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要同時兼顧多元發展,真的好難!

跟往年相比,今年我做了一個決定,不再為了設定的目標把其他的事情都排除掉。

舉例來說,以前我會根據當下認定的重要性來排定優先順序,如果公司的產品開發比較重要,我就把全部時間花在上面 → 教課就敷衍了事、打球這種可去可不去的就往後延、老婆說要出去旅遊就說沒空。

在這種情況下,那段時間我的人生彷彿就消失了一樣,只為了一個目的而活著。

我從以前到現在的思維都是先專注、減少轉換的成本,然後提高做事或學習的「效率」。

但隨著年齡漸長,我慢慢發現人生不該這樣過的,很多時候當下認定重要的事,後來回頭看其實也沒這麼重要或緊急,反而是因此被排擠的事情,可能錯過就不再來了。

我現在嘗試著在一段時間內,例如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加入各種待辦事項,盡可能提高所有事情的完成度,而不執著其中一項。

這或許會讓我處理客戶問題的反應時間變長、產品開發的速度變慢了,但我卻可以同時讀幾本好書、打幾場痛快的球,或者跟老婆出門去一些沒去過的地方等。

最近這段期間又有颱風假、緊接著又是國定假日,老婆問我說為什麼不趕緊處理客戶的事,還悠閒地讀了幾本圖書館借的書,然後跑去河堤騎自行車跟逛國立歷史博物館。

接著,又忙著引進 ChatGPT 來優化授課的方式,並同時更新教材等。

感覺自己好像對工作上的要求反應越來越不「即時」了。

沒錯,我現在已經把自己從以前的硬即時作業系統,變成類似 Windows 這種非即時作業系統,看似多工但即時的反應速度很慢。

因為人活著絕對不是只為了一個目的存在,我不想多年後回頭一看,自己除了工作上的成果外,其它什麼都沒有。

甚至工作上的成果可能也不存在,很多事並非努力就有收穫的。

當我今年全面轉向這樣做之後,心情變愉悅了很多,更開心、身體也更健康了,但效率也變差很多。

在不同事物的切換之間,我還是需要時間適應才能進入狀態,要同時讓所有事情都有進度,真的好難。

我正在努力掙扎著,讓自己有辦法過上更精彩的人生,而非只是單一點的突破。

說來簡單,做起來真的不容易。

最近這段期間,假日一有空老婆就挑著台北市的景點或博物館去晃晃,很多地方我以前從來沒去過。

生活在這個城市這麼久,小時候沒機會去、長大後也因為種種原因沒去,再拖下去說不定到老死都不會去。

想想還真有點可怕,如果只做「當下緊急的事」,那麼長遠來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可能就會永遠被忽略掉,人生只剩乏味兩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北海道自駕八日遊 (一) 札幌的夜晚

這次的旅行我們採取怎麼舒服怎麼來的模式,飛機中午才飛、回程也是晚上起飛,一切都以能夠睡飽再出門為宗旨。 由於預約了機場接送再加上環宇商務中心的尊榮通關,我們早上就晃晃悠悠地直到九點才把行李準備好,然後等車來接。 幸好天氣不錯,不然拖著大包小包也挺麻煩的,唯一錯估的是我們時間還是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