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到了執行階段,就會多出很多要注意的細節,幸好郝哥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深入淺出地了解如何執行專案管理的架構。
這章從怎麼選擇主題的方向、到怎麼設定目標以及執行目標,都有很明確的操作細節,不單純只是講心法,還教我們怎麼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不單純是打高空的雞湯文。
拆分大目標成為多個小目標的說法,我在很多本書上都看過,包括我自己工作上也常採用這個方式,但並沒有深思過像郝哥所說的執行優勢,是看到他提及後才發現好像是這麼一回事。
在這些執行細節中,我受惠最多的是這句話:「把意義和壓力附加在專案的期限上,增加所有人的驅動力」,這也合理解釋了自己一時興起訂定的目標常常做不到的狀況,沒有「意義」和「壓力」的專案目標,就很難有動力去完成它。
再來,郝哥提到「盯」這個字的諸多好處,也是我事前沒想過的,本來我也是以為充分授權後就不需要事事盯著,現在才知道「盯」的背後有這麼多學問。
這章所提及的架構執行步驟,其實很適合用在生活及工作上,是屬於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我也會積極採用書中所提到的方法來提升自己。
努力一定是必要,選擇有時更重要;選擇不一樣,結果不一樣。
選擇,是必要且持續的智慧。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確定」的旅程,但是你會在每個階段,設定一些「確定」的目標,這些階段都是一項不同的專案。
「選擇」在專案管理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選擇」的主題上,常問的問題有以下三類:
1. 怎麼選擇會最好?
抉擇的條件很簡單,就是對我們一定要有「好處」,而這個好處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不見得會一樣。
所謂的好處,就是「最大效益」,作者用「總資產報酬率」來解釋;大家都希望自己投入同樣的資源或金錢,能夠獲得最大的回報。
不管是公司金錢資源,或者個人的時間資源,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性,那就是「稀缺」,也就是資源「有限」。
利用這些有限的「稀缺」資源,並持續不斷累積更多的資源,讓公司或個人有備無患,通常是進行「選擇」的主要考量。
2. 為什麼要這麼選?
有時候,有形的金錢回饋並沒有提供最大效益的報酬,但是無形的能力提升,確實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也反映在未來的金錢報酬上。
最大效益也可以是,以犧牲短期的小利,獲取長期的大利。
選擇也有輕重緩急,效益也有時機考量。
3. 選擇是否可以改?
選擇永遠沒有最好,隨時調整修正就好。
不管是「金錢」或者「時間」,都是有限的「稀缺」資源,要謹慎選擇讓資源盡量發揮「最大效益」。
不要好高騖遠,選擇自己不匹配的主題。
只要情況變了、假設變了、甚至是心態變了,我們都可以針對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向「隨時調整」。
當主題選定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定目標」;在這個階段,主要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1. 目標設定內容要注意什麼?
目標內容,要有「執行行動」意義;「數字」與「時間」兩者雙管齊下。
不管是個人或公司的目標設定,一定需要具備「數字」跟「時間」;舉例來說,我在半年內要減重 6 公斤,或我在一年內要存 20 萬。
唯有這兩個重要的條件同時成立,目標才具有「可操作性」與「可執行性」。
2. 目標設定到底是合不合理?
公司和個人一樣,目標需要「邊做、邊看、邊修正」,換句話說,老闆的目標需要員工的回饋,所有的目標都是暫時的「確定」。
3. 目標設定如何有利於執行?
一切目標,從小開始;「少就是多」,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
夢想可以很偉大,但目標必須從小做起。
拆分小目標有四大執行優勢:
(1) 降低心理防禦;目標微小不易啟動心理防禦,而且容易做得更為長久。
(2) 放到最先排序;將大目標拆成小目標時,就有機會把它放在很多待辦事項的最前面。
完成小目標的時間花費很短,短到不會啟動你的心理防禦機制,短到覺得做這件事情是輕鬆愉快的,短到你想把它放在第一順位做完,可以立刻產生完成的「成就感」,然後你就「做完」了。
(3) 增加修正頻率;未來是不確定的,如果修正頻率越高,就可以即時調整,降低偏離目標的風險。
透過把目標拆分得越小,讓修正頻率增加,不僅讓分析差異的工作負擔不會太大,就算需要調整、修改目標,幅度也不會太大,也更容易建立「改善目標」的習慣。
(4) 降低損失風險;如果一季才修正一次目標,萬一這段期間執行的策略方向出現非常大的錯誤,就代表我們已經錯失了三個月的調整時間,以及可能造成極大的成本損失。
越短時間修正,就有較多機會可以彈性調整過程中可能的執行錯誤,一旦發生重大事件,不管是好是壞,是要增加人力或是凍結招募、擴大產能還是縮減投資,都能夠非常迅速即時的動態處理。
所有的工作或任務,投入心力都是為了「達成目標」,要不然那就不叫「任務」,而是個人的興趣娛樂,或耍廢休閒了。
舉例來說,你設定了一年要跑 365 公里的目標,那麼你每天的小目標就是跑 1 公里;如果你跑 1 公里需要 10 分鐘,那你每天的任務就是要跑步 10 分鐘。
「任務」的安排必須明確地對準目標,要達到對準目標的功勞,而非遠離目標的苦勞;當任務不能有效產出時,也沒人需要產出,要適時地解除任務。
在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盯」,不要以為充分授權後就不需要「盯」;其實,「盯」的主要目的是:
(1) 可以同步訊息 (適時地修正目標);
(2) 可以對準目標 (不要做偏了);
(3) 避免無效產出 (避免做白工);
(4) 能夠有效分工 (小心有遺漏);
(5) 能夠及時補位 (小心有遺漏)。
在專案管理工具的選擇上,千萬不要讓幫助你的工具,變成了阻礙你的麻煩;軟體工具要符合下列三大需求:
(1) 有沒有匹配需求? 是不是夠用?
試了才知道,用了才知道;想辦法先試用再決定。
(2) 會不會很難操作? 是不是好用?
夠用反而簡單;簡單反而好用。
(3) 要不要花時間學? 是不是常用?
如果大家是本來就常用的軟體,又符合上述的夠用又好用,就是最佳選擇。
當我們選擇了「夠用」、「好用」和「常用」的軟體工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三個負面影響:(1) 額外成本;(2) 學習障礙; (3) 抗拒心理。
在一個專案中,最重要的就是專案時間要怎麼訂定才合理? 專案期限的設定要符合以下兩個原則:
1. 期限的設定要有特殊「意義」。
所謂的沒有「意義」,就是我知道我要做,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這樣做;這就是「不知為何而戰」。
2. 期限的承諾要有「壓力」。
沒有壓力,不管做得到、做不到,後果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可有可無」的時間計劃無法讓人有動機把事情做成。
為了避免「不知為何而戰」以及「可有可無」,我們可以在專案計畫開始時,透過三種不同的方式,把「意義」和「壓力」附加在專案的期限上,增加所有人的驅動力:
1. 法定時間;一般的考試、比賽,或是認證、驗收等,都有提前公告的期限,這種「期限」就屬於法定的時間。
其「意義」是必須要通過認證或是合格驗收;「壓力」則是時間一旦定了,你只能依照這個時間,不能隨意改變。
2. 約定獎懲;在每個不同的期間內,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就給予福利或激勵,約定獎懲的期限本身就是一種相互約定的「壓力」。
至於「意義」也非常簡單、非常直覺地連結到每一個人可以獲取的獎金上,甚至是組織內晉升的機會。
3. 公告天下;把你要做的事情,讓全天下的人知道,這種做法看似沒有強制性的法定時間,也沒有私人合意的約定,但仍然可能持續推著我們往前走。
其「意義」是你昭告自己要完成這件事情的承諾,「壓力」來自於大家都會盯著你,看你是否會如預期地兌現這個承諾。
不管是個人或組織,每當在設定專案期限的時候,別忘了問自己兩個問題:
1. 為什麼專案目標訂在這個期限? (意義要明確)
2. 如果時間到了,做不到會怎麼樣? (壓力是動力)
因為這兩個問題,可以明確專案的「意義」和「壓力」;有意義才會讓行動有毅力、有壓力才會讓推進有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