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 學會跳出問題看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世界上總有一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或者所知甚少;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好方法來解決它們,我們動手嘗試著去摸索,卻發現除了消耗時間、浪費金錢,一無所得。

飛行的問題困擾了人類上千年,直到 19 世紀初,人類都沒有找對方向;從表面上看,鳥和昆蟲有翅膀,振翅就能飛行,因此只要給人或者機械裝一個能夠像鳥一樣振動的翅膀就好了。

17 世紀,義大利的科學家博雷利才通過研究動物肌肉、骨骼和飛行的關係,指出人類的肌肉力量不足以像鳥類那樣振動翅膀飛行,宣告了人類各種模仿鳥類的飛行努力都不可能成功。

19 世紀,英國科學家喬治‧凱利終於搞清楚了飛行背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於是人們才知道其實根本不需要振動翅膀也能飛行。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就是利用了凱利的空氣動力學原理。


人類在如何讓機器具有智能方面也走了很多的彎路;一開始,人們總想著讓電腦模仿人,這條路走了 30 年,幾乎毫無成就可言,學術界把持這種觀點的學者稱為「鳥飛派」,因為他們就如同當年試圖通過模仿鳥飛行造出飛行器的人。

當然還有少量的學者堅持要搞清楚智能的原理,他們被稱為「空氣動力學派」;顯然,空氣動力學派似乎走的是正確的道路。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智能形式:

1. 以人類為代表;個體智能水準很高,而且具有所謂的多任務智能,可以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個體可以單獨做決策,而且決策水準和群體決策的水準相當,甚至還更高。

2. 以螞蟻、蜜蜂為代表;它們的個體智能水準很低,只擁有完成單一任務的智能,獨立的個體無法做出決策;但它們在一起時,群體的智能水準卻很高。

鳥群和魚群也有類似的特點,這些物種每一個個體掌握的資訊極為有限,但卻有一種有效傳遞資訊和綜合資訊的能力,讓群體在做決策時用的是它們所獲得的全部資訊;這一點,人類反而做不到。

人類現在在「人工智慧 AI」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在很多領域人工智慧能做得比人都好了,靠的就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數學模型」;它們是今天全世界人工智慧的三大基石。

這三大基石對於人工智慧的作用,好比空氣動力學對於飛行的意義;事實上,今天的人工智慧和人類的思維方式幾乎沒有共同之處,它們更像是蟻群和蜂群的智慧。

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城市被管理得井井有條;比如在社會安全方面,各種監控設備能夠防範各種隱患,這一點在過去靠人類的智慧是做不到的。

這樣一個智慧城市會有無數的攝影機、感測器以及運行人工智慧的電腦;把上述任何一個設備單獨拿出來,都不是很智慧,但是當它們構成一個整體時,就形成了一種超人類的智慧。

從「飛行」到「人工智慧」,這兩個問題都很容易被描述清楚,即便是外行也能理解問題是什麼,因此大家會產生一種天然的反應,就是它們都很容易解決;但是,人類一開始都找錯了方向。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不在人們當時認知的世界裡,或者說,當時全人類的知識儲備都不足以解決它們;因此,無論是做「理論研究」還是「動手嘗試」,都不會有任何結果 → 不僅獲得不了成功的經驗,也得不到失敗的教訓。

解決這兩個問題,都需要理解它們各自的「空氣動力學」原理,而這些原理隱藏在更高的維度,而且是常人想不到的方向。

製造飛行器,不是要想辦法快速振動翅膀,而是通過翅膀的形狀獲得上升力;人工智慧不是模仿人的智慧,而是從數據和計算能力入手解決問題。

我們看到的問題是 A,其實它的答案在 B;而 B 要嘛之前還不存在、要嘛大家沒有將它和 A 聯繫起來。

解決這些問題的人,要嘛是另一個領域的學者、要嘛是反傳統的人。

喬治‧凱利在當時被人認為是瘋子,以至於他的助手都辭職了;最終發現可以用大數據解決人工智慧問題的人,是一群研究通訊和數學的學者,而不是傳統的電腦科學家,他們從一開始就不認為人工智慧要模仿人,而是站在電腦的角度看如何獲得另類智慧,用另類智慧解決過去需要靠人類智慧才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限於傳統的思維模式,這些難題是解決不了的。


對於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的大部分人,可能不需要去考慮如何解決上述難題,但人的一生也都會遇到一些對自己來說天大的問題。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和學生就發現「升學」和「就業」的問題是無解的。

其實,解決教育和就業問題的方法,不在教育本身;這和幾十年前不一樣,過去的矛盾是社會發展水平不高,教育資源實在太少,而且教育資源在數量和品質上提升的空間也很大,因此解決上述問題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增加教育資源。

今天的情況卻是,教育資源是足夠的,只是所謂的優質教育資源少;那麼有沒有可能讓所有的教育資源都變成優質的呢? 從提高絕對水準來說,這件事已經做到了。

但如果從相對水準來看,頂尖學校永遠是那 5%;從就業來說,好工作也永遠只是那 5%

5% 的機會是不可能滿足 100% 的需求的,這就是教育問題無解的原因。

在解決「教育公平性」的問題上,哈佛大學的第一位黑人博士杜波‧伊斯所建議的辦法倒是能根本性地解決問題;他是社會學家和民權運動家,從另一個層面,而且是更高的層面來看待教育不公平問題的。

要做到教育的公平,大部分工作其實要花在教育之外,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社會分工的公平,也就是職業的平等。

我們的社會總是有分工,會有人從事科技產業、金融服務,也會有人在餐廳裡當服務生、做廚師;會有人在商業大樓裡上班,也會有人在大樓裡做清潔工作,還會有人在戶外冒著嚴寒酷暑從事工作;如果沒有分工,社會就運轉不起來。

但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理解,不同的分工不意味著人有高低貴賤之分,而恰恰從事不同工作的人,在維持社會運作和發展上都是有貢獻的,都是平等的。

在教育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天才與學霸,但還有大量的人並不是學霸,這些人也許上不了最好的大學、有的人甚至上不了大學;但重要的是,不論是什麼學歷、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

如果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能獲得公平的待遇和尊重,上好大學這件事就不是一件「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了。

一個社會只有變得公平,只有社會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尊嚴,「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決。

在日本或西歐生活過的人都有一種體會,職級最高的和最低的人,其實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相差不算太大;這樣的社會會更關注「職業平等」,而非「教育平等」。

世界上還有一些問題雖然有答案,但是卻在當前大眾認知所無法觸及的維度上;對此,我們要嘛等待、要嘛必須超越問題的本身,到更高的維度中去尋找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九) 產學合作要怎麼做才算成功?

這是我創業夢想的起點,一直很佩服德國的某家公司,他們的創辦人都來自慕尼黑工大的團隊,甚至主要創辦人就是在攻讀博士班的時候創業,公司的主要產品當然也就跟他的論文有所相關。 後來這間公司逐漸成為世界級的公司,台灣主要的設備大廠也都採用他們的產品;就算他們已經是這麼成功了,但主要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