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五) 學會用系統思維看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用系統的眼光看待世界,關鍵是要了解系統的整體性和關聯性,讓系統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而不是小於部分之和。

要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就必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相關性。

舉例來說,一些喜歡職業球隊的富豪在買入一支球隊後,會大手筆地購買球星,但是那些球隊的成績卻沒有什麼提升,甚至還下降了。

事實上,當球隊引入一名主力球員後,原來的戰術就可能受影響,有可能往好的方向變化,但更可能往壞的方向編化,因為受影響的人太多。

好的球隊經理都知道,要通過在各個位置找到最合適,而非個人技術最突出,更非價格最高的球員,才能提高整支球隊的成績。

在任何一個複雜的系統中,各個部分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關聯,所以我們不能單獨考慮一個部分而不顧及其它部分;但各部分關聯起來的可能性特別多,我們就無法搞清楚,即便搞清楚,也難以最佳化改進。


在系統性思維中,一個重要的方法是「迭代思想」。

由於解決複雜系統性問題的難度很高,很多時候我們無法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需要不斷迭代、分步驟逐漸解決它;這種工作方法,和一開始就做好了主要設計,然後按部就班地執行有非常大的差異。

在「工業時代」,很多產品是先設計、再製造,一步完成;雖然這中間需要一些實驗,但基本的過程是確定的;但在「資訊時代」,很多複雜的問題需要通過迭代的方式逐步解決。


任何有效的迭代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1. 確定的目標。

2. 能夠不斷獲得的反饋資訊。

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反饋資訊進行調整,慢慢接近目標;為了確保每一次迭代都有所進步,不僅事先設定的目標需要非常清晰,而且每一次改進後離目標還有多遠也需要能夠量化衡量。


「系統論」是現代社會中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別是能用來解決複雜的問題;但我們要先承認存在複雜系統,知道通過總體最佳化有可能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而局部最佳化的結果常常是得不償失。

我們需要對一個複雜系統的內部有所了解,要儘可能地將不相關的部分分解,同時又要保持那些緊耦合部分的相關性。

對於很多複雜系統,我們不能指望一次性得到解決,也不能期望做一次完美的設計解決所有問題,而要通過迭代進步的方式解決系統問題。

要盡可能地建構開放的、能夠自我進化的系統,而不是封閉的系統。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七) 結論:教養風格差異如何強化不平等的童年?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親職場域的分析強調,不同階級群體的教養風格,以及他們孩子的生命機會,其實被看不見的社會結構連結在一起;

不同階級的父母彼此間鮮有機會互動;他們通常住在不同的社區,他們的孩子就讀於不同的學校,就連買菜、用餐、消費的空間,都少有交集。

每個家庭與孩子都不同,教養風格本來就形形色色,更重要的社會學問題在於:親職的社會差異,如何因為制度與文化的中介,被轉化成家庭資源與下一代生命機會的不平等?


本書指出以下兩個結構與制度因素的作用:

1. 巨觀層次的全球化脈絡。

2. 組織層次的教育的中介。
 
這兩個因素將不同階級、城鄉背景的家庭生活與親職實作連結起來,從而強化了「不平等的童年」。


全球化不僅涉及商品、資本與訊息等跨國流通,也影響家戶屋簷下的飲水點滴,包括人們對親職、教育、親密關係所懷抱的渴望與焦慮,以及可能調度的資源與機會。

許多研究教養的西方學者僅考量單一社會框架內的階級關係,忽略了資本積累與階級劃界往往在跨文化、跨國度的場域中進行。

本書強調納入跨國的尺度進行分析,特別關注全球化如何從不同面向形塑了階級化的親職經驗與不平等童年。

父母本身的跨國流動 (或不流動) 模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不論他們眼中的全球化意味著更豐沛的機會或更嚴酷的競爭。

有過留學、外派等跨國經驗的父母,傾向認同「國際競爭力」做為重要的教養益品,認為西方教育與外語能力可為下一代提供重要的「文化資本」。

尤其是工作與全球生產密切相關的專業管理階層,他們對於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競爭特別敏感,因而側重「全人發展」等軟實力,傾向支持個人申請的大學錄取方式。

相比之下,勞工階級、當地中產階級 (如公務員、中小學老師),優先考慮智育成績,更傾向支持以標準化考試 (如會考成績) 來分配入學名額。

培養全球化子女的保安策略不只在亞洲中產階級家庭間流行,越來越多北美與歐洲父母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擔憂產業外移和在地經濟衰退可能把下一代「擠出中產階級之外」。

在西歐與北美,有越來越多專業中產階級父母鼓勵孩子接受雙語教育,或是出國遊學、壯遊,以培養「跨國文化資本」。

社會不平等限制人們進行遷移或使用跨國資源的管道,且不均地分配全球化所帶來的紅利與虧損。

擴大的全球經濟以及跨國流動,同時衍生兩極化的跨國家戶型態與空間移動策略。

在社經地位階梯的高端,有些母親帶著孩子移民北美、遂行「教育出走」,父親留在臺灣打拼賺錢,成為穿越太平洋的「空中飛人」或「大雁家庭」。

階級階梯低端衍生的全球家庭則是跨國婚姻;資本外移和工作彈性化剝奪了臺灣勞工階級男性的工作機會與經濟安全,也促使他們前往越南、中國等地覓偶。

儘管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都利用全球化的流動機會,來幫助他們成家、育兒,但不同父母們所擁有的跨國文化與社會資本,並沒有同等的效力可以被轉換為下一代的「文化資本」或「流動機會」。

由於地球村的權力階層,朝向北美或西歐的流動和聯繫,被認為是較有品味或價值的「文化資本」,與其他地區的文化與社會連結則不然。


教育體制是促進社會流動的「階級翻身之鑰」,還是鞏固不平等的「階級複製之鎖」?

學校的日常運作,包括老師對家長的期待與要求、家長在學校的參與以及親師互動,是平衡或強化了學生的「家庭優勢」?

近年來臺灣教育體制推動改革,以西方為鏡,引進鼓勵家長參與、入學管道多元化、申請甄試入學等方式,這些制度企圖促成學生的多元學習與校園的開放民主,但也有可能無意中擴大「教育機會」與「學習資源」的家庭落差。

「全人教育」、「國際化」也成為主流教育體制崇尚 (雖然未必落實) 的學習目標。

經濟和文化資本不足的父母,如果不能配合參與學校活動、協助孩子學習中產階級規範,經常會被學校或國家認為是不適任或不盡責的父母。

教育現場日益朝向「中產化」的趨勢,悖離了「把每個孩子帶起來」的目標。

側重中產階級價值的學校文化,不僅讓「自然長大」的教養方式變得有問題,也造成勞工階級父母的教養文化矛盾:當他們期盼孩子成就社會流動時,往往必須否定自身階級文化與身分的價值。

「家庭教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子女的階級慣習養成;經濟學者沈暉智與林明仁利用財政部的稅務資料,發現親代的收入、資產越高,教育支出也越高,而子代越容易就讀公立大學、頂尖大學。

中產階級教養模式與當前教改論述之間的親近性,也間接限制了勞工階級的流動機會。

舉例來說,大學推甄的資料申請與口試過程,對資本文化高的家庭來說比較容易準備、甚至有競爭優勢;大學入學方式與選填志願的複雜化,也對弱勢家庭子女不利。

中產階級很容易把不平等想成是「他們」的問題,不論是同情遠距相隔的偏鄉或都市邊緣的社區缺乏足夠的資源,或是批評窮人由於文化視野或生活習性的限制而難以脫貧。

以上的思考方式,讓我們迴避了面對以下事實:弱勢家庭的教養困境,其實跟中產階級教養孩子的方式息息相關,換言之,我們的花園,跟他們的廢墟,實是社會的一體兩面。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十四) 精英永遠是少數人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現實的世界裡,大多數人可能成不了精英,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精英永遠是少數人,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對一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普及精英教育,而是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接受教育過好這一生,這才是接受教育的目的。

但大家都覺得普及性的教育是為「別人家的孩子」準備的,而自己的孩子江來還是要成為精英的;因此,家長普遍希望孩子能成為全才,讓孩子從小就參加了很多其實未必有用的通識訓練。

在討論大多數人該接受何種教育之前,要先看清真實的世界。


在任何經濟體中,需要大學畢業生才能勝任的職缺數量,和人均 GDP 都不是線性增長的關係。

根據 2020 年和 2021 年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在扣除了農業人口後,美國勞動力的分布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1. 技術產業、專業服務和管理職位從業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 37.3%

2. 製造業以及運輸業從業者佔總勞動人口的 20.3%

3. 其他工業和低端服務業從業人口佔總勞動力人口的 24.2%。  

4. 辦公室文職 (包括銷售人員) 佔總勞動人口的 24.2%

因為上述統計有些重複,比如管理職缺和所有職業都有重複性,因此總數加起來超過了 100%;但即便經過這樣的放大,所謂的需要大學畢業的職業和白領職缺加起來也不到四成。

在美國年輕的一代 (25 ~ 34歲) 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是 46%;這樣看來,有相當多讀過大學的人其實是找不到白領工作的,甚至很多人兩年內找不到工作。

要知道美國的人均 GDP 超過 6 萬美元,也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能上大學,更不能保證有很多高階職缺。

相比其他發達國家,美國由於政治正確的考慮,幾乎所有大學都會對一些貧苦的學生 (包括非洲裔、拉丁裔和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 降低錄取要求;但這些人通常難以獲得對於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學位,而選擇走「通識教育」的道路。

但在找工作時,用人單位需要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技能,因此雖然很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卻對就業沒什麼幫助。


產業升級帶來的工作機會要少於因它而失去的工作機會;舉例來說,電子媒體讓傳統的報業幾乎消失了,雖然創造了一些工程師的就業機會,但是它讓更多的媒體編輯失去了工作。

很多人覺得將來社會有人工智慧的幫忙,機器可以自動創造財富,人類只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行了,因此人沒有技能問題也不大;但現實狀況確是,機器創造的財富不會給予所有人,只會給予「機器的主人」。


「通識教育」依然很重要,但它只對兩類人特別有幫助:

1. 志向高遠,願意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精英的人;很多人只看到這些人的成就,卻無法像他們一樣長期付出,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老老實實學好一些技能。

2. 暫時不需要為溫飽發愁的人,或者物質欲望極低的人;比如很多研究學問的人便是如此,這恐怕也不符合大部份人的情況。


很多德國人選擇不上大學,上大學 (包括大專) 比例只有 28%;這並非家裡供不起,而是上了沒有用;德國大學生的學費極低,因為國家承擔了大部份高等教育的費用。

即便德國的人均 GDP 已經達到了 4 萬美元,而且也是歐洲第一強國,它也無法提供很多所謂的高薪白領工作職缺。

因此,很多德國人覺得,與其花很多年時間讀一個普通大學的非熱門專業,等到畢業工作還沒有著落,還不如直接進入職業學校,然後在大公司獲得一份薪酬不錯的工作。

德國人的分流是從國中畢業開始的,一部分人會在技術學校學習幾年,等到同齡人大學畢業時,他們已經是有著四、五年工作經驗的技工了。

有人會覺得做技術工人低人一等,但是,當一個社會有大量的人主動選擇從事這一類工作,並且經濟收入不低時,這種歧視也就慢慢失去了基礎。


對於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就能解決今後人生的一切問題,如果這個目標沒達到,就覺得社會對自己不公平。

教育能夠改變命運,這個看法沒有錯,但那只是在「統計意義」上正確,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是否能夠如願,就要看他怎麼做了。

教育是基礎,猶如建築的支柱,但只有幾根柱子是沒有用的,還是要把房子搭起來;今天很多人覺得有了教育就有了一切,那其實只是一種幻覺。

從柱子的比喻出發,再來討論「通識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差異:

1. 通識教育相當於給大家很多根不算太高的柱子,在這些柱子的基礎上,你能搭出各種形狀漂亮的宮殿,但是工作量非常大,消耗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

2. 技能教育相當於給了你 4 根非常高的柱子,可以較快地搭出一個四四方方的高樓,這個高樓很實用,但未必好看;你如果想要把它改造成宮殿,難度是很高的。

對沒有房子的人來講,第一步先是要有高高的大樓住,而不是花很多時間修宮殿。

但不管是哪一種,最後都要落實在建房子上,而不是立起幾根柱子;光有幾根柱子,既不能避風,也不能擋雨。 

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六) 結論:階級化的保安策略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親職與教養可以教我們什麼?

本書並沒有教如何養兒育女的標準答案,我們看到不同的教養風格,其中沒有好壞對錯,因為每個家庭的資源與條件不同,適合的教養方式也有所不同。

社會學可以教給我們的,是指出教養焦慮背後結構性的文化或制度困境,將個別家庭的教養經驗放在更大的歷史、社會與全球脈絡中來思考;同時,探討父母們想要孩子永保安康的教養策略,為何經常導致非預期的後果,反而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階級經驗」如何影響父母對益品與風險的看法,從而形塑出不同的教養策略與風格。

階級位置相近的父母,由於家庭、教育及職場等經驗,衍生出類似的秉性、生命機會與意識形態,傾向偏好共享的教養腳本,也採取類似的保安策略。

階級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並非決定性的,階級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明顯差異。

不同階級位置的家庭,可能對彼此投射羨慕、妒忌、不屑、擔憂、自卑等情緒;父母們也透過模仿、競爭、區辨等不同方式,相互影響彼此的教養風格。

舉例來說,中產階級家長透過雙語幼稚園、多元課外活動等消費選擇,來凸顯自己相對於中下階層的優勢,同時也模仿他們所嚮往的中上階層教養方式。

菁英家長透過更細緻的方式,如「大學畢業才出國留學就太晚了」、「只瞭解美國文化還不夠,歐洲文化才是真正的品味」,來與其他家庭區辨高下秀異。

在教養實作中,傾向「競爭流動」的家長,是希望確保孩子未來的生存機會、教育成就與職業保障;傾向「自然成長」的家長,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依循個人的性向來發展,不以考試成績或學歷文憑為絕對目標。

大多數父母們橫跨多重象限,權宜地混用不同的教養類型;在同一家庭裡,父親與母親也可能因為原生家庭背景或性別分工的差異,在親職場域中有不同的風格偏好。

以下簡介幾種不同類型的教養風格:

1. 跨國中產階級父母;具備充分的經濟、文化與社會資本,得以利用國外進口的文化資源,甚至跨國流動的教育策略,為子女「培養國際競爭力」。

他們認為孩子未來面對的主要風險是「國際人才競爭」,因此家長們追求西方教育理念的全人發展,透過外國遊學、雙語學校等「鋪路消費」,希望下一代能更自然地體現「世界人」的言行舉止品味,以轉化成為未來進行全球移動的「人力資本」,並凸顯創意、彈性、批判思考等「軟實力」。


2. 財力有限的中產階級父母;因財力有限、讓孩子接受國內教育或就讀公力學笑的中產父母來說,「培養國際競爭力」雖讓他們心嚮往之,但只能選擇成本較低的方式來履行全球化的渴望。

即便認同「全人教育」的理念,由於留學並非近期可及的目標,他們也擔心「國內教育競爭」潛在的不安全與風險。

因此,許多家庭的保安策略還是偏重學校成績,或透過「全補教育」將多元學習轉化為客觀化的學習履歷。


3. 規畫「自然成長」的中產階級父母;透過「島內移民」追求另類教育的家庭,他們視主流教育體制或傳統教養觀念,如強迫學習、威權文化等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風險。

他們的教養目標不以高文憑、賺大錢等為首要目標,更重視快樂童年與身心靈平衡。

這樣的父母通常需具備一定的階級優勢,方能忽視階級同儕的質疑,全心規劃自然成長:他們或具備相當的文化資本,得以鞏固自己的教養理念,也有能力提供輔助教學;或有足夠的經濟資本,可以在孩子遭遇體制內升學困境時提供出路,例如安排出國念書,或有家族生意可讓孩子接班。


4. 「培育階級流動力」的勞工階級父母;對這類家庭來說,孩子「無法成就階級流動、脫離勞工生涯」,是他們眼中最大的風險。

雖然他們跟中產階級父母一樣尋求市場外包來栽培孩子,但因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源的限制,方式不盡相同。

他們缺乏足夠 (被體制認可) 的「文化資本」來參與孩子學習,只能竭盡有限的「經濟資本」,或試圖建立跨階級的「社會資本」,以轉換為下一代的流動機會。

由於對改革中的教育體制或跨國的教育機會瞭解不多,他們更依賴學校體制與老師的介入。

他們首重學業成績,相信考試是幫助下一代脫離「做工」生涯的有效捷徑,若要安排課外活動,也期待能被有效轉換為外部性的工具價值。

本研究也發現,向上流動的中產階級,也就是父母本身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透過職涯取得社經地位流動,雖然經濟資本充裕,也傾向類似的務實保安策略。


5. 「順其自然造化」的勞工階級父母;他們親身經歷的學習挫折與職場失敗,反倒使他們想保護孩子免於直接面對的不安全,尤其是返鄉居住的單親父母,打拼與婚配的城市經驗在他們身上刻劃了階級與城鄉交織的情緒傷痕。

這些勞工階級父母表面上看來同樣追求孩子的「自然成長」,但方式與邏輯大不相同。

遷居鄉間的中產階級父母,透過人為努力,刻意營造出「自然」的環境,貌似「放手」的教養其實需要成人生活的大幅調整,尤其是母親以小孩為中心打造無壓、有機的家庭生活。

當中產階級父母擔心孩子欠缺生活能力、成為「媽寶」的時候;勞工階級的孩子則在家長無暇照顧的狀況下,不得不學會獨立生活,尤其是生活在隔代教養或單親 (父親監護) 家庭的孩子,渴望成為日常生活中缺席的媽媽的寶貝。

勞工階級父母自身在藍領職場或農漁業養成的「文化資本」也不受體制認可;對於居住在城市邊緣、工時長的勞工階級家長來說,他們的親職實作很容易被學校貼上「教養無力」的汙名。

相對而言,順其自然的教養方式在鄉下社區較為可行,可以讓他們的孩子野放式地自然成長、毋須面對都市環境潛藏的風險。

今日閱讀: 富足 (十五) 學會用系統思維看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用系統的眼光看待世界,關鍵是要了解系統的整體性和關聯性,讓系統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而不是小於部分之和。 要做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就必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相關性。 舉例來說,一些喜歡職業球隊的富豪在買入一支球隊後,會大手筆地購買球星,但是那些球隊的成績卻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