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創業至今的感想 (下)

請謹慎思考最初的「創業團隊成員」組成,並做好萬全的創業前「心理」及「財務」準備。

「人的問題往往比技術更為複雜」,創業的難度也非單純股票投資可以比擬。這並非是說股票投資很簡單,而是著重點不一樣。

股票投資著重於「產業分析、「資金控管與「個人紀律等,但創業除了要有上述的能力外,還需要有「團隊合作與「執行力」。

其中,「執行力」更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如果新創團隊的執行力不到位,那麼即使創業主題新穎或是符合市場需求,都會是最終的「輸家」。

剛好昨天有一位創業的朋友來聊創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談到最後都是「」的因素居多。

其實臺灣的新創公司現在生存都很艱難,滿多跳下去創業的人都以為自己能在預期的時間內發光發熱,殊不知「創業成功機會本來就非常低」

這時再回頭跟當初的同事、同學一比較,總會有自己為何而戰的想法,而忘記創業的初衷

這位朋友遇到的狀況,就是當公司營運及財務狀況漸漸好轉時,合夥人卻漸漸失去鬥志,也間接影響到其它同事。

至於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個人財務因素及「來自家庭的壓力,這不禁讓人想問,當初創業前都沒有想過所承擔的責任與風險嗎? 

還是都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

我自己以前也遭遇過類似問題,當時是以「外部力量來解決「內部矛盾,但真的要我再次面對此類狀況,還是兩手一攤無法可解。

如果想不通就去公司上班,也沒人強逼著一定要創業吧! 

總之結論就是,「創業前要三思」,別只想著自己短時間內能不能扛得住,也要想想家人能否忍受這個痛苦。

然後,別以為自己天縱英才,短時間內就能比外面大公司的薪資福利更好,「做最壞的打算及做最好的準備,才能真正提高創業成功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