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免費! 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秘密 重點摘要

這本書呼應了先前讀過「創業與職涯規劃」所說的集客式行銷變現方式,而且更詳細的介紹了現今數位產品已經存在的交叉補貼免費模式,這適合我用來規劃部落格的免費內容及其相關配套。

類似的內容之前也在「自我行銷」的部份討論過,軟體開發人員在架設部落格,並產生免費且有價值的內容時,可以同時思考這幾種「交叉補貼的免費模式」,看能否引用到自己的副業中。

我現在就有滿多的想法湧現,或許可以一一測試這些形式,看哪些是最適合我們的,同時也能打造不同於現在的「商業模式」。


本書的重點摘要如下:

所有「免費」的形式,其實是同一件事的變形:1. 把錢從一種產品移轉到另一種產品、2. 從一個人移轉到另一個人、3. 從現在移轉到以後、4. 或先進入非金錢市場,之後再回來;經濟學家把這些稱作「交叉補貼 (cross-subsidy)」。

交叉補貼的精髓就是,不管用哪種方式,一定得有人負擔成本,不是由你直接買單,就是由提供免費資源對自己有利的其他人負擔。

人們有時是靠「間接付款」取得產品;我們讀的免費報紙是靠廣告收入發行,而廣告支出是零售商「行銷預算」的一部份。

行銷預算已經算進產品成本中,所以人們最終是以購買更貴的產品作為付款方式。

超級市場的免費停車場,是利用產品售價加成來支付;免費樣品則靠有人購買付費產品來補貼。

「禮物經濟」中的交叉補貼,通常比較不著痕跡,例如「部落格供人免費閱讀」,而且通常不夾帶廣告,但這不表示你每次造訪都不涉及「交換價值」。

看了免費的內容,回報是注意到某位部落客的貼文,不管是造訪還是連結,都能「強化名聲」;這位部落客可以用這個名聲得到更好的工作、提高網路排名,或者找到更多的顧客。


交叉補貼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運作:

1. 付費產品補貼免費產品;從賣爆米花補貼賠本電影,到餐廳賣貴的葡萄酒補貼便宜的餐點,免費則是更進一步免費奉送。

2. 日後付費補貼現在免費;免費行動電話綁約兩年,就是這種時間補貼的典型例子。

3. 付費者補貼免費者;男人花錢才能進夜店,而女人免費進場。根據付費的意願或能力,把市場區隔成幾個群體的做法,是定價理論的傳統基礎。


而交叉補貼的免費模式通常有四類:

1. 直接交叉補貼

免費的東西是吸引你掏錢購買另一樣東西的任何產品,如免年費的信用卡是因為你向零售商買東西,銀行跟零售商收服務費創造收入,零售商再把他們負擔的費用轉嫁給消費者 (信用卡逾期不繳,利息更是高的嚇人)。

2. 三方市場

免費的東西是內容、服務、軟體或其它;免費的對象是每一個人。   

例如,無線廣播讓人免費收聽,無線電視讓人免費收看,媒體業是把聽眾或觀眾賣給廣告主,這就是三方市場。網路的出現,讓媒體的商業模式延伸到許多行業。

經濟學家把這種模式稱作「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因為有兩組截然不同的使用者群體,相互支撐而產生綜效:廣告主付錢給媒體,以接觸消費者,消費者再回過頭來支持廣告主。

最後付錢的人是消費者,他們間接支付加入行銷費用而產生的較高價格。

3. 免費增值

免費的東西是搭配付費加值 (premium paid) 款的任何東西;免費對象是基本款的使用者。

免費增值是「網路商業模式」最常見的一種;內容從免費到昂貴分級,有些網站會有加值付費的專業版或軟體,功能比免費版要多。

跟傳統化妝品或保養品的免費樣品模式雷同,但這些樣品有真實的成本,只能少量贈送。

對於數位產品來說,免費相對於付費的比例倒轉過來,典型的線上網站是採 5% 守則,5% 的付費者養活其他所有的免費使用者。

這套方法行得通的原因,在於用數位產品服務免費使用者的成本趨近於零。

4. 非金錢市場

免費的東西是人們選來贈送,不期待付費的任何東西;免費對象是每一個人。

禮物經濟:金錢不是唯一動機,「利他精神」一直存在,但網路給了它一座平台,因為流通成本為零,使得分享成了一種產業。

勞力交換:利用服務的行為都會創造某種有價值的東西,例如改善服務本身,或者把產生的資訊用在別的地方,這等同用自己的勞力交換免費的東西而不自知。

例如登入網站時要解開一些驗證碼,利用人的視覺比對技能來得到辨識好的驗證碼。

5. 剽竊

網路音樂是最好的例子。在數位重製和點對點流通的夾殺下,音樂的真實流通成本掉到谷底。

有些歌手乾脆讓作品在網路上可以免費下載或觀看 (youtube),作為演唱會宣傳、販售商品、授權和取得其他付費形式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九) 預算是大公司才需要做的事?

郝哥寫財務相關的題材真的是一流的,這並不是說他其他部份寫的不好,而是當他講到財務相關的觀念時,才讓人有那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我自身的經驗,就是郝哥說的那種靠「感覺」創業的人,什麼「預算」根本就一竅不通,甚至可以說當時腦中完全沒有這個觀念存在。 但說也奇怪,無知者反而無畏,什麼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