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請把國旅當成出國旅遊

上週末搭高鐵去高雄慶祝同學入新厝,如果擺在幾年前,我應該會開車下高雄,再多待一天才返回台北,但現在我實在沒這個精力了。

以前為什麼不選擇搭乘高鐵呢? 主要原因就是價格阿! 兩個人搭高鐵來回就超過六千元了,再加上一日住宿,隨隨便便就破萬,實在很難接受。

先前去南部,都是安排前一天就開車下去,寧願多住一天、多花一天的住宿費,也不想把錢砸在高鐵上面,但這樣其實很燒我的體力。

就因為下南部一趟耗時耗力又花錢,一直以來我都不太想去南部旅遊,總覺得沒有太大價值,還不如出國旅遊,錢多花一些,但心情也比較爽一點。

這次因為帶有目的性,再加上具有時間上的限制,我們就決定用錢處理,來回都搭高鐵,到市區轉捷運,如果時間太趕就直接 Uber 叫車,反正就是怎麼爽、就怎麼來。

發現這趟雖然做了滿多事,包括到高雄聚會、返家途中在台中下車跟親戚聚餐,但回到家後還是精神奕奕,不像以前回來後就累得半死。

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其實不該把去南部當成國內旅行或是平常四處走走的小旅行,應該把它當成是類似出國旅遊一樣,該花的錢不要省,讓自己可以玩得輕鬆又愉快,這樣才會提高國內旅遊的意願。

如果每次都得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就很難提高旅遊的品質,反而會變成一場惡夢。

我老婆其實對高雄很陌生,她以前也沒怎麼去過高雄,說不定去日本的次數比去高雄還多,因此昨晚回來後,她也詢問我日後是否有再去高雄玩的機會。

我想了想,如果預算足夠,可以搭高鐵來回、市區移動搭 Uber,郊區移動租車的話,應該是滿有機會再安排去玩一趟的。

因為這樣一來就不用特別準備,可以說走就走,過程中也不會太累,能夠盡情享受旅途中的樂趣,唯一哭泣的就是錢包變薄而已。

只不過再加上租車的費用,就真的跟出國玩的費用相差無幾了;在國內想要玩得舒服,看來還是得把預算拉到跟國外旅遊一樣的等級,才能夠享有旅途中的放鬆。

透過這次經驗,也讓我認識到該花的錢不要省,省來省去讓自己沒有好的體驗,反而更浪費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拉筋真的痛到快跳起來!

自從上次寫完〈 新的訓練菜單 〉後,我馬上開始每天伏地挺身,最一開始連做五下都很勉強、到現在已經要提升到每天十下了。 距離原先的目標 → 每天二十下伏地挺身,應該還要花上二至三個月,讓身體慢慢適應強度才行,畢竟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受傷。 伏地挺身本來就是我比較有把握的事,反倒是拉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