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八) 研發不需理會其他部門意見?

有在做研發的公司,看了這章的內容肯定會非常有感覺。

研發/工程人員很重要,但有時候又覺得他們是不食人間煙火、只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理想主義者。

就算技術再高超,一旦沒有客戶需要,也等於沒有產生任何價值;投入這些技術的時間與金錢全都打水漂,這是任何一個老闆都不想看到的事。

產品賣不出去不單純是業務單位的責任,很多時候是業務單位跟研發單位溝通不良所致。

當研發人員只做自己想做、自認為有價值的產品,而不考量客戶是否需要,賣不動也是合理的結果罷了。

行銷業務部門也要懂得主動出擊,了解客戶的需求屬性,以及產品的價格定位,再把資訊從第一線帶回來跟研發單位共享,這樣才有機會開發出客戶願意買單的產品。

有時客戶明明在意的是產品屬性 A,但研發部門卻認為屬性 B 比較重要,砸資源鑽研屬性 B,認為自己達到技術領先,但卻不受客戶青睞。

再來就是「定價問題」,研發與工程部門做到了客戶在意的屬性 A,但價位遠高於客戶能接受的範圍,那是要怎麼賣?

一般來說,跟客戶討論完需求屬性後,會更近一步評估能滿足需求的產品功能,這時就應該同步將定價拉進來考慮。

能達成產品功能的解決方案可能有好幾種,一旦選錯技術路線、後續要調整相當困難。

舉例來說,公司期望的產品毛利是 60%,而終端客戶能接受的產品價格是 10,000 元上下,中間可能還有通路商或代理商的抽成 20%,這時留給產品量產成本的空間就只剩 2,000 元内。

研發與工程部門必須在資源有限制的考量下進行開發。

常發生的難題在於,如果給研發/工程人員更高的成本預算,就能更輕易地達到客戶的需求,但現實層面往往就是辦不到。

如何能用受限的資源開發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這才是研發/工程人員的真本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研發,要一起追求公司「利潤最大化」!

研發是代表公司未來,再加上研發人員很多都是在學歷或者專業有過人的地方,所以就公司或老闆的立場而言,一定要對他們尊重。

但如果研發人員太看重自己技術或專業能力,以致於沒有辦法和其他部門好好溝通和相處,就會造成公司過多的衝突,讓老闆非常為難。

麥可‧波特在「價值鏈管理」中特別提到,就研發部門而言,至少要和兩個部門單位積極的整合,共同尋求最大的利潤,一個是「行銷業務」單位,另外一個則是「生產製造」單位。


研發部門要如何與兩大部門整合,創造最大效益呢?

1. 行銷業務整合;

研發單位首先要最緊密合作的部門就是行銷業務部門,畢竟所有研發出來的產品和服務都是為了要能夠賣得出去,才有機會為公司創造利潤。

行銷業務部門掌握客戶和市場,這是研發單位必須合作的關鍵要素;其主要關注的部份可分為「需求」和「價格」。

A. 需求:研發要跟著需求屬性變動而變動 →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屬性。

需求「屬性」會對應到產品「功能」。

因此,要找到一個最關鍵的需求屬性讓消費者買單,這就是行銷業務單位需要提供給研發人員努力開發的方向。

消費者的需求屬性是會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這時行銷業務單位就必須重新定位消費者關注的地方,讓研發單位能夠在研發方向上跟著調整。


B. 價格:研發要讓產品價格符合市場定位。

產品未來在市場上的價格定位,也是研發部門需要和行銷業務單位配合的。

產品的價格不是跟著研發心血或投入來定價的,這個部分要尊重行銷業務團隊的產品市場定位。


2. 生產製造整合;

研發部門也要跟生產製造單位緊密配合,如果是服務業的話,可以把這個生產製造單位想像成日常運營單位。

所有的產品服務研發,到最後一定都要落實到日常的生產和運營中。

研發在打磨產品時,追求的可能是完美的呈現,但移轉到生產運營時,真正關注的是怎麼樣把完美的呈現,能夠轉化成效率和效能,這樣才能朝向「利潤極大化」的目標前進。

從研發移轉到生產製造的過程中,有三件事是必須要非常關注的,分別是:

A. 物料取得

如果產品的原料不易取得,或者是容易有斷貨風險,甚至掌握在一些特殊的供應商手上,容易被哄抬價格造成成本上漲的話,就必須特別小心是否應該調整這方面的原物料。

如果在研發階段就能考量原物料未來的供應,那麼在真正到了生產製造環節,就比較不用擔心因為量產而造成原物立供應不上的問題。

也才不會在看到大訂單時,有那種看得到吃不到的挫敗感。


B. 成本良率

良率就是你投入多少產品的原物料,到最後能夠真正產出好產品的比率。

在研發階段時,可以容忍良率不是很高,因為這都還是在試驗階段,但如果到了生產製造階段,良率還是很低的話,那麼就代表浪費的成本非常高,這種損失也就會大大降低公司獲利的空間。

如果能在研發時就考量在大量製造下要怎麼保持很高的良率,就能降低移轉給生產製造部門時的困難。


C. 流程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同樣一個產品,生產製造的時間越長,就代表花的時間成本越高,在同樣時間可以產出的數量就相對比較低,能夠讓產品快速上市的優勢也就比較少。

等待的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到客戶的滿意度。

當成本比別人高,而客戶滿意度又低的情況下,價格也一定不會好,那麼對於利潤的追求就是種傷害。


簡單歸納以上重點,研發部門為追求公司利潤的最大化,其中關鍵合作的兩個部門以及關注點分別是:

1. 行銷業務 → A. 需求  B. 價格

2. 生產製造 → A. 物料取得  B. 成本良率  C. 流程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九) 決定貨幣升貶的三個因素

如果我們只把眼光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那有很大的機率只會在意「利率」的變化,因為這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到房貸利率等,都會直接影響每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狀態,就連我媽這種已經退休多年的人,都還會不定時地關注銀行利率,因為這攸關她自身的權益。 講到「匯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