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寫在北海道旅行之後

一轉眼就結束八天的旅行了,昨晚接近凌晨才到家,經過一整天的奔波整個人疲倦到一個極點,腦袋停止思考,單純依著本能做事,盡可能地把行李歸位後,洗洗就睡了。

每次旅行的最後一天都特別累,也不知道是因為累積多天的疲勞一次爆發,還是因為當天舟車勞頓的關係,總之就是累到一個連話都不想說的程度。

偏偏這週的行程都已經安排好了,似乎也沒有喘息的空間,就只能趕緊轉換心情,把一些工作上的記憶重新找回來。

事實上這趟我是有帶著電腦出門的,但旅程中總是懶得拿出來,更別提用它來工作或寫旅行記錄,總之就是直接擺爛不做事了。

幸好在多次旅遊後,我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那就是先用照片記錄當下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事,事後再看照片說故事,重新回憶一遍這趟旅行的點點滴滴。

好處是在旅程中比較輕鬆,不用花時間用文字記錄;但壞處就是事後才回想,記憶模糊就算了,還得花更多時間才能拼湊出當天做了哪些事。

有一失必有一得,失去的是我回想旅程的時間、得到的是更深刻的記憶,這可以讓我在多年後瀏覽旅行記錄時,更快地想起旅行中發生的點點滴滴。

這趟旅行印象最深刻的是,北海道跟我自己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受到日劇的影響,講到北海道就想到滑雪,因此我完全無法想像夏天的北海道該是什麼樣貌,刻板印象就是一個沒有下雪就沒趣味的地方。

這趟旅行就是用來更新我自己腦中有限的記憶體,透過自己的雙腳與雙眼,親自體驗一下這個地區的實際樣貌,相比在影音媒體或書本中所描述的,這個方式更直觀一些。

札幌的夜生活讓人驚訝,他們的時間觀念超乎想像,當一個國家國土面積太大時,南北的生活習慣差異真的很明顯,這也是我該學習與理解的部份。

至於對日本的刻板印象,在這次北海道完全被打破,尤其是交通秩序上面;由於我是租車自駕,對於道路狀況、交通號誌以及行車的駕駛習慣等特別有感。

先前在九州自駕時,以為那就是代表全日本的交通狀態,沖繩因為地處偏遠,所以稍微野蠻生長一些也是合理的。

但這次在北海道開車的感想就是,其實也跟台灣差不到哪去,它們只是車沒那麼多,再加上沒有摩托車,所以看起來好像還可以;單純以遵守交通秩序這點來說,台北應該是領先北海道...的吧! (我老婆強烈反對這個觀點,她認為再怎麼樣日本駕駛都是會禮讓行人的,但台灣駕駛不會。)

這趟旅行待了三個地方,然後也沒有一直強迫自己趕行程,整體來說還不賴,算是一次很棒的旅遊體驗;再加上北海道真的比較適合自己開車,有些地方不開車很難搭車前往,給我的感覺跟先前九州與沖繩一樣。

這也驗證先前的想法,日本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可能都需要自行開車才能真正體驗到旅遊樂趣,但這也可能是因為我自己開上癮了,總覺得自駕才有移動上的自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