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踩心肺交叉機時,不知道是因為天氣開始炎熱起來,還是因為我把阻力值又往上調了一檔,剛開始運動沒多久就全身爆汗。
當我完成 40 分鐘的運動時間後,已經汗流浹背、大腿也異常緊繃,有種騎腳踏車爬坡的感覺,好像在燃燒自己的小宇宙。
其實我是屬於不太容易流汗的體質,但透過阻力值的調升,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達到原來的速度,這也就同時具備了「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的特徵。
本來我的運動心率都保持在 120 左右,但昨晚的心率平均值直接升到 130 ~ 140 間,這也讓我運動完後,感到無比疲憊。
這倒不是我第一次調升阻力值,先前也是花了好久才適應,想不到再次往上調升一檔,又重現一樣的情況,這次就不知道身體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習慣。
說來也滿有趣的,原先的設定值並不覺得對身體來說有太大的負擔,但不過就加那麼一點阻力,就開始爆汗、疲憊感倍數成長,這表示身體對阻力的耐受度是非線性關係。
目前來看,在每日訓練菜單不變的情況下,我所能做的就是盡快適應這個強度,等身體徹底習慣後,再繼續往上調整阻力值。
往好處想,這表示年紀雖然變大了,但身體還是具有可塑性,可以不斷地透過外部的刺激與訓練,維持一定的肌肉強度與心肺能力。
唯一比較困擾我的是,運動完後要等上好一陣子才能讓體溫降下來,這會延遲我的睡眠時間,只能透過提早運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早上運動或下午運動,對現在的我來說並不現實,因為爆汗後一定得洗澡,不然滿身臭味連我自己都受不了。
但要我一天洗兩次澡,太浪費時間了,只能把晚上洗澡的時間跟運動併在一起,運動完後再洗澡睡覺,這樣安排比較順暢。
說到這,我也很好奇那些可以在早上或下午運動的人,是怎麼克服這個問題的?
有想到一個解法,就是改成早上洗澡,但晚上不洗澡就上床睡覺,這不符合我的衛生習慣。
總之,希望身體可以盡快適應目前的運動強度,然後我才能繼續增加上半身的運動項目。
忽略上半身的訓練,只單純鍛鍊下半身,這也不是一個好的運動習慣;雖然我偶爾會去打球,但久久才一次,遠不如天天運動來得好。
要怎麼養成上半身的運動習慣,就要再仔細盤算一下,畢竟習慣的養成真的不容易,這點我深有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