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我的投資筆記 (一)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這是我在投資這條路上的記錄,是寫給自己看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對於投資的方式我似乎有了些經驗與理解,但疑問也更多了,這時就需要透過寫作與記錄,讓自己能有更深入思考的機會,這就是開啟這個系列文的主要用意。

疫情發生 [ 2020 ] 後,我們 (老婆跟我) 開始思考投資的必要性,或者是說認知到「投資」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這之前並沒有如此深刻的體會。

當然,這個必要性來自於時勢所逼,我們同時意識到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性,別把自己的主要收入來源單壓在一個地方,這是非常大的風險;一旦工作上出了問題,或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狀況時,美好的生活一夕間就會崩毀。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我實際的心聲,當然應該也同樣適用於有中年失業危機、又或是身體健康問題的人。


從開始認真投資後,我就看了很多書,或許是習慣使然,我會邊看別人的操作經驗或想法,然後再自己實踐看看,藉此累積經驗。

從選股方式、理財觀念、台股或美股,能看的書我都盡量看過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投資理財是很「個人化的行為」,也就是說沒有一本書講的觀念或操作手法可以直接套用。

想了想,不能直接套用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來自每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環境以及需求的不同,這對投資的影響非常大。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還有「進場時機」,在大多頭進場的人總以為自己是股神或天選之人,但總是要經歷過幾個景氣循環後,才知道自己的投資方式是否能在多空交替後存活下來。


講了這麼多,那為什麼我還有疑問? 

在最近這短短的五年內,已經經歷了兩次的多空循環,從 2020 年的疫情爆跌、再到 2021 年的爆漲,接著 2022 年的大跌、然後 2023 至今的大漲格局,這讓我們有機會在短時間內驗證自己的投資方式是否合適,能否在多空交替之際,持續獲利。

就經驗的累積來說,疫情後進場的投資者算賺到,擺在以前要經歷兩次的多空循環,可能需要 八至十年左右的時間,現在五年就有了;但換個角度來看,還沒摸索出自己投資方式的人,說不定就在這個過程中提前下車了。

我們很幸運是在景氣循環的底部 (疫情發生時) 建倉,這符合景氣循環投資的基本策略,但要說當時真有那麼懂這一套,這也是假話,很多時候是時勢所逼、非我所願。

當年我們也曾嘗試過短線操作、甚至跑去當沖,台股行情最熱的 2020 年底到 2021 年,我們也有所貢獻,但整體來說當時是很盲目的進行投機,大概跟賭博差不多。

到現在的投資組合裡,都還能看見當年操作不當所套牢的股票,雖說比例不高,但總歸也是個教訓。


投資美股的契機,是在 2020 年底時,偶然在 Youtube 上看到有人分享投資 REITs (NYSE:O) 的好處,當時幫我們開啟了另一扇窗;生在台灣、對於台股的熟悉度當然比較高,但美股有很多金融產品是台灣沒有的,我們就這樣積極投入美股的懷抱中。

一開始投資美股還是透過台灣券商的複委託比較方便,但操作一陣子後,覺得手續費成本太高、一些進階的操作手法都受限;因此我們在 2021 年初決定至海外券商 (嘉信) 開戶,這也得感謝現代科技的進步,即使我們人在台灣也能很順利的完成開戶流程,並直接透過嘉信進行美股投資。

美股的零手續費、零股即時交易、季發股利、個股選擇權等,都讓我們大開眼界,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當然,這是那時的感覺,現在其實也習慣了,人一旦習慣就無感,慢慢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1 年時台幣狂升值,我們換美元的匯率非常理想,但當時沒預料到往後幾年台幣會貶成這樣,雖然知道美聯儲會升息,但我那時對於升息帶來的影響所知有限,經過這幾年的密切關注,才慢慢感受到利率影響的層面有多廣。

因為從來沒接觸過「個股選擇權」,一碰上就著迷於短天期的選擇權操作,說真的跟賭博也很像,就是賭漲跟賭跌而已。

大約在 2021 年中後半段,我察覺到短線的操作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情緒時,就慢慢地離開那個充滿投機味的賭場了,但有這段經驗也不賴,至少嘗試過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並非因為慘賠被迫出場,說起來應該還有賺到一些錢,純粹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各方面都被影響到了,果斷離場。

有人說:「靠運氣賺來的錢,會因為實力而賠光。」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因此在 2021 年後,我不斷地在思考什麼樣的投資方式比較適合自己。

2022 2024 年中期間,我們就是在自問自答,邊閱讀、邊實踐中度過,我想要透過假設與實證,來釐清究竟何種投資方式適合自己,並非只是單純的賺到錢而已。


為什麼會覺得「投資方式」很重要? 因為它會陪伴著我們一輩子,中間或許有所修正,但慢慢地會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得整理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但最近我仔細一想,似乎有許多投資上的疑問,還沒有徹底想清楚,這就需要花點時間來整理思路,然後才能做出重大的投資決策。

接下來的系列文,我會透過一問一答,來釐清自己的問題與現況,並藉此分析後續可能的投資決策,這樣對自己應該會有所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