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作者的經驗傳承與分享

不管是「創業」或「投資」,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理念,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真的要失敗,寧願早點失敗,這樣才能在本錢不大時,就學到寶貴的經驗,並培養自己的抗壓性及韌性。

我覺得作者的第三個觀點要倒過來看,如果已經財務自由了,還願意投入這項事業,那可能是真心熱愛;有了財富並不是讓人不去工作,而是讓人有「選擇」工作的自由。

對於個人或家庭的財務規劃來說,永遠要懂得「居安思危」;不管是在工作、投資或消費的選擇上,都要先思考後再做決定,不要事後才後悔。

至於台灣的國家競爭力,現在到底是在哪個階段,我也搞不太清楚;從表面上來看,應該是介於「創新導向階段」及「財富導向階段」間才對。

台灣跟日本及韓國一樣,也是「製造業」起家,然後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發光發熱,具代表性的股票就是台積電、聯發科等公司。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1. 好漢不贏頭盤棋:剛入行就碰上公司業績低迷,對一個職業投資人而言是件好事,可以學會如何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學會在壓力下保持頭腦的冷靜;先輸錢的,反而能在本錢不大時就獲得寶貴經驗。

2. 價值投資者:投資方式與個人性格息息相關,價值投資者買任何東西都講究物有所值、價值低於內在價格,因此在生活中往往節儉而樸素。

3. 「剛剛好」的基金經理:作者曾有個合夥人,在挑選對沖基金時,喜歡個人身家「剛剛好」的基金經理;身家不夠的,說明混得不好,水準不高;身家太高的,已經有了絕對「財務自由」,幹活往往就不夠投入 (除非是那些真心熱愛投資的人,標準是看他有了錢後,是否開始注重個人享受)。

4. 最好的投資機會:最好的投資機會出現時,大家都認為那是陷阱,繞著走;不是沒人看出那是金子,但最先看出是金子的那幾個人都掉陷阱裡了。

5.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本金安全性是每個投資者必須關心的;對沖經理們常說「留在遊戲中,別出局」其實也是此意。投資者需區分兩種風險:「價格短期波動」的風險和「本金永久性喪失」的風險,前者只會短期沒柴燒,後者才會讓青山不在,人們往往過於關注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麥可‧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把國家競爭力分為四個階段:

1. 生產要素導向階段 (依靠資源或廉價勞力)。

2. 投資導向階段 (大規模產能擴張,政府發揮主導作用)。

3. 創新導向階段 (政府應無為而治)。

4. 財富導向階段 (社會已富足,強調公平而非效率,社會價值掛帥,實用主義減弱)。

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階段二與階段三之間有著極高的門檻 → 二戰後實現成功跨越的國家只有日本和韓國。

在階段一,企業之間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資源獨佔和價格競爭;階段二,企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在規模經濟和產業鏈整合。

國際分工是大趨勢:回顧過去幾十年,投資銀行多是美國和歐洲的,大飛機的製造是波音和空巴;工程機械是開拓重工、小松、鬥山;速食就是美國那幾家;奢侈品基本上是法國、義大利;資源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

分析任何可貿易品產業,都要在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看這個產業是否有「比較競爭優勢」。

巴菲特買的多是「消費股」和「金融股」,因為最能代表美國競爭力的就是像可口可樂、寶橋那樣的消費品公司以及高盛這樣的金融巨頭。

日本、韓國這樣以製造業起家的國家,歷史上具代表性的股票就出在機械、家電、汽車等能代表其國家競爭力的產業,如豐田、三星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