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平等其實是「連續性的分布」;都市邊陲的學校,也就是既非偏鄉、也不夠都會的社區,其實面臨的教養挑戰更為險峻。
城鄉差異未如大眾想像般持續擴大,反而是都市、城鎮、鄉村內部的學習差異更為顯著;大多數成績落後的學生,其實不在偏鄉或鄉村,反而分布在城市與鄉鎮。
「地區不平等」與「社經地位的不平等」不宜混為一談;「繁星推薦」的入學管道被教育部視為平衡教育落差的制度槓桿。
來自高所得地區未必都出身於高社經地位家庭,都市裡的弱勢人口,在數量上其實比鄉下還多。
低所得地區也不是只有低社經地位家庭;都會區的中低社經家庭子女,由於難以擠進明星高中,反而在社區高中獲得出頭的機會,容易得到「繁星推薦」。
鄉下的高社經家庭子女,反而比都會區的低社經子女更容易經由繁星管道入學。
作者認為用來測量高教入學平等的較合宜指標應該是「第一代大學生」,也就是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子女是否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
要打破「階級不平等」的世襲,升學管道的改革只做了半套,之前與之後都同樣重要;弱勢生入學後若未能得到相應的配套與額外協助,如學習指導或經濟補助,往往容易感到適應不良、更加挫折,或忙於打工、苦背學貸。
「教育不平等」的再製,遠從大學入學前就開始了,要彌補家庭資源的落差,中小學教育現場的改革尤其重要。
如果持續強化拔尖競爭、文憑主義等主流價值,不僅忽略了不同質孩子的發展,也強化對弱勢家庭的漠視與排除;需要打破的是將「會考試」等同於「有能力」,而非全盤否定「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對於不同學習需求與狀況的孩子,學校應該提供分流的教育內容與方式,包括及早介入的學前教育、補救教學、改革技職教育等多元做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