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甚麼是累積性的工作內容

最近又快到期中考週,我除了準備上課的教材外,同時思考期中測驗的題型,並著手微調接下來上課的方向;想跟去年有所差異,否則可能會有學生直接參考學長的報告,失去自己練習的機會,那就可惜了。

當我在查一些資料的時候,剛好看到自己十幾年前發表的文章內容,靈光一閃,這剛好可以做為補充教材的一部份,甚至可以當成期中測驗的出題方向,畢竟跟我現在教學的內容是強相關。

為什麼一開始沒想到呢? 原因是有些文章的內容,隨著時間過去,連我自己都記憶模糊了,甚至今天找到的這篇,我完全沒印象有發表過,真的忘了。

於是,我又翻箱倒櫃地把以前寫的程式跟投影片都找出來,把素材準備好後,腦海中就開始在思考該怎麼重新整理,才能讓學生可以吸收。

授課的初衷還是希望學生能夠真的學到東西,所以即使有很多內容想要分享,還是得掌握節奏跟進度才行。

不過當我看著多年前整理過的文章,心裡百感交集,想不到十幾年後還能用上當年努力的成果,我以為它們已經完成使命,就此塵封起來了;想不到它們還能重見天日,並且對別人有所幫助。

或許這就是具累積性的工作內容,曾經的努力不會白費,而且可以在重新整理後,展現出它們應有的價值。

其實我早該這樣做了,但一直沒有開竅,找不到切入點來把過往累積的成果重新整理起來,透過這幾年授課的經驗,才慢慢地有一些想法湧現;透過實際授課、反覆迭代的情況下,或許真能有一些自我的突破。

等這學期課程結束後,再來思考如何讓它們更完整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