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甚麼是人生中的重大決定?

週末上課時聽到一個有趣的開放式問題:「面對重大決定時,掌握多少資訊才會做出決策?」

同學們有說要 80% 以上才能做出決定、但也有同學說幾 % 不是重點,以 80/20 法則來說,掌握關鍵的 20% 就足夠了。

後續的業師分享他自身的經驗,往往是 5% 就出手,但他也提到掌握多少資訊量是自己所認定的,說不定他認為的 5% 是別人的 80%

在接下來的討論中,主要聚焦在決策背後的風險與收益,也就是「下方風險 (downside risk)」 與「上方潛力 (upside potential)」的比較。

這一系列的討論都非常有趣,從不同的觀點切入,說明我們在做出重大決策時該考慮的要素。

白話來說,就是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要想到的是如果狀況不如預期,最大的損失會有多少?這些損失我們是否能夠承擔或接受。

如果最大損失都在容忍範圍內,而收益有機會超出預期,那不管掌握資訊量的多寡,都值得做出相對應的決定。

反之,如果最大損失自己無法承擔,而收益也有限時,就該果斷拒絕。

但話說回來,人生中的重要決定有哪些? 是否真能套用上述的說法呢?


以個人來說,迄今影響我人生的「重大決定」順序如下:

1. 結婚;

這個決定影響一生,對女生來說,結婚幾乎是開始「第二人生」;而對男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

攜手一生的伴侶會影響彼此的三觀,包括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在不知不覺中兩個人都會慢慢被改變,至於變好還是變壞很難說,或許可以用彼此的優缺點相加除以二當作初始值。

但可以確定的是,當其中一方在變更好時,另外一方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反之亦然。

可是這麼重大的人生決定,事前得知的關鍵資訊能有多少呢?

如果去問已經結婚的人,我想他們都很難說出在婚前就掌握很高比例的資訊吧!

更進一步用「下方風險」跟「上方潛力」來討論婚姻,這就更難了,風險無限大、收益怎麼看都是有限的,那這婚還結不結呢?


2. 創業;

這個決定的「不確定性」又更高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創業前以為已經確定的事,創業後幾乎全部翻盤。

市場在變化、人心也在變化,不過這項決定的「下方風險」也不難評估,那就是自己的出資額跟時間,只要公司別借款或是別當債務的擔保人,其實損失是有限的、可事前計算的。

「上方潛力」樂觀來說是無限大的,誰知道會不會創一創就被併購出場或是直接 IPO 了呢?

當然啦,沒做好風險控管,創業也是有可能賠上自己的一生、甚至是生命,所以我認為它是排名第二的重大決定,但並非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選項存在。


3. 投資;

這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重大決定」。

一般人的所得組成通常包含了「勞務所得」以及「資本所得」,講白了就是「拿自己時間賺錢」跟「用錢賺錢」。

提高自己的單位時間價值叫「人力資本投資」,用錢賺錢就是常聽到的「被動收入」、不用花費自己時間。

不管是「投資自己」還是「投資房地產或金融市場」,這些決定都會影響自己的收入,甚至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脫離不了投資的決策。

投資自己的「下方風險」不外乎就是所花費的時間跟金錢、最壞的狀況就是全部浪費掉;而「上方潛力」就是提高自己的單位時間價值,這部分往往有其上限。

用錢賺錢則依投資項目的不同,有著不同的「下方風險」,而「上方潛力」則要視風險的高低有著不同的預期報酬率。

講回來到我自身的經驗,「投資」的決策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我一生中的職涯可能會轉換多次方向、專業能力也會不斷變換,但投資決策可能會伴隨我直至老死為止。


4. 留學;

這個決定的「下方風險」就是投入的金錢跟時間全賠,然後又拿不到學位;而「上方潛力」則不容易評估。

講到留學,有很多人會提到「機會成本」的問題,如果同時考量到人跟錢的機會成本,再加上「上方潛力」不易評估,留學的這個決定就會顯得很不明智。

但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人生體驗」的重要性,有些事在某個時間點不去做,未來去做的「機會成本」可能會高到自己難以承受、又或是這一生都沒有機會再去體驗了。

如果要把「人生體驗」也擺進決策的評估條件中,那可能要反過來想,如果現在不去做,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自己快離開人世時,會不會後悔這一生沒去做過這件事呢?

事實上,很多自己當下認為的重大決定,多年後回想起來,都只是無關緊要的選擇而已。


以上,是我剛過四十歲大關時,認為會影響我人生的幾個重大決定,或許我在五十歲或六十歲時會推翻現在的想法,但也可能不會。

把時間尺度拉長來看之後,就會發現人生中的重大決定並不多,但通常都會在物質層面或是精神層面影響自己一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一次去現場聽演唱會

上週末,終於如願以償地去到小巨蛋聽「張學友  60+ 巡迴演唱會」,這是老婆跟我期待以久的活動,也是我們人生第一次參加演唱會。 說來有趣,舞台劇、音樂會以及一些藝術表演,我們反倒不陌生,唯獨演唱會沒去過,之前了不起就參加簽唱會或 Live House 的小型演出。 不是我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