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我的投資筆記 (三十三) 走到股市榮景的末段,下一步該怎麼走?

距離上篇文章「用科學方法來決定投資策略是否有效?」後又過了一個半月,美股市場又重回多頭的氛圍,S&P 500 指數又創新高,彷彿關稅戰不存在似的,這情況確實有點詭異。

我手頭僅剩的選擇權部位,報酬率也已經接近 70%,離獲利了結的那一天也不遠了;一旦進行平倉,就代表我們今年的選擇權獲利告一段落、提早收攤,再來就要伺機佈局明年的選擇權。

由於我們是站在賣方,眼下的多頭走向並不適合操作選擇權,只能繼續耐心等待,直到適合出手的那一天到來。

好的投資機會很多時候都是等來的,這是主動選擇;但有時候是也碰運氣來的,那就是被上天所選擇。

最近聽了幾位總經網紅的分析,他們有志一同地認為這波的庫存循環已經到了尾聲,再加上股票市場有提前反應的特性,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間,股市下跌比上漲的機率高得多。

基於過去幾年的操作與觀察,我也認為下半年反轉的機率不低,如果是反映庫存循環,指數有可能下跌 20% ~ 25% 之間,這都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比較困難的是如何抓住景氣下行的機會,趁股市低點時建倉,這或許才能穩定地提高投資的報酬率。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的美股投資帳戶今年迄今已超過 32% 的報酬率,這代表今年上半年就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好績效的背後反而引起我的擔憂,當一件好事到來時、往往會跟隨著一件壞事發生,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謹慎,情勢隨時都有可能反轉。


由於今年以來誇張的報酬率表現,也讓我們四年多來的總報酬率與年均報酬率都來到一個新的高度,這真是個驚人的數字阿!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優於大盤,但我們仍不敢掉以輕心;投資是一輩子的事,短短幾年的表現不算什麼,能否熬過幾次的景氣循環、還能跑贏大盤,這才是真功夫。

話雖如此,但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只是保留現金部位,把股利都先存下來,等待投資訊號開啟的那天到來。

限制投資行為對我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好公司如果沒有好價格,那也不代表是個好投資。

從這個角度來看,等待與忍耐還真是投資的基本功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