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章節是我決定購買本書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它談到了「價值投資的侷限性」;常看到很多理財達人或理財書提到「價值投資」,但往往只講概念,而不提其適用範圍。
身在台灣的我們,常常很疑惑要怎麼套用「價值投資」的想法在台股上,很多公司根本難以計算內在價值;就算今年接到大訂單,但明年或未來的訂單都是變數。
能夠判斷其「內在價值」的公司,說不定就只有統一、統一超等這種以內需為主的產業,不管景氣好壞大家都還是得去消費。
尤其是台灣產業以製造出口為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更難適用「價值投資」的概念,公司的獲利狀況往往跟隨景氣循環而定,在這種情況下說不定採取「趨勢投資」更為適當,判斷該產業的循環階段,並評估其未來的成長性,來決定當前股價是否低於價值。
在台灣,人人搶進當定存股的金控公司,到底適不適用價值投資,這點有待商榷;但其「內在價值」應該是比出口為主的製造業更容易估算才對,未來的現金流也相對容易預測。
檢視一檔股票是否可以採用價值投資的方法前,要記得先確認是否滿足本章所提出的四個基本條件。
如作者所說,想要提高投資方法的適用性,必須先了解它的限制條件有哪些才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價值投資」有其特定的適用範圍和條件,清楚地認識到「價值投資的侷限性」,是成功投資的必經之路。
價值投資:當股票價格低於公司內在價值時買入,當股票價格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
價值投資的第一個基本條件:所買公司的「內在價值」應該是相對容易確定的。
巴菲特之所以只買「商業模式」簡單,並且跟日常生活相關的公司,就是因為這些公司的未來盈利增長非常穩定,因此其「內在價值」很容易確認。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大多在「日常消費品」領域,例如可口可樂、寶僑 (P&G)、吉列刮鬍刀等。
有很多行業的未來現金流幾乎可以說是不可預測的,因此就很難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有意義的估測。
在多數新興行業和新興市場國家,股票價值很大程度是體現未來的增長,因此很難界定其內在價值,此時就很難奉行價值投資的做法。
價值投資的第二個基本條件:所投資公司的「內在價值」應該相對獨立於股票價格。
像可口可樂、寶僑 (P&G) 等公司,無論股票價格怎麼跌,都不會影響到公司正常的業務發展。
但有一些公司一旦股價跳水,就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業務,這種情況下公司的內在價值可以在一夜之間蒸發殆盡。
「反身性」本質上就是價格對價值的反作用力,在一定條件下,這種反身性會自我加強,導致惡性循環。
如果公司的內在價值是依賴股票價格,例如靠質押股票的抵押貸款來進行外部擴張,一旦股價崩盤,公司就跟著灰飛煙滅。
價值投資的第三個基本條件:要在合適的市場階段採用。
牛市的上半段往往更適合價值投資者,因為此時悲觀情緒瀰漫,許多股票價格被嚴重低估。
價值投資的第四個基本條件:選取合適的投資期限。
價值投資實現收益的前提條件,是股票價格會向其「內在價值」靠攏。
現實生活中,價格偏離價值是常態,價格回歸到價值往往需要漫長的等待;因此,價值投資一般更適合長期投資。
對於任何一種投資方法,只有認識了其侷限性,才能提高應用的有效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