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些做事的人。

這其實是新創公司最典型的特徵之一,每天都在新的想法、新的改變以及執行確認中度過,有頑強的成長意識,但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那今天又搞了什麼新花樣呢? 聽說是在辦百貨公司的特別活動時,跟日本某品牌的社長有所共鳴,似乎可以有更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這個日本的品牌也是間百年老店,雖然在日本有連鎖經營的經驗,營業額也是數十億日元的規模,但從來沒有跨出日本過,因此他們對於跨國經營也非常陌生。

因此,老婆兼職的這個老闆,就提出了合資公司 (Joint Venture, JV) 的想法,這也有利於對方實現跨國經營與降低經營風險。

目前能想到的分工模式,是由這間日本品牌提供技術和品牌等,老婆公司則負責辦理許可證、建立中央工廠、招募勞動力並負責建置銷售通路等具體事務。

先不說有沒有賺頭,光是這跨國合資經營的經驗值就拉好拉滿了,我跟老婆說:「這事如果能成,絕對要跟著見識一下合資公司從無到有的過程,這些寶貴的經驗,用錢都買不到。」

說到底,老婆兼職的這間公司也是僑日資,母公司也是日本某間老字號的公司,這次其實就是日本公司出海的一次合作,只是一間先來台灣搶灘了,另一間還在海上觀望而已。

台灣有許多跨國合資成功的案例,無一例外,幾乎都是海外巨頭要來本土拓點時,先跟台灣有實力的公司合資,利用地頭蛇的資源讓跨國企業快速落地,例如 COSTCO 或星巴克等,都是如此。

所以其實合資公司應該是試水溫的好方法,可以大幅地降低跨國經營上的風險,但前提是要碰到對的合作夥伴。

話說回來,我現在主要合作的對象也是僑日資,當年也是日資企業跟台灣人合資開的公司,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企業現今對台灣的商界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尤其這幾年日本商社瘋狂進駐台灣市場,早期日企投資台灣主要是看上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資源,但等到台灣經濟起飛後又紛紛撤出台灣;這波則是零售業與餐飲服務業大舉插旗,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台灣內需市場的消費力慢慢受到跨國企業的重視了。

聽到這個消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可以見識到創業更多的可能性、憂的是不知道又要花多少時間下去,當下還無法估算這個合資方案的複雜度與困難度。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 1990-2020 (三) 產業政策的功與過

產業政策在國家發展的初期,確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但當年的中小企業有些已經成長為跨國企業的大公司,產業政策對它們來說、更多的是補助,而非引導投資方向。

當然,如果要扶植新興產業,還是離不開政府的產業政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二十年前的生技產業,單純靠市場機制、台灣大概不會有新藥開發公司誕生的一天。

這個章節對我來說,最大的啟發反而是在解釋「規模化」的好處,尤其是熊彼得提到的那三方面優勢,然後作者又解釋了台灣企業變大後、為何還是沒有創新的能量,這點解開了我以往腦中很多的迷團。

一般人聽到規模化,第一時間想到的「規模效應」應該都是降低生產成本、以量制價,成本優勢也是護城河的一種。

但最近台灣流行起一波「一人公司」的微型創業風潮,這當中所提到的種種好處,讓人不禁反思為什麼一定要擴大公司的規模?

就我的理解,這還是跟創什麼業有很大的關係,假設公司銷售的是服務、文字與影音內容或軟體等,非實體的產品,那就沒有所謂降低生產成本的問題;只要能開發出來,邊際成本近乎於零,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要降低生產成本而擴張規模就不太合理。

不過,如果銷售端無法透過非接觸的方式實現交易,那麼規模化還是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在進行跨國交易的時候;其實先前我們公司的產品賣到國外去的時候,就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當地還是要有客服人員或銷售人員服務客戶,不然有什麼狀況我們都兩眼一摸黑。

所以,規模化有助於資訊和交易成本的優勢,這個說法我是認同的,除非你所在的產業已經有人把這方面的問題都解決了,只要你的產品表現夠好就能熱賣,這種案例我在實體產業中比較少聽到,反倒是軟體、遊戲與網路相關產業曾經有發生過。

我整理了一下以上的想法,其實「一人公司」的概念是可行的,前提是你的產品必須是邊際成本近乎於零,這樣就沒有降低生產成本的需求,然後在交易與服務層面也都可以採取非接觸式的方式 (例如線上交易與服務),這樣就算進行跨國交易也不成問題,可以弱化規模化的優勢。

在上述的產業條件中,一人公司與中小型公司、甚至大公司相比較,並無明顯的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見得要擴大規模了。

所以,能否用「一人公司」的模式來經營公司,其實跟自己想要創的業有很大的關係,假設你是想銷售實體產品或體驗式的服務,那基本上就很難避免掉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的劣勢,就更別提資訊不對稱所帶來的影響了。

接著,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創新」這個規模化的好處,台灣這幾年滿常把「創新」這兩個字掛在嘴邊,似乎是要有創新才能去創業;這點其實跟熊彼得的說法相抵觸,因為他認為有資源的公司才有辦法創新。

在某種程度上,創新是在做前人未做過的事,是高風險的一種嘗試,失敗率極高;有資源的公司可以多嘗試幾次,增加成功的可能性,這是機率問題;但要新創公司直接去創新,這大概跟賭博也沒兩樣了,而且期望值可能比買樂透彩還低。

但如果就是因為想要創新才來創業,也是有辦法可以提高勝率,那就是從商業模式設計的角度來彌補新創公司的不足;舉例來說,先盤點潛在的利害關係人,在公司的交易結構中能否協助我們抵消規模化的劣勢。

這時要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是否能找到適合的供應商,幫助我們降低生產成本?

2. 是否能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幫助我們降低交易成本?

3. 是否能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幫助我們降低資訊不對稱的劣勢?

4. 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夠抵消掉規模化的劣勢?


其實,經過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台灣現在的產業結構已經日趨穩定,說白話點就是好賺的錢都已經被卡位了,連不好賺的錢,位置也已經佔的滿滿的;想要突圍,能選擇的方向其實很有限,所以雖然先前我說新創公司去「創新」是一種賭博,但似乎也是當前為數不多的一個選項。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新創公司想要抵消規模化的劣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1. 快速擴張;迅速規模化,讓自己擁有規模化的優勢,想做到這點必須有很強大的募資能力以及組織建置的本事;符合這個條件的,要嘛就天選之人,不然就是曾經創業成功的創業家。

2. 產品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其實我覺得在某個層面上,這兩者是在講同一件事,產品可以是實體或非實體產品、也可以是非接觸服務或體驗式服務;只要你能補足既有產業龍頭沒看到或不足的部份,就有機會跟他們合作,進而建構出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都是產業龍頭了,還需要你的存在,那表示你創的業真的是有「創新」的亮點,它們短時間內做不到,所以才要跟你合作;因為有「創新」你才有機會槓桿既有產業龍頭的資源,來抵消自身規模化的劣勢。

因此,「創新」在這個地方可以視為你的「競爭優勢」,白話來說也可以是談判籌碼的一種;說來也好笑,理論上來說有資源的人才有創新的本錢,但實際上沒資源的人想突圍卻也只能靠創新。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發展型國家的政府對產業發展都有積極作為,不是任由市場決定發展什麼產業。

政府為產業的發展設定方向,並且把資源導向這些產業,使受青睞的產業較其他產業有取得資源的優先性。

假如政府選錯了產業,資源浪費將比市場過更嚴重,而且可能斷絕原本有潛力的產業發展機會;發展型政府走的是一條高風險的鋼索。

在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選擇贏家相對容易;到產業發展後期,選擇贏家則相對困難。

當一國的產業發展還很落後時,有許多先進國家的經驗可供參考,也有許多專家可供諮詢,技術也不難取得;成功的發展經驗可以沿用,失敗的路線可以迴避,因此產業發展的速度往往可以較先行者更為快速,這在文獻上稱為「後發者優勢」。

但產業發展有「路徑依賴」的特性,早期發展成功的產業佔據資源,除非遭遇巨大的困難,不會輕易把資源釋出。

早期的成功正是後期變革的障礙,如果沒有新的資源可供調度,政府即使指定新的贏家,也只是嘴巴說說,沒有實際效果。

「產升條例」的租稅優惠大部分用於獎勵資本支出,而在所有功能別的獎勵項目中,只有自動化投資的抵減是最受歡迎的優惠,其他項目的使用率甚低,尤其是人才培訓和國際品牌兩項。

人才培訓旨在提高勞動生產力,國際品牌旨在改變經營模式,但廠商顯然缺乏呼叫政策的誘因。

企業在改變生產方法的投資方面,也偏好設備投資勝於研發投資;投資於新設備和研發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兩大路徑,前者擴大規模,後者則促成創新,台灣企業明顯偏前者。

台灣先前發展的主力產業,如半導體或面板,具有技術變遷快、資本折舊快的特性,不斷投資新設備,生產力就會提升,而且新設備在五年免稅的優惠下,投資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租稅優惠的結果強化企業風險趨避的心態,而非鼓勵冒險。

舉例來說,半導體產業的資本設備在五年內折舊完畢,則「五年免稅」的優惠可使資本報酬完全免稅;由於資本設被的更新速度快,「五年免稅」和投資抵減的優惠甚至可使半導體企業的實質稅負變成負數。

半導體業是資本密集的產業,資本的成本下降,當然使產業的總體成本下降,低成本是台灣半導體業競爭的核心優勢。

取得租稅優惠的行政成本不同,也有鼓勵投資甚於研發的傾向;資本支出較容易證明和辨識,研發支出則比較不容易認定。

「產升條例」雖明言要獎勵產業升級,結果還是獎勵投資多於升級;這對資本形成有較大的幫助,和租稅獎勵的設計、稅務行政以及「五年免稅」的復活有關係,也受產業發展的「路徑依循」限制。

1990年以來的產業發展為台灣產業樣態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而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市場集中度變高了,這和過去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格局大不相同。

1990年以後,台灣中小企業無論在產出或者出口的重要性均明顯下降;「產升條例」確實有促進投資的效過,但投資的項目集中在「資本密集」產業,而資本密集產業有「規模經濟」的特性。

台灣企業大型化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的自然結果,台灣雖然是一個產業的後發者,規模擴大仍然帶來競爭的優勢,與產業的先行者並無二致。

規模帶來的效益除了傳統的平均生產成本降低外,還帶來資訊和交易成本的優勢。

「資訊的優勢」包括資訊的收集和傳達的成本下降;「交易成本優勢」是指大企業之間進行的大筆交易,或大企業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可使交易成本下降。

台灣代工廠規模變大後,開始與國際大客戶往來,因此交易成本下降的情形可以看得特別清楚;客戶大量的下單,而且把上下游供應鏈整合的任務交給代工廠辦理,甚至把庫存管理和物流、倉儲的任務也交付給代工廠。

因此,品牌廠和代工廠間的協調變得簡單,下單到出貨的時間差縮短,而且產品內容的多樣性提高。

台灣企業大型化是國際化生產後的趨勢,也就是對外投資後才發生的事;在此之前,台灣的中小企業在商品貿易的階段並未感受到規模小有什麼競爭劣勢。

當企業進行跨國經營,必須整合多國資源時,企業規模才會產生「交易成本的優勢」。

台灣企業的規模化除跨國生產的需求外,也受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影響;1990年以後,台灣的股票市場逐漸成熟,有利於經營良好的企業規模擴張。

政府對股票投資產生的資本利得一直給予免稅的優惠,只有股息收入要併入其它個人收入,課徵綜所稅。

如果上市公司只配股、不配息,將盈餘轉增資或投資,使公司不斷擴大規模,對股東來說,既賺到股價差,又不用繳稅;公司則利用「產升條例」的優惠待遇,透過新投資取得五年免稅或投資抵減的優惠。

對於具有成長性的企業來說,股市可以提供無成本的資金,公司只要印股票就可以換鈔票,投資於產能的擴充;只要投資人認為有成長前景的產業,企業規模自然有擴大的趨勢,一直到投資人認為產業已走到成熟階段,成長不再可期為止。

企業若欲展示成長力道,以說服投資人,營收就要不斷擴大;除了自力投資擴產外,併購其他企業也有相同的效果,而併購也使規模變大。

熊彼得最早觀察到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達到成熟期後,領頭企業的規模逐漸擴大,產業集中度逐漸提高的現象;他認為企業規模擴大帶來三方面的優勢:

1. 生產成本;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平均成本跟著降低,這是傳統的「規模經濟效益」。

2. 國際化生產;大廠較有能力克服國際市場的進入障礙、承擔海外生產的風險、從事跨國生產的協調和管理。

3. 創新;當企業規模擴大時,產業集中度升高有利於創新,其理由如下:創新是高風險的事業,企業從事創新活動必須有「承擔風險」的能力,而且能夠確保創新的成果不被競爭者或潛在的競爭者透過模仿而分食,擁有市場壟斷力量的大型廠商才滿足這些條件。

產業的領先群利用這些優勢來鞏固其市場地位,這些大型廠商透過研發投資不斷創新,使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追趕不上。

熊彼得最大的貢獻是指出企業規模對產業創新的優勢,他認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經濟要持續成長,少不了大型廠商。

但作者認為,作為市場後發者的大型台灣廠商,和熊彼德筆下的市場領導廠商不一樣,它們所擁有的規模只能帶來生產成本和跨國經營的優勢,但並無明顯的創新優勢。

台灣的廠商透過大量投資於資本設備實現規模經濟,使生產成本降低,這是 1990年後台灣產業演進的核心方程式,也正好和「產升條例」獎勵資本支出和獎勵自動化的政策設計相符合。

但台灣廠商進行跨國生產的本質,僅止於取得一般性的生產資源,例如土地或勞力,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卻無法利用海外的策略性資源進行創新。

台灣的大型廠商雖然規模龐大,但明顯缺乏熊彼得所說的創新優勢。

為什麼台灣的廠商雖然規模龐大,市場集中度也變高了,卻未取得熊彼得所言的創新優勢呢?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缺乏超額利潤;雖然規模大,但是毛利低,沒有能力承擔長期研發的風險,就無法長期投入研發。

2. 缺乏實現創新價值的能力;因其在生產鏈上地位的關係,即使有創新,也無法獨立實現創新的價值,獲得創新的報酬。
 
從事代工生產的廠商即使有處新,創新所產生的價值必須由客戶加持才能實現,客戶由創新得到的利益,永遠比代工廠更高。

雖然規模不一定帶來創新的優勢,但對代工廠來說,規模可能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代工的價格本來就很低,但如果不創新,價格會越來越低。

創新才能取得新產品的代工機會,避免價格無止境的沉淪;這邊的創新是市場防衛行為,不具有熊彼得「創新的攻擊性」。

台灣代工廠的創新集中於新製程的開發,生產規模越大,創新的價值也越高;而且因為毛利低,規模若不夠大,就沒有足夠的獲利滿足研發支出的需求。

以電子代工廠為例,它們都是在規模變大以後才開始設立研發部門;它們研發取得的新技術,補足了客戶的技術缺口,在技術追趕的階段,價值很有限;只要當技術走到產業的前端,無可取代時,價值才會凸顯。

1990年以後,台灣企業規模的擴大主要是「國際化生產」驅動的結果,而「產升條例」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企業大型化後,除台積電、捷安特等少數例外案由,國內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逐漸脫鉤,使中小企業失去與產業成長引擎相連的軸承。

大型企業的研發投資即使增加,所獲得的創新都是為客戶量身打造,為了鞏固客戶關係,對國內中小企業沒有外溢效用,原有台灣中小企業網路的凝聚力逐漸鬆弛。

「產升條例」對中小企業幫助不大;而「科專計畫」是產業政策新工具,幾乎是為中小企業量身訂做的。

「科專計畫」大都針對關鍵性技術或關鍵性產品進行研究,協助產業取得先進的技術或克服技術的瓶頸,而執行期間以短期計畫居多,很少有長期計劃,以工研院執行的「科專」為例,最長是五年。

短期的科專計劃只能針對產業迫在眉睫的需求進行研究,研究目標都是世界上已經存在並商品化的技術,無法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因此計畫傾向於解決產業眼前面臨的技術難題,鮮少開創性研究。

「科專」支持的產業技術研發有明顯的路徑依賴性,因為研究成果要賣得出去才能產生財務收益,滿足計畫指標。

「科專計劃」如果是單純的技術開發,成功的機率較高;如果是產品開發,成功的機率較低,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工研院開發出的技術只要是產業界所需,技術移轉以後,產品有沒有競爭力,廠商自行負責;有把握活用技術的人,才會花錢購買技術,市場機能相當程度會導引技術開發的方向,而且技術會流向較有能力發揮該技術優勢的企業,因此成功的機會較大。

2. 產品開發就不同,工研院只負責把產品的雛型做出來,商品化是廠商自己的責任;工研院的雛型機可能包括許多外購的零件 (隱含重要的技術),工研院技轉的片斷技術可能不足以構成商品化的競爭條件,容易導致失敗。

台灣產業在完成技術的追趕後,企業呈現大型化趨勢,企業逐漸有較高的研發誘因和能力,企業研發經費佔全體研發經費的比例越來越高,大企業和財團法人研發機構的關係日趨淡薄。

在市場競爭壓力下,企業研發支出日增,但大部分研發投資於生產技術的改良,創新性不高,更無破壞性創新;只重技術改良,沒有產品創新,使 2000 年以後的二十年間,台灣產業升級遭遇巨大的瓶頸。

聯發科的成功路徑 (中國的山寨手機市場) 也凸顯台灣企業開創前瞻技術的困境,就是沒有技術實戰的場域;台灣雖有通信手機代工企業,但它們不可能採用聯發科開發的晶片,沒有實作的機會,技術就不可能精進。

技術沒有出路,怎有營收支援下階段技術的研發? 沒有市場出路的技術,即使開發出來了,也只能拿來報帳結案,滿足計劃 KPI,但對產業沒有實質幫助。

過去台灣產業的發展策略從來沒有「先內後外」的策略,向來一開始就面向國際;如果沒有國際市場,台灣產業就沒有機會走出第一步;從來只有在國際市場練兵,沒有國內練兵的說法。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我的投資筆記 (二十一) 美國總統大選對投資帶來什麼影響?

距離上次寫投資筆記已經快一個月了,這期間其實股市也充滿了許多變數,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總統大選。

除了總統大選外,我在這段期間的操作很有限,從往年的經驗來看九月到十月這兩個月間的股市表現一般都不太好,所以我也一直在等待大盤回檔的機會,但無奈今年似乎不太一樣。

唯一比較值得拿出來記錄的操作,應該是我將持股接近四年的 AT&T 出清了,只有賺到一些資本利得,這幾年唯一慶幸的是它還有股利收入。

這檔股票當初買入不久後,就厄運纏身,併購華納兄弟被市場認為是一步爛棋,事後也證實了它就是個賠錢貨;AT&T 並沒有扭轉乾坤的能力,再加上升息循環後,電信類股就一路慘跌,個人猜測跟它們是資本密集產業有關,負債比都不低,升息對於營運現金流的影響不小。

再加上 AT&T 又做出砍股利的決策,使得它的股價已經躺在地上很久了;好不容易迎來了降息循環,電信股的股價終於反彈、看到復甦的曙光,但我已經不願再持有 AT&T,其原因如下: 

1. 高股利的誘因消失;當初買進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在高股利的面子上,不然電信股的成長性對比其他股票來說很低,算是防禦型股票,但還是會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這次的升息就證明了這點。

2. 本業經營績效不佳、轉投資失敗;以本業的 ROE 來看,AT&T 雖然牌子老,但 VZ 的表現還是比較好,還有投資華納兄弟的決策充滿了爭議,再加上我也同時持有 VZ 的股票,乾脆就只留一檔電信股就好。

3. 投資心態與策略的改變;如之前投資筆記所提到的,我現在慢慢地把個股投資移轉至指數型投資上,之前把亂七八糟的 ETF 清光,全數轉投追蹤 S&P 500 指數的 ETF (SPLG);而 AT&T 就是我下手轉換的第一檔個股,出清後也全數轉投 SPLG

說真的,如果沒時間了解產業變化、也看不懂財報的人,買指數型 ETF 真的比較不會被嚇出心臟病;反正就隨著大盤指數起伏變化,是看整體的景氣循環,而不是單一產業或個股公司的好壞。

雖然我慢慢在轉變投資的方式,但還是有些習慣暫時改不掉,看到短期的趨勢還是想藉此押注,然後再看未來幾年是不是真能符合預期。

舉例來說,我很看好 REITs 在降息循環開啟後的表現,本來想在九月或十月抄底,想不到它就一路不回頭的漲上去了,那時我還跟老婆說:「今年竟然沒股災,判斷錯誤,沒在底部建倉,可能會少賺不少錢。」

按照正常的邏輯判斷,如果沒有其他的外部影響因子,當降息循環開始,REITs 的價格可能就會慢慢地回到升息前的水準,因此我也可能沒機會上車了。

但現實世界總是有意外會發生,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出來後,由於新任總統的種種宣示,讓市場預期 FED 會放緩降息的腳步;原本樂觀的情緒轉為悲觀,在連鎖反應下對 REITs 股價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這個變化讓我喜出望外,想不到竟然在十一月重新迎來上車的機會,趕緊抓住機會操作選擇權與個股的部位。

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還有另外一個顯著的影響,那就是債券價格的劇烈變動,這讓很多投資者的期待落空,但也讓我們這種伺機而動的人有機會上車。

在投資領域來說,標的選擇真的很重要,就以我們投資 AT&T 來說,雖然這四年來的股利也是領好領滿、出場時也有小額的資本利得,整體看來似乎還有不錯的收益;但如果同期間把資金投入 SPLG,報酬率大約是投資 AT&T 的三到四倍。

時間價值的差異,在此處一覽無遺,同樣的時間卻因不同的選擇而帶來截然不同的回報;投資個股雖有機會得到超額報酬,但也有可能輸給大盤,甚至永久性損失本金。

話雖如此,但最近 S&P 指數實在是衝太高了,這個月的股利下來後,我還是先選擇投入 REITs,壓注它在降息後的反彈。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因素消除後,股市是不是會迎來最後的非理性繁榮? 何時會提前反映下一波景氣循環?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操作?

在這個時間點,腦中真是滿滿的問號阿! 為了最大化時間價值,也是得動動腦筋,雖然嘴巴講要無腦投資,但事實上也不能真的無腦。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一) 如何評估自身價值?

這其實是郝哥這本書的序言,但我覺得他寫的很好,寫到我的心坎裡了;每個人都該想辦法了解自身的價值,不管是對公司、對社會或對家庭而言,自己的存在到底有沒有實際貢獻。

常聽到朋友抱怨公司,或是笑著說自己在當薪水小偷,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如郝哥在書中所說的:「薪水一定要匹配價值」,如果連自己都沒意識到已經不匹配了,那隨時都有被檢討的可能。

定期檢視及維護自己的履歷表,這樣做有幾點好處:

1. 了解自己每年的實際貢獻與成長,最好具體量化成可供評量的數據。

2. 避免原地踏步,不要重複十次一年的經驗,要紮實地累積十年的經驗。

3. 可隨時得到市場的反饋,或許你現在的工作內容已經超出薪資範圍了。


懂得正確地評估自身的價值,才知道該怎麼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或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件事必須從工作的第一天就開始做才行。

雖然我是自己創業,但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新自己的履歷,其用意主要是看自己不是在浪費時間、原地踏步;對我來說「時間」是稀缺的資源,必須妥善利用才行,這也需要適當的方式來協助自我檢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幫公司賺錢或省錢,就是直接幫公司創造價值。

如果你連自己創造多少「價值」都不知道,可是公司卻付了你很確定的薪水,那你要怎麼去說服公司老闆幫你加薪呢?

老闆找你進來公司,不是讓你「幹活」而已,更重要的是讓你幫公司「賺錢」。

身為「銷售業務」單位的員工,你爭取生意進來的收入,肯定要大於你自己的薪水,這樣你對公司才值得。

身為「生產製造」、「採購物料管理」或者是「人事法務」單位的員工,你所創造的工作價值,和外包給其他公司的成本之間的差異,也肯定要大於你自己的薪水,這樣你對公司才值得。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法務人員,依照你工作內容或工作量,把相關工作外包出去給律師事務所,一年是 150 萬的花費,那麼你的薪水在 150 萬以內就相對是合理範圍。

只要我們的薪水是低於幫公司賺的錢、或少於幫公司省的錢,這時我們才是公司的「資產」;要不然我們不僅是公司的「負債」,更是個負擔。

估算自己的價格,要先轉換成容易理解的「金錢數字」,這不僅對於財務部門重要,對於職場的每個人、甚至創業家都更為重要。

身在職場,公司付錢給我們,實際上就是一筆「買賣」;不管是在哪個部門,「薪水一定要匹配價值」,這筆買賣才會成交。

因此,職場上的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賺錢」和「獲利」的財務思維。

今日閱讀: 專案管理,從不確定到確定 (三) 架構執行

只要是到了執行階段,就會多出很多要注意的細節,幸好郝哥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深入淺出地了解如何執行專案管理的架構。

這章從怎麼選擇主題的方向、到怎麼設定目標以及執行目標,都有很明確的操作細節,不單純只是講心法,還教我們怎麼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不單純是打高空的雞湯文。

拆分大目標成為多個小目標的說法,我在很多本書上都看過,包括我自己工作上也常採用這個方式,但並沒有深思過像郝哥所說的執行優勢,是看到他提及後才發現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在這些執行細節中,我受惠最多的是這句話:「把意義和壓力附加在專案的期限上,增加所有人的驅動力」,這也合理解釋了自己一時興起訂定的目標常常做不到的狀況,沒有「意義」和「壓力」的專案目標,就很難有動力去完成它。

再來,郝哥提到「盯」這個字的諸多好處,也是我事前沒想過的,本來我也是以為充分授權後就不需要事事盯著,現在才知道「盯」的背後有這麼多學問。

這章所提及的架構執行步驟,其實很適合用在生活及工作上,是屬於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我也會積極採用書中所提到的方法來提升自己。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努力一定是必要,選擇有時更重要;選擇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選擇,是必要且持續的智慧。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確定」的旅程,但是你會在每個階段,設定一些「確定」的目標,這些階段都是一項不同的專案。

「選擇」在專案管理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選擇」的主題上,常問的問題有以下三類:

1. 怎麼選擇會最好?

抉擇的條件很簡單,就是對我們一定要有「好處」,而這個好處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不見得會一樣。

所謂的好處,就是「最大效益」,作者用「總資產報酬率」來解釋;大家都希望自己投入同樣的資源或金錢,能夠獲得最大的回報。

不管是公司金錢資源,或者個人的時間資源,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性,那就是「稀缺」,也就是資源「有限」。

利用這些有限的「稀缺」資源,並持續不斷累積更多的資源,讓公司或個人有備無患,通常是進行「選擇」的主要考量。

2. 為什麼要這麼選?

有時候,有形的金錢回饋並沒有提供最大效益的報酬,但是無形的能力提升,確實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也反映在未來的金錢報酬上。

最大效益也可以是,以犧牲短期的小利,獲取長期的大利。

選擇也有輕重緩急,效益也有時機考量。

3. 選擇是否可以改? 

選擇永遠沒有最好,隨時調整修正就好。

不管是「金錢」或者「時間」,都是有限的「稀缺」資源,要謹慎選擇讓資源盡量發揮「最大效益」。

不要好高騖遠,選擇自己不匹配的主題。

只要情況變了、假設變了、甚至是心態變了,我們都可以針對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向「隨時調整」。


當主題選定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定目標」;在這個階段,主要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1. 目標設定內容要注意什麼?

目標內容,要有「執行行動」意義;「數字」與「時間」兩者雙管齊下。

不管是個人或公司的目標設定,一定需要具備「數字」跟「時間」;舉例來說,我在半年內要減重 6 公斤,或我在一年內要存 20 萬。

唯有這兩個重要的條件同時成立,目標才具有「可操作性」與「可執行性」。

2. 目標設定到底是合不合理?
 
公司和個人一樣,目標需要「邊做、邊看、邊修正」,換句話說,老闆的目標需要員工的回饋,所有的目標都是暫時的「確定」。

3. 目標設定如何有利於執行?

一切目標,從小開始;「少就是多」,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

夢想可以很偉大,但目標必須從小做起。

拆分小目標有四大執行優勢:

(1) 降低心理防禦;目標微小不易啟動心理防禦,而且容易做得更為長久。

(2) 放到最先排序;將大目標拆成小目標時,就有機會把它放在很多待辦事項的最前面。

完成小目標的時間花費很短,短到不會啟動你的心理防禦機制,短到覺得做這件事情是輕鬆愉快的,短到你想把它放在第一順位做完,可以立刻產生完成的「成就感」,然後你就「做完」了。

(3) 增加修正頻率;未來是不確定的,如果修正頻率越高,就可以即時調整,降低偏離目標的風險。

透過把目標拆分得越小,讓修正頻率增加,不僅讓分析差異的工作負擔不會太大,就算需要調整、修改目標,幅度也不會太大,也更容易建立「改善目標」的習慣。

(4) 降低損失風險;如果一季才修正一次目標,萬一這段期間執行的策略方向出現非常大的錯誤,就代表我們已經錯失了三個月的調整時間,以及可能造成極大的成本損失。

越短時間修正,就有較多機會可以彈性調整過程中可能的執行錯誤,一旦發生重大事件,不管是好是壞,是要增加人力或是凍結招募、擴大產能還是縮減投資,都能夠非常迅速即時的動態處理。


所有的工作或任務,投入心力都是為了「達成目標」,要不然那就不叫「任務」,而是個人的興趣娛樂,或耍廢休閒了。

舉例來說,你設定了一年要跑 365 公里的目標,那麼你每天的小目標就是跑 1 公里;如果你跑 1 公里需要 10 分鐘,那你每天的任務就是要跑步 10 分鐘。

「任務」的安排必須明確地對準目標,要達到對準目標的功勞,而非遠離目標的苦勞;當任務不能有效產出時,也沒人需要產出,要適時地解除任務。

在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盯」,不要以為充分授權後就不需要「盯」;其實,「盯」的主要目的是:

(1) 可以同步訊息 (適時地修正目標);

(2) 可以對準目標 (不要做偏了);

(3) 避免無效產出 (避免做白工);

(4) 能夠有效分工 (小心有遺漏);

(5) 能夠及時補位 (小心有遺漏)。


在專案管理工具的選擇上,千萬不要讓幫助你的工具,變成了阻礙你的麻煩;軟體工具要符合下列三大需求:

(1) 有沒有匹配需求? 是不是夠用?

試了才知道,用了才知道;想辦法先試用再決定。

(2) 會不會很難操作? 是不是好用?

夠用反而簡單;簡單反而好用。

(3) 要不要花時間學? 是不是常用?

如果大家是本來就常用的軟體,又符合上述的夠用又好用,就是最佳選擇。

當我們選擇了「夠用」、「好用」和「常用」的軟體工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三個負面影響:(1) 額外成本;(2) 學習障礙; (3) 抗拒心理。


在一個專案中,最重要的就是專案時間要怎麼訂定才合理? 專案期限的設定要符合以下兩個原則:

1. 期限的設定要有特殊「意義」。

所謂的沒有「意義」,就是我知道我要做,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這樣做;這就是「不知為何而戰」。

2. 期限的承諾要有「壓力」。

沒有壓力,不管做得到、做不到,後果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可有可無」的時間計劃無法讓人有動機把事情做成。


為了避免「不知為何而戰」以及「可有可無」,我們可以在專案計畫開始時,透過三種不同的方式,把「意義」和「壓力」附加在專案的期限上,增加所有人的驅動力:

1. 法定時間;一般的考試、比賽,或是認證、驗收等,都有提前公告的期限,這種「期限」就屬於法定的時間。

其「意義」是必須要通過認證或是合格驗收;「壓力」則是時間一旦定了,你只能依照這個時間,不能隨意改變。

2. 約定獎懲;在每個不同的期間內,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就給予福利或激勵,約定獎懲的期限本身就是一種相互約定的「壓力」。

至於「意義」也非常簡單、非常直覺地連結到每一個人可以獲取的獎金上,甚至是組織內晉升的機會。

3. 公告天下;把你要做的事情,讓全天下的人知道,這種做法看似沒有強制性的法定時間,也沒有私人合意的約定,但仍然可能持續推著我們往前走。

其「意義」是你昭告自己要完成這件事情的承諾,「壓力」來自於大家都會盯著你,看你是否會如預期地兌現這個承諾。


不管是個人或組織,每當在設定專案期限的時候,別忘了問自己兩個問題:

1. 為什麼專案目標訂在這個期限? (意義要明確)

2. 如果時間到了,做不到會怎麼樣? (壓力是動力)
  
因為這兩個問題,可以明確專案的「意義」和「壓力」;有意義才會讓行動有毅力、有壓力才會讓推進有動力。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難以利用的零碎時間

今天從早到晚都在奔波,為了不那麼重要、但卻不得不做的瑣事,把時間切割的很零碎,恰巧我是屬於那種不太會利用零碎時間的人,就感覺又浪費了一天。

要說無所事事嘛,預計今天該完成的事倒是都完成了,只是事與事的中間,都會留下一兩個小時的等待時間,如果能把這些零碎的時間集結在一起,我應該還能集中火力完成一些任務。

但偏偏我就是無法在等待時,快速切換自己的專注力,白白浪費這些時間。

晚上回家後,就在思考我到底是要繼續把沒做完的工作完成,還是要維持運動習慣? 時間有限,我只能選擇一個,要是擺在以前應該會選擇工作,但今天我選擇去運動。

既然自己都說要把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那麼投資每天運動的時間才是最合理的,雖然以前都會為自己找藉口說忙到「沒時間運動」,但這事也好解決,就是優先權的問題,像今天這種狀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先去運動再說,把時間用掉,其他的工作就想辦法去擠其他的時段吧!

如果說要保障睡眠的時間跟品質、也要保證運動的時間,那之後我會不會說出「沒時間工作」這種話阿? 光想到這點就覺得好笑。

不過因為我的時間安排比較彈性,所以可以在工作天跑去處理這些非得做的瑣事,我一直很納悶像其他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應該也都會有類似的瑣事,那他們是要花什麼時間去處理呢?

因為這些瑣事也都是要在別人有上班的時間才能做,假日無法做,平日等下班時間再處理、別人也下班了,那一般上班族是要挑何時去處理呢?

這個念頭也是一閃而過,突然想到就算是在工作日,台北市的街頭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晃來晃去,彷彿這群人都不用上班似的,這也是滿特殊的景象。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專案管理,從不確定到確定 (二) 心法養成

在這個章節中,對我最有啟發的不是作者所討論的「好處」或「數字」,而是「記錄」。

我從學生時期就不喜歡做筆記,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字寫得很醜、另一方面則是以為自己可以記得所有重要的事,而這對我的學習過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人在局中不自知。

就因為這個慘痛的經驗,我深知好習慣的重要性,因為一個好習慣會養成另一個更好的習慣,反之壞習慣則會帶來更壞的習慣;各位家長請訓練小孩把字寫好,別以為資訊時代不用寫字就不在乎,這個壞習慣可能會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

由於我沒有寫筆記的習慣,就更別提寫日記了,因此過去所發生的事只存在回憶中,完全沒有記錄,我也無從得知過去的自己在想些什麼、為什麼做出那樣的決策,以及參考的依據為何?

沒有記錄,就很難做計畫,所有的決策只能憑當下的感覺或直覺來決定;曾經我也以為自己的個性就是如此隨興,想到哪就做到哪、時限快到了就拼爆發力,這個錯覺一直伴隨著我到碩博士畢業。

不過說來也奇怪,因為我在寫論文的時候,是有計畫的;不管是哪個階段的論文,我都有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先確認大綱與整體架構後,才開始填空,有明確的方向、因此論文的進度就會在掌握中,而不至於拖延太久。

但寫論文的這個習慣,並沒有被應用在生活中,就更別提工作上了;所以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是屬於被事情推著走的狀態,什麼事情比較緊急就先處理它,沒有所謂的計畫、也沒有行動的方向。

這個混亂的狀態一直到了疫情發生後,當大家都被迫關在家中時,我開始透過部落格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包括閱讀心得、生活感受以及創業想法等;其實我從回學校進修 MBA 時就開啟了自己的部落格,但寫沒幾篇上課的心得文、就丟在一邊了,要養成好習慣真不容易。

漫無目的的寫著,直到有天我回頭去看以前的文章時,覺得很有趣,彷彿是在跟從前的自己對話,了解自己當時所經歷的過程,這對我來說是種很特別的體驗。

如同我先前所說,一個好習慣會養成另一個更好的習慣,因為有了寫文章來記錄生活點滴的習慣,讓我嘗試從去年開始記錄每天的工作內容、運動模式與體重的變化,以及投資的相關數據,而這些記錄現在都起到了該有的作用。

我可以藉由這些數據分析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計畫 (為了增肌減重),也同時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狀態 (專注力有週期性,適當休息也是必要的),以及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投資方式 (現金流、景氣循環與指數 ETF 投資的混合操作)。

提到跟家庭財務有關的重大改變,那就是疫情後我們開啟了記帳模式,我家老婆導入公司記帳的會計觀念到家庭財務中,因此我們每個月/每年都能透過財務報表 (主要是資產負債表跟損益表) 來分析財務狀況,進而達到財務管理的目的 (在此感謝老婆四年來的努力與奉獻)。

「記錄」是無法避免的苦工,但也是參考的依據、以及未來怎麼分析與決策的基礎。

經過這幾年的轉變後,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骨子裡不是一個隨興的人,而是喜歡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去執行的人,只是以前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才讓生活與工作一團混亂。

認識自己真的不容易,我一直以為的自己、原來不是自己,還要經過文字與數字的記錄後,才能從中分析自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真的很神奇。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要讓專案順利進行,盡可能達標,更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人的「好處」;如果我們都不關注跟專案進行相關人員的好處,那麼別人為什麼要幫助你,讓你的專案能夠順利進行?

好處有以下三種:

1. 幸福愉悅的好處;很多人投入專案樂在其中,似乎「付出本身」就會讓他們有強烈的幸福感。

對某些人來說,找到能夠點燃自我熱情的工作或職業很重要,當他們進入「心流」狀態時,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回饋,工作過程就會感到幸福,那麼「參與」專案本身就是一種好處。

2. 成就收入的好處;簡單來說就是成就感或是薪資收入上的實質好處。

「升官加薪」不僅讓自己能夠快速累積更多資源,還能擁有更多的安全感;這種「成就」加上「物質」的好處,不僅適用於職場人士,就算是創業家也是一樣。

很多創業家在創業過程中的付出就是一種回饋,回饋就會產生幸福感,這是前一種好處;但創業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能夠被客戶認可,而這種業績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收入的好處,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推動力。

3. 解決問題的好處;幫他解決最基本的工作壓力和時間管理問題,就是最直接的「好處」。


想要讓決策兼具效率和效能,就要先有「數字」;當描述或溝通內容裡面沒有任何「數字」的時候,就很容易落入主觀的判斷,而非客觀的事實。

數字是客觀的描述;感覺是主觀的認定。

當描述中具備了「數字」,在專案計畫、執行和檢討中,就可以產生「三有」的價值:

1. 有實質意義;

2. 有共同認知;

3. 有行動方向。

沒有「數字」、沒有「期限」,就不會有任何動力或者行動方案;舉例來說,「我想要減重」跟「我想要在半年內減重十公斤」,這兩句宣示明顯在行動上有著差異的目標設定,主要關鍵就在於「數字」的訂定。

「數字」也可以幫我們進行決策與判斷,到底這個專案該不該做? 該做什麼? 還有該怎麼做?

作者將這個決策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1. 專案前:目標到底合不合理? → 該不該做?

公司的資源有限,怎麼在有限資源內,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是讓公司活得下、活得久和活得好的關鍵。

至少我們得學會用「數字」判定這個專案目標到底合不合理,才不會過度樂觀誤判情勢,進而投入了過多資源,造成公司損失。

2. 專案中:目標該怎麼調整? → 該做什麼?

有客戶回饋的「事實」,有客觀的「數字」支持,並非主觀的判定,就能避免內部沒必要的爭執,並針對性地調動公司內部資源,有效地改善問題。

3. 專案後:怎麼把經驗落實下來? → 該怎麼做?

不管做任何事情或是任何專案,最重要的是把過程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尤其是「數字」這種客觀事實,這樣公司未來才有參考的依據,也才有未來怎麼做的基礎。

舉例來說,公司每年年底做的明年度預算計畫,就可以把過去一年實際發生的「數字」拿出來參考。

不管是商品數目、放到哪些不同的通路、這些通路平均都有多少的客戶流量、這些客戶會有多少人確實買單採購,以及採購數力與採購頻次,所有的資訊都有客觀「數字」,可以當作預測來年銷售的基礎。

個人在訂定新年新目標時,過去一年所有的時間安排,不管是讀書、運動、工作以及家人相聚的時間,都可以用當年留下的紀錄作為來年的參考。

過去的數字紀錄,是未來計畫的依據;透過數字的交流和分享,才能夠幫助我們落實目標和行動方案,進而提升資源運用的效能和效率。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卓越 (一) 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

我都還沒做完「大學之路」的摘要,吳軍又針對教育議題出了本新書「卓越」,總感覺他寫書的速度比我寫摘要的速度還快。

嚴格來說,吳軍不算狹義的教育工作者,但他做的事情又跟教育習習相關,再加上他確實在教養女兒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做研究,這已經超出單純教養的範疇,而是把思想的高度拉拔到教育工作者的水準,令人佩服。

雖然我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高等教育上,但並沒有看透「教育」這件事的本質,其原因應該是過早就分流到專業教育的範疇,以至於吳軍所謂的通識教育跟素養教育的累積不足,說白話就是廣度不夠。

當然,碩博士的課程設計本來就是講求深度,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到能夠貢獻價值為止;如果一直待在同個領域混口飯吃,廣度不夠不算什麼大問題,有專業能力就算是一技之長了,應該也可以活得很滋潤才對。

一技之長最大的風險在於不再被社會所需要,科技的進步會不會引起既有專業人力的新一輪淘汰賽,這目前看來是有可能的。

早期自動化取代的是產線上的作業員,但如今的 AI 浪潮則是想直接或間接取代知識型的工作者;新科技到底是用來提升人類的生產力,還是用來取代人力,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議題。

至於吳軍常被人詬病的精英思維,在本書有稍微為自己平反,至少有特別指出教育的第一個目標還是要培養養活自己的專長,這就比較接地氣一點。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是兩回事:

1.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明理,從依靠自身經驗謀生的狀態進入利用知識開拓事業的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全方位地接受通識教育,了解各種知識,鍛鍊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2. 理解了教育的目的,還需要有具體的目標;比如,對一個來自中下層家庭的孩子來說,掌握有效的、能夠發揮自己專長的謀生手段應該是教育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目標可以是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實現人生價值,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如果一個孩子或他的家長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們就無法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懷疑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的方法是多元的,沒有一定之規;但好的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受教育者終身受益;而壞的教育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讓孩子將來花一輩子的時間修復年輕時受到的創傷。

在教育上,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因為教育即成長。

人一旦養成了某種習慣,無論好的還是壞的,他在這方面的可塑性就基本消失了;而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於培養好習慣。

終身教育就是終身成長,成長是生活的特徵,如果沒有了成長,生活也就停止了。

終於看到減重的成效!

我是從去年七月開始實施減重計畫,每天量體重並記錄當日的運動狀況,這個模式在一開始的前三個月非常順利,從記錄表可得知很快地就減了三公斤,當時我還很樂觀地認為自己再過不久後,就能重返大學時期的體重。

但事與願違,在剛開始肉眼可見的成效後,我的體重進入了高原期,照原來的運動方式怎樣也減不下來,這還是在我有意識地控制下才能維持體重,要是一個不注意就又變重了。

經過這一年的體重控制與記錄後,雖然體重依舊離目標還有段距離,但我慢慢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激烈運動後我的體重反而會變重,休息幾天後才會慢慢恢復正常狀態。

一開始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努力地消耗卡路里,怎麼反而變重了呢? 查了些資料後才發現,原來是激烈運動 (例如:打籃球) 時,肌肉會有輕微撕裂的現象,這時水分會儲存在這些部位,並不會馬上排出來。

想想也是,在打球的過程中喝了很多水,但它們未必能即刻變成汗水或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就累積在體內,這應該是變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激烈運動過後的兩天內,身體會感到非常的疲倦,本以為是乳酸堆積,但事實上不是,這是身體正在修補被撕裂的肌肉與微血管所產生的現象。

以前我在激烈運動過後,都會先好好休息、並補充足夠營養,殊不知這正是造成體重持續在高原期的原因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我透過定期的激烈運動,再搭配日常的有氧阻力運動,然後在身體極度疲憊時,還是稍微讓身體活動一下,終於讓體重有再次下降的趨勢,說不定能一舉突破減重的停滯期。

除了體重計上的數字外,從褲子的鬆緊度也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真的變瘦了,先前買了件短褲,但因為買小了一號穿起來很不舒服,現在穿起來就覺得剛好;另外還有以前買的牛仔褲,都收起來好幾年了,現在終於又能穿回來。

但有了先前的經驗,我也不敢太樂觀,畢竟四公斤的最後一哩路並不好走,每一公斤可能都要用盡心思才能減掉。

我在大學時期本來就不瘦,算是標準體重偏重的狀態,但因為有長期運動,所以體型保持的還算可以;在這個年紀想減重,主要是健康的考量,同時還能延長膝蓋的壽命,還想持續在場上自由跑跳與衝刺。

有個朋友建議我別減到太瘦,年紀到一個程度,瘦反而不好,容易有肌少症的問題;關於這點我也查了資料,大致上的建議值也跟我大學時期的體重差不多。

這最後四公斤難減也有其原因,當年我出國後體重一直維持地不錯,但在最後一年寫論文時,幾乎吃了一整年的垃圾食物,然後也沒怎麼運動,就這樣才胖了三、四公斤。

這體質確實很奇特,但胖起來不快、瘦下去也很難;反而是後續胖比較快的部份,積極運動後很快就減下去了。

有耐心地記錄體重表一年多後,我覺得好處是可以觀察及分析體重變化的狀態,因為有同步記錄每天的運動項目及時間,雖然沒辦法把進食的內容也一併寫進去,但至少可以知道運動前後、以及旅遊前後的體重變化狀態。

如果目前的方式真能在停滯期奏效,那我覺得應該有機會在未來的一年內達到期望的目標,這真的不容易阿! 

要保持肌肉量才能持續進行激烈的運動,但又不想讓體重變重,這就要精準地減掉身體多餘的脂肪,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只能土法煉鋼,用試誤法來觀察身體的反應才行。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專案管理,從不確定到確定 (一) 觀念建立

對於郝哥的書,先不說內容有沒有價值,光是他讓所有人都能讀懂的用心,就值得喝采!

最近我常聽到他在 Youtube 頻道上分享讀書的心得,聲音好聽外加邏輯清晰,讓人很快就能擷取到該書的重點,馬上就知道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閱讀。

也因為這個契機,我直接在圖書館預約郝哥的所有著作,其中就包含了現在分享的這本「專案管理」。

對於專案管理一詞,我一直覺得它高深莫測、極度專業,直到閱讀完郝哥的這本書後,才發現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專案管理,只是不自知而已。

同時,我也很喜歡郝哥對於專案的觀念解析,尤其我自己常設定階段性的「確定」目標,但又常困惑於其「不確定」的執行過程,現在才知道這是常態。

另外,郝哥提及「過程」的價值,這個說法深得我心;我一直認為教育或學習更重視過程,而商業或營運則更重視結果。

這個差異在於「過程」是我們持續前進所需要的嘗試與經驗,而「結果」則是經歷過程後的產物。

這跟我自己的學術、創業以及投資經驗相呼應,為了要解決一個問題,嘗試了幾種解決方案,最後可能還是選擇了第一個方案,但這不代表是在浪費時間,反而是對問題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後所做出的選擇。

同樣的道理,我在建立自己的投資方法時,也繞了一大圈,嘗試過多種不同的方式,最後才慢慢收斂到其中一種比較簡單的模式;或許你會說那一開始就直接選擇不就好了,但沒有嘗試的過程,我永遠都不會知道哪種方式最適合我,以及其他方式不適用的原因。

這也帶給我自己一個重要的啟發,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可能都不一樣,但其探索或執行過程的經驗卻是可以累積的;不要只在乎結果而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同一個選擇可以是經過深思熟慮,但也可能是運氣好碰到的。

我們每個人的現狀都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而是經由一連串的選擇才變成今天的模樣;時刻反思自己是基於怎樣的過程才做出關鍵的抉擇,這也有助於自己未來決策的品質,讓自己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專案就是因勢利導和順勢而為;專案就是持續為生命找到出路;專案,是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遊戲。

「做好每一個當下目標,迎接每一個未來目標」正是讓事情往越來越好方向發展的重要關鍵。

所有的過程,也是未來持續前進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嘗試和經驗。

努力從來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每個階段都有確定的目標,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因為每個階段的目標都不同,所有過程要怎麼達到,肯定是「不確定」。

就算有「確定」的目標,在面對「不確定」的過程裡,不斷嘗試、且戰且走以及摸著石頭過河,絕對不是不負責任的觀念,反而是我們必須認清的趨勢和事實。

所謂的「專案」,有著兩個非常關鍵且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不確定」的執行過程。


專案管理的理論分為以下兩種:

1. 瀑布式專案管理→最終可見。

專案完成後,才看得到結果,在進行當中,只看得到「過程」;如果沒有把整個過程完成,用戶就看不見、也體驗不到成果。

2. 敏捷式專案管理→最小可用。

在每一個小階段,都可以讓使用者或用戶看到成品雛形,就算不是完美 (最終) 結果,也大致有了完成品的概念。 

以終端客戶或用戶來說,都希望專案的最終樣貌,能夠越早看到越好,能夠越早有概念越好。

先不管技術上面有多大的限制,單就「資源投入」和「安全風險」這兩個重點來看,反而是越大的專案、越複雜的專案,我們越希望能夠盡快看到雛形,讓我們知道哪些地方可以修正、哪些地方可以優化。

最小可用→即時得到回饋,即時進行修正。

過程是為了選擇,選擇是為了更好。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讓大家都知道改變的「原因」,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為什麼要改」。

既然改,大家一起改:讓大家一起想「對策」。

朝令夕改本來就是常態,因為所有公司、企業或是個人,都是在持續做一個接著一個的專案管理,既然過程一直不確定,那麼改來改去的修正,肯定就是個常態。

颱風來襲,破壞永遠比建設簡單

都十月底了,想不到竟然還是有颱風侵襲,秋颱真是難以預測,本來的行進路線跟台灣本島完全沒關係,誰知道一改動就變穿心颱了。

穿心颱就算了,本來想說台北遠在暴風圈的邊緣,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誰知就是這個僥倖的心態,幫台北人好好上了一課:永遠不要低估颱風的破壞力。

慶幸的是颱風趕著回家,來得快、去得也快,但狂風所造成的破壞卻是跑不了的,不管是跳電、停電又或是路樹倒塌,這真是近年來破壞力最有感的颱風。

這下看誰還敢說颱風天就是放假日,碰到這種天災來臨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阿!

颱風的到來,也打亂了我們所有的行程,一直到現在才終於陸續恢復正常狀態,但馬路上還是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忙著復原受損的行車號誌與路面,以及處理倒塌的路樹。

台灣社會對於颱風這種天災的韌性十足,不管當下的損失有多慘重,相關工作人員就跟工蟻一樣,瞬間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模式,然後大家就還是繼續往前走。

說到這,我祈禱今年就到此為止,颱風止步別再來了吧! 再堅韌都經不起這樣一再的破壞阿,建設也需要時間,路樹都還沒整理完,我們不想再放颱風假了啦!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