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人們一度認為理性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最初開始思考「理性侷限性」的人是大哲學家尼采,他發現以理性為認識基礎的工業文明似乎走到了頭。
對個人來說,是否對「經驗主義」有正確的認識,是否善於積累經驗、利用經驗,決定了你有多大可能犯錯。
當別人犯錯,而你不犯錯時,你就贏了。
經驗比理性更重要:人們在處理多維度的複雜問題時,理性通常是不夠用的,需要靠經驗。
社會問題通常需要依賴經驗來解決,而那些和社會、文化相關的經驗,也對應一個專門的詞 → 傳統。
經驗主義的優越性:在世界主要的國家中,有兩個非常看重傳統的國家,分別是英國和日本;而最喜歡通過理性設計制度的國家也有兩個,分別是法國和德國,這兩國也是歐洲大陸國家的代表。
同樣一件事,這兩大陣營的做法會大不相同;雖然我們在短期內不易簡單判定哪個方式就一定好;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比較長遠,就會發現重視「經驗」和「傳統」的做法會更好。
在外人看來,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日本人都比較保守;而英國人則將他們重視傳統和經驗的做法上升為一種方法論 → 經驗主義。
自近代科學革命以來,世界上流行兩種行之有效、促進社會進步的方法論:
1. 理性主義;以笛卡兒與萊布尼茲等人為代表。
2. 經驗主義;培根、洛克與貝克萊等人。
理性主義的好處是能夠找出世界的共性,因此它通常顯示出很高的效率,特別是短時間內的效率。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在例外發生時,經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相比崇尚理性,對熱衷於按照理想重構整個社會的歐陸人來說,英國人對理性的信心沒有那麼強;英國人更重視經驗,強調人類理性的侷限,對世界的規律更有敬畏之心。
在英國的經驗主義者看來,沒有什麼事情是必然發生的,任何結論都需要用經驗反覆驗證,而且要不斷驗證下去。
20 世紀末,鄧小平在中國開啟改革開放時,走的就是「經驗主義」的道路;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憑藉經驗慢慢改進,拒絕把特定的理論強加到改革之中。
雖然英國人注重經驗的做法給人保守的印象,但是英國人的保守並非因循守舊,而是更喜歡一種審慎的做事態度和方法;他們也在不斷地改良、調整,更習慣於花比較長的時間慢慢達到目的,而不是不考慮後果地變革。
對比不同時間的英國,你會發現社會在進步,但你看不到中間有哪個突變的環節;相比之下,法國人憑借有侷限的理性,建構了整個社會的制度和文化,但到實施的時候,才發現那些人為設計出來的理想不過是關於烏托邦的臆想。
說到經驗,人們通常有三個理解誤區:
1. 把經驗和經歷混為一談;一些老人憑藉自己的經歷豐富,就認為自己有經驗,可以倚老賣老,這也讓很多年輕人覺得經驗是老古董,輕視經驗;其實經驗不等同於經歷。
2. 把經驗和資歷混為一談;雖然資歷深的人可能有經驗,但他的資歷可能不是通過經驗得到的,因此它們也不是一回事。
3. 把經驗和傳統看成是固定不變的;曾經有用的經驗可能會在某個時刻變得一文不值。
一、經歷不等於經驗
經歷人人都有,經驗卻未必;有些人經歷很豐富,但經驗並不多;有些人則相反,年紀輕輕,經驗就很豐富。
經歷就是一個人的一切過往,求職時的履歷表就是簡單的經歷。
任何人,不管有經驗還是沒經驗,都能寫出一份履歷表,因為只要把自己的過往列出來即可;但用人的主管要從履歷表中發現對方做成過什麼事情,或者因此獲得了什麼樣的收穫,也就是有什麼經驗。
不要錯把經歷當經驗。
什麼樣的經歷不能被稱作經驗,或者說轉變為經驗的效率非常慢呢? 通常有以下這三種:
1. 失敗的經歷;如果履歷表中都是做一件事失敗一件事的經歷,然後告訴別人你很有經驗,恐怕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2. 重複的經歷;比如在過去五年裡,一直在高速收費站收或在麥當勞賣漢堡,這就意味著你在工作中基本沒有經驗可談。
又或是在旅館、銀行的櫃台工作,雖然要跟各種人接觸,但工作比較單一,多年的經歷能累積起來的經驗並不多。
比上述工作更複雜一些的是在大型企業單位中,從事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比如軟體開發、財務和法務等,或者在學校授課以及在醫院的內外科工作;這些職業看似每天的工作性質差不多,但是由於它們比較複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練習才能做好。
但因為這些工作的重複度較高,所以幾年後的經驗積累就會慢下來,逐漸變成重複性的工作了。
如果一個人的履歷表上寫的是十幾年從事著這樣重複性工作,比如十幾年教同一門課、或從事著同一項技術工作,那麼這個人接下來也只能找一份類似的工作,因為他的經驗侷限於此。
甚至一些用人單位會想,這份工作做七八年跟做二十年經驗是差不多的,考慮到年齡的因素,有二十年經驗的人甚至競爭不過只有七八年經驗的。
為了避免自己的經歷過於重複,教授得去做科研計劃、醫生要研究各種疑難雜症、律師要去接越來越複雜的案子。
3. 無用的經歷;人每天的時間是固定的,減少不用的經歷很重要。
人每天會做很多事情,有些事情是必須做的,你沒有選擇;有些則不同,它們是選項,你可做可不做。
經歷和經驗的另一個巨大差別在於,經歷是可以「被動獲得」的,一個人不用動腦,只要在社會上活著,就能產生經歷,但是經驗有時需要「主動獲取」。
經驗要不斷地被修正和彌補。
一個領域的經驗不能彌補另一個領域的不足。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很多維度的經驗,但是人的經歷常常是單一維度或者只有很少維度的,這就帶來一個結果,很多人在工作中表現非常出色,但自己的生活卻一團糟。
你的經驗大多來自於你的經歷,對於跟自己經歷無關的人和事並沒有去主動接觸,所以就沒有辦法獲得全方位的經驗。
如今關於提升「認知」的書非常多,很多人逐漸懂得自己的經歷不足以讓自己有經驗,因此會主動做一些事情,來彌補自己經驗的不足。
在企業裡工作的很多人會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再到學校裡學點什麼;有條件的人甚至會去商學院讀個在職的 MBA;在 MBA 的培養計劃中,基礎知識的學習其實只佔一小部分,大量的學習是討論、交流、參訪和完成一些專案。
這就是有意識地彌補自己經驗的不足。
有些經驗需要經歷才會加深;世界上有很多道理光看書是學不會的,因為那是別人的經驗,不是自己的,不經歷一下體會不深。
現今獲取知識很容易,但這也讓很多人變得更懶,懶得自己親力親為地獲取經驗;很多擁有網路上經歷的人,遇到現實生活的難題時,腦袋就會一片空白。
二、資歷和經驗也不能畫等號
和經驗有關但不等價的另一個概念是「資歷」。
資歷包含經驗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強調做事的資格,以及過去的業績和貢獻。
「論資排輩」就是以過去的經歷、地位和貢獻來決定做事情的資格;這個做法是默認年齡大、經歷多、地位高的人就更有經驗、智慧,更能勝任一些崗位的工作,不過這種假設通常並不成立。
很多人的資歷是混出來的,比如很多企業家的孩子,看上去資歷不淺,其實都是靠父母關係堆出來的。
三、把經驗和傳統看成是固定不變的
雖然有一些人的資歷和經驗呈正相關,但無論是經驗還是資歷都不能靜態地去看待,因為它們會隨著「時間」而貶值。
過去的資歷不代表未來的能力。
當我們認定一個人是有經驗的時候,才會信任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