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謝謝你遲到了』反思

我們人類活在線性世界中:距離、時間和速度都是線性的,但今天的科技發展,卻呈現「指數型成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體驗到指數型的力量時,是當某個東西突然加速,例如汽車,或是突然緊急煞車減速時。

當這種情況發生,你會有短暫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相當難受;但事後,你可能會覺得興奮莫名:「哇塞! 在短短五秒內,我從零瞬間加速到時速快一百公里。」

不過,體驗一下子還可以,長期如此可讓人吃不消;但我們已經進入這樣的「狂飆時代」: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一直處於不斷加速的狀態中。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暫停、反思,切勿恐慌與退縮。

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

知識唯有經過省思,才能夠發揮真正的益處。

「凡是發自內心的,才能夠打動人心」,若非肺腑之言,如何說到人的心坎裡? 

因為你關心,別人才會在意;你能設身處地,才能引發共鳴。

文章要能夠啟迪人心,才有濟世之功;如果只是論述抽象原則,很容易流於空談。


看完第一個小章節的感想,當探討一個議題時,要從自己的價值觀出發,來詮釋自己的看法,然後才有機會引起他人的共鳴。

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而沒有自己的觀點,那似乎也沒必要花時間去附和。

先面對自己的無知,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別認為坦承自己不懂會很難堪,這是幫助自己去廣泛學習的原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