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一人公司』領導人需具備的條件

先不提「領導力」這個高大上的詞,先從「生存」開始講起;我們可以問自己,如果不依附在組織中,現有的技能或知識能否獨自在社會上生存?

從這個角度切入,才懂得為何作者一直強調「通才」以及「核心技能組合」的概念。

在現代專業分工的情況下,「專才」可以依附在組織中發揮自己擅長的能力,並藉由這個平台把自己的專業表現最大化;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你需要平台」的程度大於「平台需要你」。

要把自己的專長銷售出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什麼客戶要信任你? 為什麼客戶要為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付費? 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了解,由小觀大,這也是企業的運作方式。

當你為自己工作時,無形中就會變成「通才」,但因為要銷售的是自己的專業,因此專才跟通才缺一不可,後者在經營過程中慢慢地就得學會。

不管用什麼方式打造「個人品牌」,其目的都是在建立與客戶間的「信任感」,只要講到銷售行為,這個環節絕對無法避免。

無論是就業或是創業,現代社會最難的就是互相「信任」,這往往要靠長時間的積累才能辦到,也是能否「生存」下來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通才到專家的光譜上,你落在哪個位置上,可能就是你的「一人公司」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一人公司的通才領導者需要了解工作的許多方面才能成功。

這些領導者不僅需要成為自己「核心技能組合」的能手,也需要了解企業整體的運作方式。

具備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對一人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你需要了解人們如何對你的產品或服務做出決策,還有為什麼他們這麼做。

甚麼原因促使他們購買你創造的東西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猶豫? 如果他們真的從你這邊買東西,他們能獲得甚麼?

「失敗」來臨時,有能力捲土重來並讓團隊恢復活力是很重要的事;擁有「彈性」就能讓你做到這件事。

專注在讓你的企業變得更好的機會上;你必須學會如何快速評估這些選擇,找出哪些選項是好的,哪些是該「說不」的。

制定決策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與消耗」,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很多人會開始「做出糟糕的決策」,因為他們已經對做決策感到厭倦。

如果把大的、有壓力的決策,縮減為更小、更容易消化的決策,就能以更有智慧、更少壓力的方式選擇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