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反覆地聽到「超額儲蓄」這個詞,我在先前的文章「超額儲蓄率飆高,台灣錢真的又淹腳目了嗎?」中也曾經探討過,但現在回頭看總覺得在某些細節的表示上不夠清晰,因此想更進一步討論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超額儲蓄」的基本定義:
超額儲蓄 = 國民儲蓄 − 國內投資
國民儲蓄 → 包含家庭、企業、政府的儲蓄,通常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 扣除消費和政府支出後的剩餘。
國內投資 → 主要指固定資本形成 (如廠房、機械設備、基礎建設等) 和存貨投資。
「超額儲蓄」反映了國內經濟中未被國內投資吸收的資金,而這些資金也可能流入海外市場。
超額儲蓄也會間接體現國民對海外的投資,但二者之間存在幾個重要差異:直接計算 vs. 間接反映。
超額儲蓄是一個宏觀經濟變數,並不直接統計國民實際投資海外的金額;實際的海外投資需要通過金融帳來具體追蹤,例如對外直接投資 (FDI) 或證券投資。
而台灣長期賺取外匯、形成經常帳順差,也間接顯示台灣國民可能有大量超額儲蓄,這些儲蓄的一部分用於以下用途:
1. 累積外匯存底;台灣央行透過購買外匯平抑匯率,間接增加對海外資產的持有。
2. 海外投資;企業進行海外直接投資(如半導體產業在美國設廠),或個人投資海外基金和股票。
3. 外國債券購買;政府或金融機構購買外國公債或其他固定收益資產。
今年常在皓哥的直播中聽到他講「超額儲蓄」,並且在節目中跟我們這些聽眾說可以把它簡化成出口減掉進口 (經常帳順差) 所賺到的外匯,但實際上「超額儲蓄」跟「經常帳順差」還是有所差異。
經常帳順差代表出口 (商品與服務) 超過進口,再加上淨初次收入 (如利息、股息等) 與二次收入 (如外國援助或匯款) 後的餘額:
經常帳 = 出口 − 進口 + 初次收入淨額 + 二次收入淨額
若經常帳為順差,表示一國淨出口多於淨進口,並且可能賺取額外的海外收入。
而超額儲蓄跟經常帳間的關係則為:
超額儲蓄 = 國民儲蓄 − 國內投資 = 經常帳餘額
當國民儲蓄大於國內投資時,多餘的儲蓄將通過經常帳順差表現出來,例如出口賺取的外匯存入銀行或轉化為外國資產。
所以「超額儲蓄」並不完全等同於進口減出口的差額 (即貿易帳餘額),其主要原因是經常帳不僅包含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貿易 (貿易帳),還包含:
1. 初次收入淨額:如外國投資的利息、股息收入;
2. 二次收入淨額:如國外匯款、援助金等。
因此,進出口差額只是經常帳的一部分,超額儲蓄的範圍比進出口差額更廣;經常帳反映國民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平衡,而進出口差額只反映商品與服務的外部貿易,無法直接涵蓋儲蓄或投資的概念。
如果我們硬要把超額儲蓄用來解決經常帳順差也行,畢竟台灣經常帳順差的主要來源就是「貿易順差」,但也得益於海外投資的利息與股息收入 (初次收入項目)。
所以超額儲蓄可以視為經常帳順差,但不完全等同於進口減出口的差額 (即貿易帳)。進口減出口的差額只是經常帳的部分構成,還需考慮初次收入與二次收入的影響,才能準確理解經常帳順差。
講了這麼多,才稍微搞清楚皓哥在直播中所講的一句話,但事實上「超額儲蓄」中的國內投資,我查了好多資料才釐清它的定義。
我沒弄清楚的點在於如果公司或個人把儲蓄拿去買股票或房地產,那算國內投資嗎?
就國內投資的定義來看,它是指向國內實體經濟的資本投入,如廠房、設備、基礎設施建設等。
因此,當我們購買股票時,資金如果不是直接用於企業的生產性投資或設備擴建,而是通過股市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移,這種就不是國內投資。
只有在企業發行新股或透過其他方式直接籌集的資本,是用來進行資本支出 (例如新建廠房、設備等) 時,才會被計算為「國內投資」。
換句話說,股票市場的投資更多的是資本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流轉,而不是資金直接進入實體經濟進行投資;除非企業利用這些資金進行生產性投資,否則購買國內公司股票不會直接影響國內投資的統計。
當然,如果是去投資海外股票或債券,這些資金會被記錄在金融帳中,反映國內儲蓄用於國外投資,就會間接體現為「超額儲蓄」的一部分。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當儲蓄未被用於國內的實體投資 (即購買設備、基礎設施等),但仍保留在國內或流出海外時,就會形成「超額儲蓄」。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提過,東亞國家的儲蓄率都很高,台灣尤其明顯,而在超額儲蓄的表現,台灣更是一枝獨秀;原先我也對這結果感到很納悶,因為台灣人愛存錢、但更愛投資阿,怎麼會讓超額儲蓄率飆高呢? 這是代表國內投資的不足耶!
理解國內投資的定義後,才明白只要是非生產性的投資,不管是國內股票或房地產,都會屬於超額儲蓄的範疇,就更別提國外的股票或債券了。
那麼台灣的超額儲蓄率遠高於其他鄰近的東亞國家,我只能有以下的幾點判斷:
1. 市場機制無法有效地引導資本到具有生產性投資的地方,只是在不同投資者間流轉,最多只能算是資產重新分配而已。
2. 數據統計上的差異,中日韓在國內投資定義與統計數據的依循上是否與台灣一致? 同樣是投資國內股票,但如果是現金增資或是上市公發募資,只要是有資本支出的情況發生,都算是有生產性的「國內投資」,那麼在統計數據時是否會產生誤差,這需要進一步釐清。
3. 台灣企業太會賺錢、但在資本支出的部份略嫌保守;台灣家庭太會存錢、但對於高風險的創新投資或基礎建設投資持保留態度。
上述的第三點其實不太能算企業或家庭的鍋,謹慎保守並非壞事,但在投資管道上,確實不知道如果想要投資政府的公共建設要怎麼做?
跟美國可以把所有建設跟服務都證券化或債券化不同,台灣的地方建設或國家重大建設基本上都是由政府財政支出,就算我們想投資也沒有門路阿!
像是台灣的社宅建設不足,政府的財政或管理不足以承擔這個重任,但既然有租金收益,為何不透過證券的方式跟群眾募資,用包裝成 REITs 的方式在交易所掛牌,這樣不就解決資金的問題,又能促進國內投資嗎?
美國有許多的公共建設股票或市政債券可以投資,這都是讓資金有去處,促進國內投資的方式,但我不理解政府在這部份為何一直不鬆綁,這導致有一大批投資人因為想要有穩定的報酬,就把錢拿去投資國外,這點也很可惜,台灣人自己的錢不是花在建設台灣、而是跑去建設美國了。
雖然我努力去了解超額儲蓄、經常帳、金融帳以及貿易帳之間的關係,但說真的還是搞不清楚經常帳順差跟超額儲蓄間的關係。
跑去問 ChatGPT,它回答我:「要從總體經濟學中的國際收支恆等式來解釋。經常帳餘額主要反映一個國家對外部世界的資金流動狀況,而超額儲蓄則是國內儲蓄相對於投資的差額。」
如果要從「國際收支恆等式」來解釋,這部份我還沒弄懂,估計要用另一篇文章來解釋了,這中間的觀念轉換真不簡單,一時間有點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