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另一面是自律、自重。
成為自己的第一步是自由,這意味著自己有「選擇權」,包含工作的自由、人生的自由、旅行的自由。
學習的有沒有用,並不在表相,大多數時候是思考能力的訓練。
技術及資訊的革新日新月異,那麼在我們中年、甚至更年輕時,如何能為某件事是否「有用」下定論? 以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所做的設限,會有多窄化?
人的價值並不是被一份工作所定義,一生不該為這份「有出路的工作」而活。
工作和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不辛苦的工作是你本來就會的事,只是原地踏步;辛苦也未必等於痛苦,深刻的辛苦才會帶來深刻的快樂。
此刻的輕鬆,很可能是未來的侷限;學習和累積是一生的事。
沒興趣源自於無知,凡事不感興趣、喪失求知熱情的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的大人。
你的標準就是你的個人帳戶資產,不要得過且過。
人生帳戶的本金就是「信任」,信任的基礎是真誠,不要說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要以行動證明,要把對方的在意當成自己的在意。
過程及結果要確實如你所承諾的那樣,才會成為你的信任資本之累積。
不知道才有探索的價值。
工作是要去嘗試原本不會做的事。
不要等待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
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不論抵達前做過多少準備,你都不會知道全部的答案;只有在爬上山頂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抵達山頂所需的進步。
一個擅於溝通的人,一定是個有同理心的人;把對方的時間當作是自己的時間,對方的付出當作是自己的付出。
自由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選擇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好好結束也是一種成功。
問題的問法,會決定你找答案的方向。
設定目標是為了享受過程;設定一個讓自己能享受過程的目標,那才是「目標」該有的意義。
「為什麼」大於「做什麼」。
廣義的學習應包含一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學習不應框限在短視及功利的層面。
人人稱羨的路未必是最好的路。
「不知道」不是問題,「沒興趣」才是危機。
你無法只感謝人生中的順境
武俠小說中,如果主角境遇一直都很順利,讀者不免替他擔心,接下來一定會遭逢重大挫敗,因為人生不會只有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