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二) 人生的演算法能夠改變嗎?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什麼是「人生的演算法」呢? 

讓我們先來討論電腦的演算法;電腦要做一件事,就需要按照某一種方法,遵循步驟一步一步地來進行。

相同的電腦,做同一件事,有些效率很高,有些則非常慢,這不是硬體本身的差異,而是所採用的演算法不同。

人也是如此;人天生不會做事情,後來學會了做事情的方法,但是不同的人學的方法不同,於是我們就能看到一個現象:

生下來沒有太大差異的人,後來做同一件事情會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這就是人生的演算法對人的支配作用。


那麼人生的演算法是如何形成的呢?

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布魯思‧哈羅德‧利普頓認為:一個人的成敗和他的生物學特征,也就是長相、身高、智力等,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反而是和觀念、信仰以及身心健康等非生物特徵關係很大。

很多人一生最基本的行事方式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利普頓把這種個人的「基本行為模式」比喻為「人生演算法」。

他認為:「人的一生都會按照自己的人生演算法運行,從而形成人生軌跡,而這個演算法的基本框架在每個人很小的時候就大致形成了。」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學校時,有些人各方面的資質和成績都差不多,但進入社會後,發展情況卻天差地別,而這種差別的形成往往與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做事習慣」有關。


為什麼資質相近的人會形成如此不同的習慣呢? 

利普頓所提出的人生演算法理論,就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

人生的演算法對人的支配作用通常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而人生活中的大部分行為並不受「理性意識」的作用,而是受到「潛意識」的支配。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到人說:「這個道理我也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前半句話是反映他的「理性意識」沒有問題,後半句話則說明,他的行為其實並不受他的理性意識支配。

人們每時每刻要處理非常多的資訊,在成長的過程中,大腦會逐漸形成一套類似於電腦自動處理系統的「行為模式」。

這種「行為模式」的特徵就是讓我們不假思索行動,通常這樣的行動可以給我們帶來想要的結果,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有意識的行動,這就是平時所說的「行為傾向」。

例如早上起床,有的人鬧鐘響了就醒了,很自然就起來,而有的人則非要賴 20 分鐘床才起得來;再比如有的人遇到問題,潛意識裡就是想迴避,而有的人遇到難題就興奮。

這就是潛意識控制的不同的「行為傾向」,而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人生的軌跡也就隨之變化了。


以上的討論引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這些潛意識中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形成,以及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按照利普頓的說法,大約就是在 7 歲之前;人在出生之後的幾年,大腦就像一個沒有裝作業系統的電腦,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一個人接受教育,其實就是不斷地在往大腦裡安裝各種各樣的軟體,尤其是 7 歲之前接受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是在為這台電腦安裝基本的「作業系統」。

利普頓的這個觀點有點像古人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作者提醒大家,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在學界有一些人反對這個觀點,反對者主要有兩種人:

1. 基因決定論者;他們認為人類生物學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切。

今天的研究表明,基因確實會影響人的發展,但是不同的人在基因上的差異其實並不是很大。

另外,來自同一家庭的孩子,甚至雙胞胎,日後的表現也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基因至少不是唯一決定的因素。

2. 認為人在任何時間都是可教育的;這分成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用自己的觀點可以左右他人的看法,另一種則是完全相信理性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不管怎麼說,利普頓的觀點至少是被學術界認可的主要觀點之一,而且他有大量的實驗結果支持自己的觀點。

利普頓經過觀察和實驗發現,小孩在 7 歲之前的成長階段,心智發育並沒有成熟,他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單向的「觀察」,而不是像大人一樣互相交流。

小孩其實並不清楚在這種觀察中,會往大腦裡裝什麼應用程式,但是這些程式輸入進去後,就會逐漸起作用。

例如,一個小孩如果小時候經常看到父親酗酒,然後打自己的母親,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會伴隨他很久。

再例如,如果他經常看到父母愁眉苦臉,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總是說這件事做不成、那件事做不成,就會形成一種對生活的觀念 → 做事情很難。

後一種觀察結果和「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觀察結果是一致的:所謂的富爸爸常常在不經意間讓小孩感受到,什麼困難都能解決,而窮爸爸則通過「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讓小孩覺得窮人就要不斷地放棄自己的想法。


了解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大家自然會有第二個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演算法在 7 歲前就已經形成了,那在此之後這個「演算法」還有可能改變嗎?

利普頓說:它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有一定難度;具體來說有兩種方法可以改變:

1. 求助於心理醫生;通過包括催眠在內的各種心理疏導方式慢慢調整。

2. 通過練習形成新的習慣。 


假如你一開始在畫布上沒有把畫畫好,想要修改那幅畫,就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用新的油彩覆蓋舊的。

利普頓認為「一萬個小時定律」雖然是通過統計方法得到的,但其實在生理學上也能得到支持。

練習的一個作用就是讓某種行為從「有意識」的變成「潛意識」的;例如學腳踏車,學會了就忘不掉了;開車也是這樣,最開始學的時候是大腦要想怎麼開,後來更多地其實是通過肌肉記憶開車,身體會本能地做出正確的反應。

同樣道理,你打籃球打得熟了,投籃的時候不會進行一大堆有意識的計算,要用多大力氣,要以什麼角度出手,而是靠所謂的手感來控制球,這就是不斷重複練習形成的結果。

不僅身體技能是這樣,腦力技能也是這樣;舉例來說,東亞小孩的基礎數學通常比較好,那是因為他們經過大量練習形成了解決初等數學問題的感覺。

換句話說,一個人僅僅在「理性」上懂得某個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它付諸行動,當行動的次數足夠多時,便形成了「潛意識」的習慣,就等於把過去的「演算法」覆蓋掉了。

舉例來說,一個愛睡懶覺的人,到軍隊服役了兩年,睡懶覺的毛病通常就改掉了,這相當於他們接受了一種類似一萬小時的訓練。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絕大部分人一開始就沒有設置好自己的人生演算法,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充斥著漏洞的演算法控制。

因此,他們雖然努力,卻沒有什麼結果,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自然也不會知道要刻意改變人生的演算法。

今天有很多學者在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思想、行為和習慣,發現人們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多讀一些這方面的書,學習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就不至於有了問題還不自知,最後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什麼效果。


作者說:「創業是對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一個人的所有問題都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暴露出來。」

當然,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會創業,但是他們的問題會逐漸地,而不是一下子被暴露出來。

舉例來說,很多人做事搞錯了方向而不自知;很多人很努力,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演算法一開始就設置錯了,他們每天按照自己的「習慣」做事情,從來沒有覺得它是問題。

還有一些人把自己束縛在過去的成功中,卻不知道過去的成功經驗其實並不能讓他們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人要活得明明白白,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明白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是否支持自己實現目標,然後努力才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九) 產學合作要怎麼做才算成功?

這是我創業夢想的起點,一直很佩服德國的某家公司,他們的創辦人都來自慕尼黑工大的團隊,甚至主要創辦人就是在攻讀博士班的時候創業,公司的主要產品當然也就跟他的論文有所相關。 後來這間公司逐漸成為世界級的公司,台灣主要的設備大廠也都採用他們的產品;就算他們已經是這麼成功了,但主要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