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臺灣的產業升級與教育擴張,「五年級」後段班或「六年級」前段班的世代體驗了臺灣快速的工業化與民主化,也普遍經歷代間的社會流動。
他們通常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有機會出國留學;他們的父母很少有人讀過大學,絕大多數務農、務工或做小生意。
我覺得七年級前段班應該也有類似的體驗,只是相對比較倒楣,一出社會工作就先碰到金融海嘯。
家中經濟較為充裕的則是在臺灣經濟起飛的過程中,藉由中小企業累積財富,因而得以轉化為下一代的「文化資本」或是「跨國流動」的機會。
有些中小企業的老闆沒受過太多教育,也能成功賺到錢,所以不見得會這麼重視「文化資本」;但「經濟資本」是可以傳承下去的,這點無庸置疑。
這些經歷「向上流動」的中產階級家長,被主流社會歸為「勝利組」的父母,卻感嘆自己「沒有童年」,成長過程多浸淫在嚴酷的升學競爭與課業壓力中。
由於休閒生活與課外活動受到智育學科的擠壓,導致成人後「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嗜好、到底喜歡甚麼東西」。
許多人也將自己的失落童年歸咎於傳統的家父長權威與疏離的親子關係,父母或因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或陪伴孩子,或受到文化框架的拘束,鮮有情感交流或親密接觸,甚至用體罰等嚴厲方式進行管教。
以上論述,深有同感;我以為只有自己的童年是這樣,但看完作者的說明後,才知道自己並非個案,而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還算普遍的現象。
中產階級父母傾向使用「世代斷裂」的親職敘事,來強調自己的養育方式有別於當年父母的權威形象或打罵教育。
雖然崇尚領導、小孩中心的密集親職,並且努力地跟前一世代的觀念與做法進行斷裂,但這些父母也承認在無意識的層次,其實有著許多原生家庭慣習的延續與體現,原生家庭的養成經驗,往往在我們身上銘刻了無意識、自然化的慣習。
經歷「代間流動」與「世代斷裂」的中產階級父母,其教養實作有兩個重要目標,卻可能相互矛盾。
1. 為了彌補過去的失落童年,補償心靈受創的內在,他們視「快樂童年」為重要的教養益品,有助維護下一代孩子的情緒安全。
2. 為了保障孩子的經濟安全或階級優勢,父母試圖在日常教養實作中,將職場培養的「階級技能」或「文化資本」傳遞給下一代,儘管家庭物質資源豐富,也要象徵性地克制孩子的欲望。
原生家庭的慣習並非都是不好的觀念或做法,現代父母要能自己辨識優劣,去除壞的、保留好的部份;所以說當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要扮演好這個角色不容易。
「持續的不安全感」可以說是中產階級身分認同的特性,他們不像資本家有家族企業或大筆財富可以傳承給下一代,因此會擔心下一代是否會「從階級階梯上滑落」。
相對於勞工階級,中產階級的優勢是奠基在高等教育上的專業知識與人力資本;普遍經歷代間流動的台灣中產階級,更傾向將職場經驗所累積的「文化資本」、「專業技能」,轉化為教養文化資源,幫助他們與孩子良好溝通。
雖然中產家庭享有舒適或富裕的物質條件,父母在孩子的相關消費上仍會進行所謂「象徵性的剝奪」,透過剝奪孩子特定的物品或經驗,來培養家庭生活道德上的節制,以及孩子「延遲性的滿足」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