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三) 加速學習與溝通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每天有太多的資訊,反而很難快速抓出重點,錯過重要的訊號。

你可能過度關注產品、客戶、科技、策略等經營的技術層面,反而忽略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學習。

很少經理人接受過系統化的訓練,不知該如何診斷組織問題。

有計劃的學習代表要事先釐清重要問題,並了解如何找出最佳答案。

卓越的領導人能在「動」(採取行動) 與「不動」(觀察和反思) 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在轉職過渡期保持「不動」是很大的挑戰;急欲證明自己能力的心態,反映出領導人缺乏自信,是想要「動」的壓力來源之一。

真心渴望學習和理解的態度,就能轉化為聲譽和影響力。

因為過度忙碌而無法學習,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損害個人信譽。

在一個組織行得通的方法,可能在另一個組織一敗塗地。

要思考誰能為你的學習投資提供最佳回報,並找出最佳資訊來源,能夠讓學習更完整、有效率。

請同時聆聽組織內外關鍵人士的意見,與抱持不同觀點的人交談,能夠提升你的「洞察力」。

有價值的外部訊息來源可能是:

1. 顧客,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包括企業的經營者、員工、股東等等)對組織有何想法? 主要客戶對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何評價?

2. 供應商,藉此了解公司管理品質和客戶滿意度。

3. 經銷商,藉此了解產品物流、客戶服務以及競爭對手的做法和服務。

4. 外部分析師,客觀地評估公司與競爭對手的策略和能力,也會分析市場的需求與產業的經濟狀況。

不可或缺的內部資訊來源包括:

1. 第一線的研發與作業人員。

2. 業務與採購人員。

3. 職員,例如財務、法務與人資等部門的負責人或主要員工。

4. 整合者,包括專案經理、廠長和產品經理。

5. 歷史學家,在公司待很久的「老前輩」,了解公司的組織文化和辦公室政治的起源。

維持成功的關鍵往往是必須不斷啟動、加速和調整不同業務。

如果不了解組織過去的成就以及走到這一步的原因,就不可能確定組織未來的方向。

積極跟主管溝通,建立合理的期望、達成共識,並確保你能取得充分資源。

大多數主管認為,部屬沒有及早呈報,比問題本身還糟;最糟糕的狀況是主管從別人口中得知發生什麼事。

不要只帶著問題找主管,也要告訴主管你打算如何解決。

適應主管的風格是你的責任,不要指望主管改變。

請注意跟主管互動的基本事項,讓你做起事來更加輕鬆:

1. 趁早並經常釐清期望,降低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定期核對,確保老闆的期望沒有改變。

2. 主動建立良好關係,不要指望主管主動接觸或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時間和支持;最好先假設與老闆維持良好互動是你的責任。

3. 和對方溝通診斷問題與行動計畫的時間表,別讓自己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得滅火或做決定,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用來深入了解組織問題和制定行動方案。

4. 針對主管重視的領域,及早做出成績;著重主管最重視的三件事,並在每次互動時討論你的進展。

5. 從主管尊重的人那裡獲得好評,主管對你的看法一部分是根據直接互動,另一部分則是來自不同管道的評價。

少承諾、多做事:這個策略有助於建立個人信譽,承諾時要盡量保守,如果信口開河,最後卻做不到,聲譽必然受損,就算實際上取得不少進展,但在主管眼中還是沒有達成目標。

爭取資源時,請牢記以下有效協商原則:

1. 找出潛在利益,盡量深入調查,設法了解主管與其他掌握資源管道的人有什麼計畫,這件事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2. 尋求互惠,尋找既能協助主管達到目標,又能推動自己計畫的資源。

3. 將資源連結成果,強調若能投注更多資源,對績效有哪些助益。設計一份選單,列出在既有資源條件下,你能做或不能做到什麼,以及不同程度的投資能夠帶來什麼成果。

跟主管的做事方法不同,就先把談話的重點放在「目標」與「結果」上,而不是達成目標的方式。

關於「個人發展」,不要只專注於「硬技能」:你的位階越高,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判斷、協商、建立盟友和衝突管理這類「軟技能」就越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