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卓越 (一) 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

我都還沒做完「大學之路」的摘要,吳軍又針對教育議題出了本新書「卓越」,總感覺他寫書的速度比我寫摘要的速度還快。

嚴格來說,吳軍不算狹義的教育工作者,但他做的事情又跟教育習習相關,再加上他確實在教養女兒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做研究,這已經超出單純教養的範疇,而是把思想的高度拉拔到教育工作者的水準,令人佩服。

雖然我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高等教育上,但並沒有看透「教育」這件事的本質,其原因應該是過早就分流到專業教育的範疇,以至於吳軍所謂的通識教育跟素養教育的累積不足,說白話就是廣度不夠。

當然,碩博士的課程設計本來就是講求深度,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到能夠貢獻價值為止;如果一直待在同個領域混口飯吃,廣度不夠不算什麼大問題,有專業能力就算是一技之長了,應該也可以活得很滋潤才對。

一技之長最大的風險在於不再被社會所需要,科技的進步會不會引起既有專業人力的新一輪淘汰賽,這目前看來是有可能的。

早期自動化取代的是產線上的作業員,但如今的 AI 浪潮則是想直接或間接取代知識型的工作者;新科技到底是用來提升人類的生產力,還是用來取代人力,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議題。

至於吳軍常被人詬病的精英思維,在本書有稍微為自己平反,至少有特別指出教育的第一個目標還是要培養養活自己的專長,這就比較接地氣一點。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是兩回事:

1.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明理,從依靠自身經驗謀生的狀態進入利用知識開拓事業的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全方位地接受通識教育,了解各種知識,鍛鍊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2. 理解了教育的目的,還需要有具體的目標;比如,對一個來自中下層家庭的孩子來說,掌握有效的、能夠發揮自己專長的謀生手段應該是教育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目標可以是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實現人生價值,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如果一個孩子或他的家長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們就無法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懷疑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的方法是多元的,沒有一定之規;但好的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受教育者終身受益;而壞的教育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讓孩子將來花一輩子的時間修復年輕時受到的創傷。

在教育上,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因為教育即成長。

人一旦養成了某種習慣,無論好的還是壞的,他在這方面的可塑性就基本消失了;而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於培養好習慣。

終身教育就是終身成長,成長是生活的特徵,如果沒有了成長,生活也就停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一) 如何評估自身價值?

這其實是郝哥這本書的序言,但我覺得他寫的很好,寫到我的心坎裡了;每個人都該想辦法了解自身的價值,不管是對公司、對社會或對家庭而言,自己的存在到底有沒有實際貢獻。 常聽到朋友抱怨公司,或是笑著說自己在當薪水小偷,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如郝哥在書中所說的:「薪水一定要匹配價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