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八) 買賣外幣的需求與供給,決定匯率高低

我剛開始做這個章節的摘要時,腦中滿滿的疑惑,就如書中所述以及我在新聞中所聽聞的,台灣近年的貿易都是大量的順差,為國家賺進滿滿的美元,就也就代表美元的供給應該大於需求,那為什麼 2024 年的新台幣反而是貶值的呢?

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金融帳 (海外投資或置產) 是淨流出,也就是說雖然經常帳是順差、但金融帳是逆差。

雖然這樣說明,邏輯上是通的,但我依然不覺得這是新台幣貶值的主因;因此,我特別去查了這兩年的經常帳與金融帳的數據如下:

根據中央銀行的資料,2023年台灣的經常帳順差為 1,053.3 億美元,創歷史次高紀錄;同時,金融帳淨資產增加 849.5 億美元,表示資金淨流出,這意味著台灣在經常帳上有大量順差,但在金融帳上則呈現資金淨流出的情況。

只要懂得加減的人,應該都能看出經常帳的順差還是遠大於金融帳的逆差,這中間相差 200 億美元,但新台幣還是照樣貶值。


我們接著來看 2024 年前三季的數據,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台灣的經常帳順差和金融帳淨資產變動情況如下:

經常帳順差達 798.3 億美元,金融帳淨資產增加 680.0 億美元,顯示資金持續淨流出;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帳淨資產增加表示資金淨流出,這與經常帳順差的資金流入相對應。

你沒看錯,今年新台幣貶勢如此之大,但事實上經常帳順差還是多金融帳逆差約 100 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單純用書中講的概念已經不足以說明為什麼新台幣今年會繼續貶值。

如果從最基本的美元供需關係來討論匯率高低,那新台幣的貶值肯定是因為對美元的需求超過供給,才會讓美元對新台幣不斷地升值;那麼我的疑問就來了,為什麼在統計數據上無法呈現呢? 到底是誰在買美元,然後又在金融帳看不出來?

以下幾個操作,可能會造成新台幣續貶的情況發生:

1. 央行的匯率干預;

台灣央行購買美元穩定匯率可能選擇干預外匯市場,買入美元以穩定匯率或保持出口競爭力;這種操作會增加市場上新台幣的供給量,減少美元的供給量,從而壓低新台幣匯率。

目的可能是支持出口導向經濟,因為新台幣貶值能讓台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有價格優勢。

2. 市場對未來的預期;

如果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新台幣可能進一步貶值,可能引發台灣企業和投資者提前將資金換成美元(例如,進口商囤積美元,或企業為海外投資購匯);這種預期會增加美元的需求量,無論實際的供給情況如何,都會壓低新台幣的價值。

3. 金融帳逆差並未完全反映實際資金流出;

台灣可能存在未列入金融帳統計的地下資金流出,或其他非正式的資本外逃行為;例如,高淨值人士可能透過未公開的通路將資產轉移至海外。

4. 美元的國際角色加強了需求;

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台灣企業或銀行系統可能因全球美元需求增加(例如,國際債務償付、貿易結算或美元計價資產投資),而主動提高美元的持有量,即便經常帳順差帶來大量美元流入,也可能無法滿足此需求。

這種結構性需求對美元的需求量會抑制其貶值空間。

5. 匯率報價機制與套利交易;

投機性資本流動,匯市上的投機者可能利用期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進行套利操作,透過加大市場波動造成新台幣貶值。


雖然經常帳和金融帳的數據反映了經濟體內外的資金流動,但實際匯率變動可能受到未被記錄的交易影響,所以匯率的變動並不能單純以經常帳跟金融帳的狀態來解釋。

其中,我覺得主要的重點在於換匯但未匯出海外的行為,有些資金雖然在本地市場兌換成美元,但並未真正匯出海外,因此不會被記錄在金融帳中。

舉例來說,政府或是企業的美元儲備:央行、進口商或企業可能提前購買美元,作為未來進口結算或國際債務償還的準備,但這些美元實際上仍存留於台灣的銀行系統中;個人的資產配置:個人可能將新台幣換成美元,存入本地的外幣帳戶,並未形成真正的資本外流。

這些需求雖不記錄在金融帳中,但實際增加了對美元的需求,影響匯率。

這兩年在正常的狀況下,新台幣應該是會持續升值的,但結果卻是貶值接近 10 %,要說真的是台灣的家庭、公司或銀行換了大量的美元放在台灣本地沒匯到海外,這也很奇怪。

因此,最直覺的反應是央行的干預,所以我去查了從 2023 年初到 2024 11 月所新增的外匯存底,果不其然真的多了 261.2 億美元。

我們先前有調查 2023 年到 2024 年第三季的經常帳與金融帳數據,其差距大約是 300 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這部份大多是被央行給買走了,用以維持匯率的穩定。

但這邊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央行要釋出更多的新台幣才能購買這些美元,也就是說這兩年間就有 6,000 億左右的新台幣供給到市場上,這難道不是通膨的主因之一嗎?

我有點不懂,為什麼央行不維持匯率或是讓新台幣按市場機制升值就好? 但它們最後的行為卻是增加更多的新台幣供給。

當央行向市場釋出大量新台幣時,雖然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進而影響通貨膨脹或利率;為了抵消這種影響,央行可能需要採取「沖銷操作」(如發行央行存單)來回收多餘的新台幣。

這種一邊增發新台幣調節匯率,然後一邊又進行沖銷操作來回收新台幣,不覺得很奇怪嗎? 討論到這邊我腦中的疑問又更多了。

以下簡單做個整理回應我自己的疑問 (為什麼要一邊增發新台幣調節匯率,一邊又發央行存單來回收新台幣? 難道不能按照市場的供需來決定匯率嗎?):

1. 匯率干預的必要性;

匯率波動會直接影響出口商和進口商的成本與收益;若匯率完全交由市場供需決定,在資本大量流入或流出時,匯率可能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造成衝擊。

舉例來說:(1) 新台幣過度升值會削弱出口競爭力,影響台灣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2) 新台幣過度貶值會推升進口成本,引發通貨膨脹壓力。

2. 避免過度的貨幣供應增加;

當央行干預外匯市場時,購買外匯(例如美元)需要釋出新台幣,這會增加市場的貨幣供應量。

若市場上新台幣供應過多,可能導致:(1) 通貨膨脹 → 市場上的資金過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可能會上漲;(2) 利率下降 → 資金充裕可能使短期利率下降,進而影響投資行為和資產價格。

3. 發行央行存單回收流動性;

為了平衡市場上的新台幣供應量,避免貨幣政策目標(如通膨、利率)受到影響,央行會發行「央行存單」或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吸收多餘的流動性;這是一種「沖銷操作」(Sterilized Intervention),目的是讓央行既能干預匯率,又不改變貨幣政策方向。


以上的操作也反應了央行的兩難與權衡:如果完全不干預匯率,可能導致經濟不穩定,特別是對於依賴出口的國家;但如果干預匯率過多,可能會影響市場效率,且增加貨幣政策的執行難度。

透過一邊調節匯率、一邊管理市場流動性,央行試圖在「維持經濟穩定」與「促進市場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

雖然理論上讓匯率完全交由市場決定可以提升效率,但實際操作中,各國央行都會以經濟穩定為目標,採取適度干預的方式來平衡各方利益。台灣央行的策略是「避免匯率波動」對出口和物價的負面影響,同時確保貨幣供應與政策目標一致。

雖然央行對匯率的干預與操作有其原因,但我還是很好奇它這樣做,到底是不是現在房價及物價高漲的主因之一,這部份有機會下次再來探討一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日常生活中,匯率是讓我們相當有感的數據;大家經常聽到貨幣升值或貶值,為什麼新台幣有升、有貶?

談升貶問題之前,照例先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來看,究竟是哪些人需要買賣外幣。

以美元為例,美元在台灣不是通用貨幣,沒有人會沒事隨身帶著美元,必須賣給銀行換成台幣才能使用,也就是「換匯」;做出口生意的廠商,因為出口商品銷售所得都收美元,但付給員工的薪水、國內上游廠商的貨款,要用台幣支付,所以他們得賣出美元,也就是美元的供應者。

從外國來台的觀光客,或是來台投資的外國企業,也需要將美元兌換成台幣,才能在台灣消費或是買廠房、設備和雇用員工,所以同樣是美元的供應來源。

當台灣人要向國外買商品時,因為國際通用的貨幣是美元,這時候就需要從銀行兌換美元來支付給賣家;到國外讀書或是旅遊,也會對美元有需求。

有人拿台幣換美元、又有些人把美元賣給銀行,銀行則從中賺一點差價,這是銀行外匯部份賴以為生的收入,而「匯率」就在供給與需求的互動中產生動態變化。

以台灣而言,由於每年貿易順差約有 200 多億美元,表面上看似美元供給量應該比需求量大,所以新台幣對美元應該要升值才對 (美元對新台幣貶值)。

但事實上,台灣一般民眾、甚至包括央行在內,因為國內的投資管道沒這麼多,所有通常會拿美元投資國外股票、基金及債券,變成對外的投資,因此真正留在台灣的美元並沒有這麼多。

光是用貿易順差金額多寡來認定新台幣應該升值,並不完全合理,還要看金融帳的狀況而定。

央行的主張就是台灣的「經常帳」是順差,但「金融帳」卻是逆差;經常帳指的是做生意賺到的錢 (出口減進口),而金融帳則是指對外投資。

台灣人喜愛海外投資,包含央行本身都有很多美國公債,因此新台幣的匯率保持相對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