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謝謝你遲到了』反思

我們人類活在線性世界中:距離、時間和速度都是線性的,但今天的科技發展,卻呈現「指數型成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體驗到指數型的力量時,是當某個東西突然加速,例如汽車,或是突然緊急煞車減速時。

當這種情況發生,你會有短暫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相當難受;但事後,你可能會覺得興奮莫名:「哇塞! 在短短五秒內,我從零瞬間加速到時速快一百公里。」

不過,體驗一下子還可以,長期如此可讓人吃不消;但我們已經進入這樣的「狂飆時代」: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一直處於不斷加速的狀態中。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暫停、反思,切勿恐慌與退縮。

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

知識唯有經過省思,才能夠發揮真正的益處。

「凡是發自內心的,才能夠打動人心」,若非肺腑之言,如何說到人的心坎裡? 

因為你關心,別人才會在意;你能設身處地,才能引發共鳴。

文章要能夠啟迪人心,才有濟世之功;如果只是論述抽象原則,很容易流於空談。


看完第一個小章節的感想,當探討一個議題時,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出發,來詮釋自己的看法,然後才有機會引起他人的共鳴。

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而沒有自己的觀點,那似乎也沒必要花時間去附和。

先面對自己的無知,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別認為坦承自己不懂會很難堪,這是幫助自己去廣泛學習的原動力。

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生命的改變

作者發現我們大多數人需要痛苦和創傷,或是排拒和失望,來啟動「生命的改變」,但轉換人生需要「勇氣」。

留在你了解的人生裡雖然容易得多,但這個人生可能是條死路。

轉換人生經常意味著從另一根梯子的最低層開始爬起;然而,假如你發現自己本來攀爬的那條梯子靠的牆壁不對,那麼正確的決定很明顯:

你急需儘快找到另一根梯子,越快越好。

作者在父親過世後的那幾年,和各行各業頗有成就的一些人談過話;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故事,在經歷痛苦或打擊後,他們才被撼動,被震上了另一條人生道路。

對有的人而言是被裁員,當時他們覺得深受打擊,而且可能會覺得遭到侮辱;等到日後回顧,被迫離職的那件事,常會被視為從死巷子脫身的好機緣。

和死亡近距離接觸,不論是自己生死交關的經驗,或是跟作者一樣有親近的人離世,也是常見的轉捩點。

婚姻破裂也是另一種型態的死亡,某位成功的銀行家,在發現妻子有婚外情後離了婚,他說:「婚姻的結束,讓他以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生命的前景,才發現我並不喜歡那樣的未來」,一年後他辭掉工作,全職從事慈善工作。

看完這段的感想是,前幾年的挫折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好機緣,讓我有機會再重新審視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以及本來的路線是否正確。

同時,作者在父親過世時,觸發自己內心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他當時想必也是充滿著不安與期待,人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當下往往不會太好過,但又會對未來「充滿期待」。

他在回憶時對當時的決定抱持「正面看法」,即使當時這些決定會對財務上帶來一定的困擾。

我也希望當自己老了以後,能對每個階段所做的重要決定,都能說上一句「還好,當時是選擇這樣做」。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程式交易 [方法、技術與應用] (一) 名詞解釋

系統交易:交易者使用預定的進出場信號做交易

量化交易:如果這套交易系統的信號是可以量化的,雖然有些人認為必須是複雜的量化模型才可以,但作者認為只要是量化模型即可,即便是技術分析的量化模型。

程式交易:將量化交易的信號進一步程式化。

客觀交易:程式交易系統經過回測實證並經過統計方法驗證有效。

程式交易更精準的定義,為投資人透過程式,以歷史資料模擬回測方式,尋找必科學化驗證出優質的交易策略;繼而,以程式建立交易環境,即時而自動執行 (Real-time Trading) 回測時得到的優質策略。

程式交易藉由分析市場歷史資料,建立以不同面向 (技術面、基本面及籌碼面等) 為基礎的「邏輯性交易系統」。

經由資料的回溯測試,由測試績效分析,回饋調整操作策略的組成規則與規則參數,甚至對操作規則參數最佳化後,確定為可執行並達成投資目標 (目標包含獲利、風險、勝率、賺賠比等) 的操作模型,透過市場現況資料的過濾,與即時交易系統的執行,讓模型可以在市場中確實獲利。

程式交易系統 = 回溯測試系統 + 即時自動交易系統

2021年9月26日 星期日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現實需求可能窄化我們的視野

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學到:要聽從見多識廣的長輩;在上位者有權要我們照他們的話做、各式各樣的專業人士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們可以信賴他們,讓他們告訴我們該做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

從作者痛苦的經驗中學到,雖然專家知道的答案可能比較多,但重要的是我們得知道「問他們什麼問題」,這也是作者希望學生能在課程中學到的一課。

多數人在道德上都很懶惰,如果有個人穿著白袍,或是別上看來挺像樣的名牌,告訴我們去做甚麼事,我們就會照著做,不會問太多,因為這樣日子比較容易過。

這個世界或許佩服說真話的人,但沒有幾個人會雇用他。

「現實需求可能窄化我們的視野」,在爭逐的激昂情緒中群體感高漲,置身其中,道德的細微分別有時會被追求成功或勝利的欲望所淹沒。

「走好下一步」的需求,使我們在旅程中不敢向四周張望,因此既看不見路的走向,也看不見自己錯失了甚麼風景。

順流而下很容易,不過可能會把你帶到不想去的地方。

我們應該跟隨市場,還是設法領導市場? 顧客永遠是對的嗎? 還是有別人處於更好的位置,知道什麼才對顧客最好? 我們應該追隨共識,還是應該有信心去做自己認為更好的選擇? 

做決定有時並不容易。

沒有人有權力去挑戰你心中深處的信念和想法。

決定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衡量違反自己信念的個人成本,和堅守個人真理時很明顯會出現的痛苦,比較何者代價更高。

而維護自己的主張、按照自己的價值和信念去做,需要付出的代價有時候看來不值得。

作者堅信,「商業分析」的技術可以在教室和書本裡學到,管理的藝術和實務卻不能。

管理很大的部分都是從做中得來的常識,每個人都必須各自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培養個人所需要的技巧,最好的方式是有導師小心的帶領,加上更常見的,從嘗試與犯錯中學習。反省自己所做的嘗試永遠是有用的方法,特別是自己犯下的錯誤。

讀完以上內容後,感想是「做決定真的很難,承擔做決定的後果與責任更難」;這兩年來,我有一段時間不停的在做決定,但因為心裡有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從眾」的想法,每個決定都慢慢地把我帶到不想去的地方。

雖然最後我還是堅守住個人信念並從中跳脫出來,但有些傷害已經造成,需要後續更長的時間慢慢復原。

但如果問我後不後悔經歷這一段過程,則必須說很慶幸在年輕的時候,能有跟自己對話、下決定並承擔其後果的機會,這個經驗也讓我不再畏懼面對別人的質疑,更能堅持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金錢的祕密』重點摘要

偶然看到網路上的一篇文章,出處是一本韓國的書「金錢的秘密」,裡面有些警語是滿值得深思的,因此先做重點摘要,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凡快速得到的利益,最後都不是利益。

即使後來因這投資賺了錢,但這些錢會再去追求類似的利潤,最後就會消失不見。

雖然有人會說:「如果我能一下子賺到這麼多錢,就會立刻收手,那麼就可以逍遙一輩子啦!」但是一旦賺了那麼多錢,就會到處尋找這樣的投資管道,最後還是會失去全部的財產。

這種意外的幸運,對一個企業家和投資人而言,如同「吸毒」一樣。

注射了這種毒品,絕對不會再對 3%5%的利潤感興趣,只會專注在 10 倍20 倍100 倍的利潤,不斷地去尋找主力股或熱門股。

相信自己的事業會一夕之間翻轉人生,一生都在尋覓投機事業;這種幸運不是幸運,所有能快速達成的事或高利潤的事,都要與它保持距離。

而不投資則是最糟糕的投資,資產要經常保持在投資的狀態。

當然為了投資而待命的資本也算投資,但是沒有任何計畫或毫無欲望的資產會逐漸死亡。

存錢的能力與賺錢的能力是不同的能力,會賺錢並不代表會存錢;因為存錢需要具備「調整資產的平衡」和「管理細微支出」的能力,還需要具備對發票處理、物品管理等瑣碎之事,到稅率、利息、投資、匯率等相關的知識和理解,並且還要看重「財務分離」和「支出管理」。

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的命運,若相信自己只能在別人既定的事情當中選擇,那麼我們只能活在別人制定的人生當中,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人生裡。

任何類型的行業,若在該行業中排名第一,它就有定價權,這是領導業界之人的特權。

不管是房地產還是股票,我都會尋找第一名;購買房地產時,選擇那城市最昂貴的地區;購買股票時,買該業界排名第一的股票。

總結投資原則與標準如下:

1. 遠離一切快速賺錢的工作。

2. 不在任何危害生命的事業上投資。

3. 不做不投資的事。

4. 用時間來賺錢,用賺得的錢買時間。

5. 不追趕。

6. 在危機中投資,跟隨價值,遠離貪婪。

7. 股票至少持有 5 年,房地產是 10 年。

8. 投資股票若非業界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但要放棄第三名。

2021年9月23日 星期四

久違的 MBA 同學聚會

昨晚應該是疫情爆發後,第一次跟同學聚餐聊天,除了討論讀 MBA 期間所創立的公司去留,以及彼此的近況外,更重要的是詢問同學「學區房」的事情。

因為他已經先行了一大步,女兒今年都上高中了,有一個前輩可以討論,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席間,主要詢問他對於當年想盡辦法讓女兒就讀該學區,如今看來的感想為何?

出乎我意料外地,他認為非常有價值,本來我以為他的個性可能會說出「其實也沒甚麼差」之類的話;但完全相反,是用毫不猶豫以及非常確定的口吻說出「慶幸當年有做這個決定」。

更進一步的了解後,才知道「直升名額」這件事,對於減輕小孩升學壓力的幫助有多大,甚至讓小孩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更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在此先恭喜同學的女兒上「北一女中」,雖說後面的路不見得好走,但這步是紮紮實實的踏出去了。

不過,昨天也有感覺到現代父母都對當前的「升學模式」感到苦惱,我這同學當年也是學霸級的人物,卻也對目前大學入學方式頗有微詞,原因可能是「學習歷程」是要從高一開始做起,但父母也毫無頭緒! 

這幾年教育部不斷地修改「選才」的方式,由於遊戲規則一再更改,某種程度上也讓人無所適從,或許這些改變都是好的,但短期內來看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

改變勢必帶來混亂,這本就是不變的真理,而適度的混亂又會帶來新的突破,避免溫水煮青蛙以及坐井觀天的窘境。

大道理人人都會說,實際要執行時,「惰性/慣性」往往伴隨而來,人要克服「惰性/慣性」真的很難!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老年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年輕時就要細心呵護

先前陪我父親去醫院門診,詢問電腦斷層的檢查狀況,從之前的腸胃鏡檢查到電腦斷層檢查,都顯示身體並無嚴重的狀況,但老爸的身體還是每天不舒服,不是胃痛就是脹氣,還有就是睡眠極淺。

有診所醫生是說因為有「地中海型貧血」再加上交感神經的問題,所以身體常會有莫名的問題發生。

中醫看了無數個,中藥也有一直在吃,當人年紀大了,就會開始希望自己的身體是無病無痛的過完一生,這樣才是良好的老年生活品質。

今天我爸突然跟我說:「要及早保養自己的身體,不要老了之後跟我一樣,我當年是沒有好的生活條件,不得已之下才會用健康換取財富,到你們這一代別再犧牲健康了,否則就會跟我一樣天天看醫生,身體又痛苦不堪!」 

說實話,我爸才剛滿 70 歲,確實跟我認識的其他長輩比起來,身體差了很多,想當年他可是最勇健的那位,這五年內真的衰老很快,彷彿以前身體所受的明傷暗傷都一次爆發出來。

人在健康的時候,總是覺得可以犧牲身體來換取其它東西,但當真的患病時,又希望用所有的一切換回健康的身體,這看似是一個無解的結。

健康跟時間,都是每個人最珍貴的東西,一去不復返,且行且珍惜吧!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兩段式的 MBA 學位

比較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和日本不同形式的經理人教育,對照其優缺點,所有國家都遵循自己的教育傳統。

美國在教室中進行,德國延長大學研習的年限,日本是在超大型的企業中進行,而法國是利用本國的專業大學教育。

作者質疑英國為何漠視自己「師徒制」的傳統,跟著美國走? 

因此,他提倡兩段式的 MBA 學位;第一階段是在加入一個組織前,或剛加入時所上的課程;內容涵蓋所謂的企業語言,學習地點是教室。

這相當於醫學博士課程的第一個階段,或是建築師資格訓練的前一部分。

MBA 的第二階段則要和現有工作經驗有關,是在職進修,也將有組織中的導師人物參與。

目前英國大學部不斷孶生的商業課程相當於作者所提及的第一階段,而在職主管的進修課程則對應到第二階段,為結合實務與理論打開了一條路。英國人在慢慢摸索中,走回早期的傳統。

其實我的博士班也是在英國唸的,雖然不是商學院而是工程相關,因此對於英國所謂的傳統師徒制有點感覺,跟我的博士班指導老師的相處模式,則是比較像他是來協助我的夥伴。

不過這麼一想,其實我在台灣碩士班的指導老師也有點「師徒制」的味道,跟其它老師的實驗室權威式管理還是有些差異。

再來仔細回想我的 MBA 課程,某種程度還是屬於作者說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學習企業語言。

台灣的 MBA 教育主要也是跟著美國走,以教室大班授課為主、個案教學與討論為輔,我們這種專班都是在職進修。

這樣的模式是不是符合作者所講的實務與理論的結合,則有待商榷。

說真的,在職專班的 MBA 教育應該很難走「師徒制」,聽說現在有為每位學生配業界導師並推出雙導師模式。

但「師徒制」要花費老師許多時間,非專職的業師能撥空聊聊就不錯了,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背景相當有難度。

不過我唸的管理學院倒是相當推崇本書的作者,尤其是「第二曲線」的觀念一再被提及,不管是招生說明會還是新生訓練都拿出來討論。

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的「師徒制」還是有其值得推崇的地方,只是局限於資源及環境因素,推廣不易罷了。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 (一) 結構性獲利模式

不同產業的「結構性獲利模式」是不一樣的。

所謂結構性獲利模式是指一個產業或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可以讓其穩定且持續的獲得合理利潤。

亦即一家公司的常態性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及所得稅後,如果可以持續獲得適當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那這個事業就具有結構性獲利模式,可以繼續做下去。

這個獲利模式或許也可以用來評估創業者是否該繼續走下去,還是要及早停損。

事實上創業者最寶貴的是自己的「時間」,但在諸多考量上往往忽略這點,最後才來悔不當初,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但主要是創業者本身要克服自己的心魔,不要有賭徒心理,需要更冷靜及客觀的判斷,才能做好自身及公司的「風險管控」。

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經驗與知識必須齊步前進

經驗與知識必須齊步並進,不能有落差。

在親身體驗前先有觀念,是把知識存進大腦的倉庫,期待日後可以發揮作用,但根據作者的經驗,庫存的知識腐壞得非常快;通常等你需要時,它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知道,要學會一種語言,得一學到就儘快去用,其他所有的學習也是如此。

作者從美國返回倫敦後,決心要在倫敦幫忙建立一個修正版的美式企管研究所。

作者做了決定,未來他負責的課程一定要把重點放在幫助參與者弄清楚自身過去的經驗,賦予其意義;而且一定要多帶他們離開教室,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不要視老師教導的內容為必然。

英國的會計師、律師、醫師與建築師等專業用來培養人才的課程,都將某種形式的「學徒制」混入正式的學習,無一例外。

如此,不但有我認為不可或缺的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而且動手實際操作的學徒制模式,也能讓學生一邊學一邊拿薪水,非常實用,將教室和工作場合混合,也是法國專業大學體制的核心。

美國式的 MBA 課程,讓學生通過無數件個案研究,獲得的分析與計量能力,是銀行與顧問業這兩個領域很好的準備訓練。

MBA 字面上是商業行政碩士,商業行政是「企業管理」的老說法,這個 MBA 文憑,作者覺得代表的根本是「商業分析」碩士,碰巧就是企管顧問公司和銀行想要的人才。

而許多公司發現,問題就出在這種學習方式得來的知識,並沒有養成 MBA 畢業生實質的管理能力,公司也不準備付給這些學徒能在銀行和顧問公司賺到的薪資。

其根本原因在於,管理有些層面可以在教室討論,卻無法在教室培養。

管理包括人際關係技巧,像是和人一起工作、說服他人、激發他人興致的能力,還有必要時要會處罰人。

此外,還需要想像力、毅力、勇氣、某種程度的自知之明,以及在生活中具備道德立場。

看完這個章節,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創業也是在實踐中學習,如果先前有累積一些知識,那麼會少走一些彎路,但不代表可以一切順利。」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工作量過少、責任太輕的壓力

今天的閱讀內容讓我聯想到先前不愉快的經驗;當時因為疫情關係,進入任何場所都要實名制,我們也利用台北通的掃碼功能通行無阻。

回想那天要進入一棟建築內,我卻被警衛攔阻下來,其原因是他認為我老婆的台北通沒有按 +1 變成兩人進入,當時我老婆已經先進去了,沒看到我被攔下來。

就這個事件的敘述來看,應該是要稱讚此名警衛盡忠職守,但事實上他是先對我大吼大叫,一直強調沒按 +1 ,不能走。

當時也不想跟他辯駁,拿出我的手機打算自己掃,這時我老婆發現不對勁又回頭來看,並秀出她的手機說她有刷兩人進場。

我看著那個警衛傻了一下也沒打算道歉,於是就跟他說了一句「下次麻煩請注意一點」。

一般來說我是不會咄咄逼人,但這次確實不開心,在還沒弄清楚狀況時,就被用非常無禮的方式對待,彷彿我是犯罪者一樣,當時非常不解為何會發生這個狀況,現在就理解有可能是該名警衛在發揮「負面的力量」,展示他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我們經常低估職責過少的問題;它造成的壓力跟職責過重,在大忙人身上引發的壓力一樣嚴重。

大忙人儘管筋疲力竭,事情總是做不完,有時還無力應付,不過至少他們覺得自己有用,被需要。

職責過少的問題,反而使人在心理上更為沮喪,覺得自己沒用、不受重視,工作彷彿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跟生命,只為了薪水不得不戀棧這份工作。

有些有志難伸的員工會被引誘運用「負面的力量」,就連最不重要的職位都具備這個力量。

當客服中心接聽電話的人掛電話、當餐廳侍者不理人、當官員沒理由卻不核準營建申請、當機場地勤人員眼看著人跑過來卻關上登機門,他們很可能都是在發揮「負面的力量」,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展示自己「重要性」的方式。

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來自父母的「情緒勒索」

之前在讀「拼教養」一書時,總覺得有哪些地方沒有敘述出來,昨天偶然看到「俗女養成記」的片段後,突然知道是缺少哪一塊拼圖:

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模式,常常帶有所謂的「情緒勒索」。

父母是真的疼愛子女,也願意犧牲自己成就子女,但這種犧牲是不是可以常掛在嘴邊? 有待商榷。

劇中的一個片段,當年邁的母親說自己都是為了子女犧牲,為了這個家庭犧牲,她都是為了家人等等,這聽在兒女的耳中,有時就會變成一種情緒上的勒索。

劇中女主角就回了一句:「妳可以不要生,不要當媽媽啊!」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震撼人心。

到底父母該不該時刻提醒子女,撫養你們很辛苦,甚至要犧牲父母自己的人生? 而子女該不該時刻感恩,又或是當父母提起時就認為是情緒勒索?

回到問題的最根本,父母生小孩前,到底有沒有想清楚日後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還是等到要犧牲自己時再來抱怨小孩的存在呢?

臺灣的社會中充滿類似的情境與疑問,華人社會習慣於栽培下一代,並抱以非常高的期望,甚至願意犧牲這一代的生活來換取下一代的成長,但這個做法真的都沒有問題嗎? 

世代衝突的起因會不會就是從「情緒勒索」開始的呢?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面板三喵跌夠了沒?

PTT 有一個面板三喵的圖片很有趣,「漲一天跌十天」是最近這兩個月面板股的寫照,完全脫離基本面的股價,空軍抓著 2019 年的歷史紀錄說面板廠明年可能會虧錢,因此不斷下修目標價格。

但我想問的是,真是如此嗎?  淨值都超過 20 元的公司,且今年預計都 500 EPS 5 元以上,判斷明年會瞬間虧損,而依據就是電視面板報價下滑?

從友達的財報來看,電視面板僅佔營收的 20% 幾,且多數為大尺寸面板,也就是說,報價最剛挺的是它的主力產品,其它包含 IT 面板、車載面板或其它特殊產業面板等,都各自佔比不低,也就是說產品的結構跟先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更何況這整個產業結構正在快速變化中。

當電視面板報價下滑時,IT 面板及車載的報價還在暴利階段,並持續拉貨成長中,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面板廠明年不可能跟今年有一樣的獲利,但就算是只賺 EPS 1.0 元,股價也不應該跌破淨值。

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友達跟群創現在都是被嚴重低估中!

當然,也不是說買了就一定會賺錢,但至少當自己判斷價值被低估時買進,會降低股價波動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分享產業獲利的果實,這也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希望明年友達跟群創別讓人失望!

貨櫃三雄8月營收繼續爆發中

如同一個月前所預測的狀況,8 月營收開出來又是令人驚嘆的數字,長榮單月破 500 億月增 9%,萬海破 245 億月增 21%,陽明也是月增 10幾%,這個續航力不知道能持續到何時結束。

因為 8 月營收大約是反映 6 月至 7 月的運價指數,而從那之後指數也是月月走高,所以可以預期 9 月營收應該又是月增。

最近出了一個新聞,世界前十大航商有五間聲明基本運價凍漲至明年二月,當然有些人分析是營銷手法,在供需持續失衡的情況下,高運價的狀況很難改變。馬士基 (MSC)甚至提出得要需求端降溫後,才可能讓供應鏈有恢復正常的機會。

依目前持續塞港的情況看來,今年 Q4 的營收與獲利應該不會輸給 Q3,貨櫃三雄全年獲利應該都在 EPS 35 以上,甚至全在 EPS 40 以上都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的狀況應該都算在預期範圍內,而且更樂觀,但能否持續到明年全年,這到目前為止都是個問號,因為疫情引起的供應鏈混亂已經持續一年多了,沒人可以保證明年會發生甚麼事。

雖然不清楚年中時宏遠出的報告是根據甚麼做判斷,他們預期 2022 年 的獲利會超過 2021,對於這點我半信半疑,目前能預測明年 Q2 的狀況已經算先知了,預測整年應該是從未來過來的人吧! 

但我還是抱持期待看結果為何,畢竟目前的高運價如果維持一整年,那整年 EPS 55 以上都有可能,這個數字太驚人,暫時還不敢去想。就讓我們逐月看下去。

2021年9月11日 星期六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不會消失的學問

大多數的教育是一個世代將知識有系統的傳遞給下一個世代的方式。

就這點而言,教育是「社會化」的手段,使年輕人熟悉長者的行事。

如果世代傳遞間的變化不大,那麼這個方式多少行得通,但如果世界改變的速度比想像中快,昨日行得通的方式不一定幫得了今日的你,甚至可能成為阻礙。

假使你的答案更好,書本上的答案一點都不重要。

即使學習內容及細節都不記得也沒有關係,重點是學到「獨立思考」,以清晰順暢、邏輯連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應用在自己的人生中。

教育的果實必須等到很後來才能嘗到,不幸的是,除了畢業成績單,我們沒有多少測量標準,人生智慧的來到需要時間。

沉浸理論:把人丟下水,讓他們自己學會游泳。

假如你所有的生活實驗都得到好的結果,那麼很可能是你把自己推得還不夠遠,至少可以發現甚麼事情是這輩子不想做的。

文憑只是繼續學習的一個資格,是教育的起點,不是終點。

如果你真的想學好一樣東西,可以去教教別人,為新的聽眾和讀者演講、寫作,學到的東西要比他們學到的東西更多。

一開始就找對人,是經營所有業務的關鍵,而「第一印象」並非永遠可靠。

庫存的知識無法常駐,除非課程和經驗結合在一起,因此「願意做」比擁有高智商有用。

光有經驗、沒有反省咀嚼也沒什麼幫助。

如果能反省並了解自己過去已有的經驗,就能使人更妥善的處理將來遇到的難題。

經驗加上反省,才是不會消失的學問。


在現代社會,我們都需要終身學習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後願意去做並獲得經驗,再加上事後的反思,這才是跟著自己一輩子不會消失的學問。

我正在努力地走到這條路上,那你呢?

奇亞幣 - 跟 HPOOL 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距離上次發奇亞幣的文章,又過了一個多月,這期間也慢慢將舊的 Plots 置換成官方農場版本的 Plots

就在今天,跟 HPOOL 說再見的時候終於到了,同時也將剩餘的奇亞幣都轉移到新的錢包,看著 Excel 的記錄,從 5 月中開始加入 HPOOL,經歷過停電,整理電腦,添購硬碟等,4個月內累積了 1.5XCH,終於在今天畫下句點。

在逐步置換的過程中,官方農場的收益也來到 0.5XCH,從 4 月開始種幣到現在獲得 2XCH。接下來我將把所有硬碟集中到一台電腦種幣,省電省空間外,也方便我後續進行維護,要知道顧5台電腦也是滿麻煩的。

除了持續種幣外,最期待的就是 Chia 推出 DeFi (去中心化金融)的產品組合,讓我們可以將已獲得的奇亞幣繼續投入賺取利息,這樣就可以在等奇亞幣升值的期間額外獲取利潤,邊種幣邊玩 DeFi 就是接下來三年我在加密貨幣的主旋律。

對於種幣跟 DeFi 的收益,理想是三年後每個月能有等同 NTD 10,000 的收益以上,當然這並不是說要靠它賺錢,而是一個賭眼光的測試,如果能成功,應該滿有成就感的,至少代表我還沒有跟時代脫節,努力跟上新事物的誕生。

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如何重新創造自己的人生

第一次聽到查爾斯‧韓第 (Charles Handy) 是在 MBA 進修時, 老師不斷地引用「第二曲線」的觀念來勉勵我們,希望我們可以在課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二人生」。

剛好那時天下重新發行了韓第的著作套書,我乾脆就整套買回來;現在回頭看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韓第分享的內容不是在講專業,而是在講人生。

他在晚年集結過往的經歷、思想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出版了一本本值得我們收藏的好書,很慶幸自己能拜讀到他的著作。

「你拿甚麼定義自己」這本書,我反覆看了幾次;或許當我年紀更大時,會再拿出來讀一遍,在不同的年紀讀會有不同的感想,就先讓我分享一些重點摘要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歐洲管理學院 (INSEAD) 的荷蜜妮亞‧伊巴拉訪問三十九位成功人士,想知道他們如何重新創造自己的人生。

這些人包括從文學教授改行的股票交易員,從投資銀行家改行的暢銷小說作家。

成功的人生並不等於先知道做甚麼再行動,而是剛好相反。

只有在行動、實驗、質疑與再行動中,才能發現自己是誰、是塊甚麼料。

假設你的意願夠強,幾乎任何事你都能做,而且一定做得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入錯行,而是對所做的事並不夠熱情。

我們的確會從經驗中學習而逐漸變化,終其一生都在發展自己的各種身份,隨著年齡增加,我們開始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幾個生活範圍,因此身分也越來越穩定及成熟。

我們的一生其實是在尋找自己的身份,生命的過程像是爬一座身份的梯子,我們逐漸證實及發現自己。

梯子的第一階段是生存,餬口、養家、維持一份工作或獲得一個資格。

當生存不是問題了,必須表達自我,以某種方式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建立自己獨立的身份;對大多數人而言,中年的成就代表達到這一階。

梯子的最後一階是「貢獻」,是對自己以外更多群體的付出,貢獻不必是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對許多人而言,子女就是最好的遺產;而對有些人而言,則是他們的工作或是所創的事業。

還有的人則是他們所拯救或改變的生命,他們教導過的兒童或治好的病人,甚至是他們親手栽植的花園。

一個人並不會因為怎麼賺到錢而被人記住,而是因為他怎麼花錢而被記住。

墓碑如果刻著地下躺著的人賺了幾千幾百萬元,並不會給人留下印象,關鍵是那些錢用在甚麼地方,要在死前發現自己的每一個面向。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創業至今的感想 (下)

請謹慎思考最初的「創業團隊成員」組成,並做好萬全的創業前「心理」及「財務」準備。

「人的問題往往比技術更為複雜」,創業的難度也非單純股票投資可以比擬。這並非是說股票投資很簡單,而是著重點不一樣。

股票投資著重於「產業分析、「資金控管與「個人紀律等,但創業除了要有上述的能力外,還需要有「團隊合作與「執行力」。

其中,「執行力」更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如果新創團隊的執行力不到位,那麼即使創業主題新穎或是符合市場需求,都會是最終的「輸家」。

剛好昨天有一位創業的朋友來聊創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談到最後都是「」的因素居多。

其實臺灣的新創公司現在生存都很艱難,滿多跳下去創業的人都以為自己能在預期的時間內發光發熱,殊不知「創業成功機會本來就非常低」

這時再回頭跟當初的同事、同學一比較,總會有自己為何而戰的想法,而忘記創業的初衷

這位朋友遇到的狀況,就是當公司營運及財務狀況漸漸好轉時,合夥人卻漸漸失去鬥志,也間接影響到其它同事。

至於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個人財務因素及「來自家庭的壓力,這不禁讓人想問,當初創業前都沒有想過所承擔的責任與風險嗎? 

還是都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

我自己以前也遭遇過類似問題,當時是以「外部力量來解決「內部矛盾,但真的要我再次面對此類狀況,還是兩手一攤無法可解。

如果想不通就去公司上班,也沒人強逼著一定要創業吧! 

總之結論就是,「創業前要三思」,別只想著自己短時間內能不能扛得住,也要想想家人能否忍受這個痛苦。

然後,別以為自己天縱英才,短時間內就能比外面大公司的薪資福利更好,「做最壞的打算及做最好的準備,才能真正提高創業成功率」。

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拼教養』世代斷裂 VS. 長輩上身

由於臺灣的產業升級與教育擴張,「五年級」後段班或「六年級」前段班的世代體驗了臺灣快速的工業化與民主化,也普遍經歷代間的社會流動。

他們通常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有機會出國留學;他們的父母很少有人讀過大學,絕大多數務農、務工或做小生意。

我覺得七年級前段班應該也有類似的體驗,只是相對比較倒楣,一出社會工作就先碰到金融海嘯。

家中經濟較為充裕的則是在臺灣經濟起飛的過程中,藉由中小企業累積財富,因而得以轉化為下一代的「文化資本」或是「跨國流動」的機會。

有些中小企業的老闆沒受過太多教育,也能成功賺到錢,所以不見得會這麼重視「文化資本」;但「經濟資本」是可以傳承下去的,這點無庸置疑。

這些經歷「向上流動」的中產階級家長,被主流社會歸為「勝利組」的父母,卻感嘆自己「沒有童年」,成長過程多浸淫在嚴酷的升學競爭與課業壓力中。

由於休閒生活與課外活動受到智育學科的擠壓,導致成人後「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嗜好、到底喜歡甚麼東西」。

許多人也將自己的失落童年歸咎於傳統的家父長權威與疏離的親子關係,父母或因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或陪伴孩子,或受到文化框架的拘束,鮮有情感交流或親密接觸,甚至用體罰等嚴厲方式進行管教。

以上論述,深有同感;我以為只有自己的童年是這樣,但看完作者的說明後,才知道自己並非個案,而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還算普遍的現象。

中產階級父母傾向使用「世代斷裂」的親職敘事,來強調自己的養育方式有別於當年父母的權威形象或打罵教育。

雖然崇尚領導、小孩中心的密集親職,並且努力地跟前一世代的觀念與做法進行斷裂,但這些父母也承認在無意識的層次,其實有著許多原生家庭慣習的延續與體現,原生家庭的養成經驗,往往在我們身上銘刻了無意識、自然化的慣習。

經歷「代間流動」與「世代斷裂」的中產階級父母,其教養實作有兩個重要目標,卻可能相互矛盾。

1. 為了彌補過去的失落童年,補償心靈受創的內在,他們視「快樂童年」為重要的教養益品,有助維護下一代孩子的情緒安全。

2. 為了保障孩子的經濟安全或階級優勢,父母試圖在日常教養實作中,將職場培養的「階級技能」或「文化資本」傳遞給下一代,儘管家庭物質資源豐富,也要象徵性地克制孩子的欲望。

原生家庭的慣習並非都是不好的觀念或做法,現代父母要能自己辨識優劣,去除壞的、保留好的部份;所以說當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要扮演好這個角色不容易。

「持續的不安全感」可以說是中產階級身分認同的特性,他們不像資本家有家族企業或大筆財富可以傳承給下一代,因此會擔心下一代是否會「從階級階梯上滑落」。

相對於勞工階級,中產階級的優勢是奠基在高等教育上的專業知識與人力資本;普遍經歷代間流動的台灣中產階級,更傾向將職場經驗所累積的「文化資本」、「專業技能」,轉化為教養文化資源,幫助他們與孩子良好溝通。

雖然中產家庭享有舒適或富裕的物質條件,父母在孩子的相關消費上仍會進行所謂「象徵性的剝奪」,透過剝奪孩子特定的物品或經驗,來培養家庭生活道德上的節制,以及孩子「延遲性的滿足」的習性。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育兒津貼與額滿國小

昨晚老婆突然在看「到家保母」的價位,雙北市的市場行情高的嚇人。

因此我就上網搜尋了一下政府育兒政策的補助為何,才了解到每月育兒津貼有 5,000 元,看來這應該是基本盤,雖說跟到家保母的薪資有很大落差,但至少還是有所幫助。

另外,又進一步去了解國小學區的問題,先前有聽朋友幫小孩安排學區的困擾,我也順便了解一下自己居住地的國小狀況如何。

結果也是個額滿國小需要「資格審查」,看了一下審查條件後,才發現現代父母確實要多做點功課,古代有孟母三遷,現代也是為了營造較佳的學習環境而努力。

雖說國小的影響應該沒這麼大,但國中應該就傷透腦筋了;慢慢理解為何學區房會人人搶,這也是孟母的表現阿!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拼教養』教養過程中的四大矛盾

首先定義何謂教養腳本與教養實作:

「教養腳本」指的是父母所認同的有關教養的規範性文化腳本,也就是他們認為適切、理想的教養方式。

「教養實作」則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做法、教養行為與策略。

父母們經常面臨不同「教養目標」的拔河:只要孩子快樂長大、自由探索,還是希望他功成名就、翻轉階級?

我們鼓勵孩子獨立自主、質疑權威、成為他自己,卻又暗暗期待他們聽話乖巧、自律規矩、為家庭著想。

當代臺灣的中產階級父母,多強調不能再用「老一輩的方式」來教養孩子,比起上一代,他們擁有更豐沛的資源、跨國經驗,與對子女的殷切期待。

新興的理想「教養腳本」往往與制度環境、現實家庭生活有所衝突,照顧者在原生家庭或成長過程中所養成的習性,也強化了教養過程中的種種文化矛盾,讓實現自我期許的理想教養變得更加困難。

中產階級父母經歷「代間流動」的階級經驗,因而衍生親職敘事與教養實作、理念與慣習之間的矛盾 (自我矛盾)。

專家論述經常相互抵觸、教養目標也有所衝突 (論述矛盾);家庭成員的性別與世代之間經常存在意見與做法上的衝突 (家庭矛盾);教養腳本與學校、職場等制度環境有所差異 (制度矛盾)。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