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用「園丁」與「木匠」來比喻兩種不同的教養風格。
在傳統的「自然成長」風格中,照顧孩子像照顧一座花園,定期澆花施肥,給雨充足的日照與安全的環境,由於大自然、風土、天候都充滿不確定性,開花與結實令人驚喜,也難以避免蟲害等意外。
當今的教養腳本期待父母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接近「木工師傅」,木工師傅在意的是精確與條理,企圖降低混亂與不確定。
木工師傅的教養觀,呼應了「選擇的親職邏輯」,將教養視為一個線性過程,父母在過程中企圖透過最合適的選擇,降低孩子生活中的不確定與不安全。
木工師傅的教養觀,使得許多臺灣的家長與老師相信以下學習的迷思:「早點讀、學得多,比較好。」
華人的補習教育、傳統私校的教學模式,一直採取類似的原則;暑假補習先上秋季班的內容,孩子到時就能顯得從容,三年課程要在兩年半教完,最後的學期就能反覆演練。
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偏重可用分數或證照評量的知識與技能,忽略與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或公民素養連結的態度與能力。
這些學習方式有什麼問題?
表面上的學習優勢,其實可能造成日後的學習遲鈍;重複聽講、反覆演練,讓學習變得無趣,容易磨損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
過早以成人的專業框架做為模仿的標竿,阻礙他們自由跨越不同知識領域的邊界,反而限制好奇、創造與探索的心靈空間。
當父母把教養視為「保安策略」,對於不安全有兩個理解的盲點:
1. 傾向過度放大日常生活裡的風險,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或適應力。
2. 我們必須記得,不安全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常態;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全球經濟快速變遷,讓「鐵飯碗」與「安穩工作」成為神話。
當下的生活我們無法全面掌控,未來的世界也難以預見,父母不可能為孩子「避免風險」,甚至也很難管理風險,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能力「適應風險」。
做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工師傅。
當一個好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未來世界。
當孩子想要往特定的方向發展時,我們可以幫他搭個小支架,讓他爬得更有力;當颱風來襲時,我們提供暫時的避風網,讓他能喘口氣。
擁抱不安全與不確定,因為這些挑戰都是讓孩子成長的必要養分,給予他們嘗試、摸索與跌倒的機會,才能逐步打造自己人生的藍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