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回國後,先是因為重感冒頭暈目眩,雖然硬扛著把既定行程跑完了,但也耗盡了所有精力。
昨天從客戶那邊開車回來後,就感覺極度不舒服,吃完藥後就趕緊去休息;今早起來後,感冒症狀減輕不少,但頭又因為背部肌肉酸痛拉扯到,隱隱作痛。
今天早上打起精神完成部份工作後,下午幾乎就是在恍神中度過,根本沒辦法集中精神做任何事。
這讓我想到「未雨綢繆」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先在春天儲糧,等到過冬時麻煩就大了。
要是身體一直都很健康,沒出什麼意外,生活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衝擊;但如果突然發生什麼狀況,導致短期內都無法工作賺錢,就得靠先前的儲糧度日了。
會講這些,是因為生病時的自己,不會再去想什麼「自我實現」,只會希望趕緊度過眼前的不舒服。
身體健康時,總覺得自己還可以做更多事,有很多想法都可以去實現,無法體會父母為何已經沒有動力嘗試新事物。
等到換自己生病時,才能理解「當年邁的父母一天到晚跑醫院時,別說嘗試新事物、擁有新體驗,連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都是種奢求」。
這也提醒我自己,在職涯規劃中,必須把身體健康的因素考慮進來,這才是可能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