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台灣企業更擅長的是「效率與成本領先」的道路,近年是有往「差異化」邁進的跡象,但前進地步伐非常緩慢。
慢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台灣企業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擔當「快老二」的角色 → 先讓龍頭公司突破成功,知道大方向跟趨勢後再快步追上。
要知道領先者也有它們的痛苦,那就是前頭沒人領路、無人可抄,得靠自己慢慢地摸索求突破,這個摸索期的耗費相當驚人;早期台灣企業沒有這麼多資源,只好當老二或老三,等老大找到路之後,再透過效率跟成本的最佳化追上去,老大吃肉、老二至少也能喝到湯吧!
但隨著台灣企業的能見度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當「快老二」的機會好像也沒有以前這麼多了,反倒是要作為探索者、領頭羊繼續前行;這聽起來是好事,但也暗藏許多潛在的危機。
回過頭來探討「新創公司」,文中說明只有在滲透期快速成長時才有「估值溢價」的機會;但難就難在「孵化期」時,因為滲透率很低,其實也很難知道哪間公司可以走到最後,所以想要壓到對的那間公司,其實難度也很高。
以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既然選擇投資龍頭公司也有所謂的「估值溢價」,那倒也未必要冒上述投資新創公司的風險。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企業來說,無論是提供產品還是服務,其戰略選擇無非兩種:
1. 在技術、工藝路徑與精實管理上不斷提升,從而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上累積競爭優勢,這是「效率與成本領先」。
2. 通過消費者研究、大數據技術不斷啟發產品設計與創新,來提高差異化、獲得更高的溢價能力,這是「差異化領先」。
優秀的製造業公司通常需要兼備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在管理上非常優秀,保持成本與規模優勢;另一方面還要不斷通過研發與技術進步,加強這個優勢,或是開發出更領先市場的產品與服務,來獲得更好的定價權。
如果一家企業不具備這兩方面的能力,那它能賺的利潤就是最基本的辛苦錢。
美國走的更像是技術領先的差異化道路;中國主要以成本與效率領先道路為主,差異化為輔。
科技、精英人力資源、資本,這三者的合作使得這些最優秀的大型公司更加集中、維持領先的能力也更強,這也是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即資本報酬率持續大於經濟成長率,造成更大的貧富差距。
一家公司的增長通常來自兩個方面:變得更大的蛋糕和切得更大的份額;更大的蛋糕來自產業的成長、產品的升級,而能否獲得更大的份額則來自公司的競爭優勢。
滲透率是一個產業成長的重要指標;在產品的生命週期中,隨著滲透率的提升,會逐步經歷孵化、成長、成熟及衰退四個階段:
1. 孵化階段 → 滲透率低於 10%,產品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性能還不完善、市場的需要還不充足。
2. 成長階段 → 滲透率 10% ~ 70%,產品進入成長階段,需求開始爆發。
3. 成熟階段 → 滲透率 70% ~ 80%,市場逐漸進入成熟階段,需求增長速度逐步放緩,對應滲透率的上升速度開始減慢。
這就是一條經典的 S 型曲線,在滲透率快速上升的成長階段是投資者最喜歡的時光,因為在這個階段往往可以享受到公司業績和市場估值兩方面的提升。
在成熟市場中,龍頭公司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因為此時已經進入「市場佔有率」競爭的階段,龍頭更具有競爭優勢,這體現在產品品質、品牌、規模效應、研發投入等方面。
當一個新興市場或新產業在滲透率快速成長的階段,中小型的公司因為具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才有「估值溢價」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