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清明連假,我們迎來的不是愉悅的假期,而是美國總統川普所宣布的「對等關稅」。
阿Q一點的想法,那就是這個高關稅不是針對台灣的,而是美國主要的貿易夥伴一個都逃不掉,課多課少的問題而已。
先不談台灣政府要怎麼應對,光是在台股休市的這兩天中,美股大盤又跌掉超過 10%,按普遍性的共識來看,算是正式邁入熊市。
其實我對於邁入熊市這件事並不覺得奇怪,皓哥一天到晚在說「三牛一熊」,算一算也差不多快到熊市了,唯一沒預測到的是時間提早滿多的。
綜觀歷史數據來看,牛市轉熊市前應該會有所謂的「非理性繁榮」階段,也就是大家過度樂觀、所有人都不管不顧地去買股票,將股價推上最高點,然後後續沒人接盤開始崩跌。
但這次因為人為的因素,竟然直接跳過非理性繁榮,人們的樂觀情緒甚至都還沒高漲,就直接被中斷,轉為極悲觀的狀態。
這也讓標普 500 指數直接從高點下殺超過 15%、那斯達克指數下殺超過 20%,殺聲隆隆。
正常來說,投資人都會做下行保護 (down-side protection), 如果還記得巴菲特說的「沒辦法承受下跌 50% 的風險、就不要投資」這句話,那麼對於這次的股災應該是老神在在。
更積極一點的投資人甚至還會趁機尋找有投資價值的標的,來個「反向投資」。
不過嘛,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波還會有多大的跌勢,以及為什麼跌超過 20% 就算是轉熊市呢?
共識會形成的原因,通常是某件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具有規律性、甚至可以說是週期性,「三牛一熊」的說法就是這樣被歸納出來的。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數據,看以前到底曾經發生過什麼慘烈的狀況:
1. 網路泡沫時期 (2000 ~ 2003);
這時期距離現在有點遙遠,連我都不太有印象,因為那時還在讀大學,連台股都不怎麼關注,就更別提美股了。
但曾聽前輩說過,這個泡沫讓台灣很多創投公司賠到脫褲,從此之後台灣的創投一蹶不振,在這次戰役中受傷太重、無力再戰。
這期間,標普 500 指數從最高點往下跌了 45%、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80%,而且是經歷了整整三年才慢慢地從谷底爬起來,氣短一點的投資人大概早就掛了。
2. 金融海嘯時期 (2007 ~ 2009);
這時期很有印象,因為剛好是我們從研究所畢業的時間點,當時竹科都在放無薪假,馬政府推了一個 22K 的大學生薪資補助方案,導致後續幾年的起薪都錨定在這個價位,被罵翻了。
這次的就業市場真的很慘烈,先就業的同學被資遣、剛畢業的同學找不到工作,碩士畢業只能被迫去領比基本工資高一些的薪水,委屈度日。
有經歷過這場海嘯的人,應該終身難忘,如果真忘了,那就要問他一句:「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這期間,標普 500 指數從最高點往下跌了 51%、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49%,比前一次更快爬起來。
網路泡沫主要影響是科技股,因此那斯達克指數在前一波的跌幅大很多。
而這次主要是金融市場全面崩潰,導致所有產業都被影響到了,經濟衰退、百業蕭條,因此標普 500 指數的跌幅就比較重一些。
3. 疫情時期 (2020/02 ~ 2020/04);
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好幾次都觸發美股熔斷機制,這些事都歷歷在目,畢竟這個大事件才剛過去沒多久。
但因為美國跟其他世界各國狂開印鈔機大灑幣,因此股市馬上就反彈上去,其副作用就是後續甩不掉的高通膨。
在短短幾週內,標普 500 指數從最高點往下跌了 25%、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22%。
跟前幾次比起來,這次的跌幅相對較輕、時間也較短,因此投資人的感受反而沒這麼強烈。
不過在爆跌的那幾週內,真的是無比恐慌,情況比現在嚴重多了,那是面對未知的恐懼所引起的連鎖反應。
4. 庫存調整時期 (2021/11 ~ 2022/11);
這應該是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熊市,也僅維持不到一年就從底部反彈,就時間與下跌幅度來說,跟前兩次的股災無法相提並論。
一年內,標普 500 指數從最高點往下跌了 25%、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36%。
對投資人來說,比起跌幅、更難熬的是時間,只要時間別太長、就算跌幅再重,也是咬咬牙就能熬過,但時間一拉長就很難說了。
5. 川普關稅戰時期 (2025/02 迄今);
還不確定本輪何時能止跌,但就目前來看,離底部應該還有段距離,與其拖著不跌,還不如早早落底,大家相對安心。
六週內,標普 500 指數從最高點往下跌了 17%、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22%。
就算是比照庫存調整時期或是疫情時期,應該都還有下跌的空間,就更別提金融海嘯時期或網路泡沫時期了。
從上述的數據分析可以說明巴菲特老爺爺是對的,以標普 500 指數來看,近期的幾次股災都大跌接近或超過 50%,而且前面兩次的時間又拖很久,沒有足夠的銀彈跟耐心是無法撐過去的。
我們無法預測川普這次所引起的股災跟上面哪次比較像,但心裡要有底,假設是最壞的狀況,現有的資產配置或投資組合能否撐過去。
霍華‧馬克斯說的好,多頭 (牛市) 看不出投資人的本事,海水退潮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空頭 (熊市) 來臨時,能活下去、且活得滋潤的人才算真本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