,養育者希望透過升學讓孩子達成代間向上流動,希望孩子不要複製藍領勞工的階級地位。

由於財力與學歷上的限制,父母必須仰賴外包補習,或中產階級背景的親戚、老師的協助;然而,這樣的翻轉階級策略,卻也可能導致非預期的矛盾後果。

在文憑主義高掛的臺灣社會,勞工階級文化難以建立象徵正當性,從事體力勞動的父母反而多是「怕做工」,視讀書為下一代逃離階級複製、翻轉命運的主要路途。

因此,勞工階級的父母對教育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功課、學歷,以及將來可轉換的就業市場上的價值。


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難以瞭解「全人學習」在後教改體制中成為重要的學習目標,他們幾乎沒有人聽過大學推甄的制度改變,遑論替孩子規劃有利的相關學習活動、培養不用功課、學歷測量的「隱形能力」。

相對於安親班或補習班,他們認為課外活動或才藝班是昂貴且不必要的支出,也缺乏足夠的資訊或知識來評估課外活動的多樣內容。

勞工階級母親的另一個保安策略是透過跨階級的「社會資本」,來轉換為孩子的「文化資本」或「人力資本」,以促成下一代的階級流動。

例如,受過高等教育的親戚可以提供與教育相關的資訊與建議,或協助孩子把戶口遷到比較好的學區。

勞工階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也經常透過和老師「打好關係」,來進行跨階級的社會資本積累。

基於從自身的階級經驗認知到的風險與不安全,臺灣勞工階級家庭採取不同的保安策略來促成下一代的安康,也由於家庭生活處境與主流教養腳本的評價衝突,形成「勞工階級的教養文化矛盾」。


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多數勞工階級家庭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學習,許多勞工階級母親甚至比中產階級更強調孩童的學業成績;對他們來說,升學是幫助孩子達成社會流動、遠離體力勞動、確保經濟安全的最重要途徑。

缺乏「文化資本」的父母,需要透過市場外包、跨階級協力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

相對於其他東亞社會,臺灣民眾更有機會建立跨階級的人際網,透過非組織性、非正式的連帶,來幫助自己進行「社會資本」的積累。

勞工階級父母為了教育外包,面臨陪伴與賺錢的兩難;因為家庭收入有限,需要雙親更長時間的加班工作、犧牲更多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同時,面對老師或社工等權威,他們更缺乏「文化資本」來證明自己已努力克盡親職。


當勞工階級出身的孩子取得高等教育、階級流動的入場券後,由於習得與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但孝道等親族規範仍賦予父母一定的教養權力,經常形成非預期的親子關係緊張,以及子女內在的情緒拉扯與不安全。

過度強調課業成績未必能達成階級流動,反而使家庭資源更加拮据,在孩子身上也可能造成學習挫折的隱性階級傷痕。

由於學校文化與老師習性傾向與中產階級價值、白領工作文化對齊,中產階級父母與子女容易動用制度認可的文化資本與行為模式,善於爭取老師的注意力與協助。

相對而言,課業成績不佳的孩子,常在課堂上感覺受到忽略、被放棄、不受尊重,彷彿像是「襯托中產階級孩子發光發亮的匿名背景」。


上個世代的臺灣家庭,不分階級,更趨近於當今勞工階級的教養方式,在學業上「順其自然造化」,視教養者的主要責任為管教子女;如今,這樣的教養方式之所以逐漸被認為有問題,關鍵在於「評價框架」的改變。

由於當代教養腳本將課業教育視為父母的責任,學校也期待家長積極參與、甚至外包相當部分的孩子的學習指導給家庭;相較於此,「順其自然造化」被等同於父母的消極、甚至失職,即便許多家庭是不得不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五) 鄉下小校家庭:野放自然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用「海濱國小」來形容本章所描述的偏鄉學校。 若只考慮地理距離,海濱國小其實算不上偏鄉學校,開車的臺北人毋須費太多時間就可以抵達這裡;它的環境更接近所謂「不山不市」的學校,也不在偏遠山區,也不鄰近市區。 由於該地不在客運或快速火車的節點上,財力拮据、沒有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