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收益,並不是收益。
假設我們一開始投資飲料店 70 萬元,兩年賺回來 26 萬元,這個投資報酬率 37%,看起來是很不錯的投資。
但這個收益只是實際收益,在投資決策的時候,我們還要結合別的因素進行調整。
比如,70 萬元的投資資金從哪裡來? 如果這 70 萬元之前是你一直放在銀行裡定期定額買基金,每年的報酬率能穩定達到 10%,也就是說每年可以有 7 萬元的收益,按照複利的方式計算,兩年的收益是 14.7 萬元。
因為要投資這個飲料店,你失去了基金收益的 14.7 萬元,那麼 70 萬元的投資,由銀行理財變成了飲料店,相對增加的收益只有 11.3 萬元,相對收益率也就降到了 16%。
開飲料店就需要有人打理;人事成本不低、出錢的你也可能不放心交給別人,決定自己辭掉每個月薪水 1 萬元的工作來開店。
因為開飲料店,你不僅放棄了 70 萬存款的理財收益 14.7 玩元,還放棄了工作兩年的收入 24 萬元,共計 38.7 萬元。
如果不開飲料店,個人的薪水加上理財,兩年間能夠創造的收益是 38.7 萬元;你把自己加存款都投入了飲料店,兩年能創造的收益只有 26 萬元。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投資決策時,必須進行對比;比較相同資源投入到其它標的上的收益,從而選擇「相對收益」較好的標的。
在「經濟學」上,這個相對收益也被作為成本,叫做「機會成本」。
透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有助於我們在經營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是由「選擇」產生的。
一種經濟資源往往具有多樣用途,選擇了一種用途,必然要喪失另一種用途的機會,後者可能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在我們做任何決策時都會存在,只是我們很多時候沒有去考慮;如果我們把機會成本引入我們的投資,乃至生活的各項決策之中,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的想法會大相徑庭:
1. 決定投資一個投資標的時,不再單純考慮這個標的的回報,而是要更廣泛地考察這些投入的金錢、資源,所有能實現的、所有可能的投資回報,從中選擇最高的回報標的。
2. 不再被單純的收益所迷惑,需要考慮這個收益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
3. 我們生活中的一切行為都存在「機會成本」的選擇;比如,我們的時間就有機會成本,你今晚有空是要去看電影、還是在家看職業考試的書? 是陪家人、還是去見合作夥伴? 這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旦選擇,時間就匆匆走過,再也無法回首;你做出的選擇,都在一步步地影響你將來的生活。
你將時間用來工作,那麼你的事業將越來越大;你用來陪家人,你的家庭會越來越和諧;你用來發呆刷手機,那麼你會越來越無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