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商管課程(二十三) 模組六「募資、風險管理與動態競爭,和創業家思維總回顧」

這是本次課程的最後一個模組,終於熬到這天,我是既開心又覺得可惜。

開心的是終於不用每週六一大早趕著去上課、可惜的是少了一個可以增廣見聞的場合。

說了這麼多,但課程本來就會有結束的一天,重點是後續我能否帶著這段期間的收穫,走得更遠。

至於為何在兩個星期後才開始寫感想,這就要講到自己的「惰性」了,課程結束後的那一週完全不想再碰相關的事務,接著就出差了。

等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已經過了半個月,再不寫真的就不用寫了。

凡事應該都希望能夠有始有終,因此我只能乖乖地把模組六、也是最後一個模組的感想寫完。

這個模組的上課內容,應該是時間最短 (因為下午是同學們的期末測驗),但帶給我的衝擊最大的一次,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 請讓我娓娓道來。 

業師早餐會時聽到 William 說,創業要具備兩個能力:1. 總體經濟;2. 募資能力。

這讓我回想到先前郭家齊來分享時,也同樣提到「財務控管」跟「募資能力」是他連續創業的關鍵核心能力。

接著,就是我覺得非常有價值的一句話:「Founder – Investor Fit」,William 認為這個 Fit 比以前學過的其它 Fit 都還要來得重要。

這又讓我想到前幾個模組曾提過:資本是有其個性的。

創辦人跟投資人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個性及溝通上的問題,因此合不合得來非常重要。

但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在「創業」這件事情上面,「募資能力」會是如此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

另外,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目標明確」反而會忽略眼前的可能性,放棄手邊的資源。

因為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當下也在想我這一路上曾經忽略了什麼「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