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誠品看到一本投資理財書「賺錢,也賺幸福」,內容寫的很好,但主要篇幅都是在講理財,投資的部份是以指數投資為主體,著墨不深。
美國人寫的投資理財書通常會花很大的力氣教人怎麼存錢,這對台灣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畢竟我們的 DNA 中本來就有儲蓄的概念 (或許少數人沒有)。
總之,每次我看這類翻譯書,總是會快速翻過儲蓄的章節,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常識或說是基本觀念。
美國人以消費為主的思維,講求即時享樂與體驗,這也不能說錯,畢竟他們高速發展了幾十年,花了再賺回來就好。
不過嘛,花了這麼多時間看完這本書,我倒還是有點收穫,只是不在投資理財這個議題上,而是在「行動計畫」的練習。
作者除了倡導儲蓄外,主要就是提醒大家「開源」 → 怎麼在自己的主業外,創造額外的現金流,這樣才能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
想歸想,誰又不希望自己能多賺點錢呢? 但實際行動起來真的不容易,知易行難阿!
於是,作者提出了一個行動計畫練習,這倒是滿符合我現在的需求,其實我過去幾年都有默默地在做,但進度很慢。
我以前就不是一個自律的人,很討厭做規劃,喜歡碰到什麼就做什麼;但隨著年齡漸長,開始發現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寶貴了,當時間慢慢變成稀缺財時,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作者透過以下問題,來幫助我們思考中期目標的練習:
1. 清楚並具體地寫下明年你想達成的目標。
2. 為什麼你想達成這個目標?
3. 如果成功了,這目標能為你做什麼?
4. 你認為怎樣算是普通成功? 很成功? 以及非常成功? 要具體回答。
5. 你有多想達成目標?
6. 達成此一目標對完成人生目標有何貢獻?
7. 完成此一目標所要付出的代價為何? 你願意付出嗎?
8. 評估達成目標的機會有多大?
9. 萬一不成功,將會如何? 你承受得了嗎?
10. 列出完成主要目標所需的次要目標,並訂出目標完成日。
11. 完成目標有何阻礙?
12. 為朝向目標前進,今天你能開始做什麼?
前面幾點我過去兩年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將年度計畫寫成部落格文章記錄下來,然後透過年底的回顧來反思這一年中的所做所為。
但坦白說,過去執行的很粗糙,連最基本的過程中追蹤確認都沒有;擬定年度計畫前,也沒有像作者所建議的那樣,深入地了解自己為什麼要達成這些目標。
這些都是我可以努力改善的方向,更細膩地擬定人生的行動計畫,也期許能透過這個流程更了解自己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