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投資中不簡單的事』創新與護城河

說真的,就作者這邊的標準來選台股的公司,大概也沒剩幾間留在名單上,難怪會說可以透過「選股」來化解市場風險。

首先,ROE 15% 在台灣已經算表現很好的模範生了,但在作者的分類中,僅屬於「中等資本回報率」;以這個標準來看,就算是在金融業,台灣也沒幾家金控是合格的。

要判斷「創新」,其難度比分析「護城河」高出太多;要是看不清楚「創新」的前景,那還不如投資自己看得懂的「護城河」。

懂得分析企業的「護城河」,就已經比只會人云亦云、事後諸葛更好了。

所以我覺得可以用大部份的資本投資看得懂的「護城河」,然後再用可以承擔損失的部位投資「創新」,順便鍛鍊自己的眼光及分析能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

很多市場風險都可以通過「選股」來化解,把個股想清楚就好了。

投資要聽三個聲音:

1. 「企業的聲音」,就是了解企業基本面。

2. 「市場的聲音」,借助市場智慧完善認識。

3. 「自己內心的聲音」,長期持有的過程會碰到許多考驗,極端情況下一定會放大自己內心的缺點,傾聽和體會的過程就是通過增減,不斷假設和變換角度。

產業升級的路徑:新產品的逐漸規模化生產,導致價格降低和居民收入提升,當收入提升到某個階段,使得價格收入比較適合的時候,某類商品就會有一個需求爆發增長階段,這種需求爆發按照消費升級過程逐次發生。

高資本回報率的生意 (ROE 30% 以上):高增長、低資本投入、強網絡效應和規模經濟護城河的生意,如具壟斷性質的網路公司。

中高資本回報率的生意 (ROE 20% 以上):中等增長、低資本投入、強品牌護城河,如白酒生意。

中等資本回報率的生意 (ROE 15% 以上):中等增長、高資本投入、中等規模經濟護城河的生意,如銀行、房地產等。

先仔細分析供需關係,研究每個公司在供應鏈上的競爭力,推敲在不同的假設條件下生意和公司的發展,強化自己在變化中的投資理念。

護城河是保證投資可以賺錢的關鍵。

「創新」是以已經有、但沒用過的技術,再造新的產品和生意,與現有商業環境結合,創造出十倍不同於以往的「體驗」和「效率」。

成功的創新是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成熟技術,實現重大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幅度地改善體驗和提高效率,從而創造價值的創新。

新產品可能有多種技術實現路線,很難提前判斷哪種路線會贏;新產品的研究是否成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何時成功也具有「不確定性」。

創業者:要善於分析新的要素能夠給哪些產品帶來革命性的「體驗」和「效率」變化,然後設計好的產品、生意模式和組織。

投資者:要時刻關注各類新產品的誕生,關注哪些新產品能快速被接受,開始出現「深度滲透」,同時分析是否帶來「價值鏈」的本質變化,以及生意的屬性如何,找出最優秀的企業進行投資。

好的創新是否還處在快速滲透過程,有一些檢測標準:

1. 產品已經推出,並廣受好評。

2. 該業務的收入超過 100% 增長,對於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已有貢獻。

3. 業務符合「邊際成本遞減」原則。

4. 業務具有規模經濟,達到一定規模後可以盈利,並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好生意就是規模收益遞增的生意,一般而言具有「網絡效應」、「品牌效應」、「產品黏性」、「規模經濟」。

從用戶端來說需要「邊際效用遞增」,需要有「網絡效應」和「品牌效應」;從企業端來說需要「邊際成本遞減」,需要有規模經濟。

最好的生意同時具有「用戶效用遞增」和「企業成本遞減」的特性。

創新比護城河重要:創新指的是本質完全不同的產品競爭,例如網路和電視、報紙的競爭;護城河指的是產業內部以及相鄰產業的競爭。

創新是「質」的競爭,護城河是「量」的競爭;以護城河為核心的投資一定要在「創新」很難發生的領域,例如食品和飲料。

消費品產業的護城河是「品牌」;醫藥產業的護城河是「專利」;網路產業的護城河是網絡效應及用戶黏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