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不到自己不行動就會錯失什麼。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畏難」心態,過分放大了行動的難度,導致自己遲遲邁不出行動的第一步。

有拖延症的人往往都有「失敗恐懼症」,他們的內容被一個錯誤的邏輯束縛,即「做事失敗 = 我能力有問題 = 我是個沒價值的人」。

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願開始,導致拖延。


作者對付拖延症的秘訣有以下 3 點:

1. 立刻做;困難的事情先搭框架,初步填充,再反覆迭代完成。

對於自己不想做、有畏難情緒的事情,先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只做 5 分鐘就停止;正常來說,5 分鐘後通常就有了接下去做的動力 (生理現象),人一旦進入專注的狀態 (心流),就很難感受到時間流逝。

2. 系統做;用量化和拆解思維拆解要做的事情。

列一個任務清單,把大的任務拆解成一個個小項目,每完成一個項目就打勾,打勾的儀式會讓你產生不虛度時間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些正回饋會在當下給你源源不絕的動力。

3. 享受做;拖延是多數人的通病,不要埋怨自己,陷入情緒的內耗。

多用積極的暗示,告訴自己如果我現在開始做這件事,就會比同齡人成長得更快;學會分清主次,先做重要的事,在做之前可以用描繪「願景」的方法描繪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

最關鍵的核心問題是要去拓展自己的「認知能力」,認清做這件事的重要性和可能會因為拖延而遭受的損失,才會由內而外地萌生「執行動力」。

「執行力」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核心原因,尤其是在賺錢這件事上。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心神不定的緣由

自從課程結束、然後我去出差回來後,總覺得無法集中注意力、心神游移不定;仔細回想,這應該不屬於階段性任務結束後的低潮期,雖然我每次結束一個任務後都會恍神很久,但這次應該真的不是。

為什麼我這麼確定不是「習慣性恍神」呢? 主要是今年上半年的行程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是穿插其中、就是不間斷地連著,所以基本上應該也沒有空檔可以放空才對。

至於是不是太累所導致的,我也認為不是,畢竟中間還是留有轉換期,時間上並非完全沒有餘裕,這在一開始安排行程時就有考慮過。

因此,我開始思考是不是外在因素所影響,最近因為美股跟台股都在狂飆,我們在兩邊的資產都有很顯著的增長,而這也大幅度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在「匱乏經濟學」一書中有提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我們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時,往往都會產生所謂的「隧道效應」,對周圍同時發生的事敏感度降低、甚至視而不見。

我也在反思自己是否因為資產的大幅度波動,已經超出了心中可容忍的範圍,所以才會有這種心神不定的感覺。

以前曾聽人說過,人控制資產多寡的能力是漸進式成長,當你突然獲得超出自己能力所能控制的資產時,有時反而是場災難。

換句話說,最近情緒上的不安,也可以視為是持有資產的波動,已經超過我當前的心理閥值了。

可能要經過反覆地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閥值」,而這也代表我自己的能力還侷限在某個程度;想要真正做到從容不迫、處變不驚,還需要再次拉升自己的眼界、以及持續擴增可操作資產的上限。

當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設定這個目標、做這些事,那再來就是怎麼做到、以及做什麼事;把通往目標的路徑給設計出來,然後再緩步邁進。

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會反覆經歷害怕、不安,然後再到習慣;而一旦習慣這個狀態,表示自己的能力範圍又擴大了一些,可以再繼續前進。

坦白說,我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止這個循環,又或者這輩子都沒有停止的那一天。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九) 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

現在連「分散市場」的錢也越來越難賺,書中所說的「努力 10 分就能賺到 10 分的錢」,也越來越困難;劉潤在「勤奮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了!」一文中有更詳細的說明。

賺錢越來越難,勤奮已經不夠,未來的優勢都是認知的優勢,未來的競爭也都是認知的競爭。

關於「分散市場」跟「頭部市場 (集中市場)」的討論,底下有幾篇我覺得有參考價值的文章:





這些文章談不上有多麼獨特的見解,但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當前現象背後的「商業邏輯」。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市場」,會讓自己活得更好一些。

這個世界上存在兩個市場:

1. 分散市場;例如畫廊、飯店等較難壟斷市場的特定產業。

做得好可以很優秀,但不可能有很高的市佔率;進入這個市場,努力 10 分就能賺到 10 分的錢;努力 80 分,就能賺到 80 分的錢。

舉例來說,繪畫產業就屬於分散市場,它不是金字塔型的收入結構,而是梯形台;你的畫可以賣 5 萬元/平方公尺,也可以賣 50 萬元/平方公尺,每一層都能養活一批畫家。

另一個典型的分散市場就是餐飲業,全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市佔率也才 1 %。


2. 頭部市場;例如網際網路公司、電商等一旦成功就很容易壟斷市場的企業。

容易壟斷,贏家通吃;在這個市場中,10 分的努力是沒用的,80 分的努力也是沒用的,至少要 90 分才能存活下來,但真正優秀的都是 98 分、極致的是 99 分。

然而,99 分和 98 分的差距依然是巨大的,它們之間的收益,可能相差 100 倍。

舉例來說,音樂產業最優秀的幾個歌手 (如泰勒絲) 的收入是次一級歌手的百倍以上、運動產業也雷同。

選擇適合自己的市場,賺你真正想賺的,而且屬於你的錢。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八) 深度思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願景和目標為我們指引了方向,要深入地思考從起點到終點的「實現路徑」。

深度思考:看透事物的內在規律,做出正確決策的思維能力。

多數人之所以學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的思維方式,等著有人告訴你「正確答案」。

每個人的境遇不同、能力不同、起點不同,在職場上、親密關係、個人成長、財務投資等方面,根本不會有標準答案可抄。

我們唯一能從成功人士身上學到的,就是他們思考和認識問題的方式。

當你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就能激發自我思考,達成目標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哪個路徑更快,以及執行過程中遇到問題後該如何改善。


黃金圈法則的思維模式由三個圓圈組成:

1. 最內層的圈叫「Why」,即為什麼,對應我們做某件事的目標。

2. 中間層的圈叫「How」,即如何做,對應我們做事情的方法。

3. 最外層的圈叫「What」,即做什麼,對應方法的執行。

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大多是從外到內的,先考慮「做什麼」、再想「怎樣做」,最後才問「為什麼」。

優秀的人的思維方式是「由內而外」的,也就是 Why → How → What


「由內而外」的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激勵人心,還適用於鼓勵行動:

1. 職場上,讓管理者與員工建立同步目標,激發員工的主動性。

2. 教育上,讓學生先知道知識的原理,促進他們的行動。

3. 人生目標上,激勵自己,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 

願景就是「Why」,拆解願景、制定計畫就是「 How」,計畫制定後的執行過程就是「What」。


在工作和個人成長中,我們常用到的 PDCA 循環如下:

1. P → 有了願景後確定行動計劃 (Plan)。

2. D → 執行計畫 (Do)。

3. C → 在執行過程中檢查問題、發現問題 (Check)。

4. A → 解決問題,反覆迭代出最好的行動計劃。  


如何運用以上所說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 5 年目標呢? 作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1. 想清楚黃金圈法則中的「Why」,即你為什麼要實現這個目標,實現它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2. 把目標向下拆解,思考它由哪些不同的維度組成,針對每個維度確定一個量化的指引目標;可以考慮的維度有主業、副業、投資、套利和個人影響力等 5 個維度。

3. 將指引目標繼續往下拆解,細到可以指導我們執行的程度為止。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商管課程(二十五) 模組六「募資、風險管理與動態競爭,和創業家思維總回顧 3」完結

立體個案分享完後,來到課程的尾聲,從 Q&A 中我們還學到了另外一課,那就是「政治因素」確實會影響到國際投資人的意願;在他們的眼中,當對岸的戰機飛來飛去的時候,並不是像我們一樣平常心看待,而是很嚴肅地當成有可能發生台海戰爭的前兆。

巴菲特都能因為「台海可能發生的危機」而出清台積電的股票了,就能想像台灣的新創公司要走出國門募資,有多麼地不容易。

午餐後, William 快速回顧了整個學期的課程內容 (六大模組),其中包含了我們所有活動的照片,看著這份投影片,彷彿自己又重新上了一次課。

總回顧後,又談到了「創業心理學」;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創業者的心智模型肯定跟一般人不同,但這個不同並非先天的差異,而是在後天的外在環境影響下,慢慢變化而來的。

可惜的是「時間」有限,這部份講授也是用飛的,課前我覺得「創業心理學」對於創業者來說應該幫助很大,現在只能依據簡報的內容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部份進行鑽研。

不過能點出一個方向,其實對我來說也就足夠了,最怕的是「自我認知」上的侷限,連想要跨越都不知道該怎麼走。

總回顧結束後,就是同學們的期末考試;到了這個階段,終於卸下業師的責任,不過事實上需要我們出手的環節也不算多,更多的是去參與課程活動;課程設計者的功勞最大,我們就是小螺絲釘,協助流程的運作順利。


花了這麼多時間與精神來參與整個學期的課程,底下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想與體悟:

首先,課程內容超級豐富,每次上完課後都很害怕寫部落格的感想文,因為這需要邊看著筆記與簡報內容、邊把當時上課的場景重現,然後才能著手整理我覺得重要的部份或是心得感想,這真的好累。

但好處是,每次寫完感想文,我彷彿又重新疏理了一次自己的思維,重新整理課程的脈絡,對於提升「自我認知」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現在已非全職學生,在一個星期的間隔中,能夠複習與吸收的時間有限,常常還會有記憶覆蓋跟錯亂的現象,每次在切換的過程中,都要先重置大腦才行。

我覺得本學期課程最有價值的部份,就是帶著我們完整地走一遍機會辨識、機會創造到商業模式、動態談判,以及國際募資的創業過程;然後,在過程中不斷提示「創業家思維」,並帶入「效果邏輯」及「因果邏輯」的特性,以及可能需要轉換的情境。

坦白說,即使我已經創業快十年了、在職進修過 MBA 這個創新創業的學程,也經歷過跟外部投資人的談判與被摧殘,但對部份課程內容都還是懵懵懂懂的;透過這次有系統的學習,似乎也讓我明白了以前有做、但當下沒想清楚背後原由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或是結果、都只是表象,仔細思考後,或許才能理解其背後的本質;了解本質後,才更有機會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堂課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思考邏輯」,協助我們有系統的分析後、做對的決策;因此,課程中所提到的方法論,不只可以應用在「創業」中,應該也可以嘗試應用在「自我成長」或「生涯規劃」甚至是「家庭教育」的範疇才對。

舉例來說,我預設自己要出國讀博、返國創業跟在大學兼任授課,當初的決策思維是「因果邏輯」,但卻忽略了眼前的可能性,放棄手邊的資源 (效果邏輯);當然,這很難說對錯,但我在當時確實放棄了一些潛在的機會,只為了完成年輕的自己所訂定的目標。

卻不知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環境與機會也是動態在變化的,這跟創業的過程很像,根本無法事先知道自己會碰到哪些人事物;如果提前把自己框在一個想像中的目標,卻沒考慮到大環境的變化,這樣真的是好事嗎?

對於自我成長與發展,我也正在學習適時切換「因果邏輯」與「效果邏輯」,低頭努力划水的同時、偶爾抬起頭來看看方向是不是自己要的,避免游著、游著就被水流給帶偏了。

以上,講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這門課帶給我自己的收穫、並不僅止於「創業」而已。

商管課程(二十四) 模組六「募資、風險管理與動態競爭,和創業家思維總回顧 2」

業師早餐會結束後,迎來了立體個案的兩位講者,我心裡是滿期待今天的個案討論,因為其中一位講者成名已久,我在十年前就聽過他的名字、也看過他寫的書,因此對於他離開外商創業後的心路歷程格外有興趣。

果然,今天的立體個案非常精彩,除了「募資」的酸甜苦辣外,也讓我們知道台灣新創要拿國際投資人的錢,真的不簡單;就算真拿到投資了,也是頭痛的開始。

財務型的投資人或投資機構 (VC / PE) 都有出場的時間壓力,而且也有期望的報酬率,因此當創辦人拿到投資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倒數計時了。

策略型的投資機構 (CVC) 或許沒有出場的時間壓力,但它們會投你肯定是希望能跟它們原有的業務範圍發揮綜效,所以壓力也小不到哪裡去。

Joey 說出他募資時、被投資後所背負的壓力時,我並不是當創業鬼故事在聽,而是帶我自己回到多年前的記憶。

自己獨立經營公司,跟被外部投資人投資後的節奏感完全不同;投資人要求你快速成長,在初期甚至每週開會,確保你每週推進的狀況,並反覆確認前進方向。

在這個階段,「專業能力」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溝通能力」;怎麼讓投資人認同你做的一切對公司長期有利,同時也能達成年度目標。

快速擴張帶來數不盡的困擾與混亂,不管是在業務上的擴張、合作夥伴的延伸、人員的招聘上,每天都在處理跟「人」有關的問題,通訊軟體的群組越拉越多,每天都叮叮叫到我快精神衰弱。

從早到晚開不完的會、凌晨都還在傳訊息的群組、對於進度落後,自己往前衝夥伴卻還停在原地等你指示的無力感,當所有事情都一起來的時候,生理跟心理的狀態會好才奇怪。

Joey 講的不是鬼故事,是真實故事,他背後的投資人是我的十幾倍,估計承受的壓力大我不止五十倍吧!

這樣還能扛下去,我該叫他勇者還是鐵人? 我曾經同時碰到投資人指責、客戶罵、同事不理解的情況;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溝通能力跟耐心在這個環節真的超級無敵重要。 

上完課後,我又回頭去把他們兩位創辦人的對談、以及 Joey 近幾年在商周上面的專欄文章看了一遍,覺得他在課後 Q&A 講的「不要創業」是真心話,因為在這個心態下,真的不會建議人再跳坑。

我自己回頭去看當年寫的一些文章,話裡話外也都是建議「創業」前要想清楚,極度悲觀;現在回想,那時的身心應該出了點狀況,只是當下待辦事項太多,根本沒空理會這些警訊。

不過回過頭來想,如同 Joey 在專欄文章「給創業者:你想要一個擴展中的企業?還是一間家庭式早餐店?」所提到的:創業者也可以 100% 控制成長速度和未來,端看你想選擇哪種方式創業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中的說法來歸納兩種創業的方向:

1. 自有資金、獨立經營,沒有外界壓力,也不會被迫迅速擴張;自主決定是否要做出重大改變,或只是想讓事情維持輕鬆舒適。

2. 選擇接受外部投資人的資金,迫使公司在未來幾年內迅速發展,可能會有令人振奮的成長,但與此同時,也將面臨巨大壓力。

以上不管哪個創業方向的選擇都沒有對錯,只是說有沒有可能都經歷一遍後,才知道自己比較適合的是哪種?

曾有朋友問過我,是否後悔接受外部投資人投資? 我的回答是,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會走一樣的路;只是會再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跟耐心。

畢竟,我的身心都還沒有垮掉,也沒造成任何不可逆的情況 (或許有,但我不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走過的路不會白費,任何地酸甜苦辣都是自我成長的養份;但這是「倖存者偏差」,要是我今天因此得了不可逆的重病 (如癌症、肺部纖維化、或重度憂鬱症等),那應該又會換另一種說詞。

活下來的人,總是會覺得自己有這段經歷真好;沒撐過去的人,大概也不會有任何想法了,反正不是掛了、就是不願再回想。

我覺得這次的立體個案非常有價值, Joey 現身說法可以讓想要「募資」的創業者們有心理準備;因為我知道他還有在商周寫專欄,搭配著訪談可以更深入了解他們目前的狀況。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商管課程(二十三) 模組六「募資、風險管理與動態競爭,和創業家思維總回顧」

這是本次課程的最後一個模組,終於熬到這天,我是既開心又覺得可惜;開心的是終於不用每週六一大早趕著去上課、可惜的是少了一個可以增廣見聞的場合。

說了這麼多,但課程本來就會有結束的一天,重點是後續我能否帶著這段期間的收穫,走得更遠。

至於為何在兩個星期後才開始寫感想,這就要講到自己的惰性了,課程結束後的那一週完全不想再碰相關的事務,接著就出差了;等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已經過了半個月,再不寫真的就不用寫了。

凡事應該都希望能夠有始有終,因此我只能乖乖地把模組六、也是最後一個模組的感想寫完;這個模組的上課內容,應該是時間最短 (因為下午是同學們的期末測驗),但帶給我的衝擊最大的一次,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 請讓我娓娓道來。 

業師早餐會時聽到 William 說,創業要具備兩個能力:1. 總體經濟;2. 募資能力。

這讓我回想到先前郭家齊來分享時,也同樣提到「財務控管」跟「募資能力」是他連續創業的關鍵核心能力。

接著,就是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一句話:「Founder – Investor Fit」,William 認為這個 Fit 比以前學過的其它 Fit 都還要來得重要。

這又讓我想到前幾個模組曾提過:資本是有其個性的。

創辦人跟投資人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個性及溝通上的問題,因此合不合得來非常重要。

但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在「創業」這件事情上面,「募資能力」會是如此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

另外,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目標明確」反而會忽略眼前的可能性,放棄手邊的資源;因為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當下也在想我這一路上曾經忽略了什麼可能性。

今日閱讀: 勝算 (十八) 贏家通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贏家通吃,指的是贏的人會拿走很多很多,甚至所有。

舉例來說,在 100 年前,當你想要聽音樂時,得走進現場;為你表演的是成千上萬的音樂家,這些音樂家的水平有差別,收入也不同,但不會差太多。

每個音樂家都有自己的劇場、自己的聽眾。

由於錄音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今天可以在家聽到最優秀的演奏,也可以欣賞到最好的表演,導致所有的流量和資源都集中到了最頂端,這些最優秀的人幾乎拿走了所有。

不僅是音樂產業,許多產業都是如此,只有那麼一兩個人能夠爬到金字塔的塔尖。

這些人,贏的時候拿走很多,即使輸了,也有更高的「抗風險能力」;而其他的人也許一次失業、一場疾病,就能把他們擊倒,讓他們的人生「爆倉」。

人們給這種「贏家通吃性」起了無數的名字:宗教學家叫它「馬太效應」;社會學家叫它「階層固化」;金融學家叫它「複利效應」;網際網路公司叫他「指數型增長」。


真實世界的樣子,至少有三個特性:

1. 無法預測的不確定性。

2. 風險的累積性。

3. 結果的贏家通吃性。
  
人們渴望「結果的贏家通吃性」,知道但不深刻理解「無法預測的不確定性」,但卻幾乎完全忘記和忽略了「風險的累積性」。

生活是個無限遊戲,要先想辦法留在牌桌上,一直玩下去;在活下去的基礎上,積極地試錯和創新,這是「生存的邏輯」,也是「賺錢的邏輯」。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七) 目標管理:規劃人生藍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為了事業和家庭奔波,就像齒輪一樣不停地運轉,無法放慢腳步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人們經常把自己過得渾渾噩噩的原因,歸結為周圍環境的影響或自己能力不足,其實主要原因是目標不明確、選擇不清晰。

如果一個人終其一生沒有目標,即使每天有吃、有喝、有班上就滿足,容易迷失自我、對生活毫無熱情。

但是當心中存有太多欲望或可支配的時間時,我們就會進入「既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的狀態。

很多人的生活狀態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往哪裡去,讓自己陷入「不確定性」中。

在有太多的選擇時,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那個最清晰、最有確定性的選項;在沒有足夠清晰的目標和選擇時,我們就容易「躺平」,貪圖眼前的享樂。

因此,作者認為設定「階段性時間」和「目標」很重要。

我們需要更具象的目標才能產生推動前行的動力。

作者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描繪出「人生願景」,可以幫助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藍圖;大腦會影響我們的行動,人生就會順著我們描繪的願景一步步前行。


試著想像一下,5 年後的你是什麼樣的狀態? 自己會感到滿意?

1. 我當時幾歲了?

2. 生活在哪個城市,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

3. 和誰在一起,做著什麼樣的事?

4. 那時候的心情和狀態是什麼樣子?

5. 每天在做些什麼,身邊有誰,或是有什麼?


作者分享 3 種思路來找到「願景 (夢想)」:

1. 關注我們追求的美好事物,這些事物應該是 10 年不變的,例如我們對成長、親密關係、財富的追求。

人總是喜歡關注變化,但在「願景」這件事上,「不變」更重要。
   
2. 用「以終為始」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先考慮終端問題,再倒推操作步驟;先思考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思考這樣的人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如何成為這樣的人。

3. 最小化後悔表;當你面臨重大的人生抉擇時,先問自己:「假設現在已經 80 歲了,這件事如果不做, 會不會後悔?」如果會後悔就果斷去做。

「願景」也是如此,拿一張紙寫下 5 年內不做就會後悔的事。


以上 3 種思路可以轉化成一個向內求的問題;在不用考慮金錢的情況下,你這輩子最想做什麼?

願景主要由兩個因素組成 → 「核心理念」和「未來藍圖」。

「核心理念」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藍圖」是你想做什麼樣的事,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願景」本質上是一種從全面向出發的視角,它督促我們著眼於「長期價值」,聚焦於「關鍵想法」,不過分拘泥於眼下的細節:

1. 代表一種預見能力,把抽象的目標變成一個具體場景,將遙不可及的目標視覺化,讓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看清那些可以帶來長遠價值、持續產生複利的事情。

2. 人需要正向回饋,但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沒有辦法給與即時、正向的回饋;描述願景就是提前感受正回饋的過程,給自己堅持下去的勇氣。

3.  願景能對人產生激勵,凡能成事者都有激勵自己和別人的能力。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這到底是工作還是旅行?

猛然一看,竟然五天沒發文了,這倒不是我愛偷懶,光一個母親節慶祝兩次,再加上高雄跟人約定擔任課程業師,然後再加上去奇美博物館看展覽,四天轉眼即過。

由於這次的行程都是自行開車,最後一天更是直接從高雄殺回台北,真的是邊開車邊想打瞌睡阿!

即使事先已經設計過行程,降低這趟旅程的疲勞指數,但實際跑一次,還是比想像中累很多,尤其是中間還穿插一個上課的任務。

昨天是休整的一天,但還是得東跑西跑處理一些待辦事項;早上看似精神滿滿、但下午疲倦感就一窩蜂地全跑出來,導致該寫的文章也沒寫,又空轉了一天。

這趟旅程比我想像中的更有意義,雖然說是去到陌生的上課環境,但課程內容卻相對熟悉,再加上這次我也拉上老婆一同參與課程討論,這種邊旅行、邊工作的感覺還不賴。

話說,我倒是還滿常回到大學課堂上的,所以參與課堂的討論、以及跟教授間的對話,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不適感或違和感;本來以為我老婆要適應一下,但她的表現比我想像中好很多,跟學生間的對話以及建議,都在預期水準之上。

平常有訓練真的有差,或許是在不同的公司間穿梭、習慣跟不同的人對話,也提升了她針對不同議題時的反應速度吧!

這次也很感謝授課教授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貢獻自己的經驗與所學;其實我最開心的是用上了以前學的方法論跟工具,這也是一個驗收自己過往努力的好機會。

先前一直在思考要怎麼跨出第一步,或許透過上半年的一些嘗試,我能夠慢慢聚焦,找出一條能夠一直走下去的路線。

只不過,這趟回來,當別人問起我們是去旅行還是去工作時,我一時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要說去工作也不太像,但也不算純旅行,總之是一趟我們自己的學習與成長之旅。

當旅程結束,還是得回到正軌,把堆積如山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完成,這才是最令人頭痛的事吧!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又是一次新的體驗

自從上週六的課程結束後,這學期的商管課程正式劃下句點,六個模組全天上課,再外加一次說明會與業師課前會,就這樣默默地完成了。

回頭看這次當業師的體驗,只能說感謝去年的自己有主動爭取這個機會,讓我有機會參與這次的課程,也獲得寶貴的經驗。

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以及不熟悉的人事物,通常都會不敢踏出第一步,幫自己找諸多的藉口後,放棄主動出擊的機會。

一旦我們放棄主動出擊、被動等待的下場,就是一直活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這被稱做「舒適圈」。

當然,活在舒適圈也沒什麼不好的,而且也不見得沒成長,只是成長的速度可能比較慢,然後方向比較單一而已。

畢竟,當你過於熟悉環境時,人會慢慢安於現狀;我們可以參考「破框能力」一書所說的,先想辦法改變外在的環境,進而帶動自己內在的改變。

瞄準目標、主動出擊,這都會刺激或強迫自己主動去思考與學習新的事物;從這次的課程中,我就發現透過不斷的溝通與討論、以及活動的設計,讓我的大腦不停運轉,到這時才覺得自己慢慢融會貫通多年前的上課內容。

這是種很神奇的感覺,多年前上課的內容當下是無感的,反倒是現在回想起來,才慢慢知道自己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

每次在這種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我的大腦都會停機一陣子,休息一下,但偏偏今年沒辦法這樣做;不管是理工科系的演講邀約,又或是我主動洽詢的創業管理課程討論,似乎都讓人無法停下來喘息片刻。

下週就要前往南部進行課程討論,仔細回想了一下,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在陌生的環境進行「非工程類」相關的課程;要是跟老本行相關的演講或授課,那是再熟悉不過,但這次真的不太一樣。

除了緣份的說法外,為什麼我想主動洽詢這次的機會呢? 主要目的還是想透過這次機會,來整合並梳理自己在「創業創新」上面的一些想法,並且設法跟學術教育的方法論相互印證。

這對我來說是多做的事,旁人來看或許會覺得我很無聊,沒事找事做;但這或許會幫助我突破現有的框架,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至少,當我在思考課程討論的內容,並設法結合以前學的理論架構與自己的實務經驗時,確實有了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又被我用來協助老婆輔導新創公司,真心認為對我的幫助很大。

今年一系列的規劃,對我來說很多都是新的體驗,而且這些經驗是可以堆積起來的,比如我當課程業師所學到的內容,不但可以用在實際的創業案例上、也可以協助新的創業課程內容。

當我碰到越來越多的創業主題跟實戰後,又可以反哺我在方法論上的精進,這是正向循環,也是我所期待的進步。

總之,說了這麼多,還是希望自己的視野能夠越來越廣,別侷限在一個小範圍內,當基礎打好了,才有機會更進一步。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