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我的創業筆記 (四) 創業要考慮哪些要素?

這個主題是我在看劉潤的「底層邏輯2」這本書時的感想,結合我自身在創業過程中的體悟,跟他書中的內容相映照。

說來也有趣,我先前看劉潤的「5分鐘商學院」時,真心不覺得他寫的好,在某次心得評論中,我甚至說劉潤的書不如樊登的,記得那時我剛看完「低風險創業」這本書,有感而發。

但這次看完「底層邏輯2」後,倒是覺得他把方法論兜成一個系統了,坦白說很多概念都不是他的原創,但他硬是用數學的方式把這些思維統合在一起,這對我來說也有所啟發,尤其是在創業思維方面。

我在創業前的思考方向是盡量避免製造業或是量產成本高的產業,這邊的量產成本不單指錢,還包括時間;會有這個想法除了個人主觀因素外,主要還是當時接觸到了軟體產業,知道它的特性就是量產無成本,但風險都卡在研發時期。

其實類似的產業,現在都已經有了非常貼切的形容詞,那就是智慧財產 (IP) 產業,其中包含所有跟創作相關的都算是,例如影音、小說、圖案、影像等。

舉例來說,最近爆紅的 3A 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紮紮實實耕耘了十年,投入超過新台幣 12 億的資金,這中間十前期間零收入,只要一個不好,不僅投資人全賠出局,團隊的所有付出跟時間也歸零,風險超高。

台灣的生技產業也是高風險的產業之一,尤其是新藥開發,在拿到藥證並順利銷售前,沒人知道這個投資是賺是賠;因此,這產業雖然高毛利,但進入門檻超級高,像藥華藥過了十多年,中間經歷過風風雨雨,投入資金過百億,差點也是全盤皆輸的局面。

所以想要創業前必須先了解自己想要創是什麼樣的業,自己能承擔的風險程度到哪裡,思考後再出手會比較好。

而在「底層邏輯2」這本書中也有提出一些思路給我們參考:想要自己的公司業績能夠指數成長,就必須前後關聯,每次工作的產出都能成為下一次工作的基礎,這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就叫「複利效應」。

這個想法也可以用在個人的職涯上面,如果前後關聯弱,甚至幾乎沒有關聯性,不管上一步怎麼努力,下一步都只能重新再來;這樣就很容易忽好忽壞,或者原地踏步。

如果你是做保險業務的,發現這行不好做,就去開餐廳,然後發現也不好做,又跑回去公司上班做助理;這前後幾件事之間是沒有關聯性的,因此,很難獲得指數增長;這三件事的成功機率,完全是獨立的隨機事件。

我們要明白,勞動力這種生產要素幾乎沒有數學意義上的前後關聯特性;假如我是一名按摩師傅,前天我服務了五名客人、賺了 4,000 元,昨天狀態好服務了六名客人、賺了 5,000 元,但今天身體不舒服只能幫三名客人按摩、賺了 2,000 元;這三天賺的錢並沒有前後關聯性,只受當天各種情況的影響,這也是獨立事件。

如果說隨著時間的推進,後期賺的錢是在前期的基礎上越來越多,那才具有前後關聯性。

然而,同樣是勞動力,醫生、律師、工程師、諮詢顧問或管理者又不太一樣;前一年積累的經驗,連本帶利的成為後一年的能力,看上去工程師這種勞動力具有前後關聯的屬性,但它帶來的增長比例較低。

作為專業職的員工,工程師有一條「學習曲線」,這條曲線早期陡峭上升,到後面迅速變慢,甚至可能下降,因此想要無限制的提升是不可能的。

體力勞動者的增長曲線明顯要比腦力勞動者來得緩慢,而且其天花板的上限很明顯,因為每個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就這麼多,就算持續提升工作效率或時間單價,也無法獲得指數型增長。

舉例來說,你本來是產線的組裝菜鳥,一天只能組 50 組馬達,過了幾個月後你的效率越來越高,變成一天能組 100 組馬達,但你覺得幾年後可以變成一天組裝 500 組馬達嗎? 單靠人力我想是很困難的。

所以我們在這時會引進「科技」的力量,導入自動化設備用於生產,來提高財富創造的效率。

另一個生產要素:資本,也具有前後關聯的特性,今天我賺到的錢,可以變成明天的本金繼續投入,從而獲得指數增長 (複利效應)。

從上述的討論可得知,勞動力的弱前後關聯性,再加上「資本」與「科技」的強前後關聯性,必然導致財富向資本方集中;尤其是科技所帶來的指數增長以及財富的集中效應,更是超過資本的。

因此,在選擇產業前,得先了解該產業是屬於常態分佈,還是集中分佈的;集中分佈的產業通常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這才有指數增長的機會,反之,常態分佈的產業相對分散,誰都沒辦法佔據很高的市場份額。

舉例來說,餐飲市場天生是一個趨於分散的市場,誰都沒辦法壟斷這個市場,就算有「科技」和「資本」的加持,到最後還是需要人去處理餐點及包裝餐點。

其實不只是餐飲業,整個服務業都是如此,比如理髮、維修、美容、醫療及健身等,對所有服務業來說,最重要的的生產要素都是勞動力,所以它們會呈現常態分佈,「資本」和「科技」只能發揮輔助價值;而勞動力的前後關聯性很弱,因此這種產業的財富分配相對平均,誰也無法贏家通吃。

反過來說,網際網路或音樂等 IP 產業,就是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產業;在這類領域創業前先想清楚自己能否幹得過別人、獨霸市場。

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就因為某些產業的勞動力屬性特別強,財富極度分散,才有可能讓創業者存活下來;但後續想要指數型成長非常困難,除非能把「勞動力」這個要素從商業模式中獨立出來,調整結構把核心生產要素轉為「資本」及「科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指數型成長。

講白話點,就是勞動力密集產業或服務業也可以獲得指數增長,但關鍵就是把勞動力密集的部份交給別人去做 (授權),自己只做資本和科技的部份。

但在一個指數成長型的創業模型裡,投資人至關重要;不拿投資的指數成長企業幾乎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也只有具指數成長潛力的公司,才能滿足大部分投資人的胃口。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既然扯到科技,那初期就是要研發產品,這就需要錢;在產品沒開發出來前,半毛錢都賺不到,因此這種類型的創業都會有個損益兩平的臨界點,在到達這個點之前,就必須有不斷地投資才有可能看到突破的那一天;當然,也有可能看不到產品現世或產品不如預期的情況,這就是高風險投資的由來。

指數增長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器晚成」,不管是投資還是創業都一樣,要突破臨界點往往很難,可是一旦突破了,後面就有機會一飛沖天。

生技產業中的新藥開發,很明顯就有這個特質,因此我才會一直關注藥華藥的新聞。

東扯西講了一堆,其實我想要表達的就是,並非每個人創業都要往高風險的指數成長型創業去, 1 個獨角獸的誕生可能伴隨著 999 個屍體。

思考自己的能力與資源後,先從容易存活的常態分佈產業 (主要生產要素為勞動力) 生存下來,然後等資源更充足後,有興趣再去挑戰轉型,想辦法讓企業指數型成長。

我自己在創業前其實沒想這麼深,十年前什麼也不懂就跳進來了;後來才知道不同類型的創業模式原來差異這麼大,有些是立即或短期可以看到錢的,但後續的成長動能緩慢;有些是前期超級燒錢,但突破臨界點後可能會有巨大的收益。

如果要直接挑戰科技創新、創業,理論上應該要同時考慮募資才對,畢竟僅靠著自有資金應該很難把產品孵出來,並跨過那個存亡的臨界點。

事實上,我就是個想靠自有資金硬幹的蠢蛋;以前我看到別人創業馬上就能賺錢時,都在想為什麼我們投入研發這麼長的時間,燒了一堆錢都還有沒有看到成果,沒成果就代表沒錢,這種日子其實很難熬。

現在的我,則比較能客觀地看待這一切,本來創業的種類就很多,如果想追求後續的高成長,就要先扛過研發燒錢期,在跨過臨界點前都是考驗;這時就要想想高風險、高報酬這句話的意思,高風險就代表著也有可能沒報酬,你的時間與精力都浪費掉了。

那你可能會問我,那為何不先追求以「勞動力要素」為主的創業模式呢? 例如先接專案生存下來,先做專案公司,再伺機轉型成產品公司。

這個建議非常理想,但現實中我就沒看過幾個人成功轉型過,從以人為主、再到以產品為主的思維跟流程完全不同,一個不好就一日專案、終身專案了。

但如果要我一直接專案,那我還不如直接去上班比較實在;所以說,創業前要先了解自己不想要做什麼。

最後,咬牙堅持下去應該是所有做產品公司的創業者的共同心聲吧,不跑到最後一刻,誰都很難知道成敗;當然,中間因為資金不足而掉隊的人也不再少數,我曾親眼目睹幾位壓身家的創業者,最後連產品都沒做出來,根本沒機會推到市場上去就宣告公司解散。

所以我還是得奉勸以產品為目標,覺得自己的創業題目有指數型成長的機會,先想好募資計畫吧! 別傻傻地壓自己的身家上去,最後連開牌的機會都沒有就出局了,還揹一身債,那真的很可惜又可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慣習 Habitus (二) 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間都會有所感知,但其背後的道理不會像作者敘述的這麼透徹;看完這個章節後,也算是回答了我在升學過程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學位頭銜到底重不重要,我覺得這要看自身所處的環境重不重視,就如作者所說:「在中小企業中,通常也較為看重一個人的才能勝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